水平竖向地震作用思维导图笔记

《水平、竖向地震作用》中的原则主要有3个部分,第一个是水平作用计算方向,第二个扭转效应如何考虑,第三个是何时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地下建筑非结构构件隔震消能减震》地下建筑分为地下建筑、非结构构件、隔震消能减震,地下建筑的抗震等级按照不同的标准严格划分着。

《水平、竖向地震作用》中的原则主要有3个部分,第一个是水平作用计算方向,第二个扭转效应如何考虑,第三个是何时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地下建筑非结构构件隔震消能减震》地下建筑分为地下建筑、非结构构件、隔震消能减震,地下建筑的抗震等级按照不同的标准严格划分着。

《水平、竖向地震作用》中的原则主要有3个部分,第一个是水平作用计算方向,第二个扭转效应如何考虑,第三个是何时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水平&竖向地震作用

原则

水平作用计算方向

一般情况

至少两个主轴方向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

斜交与主轴角度>15°时,计算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作用

扭转效应如何考虑

质量和刚度分布不对称的结构

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

其他情况

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式计入扭转

何时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8、9度的大跨度、长悬臂

9度时的高层建筑

按高规

7.5、8度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长悬臂

L>24m, L>8m转换,L>2m的悬臂结构

连体结构 7.5,8度

高位连体6度&7度(连接体顶部高度H>80m)

悬挑结构7、8、9应, 6宜

隔震结构

9度

8度且水平地震折减系数小于0.3时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重力荷载代表值

恒载标准值+可变荷载组合值

注意屋面、库房、书库

地震影响系数α

默认参数取值当不一致时需要按式计算

ξ≠0.05时

特征周期

按 烈度 和 设计地震分组 查表

计算罕遇地震时Tg+0.05s

底部剪力法

适用范围

高度不超过40m

剪切变形为主

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

&近似单质点体系的结构

计算方法

1、计算总FEK

α1,按基本自振周期计算

Geq,多质点时取0.85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2、计算顶部附加质量系数

δn,查表,按Tg和T1与Tg的关系查表

3、计算各楼层的Fi

在各楼层分配时,扣除顶部附加

Hi,i质点的计算高度

若是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效应,要乘以3,仅构件和与其相连的构件考虑该项放大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使用范围

不在底部剪力法使用范围内的结构(在也行)

高层建筑

质量和高度分布不均匀的结构,考虑扭转耦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计算方法(不考虑扭转耦联)

1、求αj,计算j振型的地震力影响系数

1、求解γj

γj,计算j振型的参与系数

Xji,j振型,i质点的水平相对位移(振型给出)

2、求得j振型下i质点的水平力

a、(核对)相邻振型的周期比是否<0.85

是,考虑相邻振型的相互干扰5.2.2-3

扭转耦联

规则结构,不计算扭转耦联时

平行地震方向的两个边榀构件,地震作用效应乘以增大系数

短边1.15,长边1.05

扭转刚度较小时,说明P350

周边各构件不小于1.3角部两个方向同时放大

不规则结构,计算扭转耦联时

计算方法(考虑扭转耦联)

1、求αj,计算j振型的地震力影响系数

1、求解γtji

γtj,计入扭转的j振型的参与系数

Xji,Yji,j振型,i质点的在x方向、y方向的水平相对位移(振型给出)

φji,j振型i层的相对扭转角

ri,i层相对转动半径,ri=sqrt(Ji/mi),Ji为转动惯量

2、分别求得Fyji、Fxji、Ftji

a、单向水平作用下的扭转效应

考虑偶然偏心

两个振型的耦联组合

ξ,对应不同振型作用下的阻尼比

λT为两个周期的比

b、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耦联效应

不考虑偶然偏心

时程分析法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

适用范围

特别不规则建筑

甲类建筑

超过高度范围的建筑

不满足刚度比、抗剪承载力比、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竖向收进、质量比的高层建筑

计算方法

三组时程曲线

时程的包络值 与 振分谱法的较大值

七组时程曲线

时程的平均值 与 振分谱法的较大值

以上结果对比,时程结果为较大值时,对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等比例放大

时程法的要求

天然波数量>2/3

在结构主要周期点上的反应谱值差不应超过20%(统计意义相符)

底部剪力要求

每条时程∈[0.65, 1.35]振分谱结果

时程平均值∈[0.8, 1.2]振分谱结果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9度的高层建筑

αvmax=0.65α1

按构件的承担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配,并乘以1.5

跨度长度小于120,长度小于300规则的平板型网架、钢屋架屋盖衡量及托架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

按表采用

长悬臂、不属于上条的大跨度结构

8度半0.15 ,8度0.10、9度0.20

高层建筑中,大跨度结构、跨度大于12m的转换结构、联体结构,悬挑长度长于5m的悬挑结构

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0.65

但设计地震分组选用第一组

最小的地震作用,高规表4.3.15

截面抗震验算

原则

6度,规则建筑,I II III 类场地的建筑,允许不符合抗震要求,构造满足

6度的不规则建筑,建造于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7度及7度以上的建筑

多遇地震下的截面抗震验算

验算

设计表达式 S≤R/γRE

γRE查表

效应的基本组合

S=γG*SGE+γEh*SEhk+γEv*SEvk+ψw*γw*Swk

γG

高规

不利,活控1.2,恒控1.35有利,1.0

抗规

不利1.2,有利1.0

查表抗规表5.4.1高规表5.6.4

γEh

γEv

γw

ψw

一般结构取0.0,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建筑0.2(高度大于60m的高层建筑)

THE END
0.PKPMSTS参数设置有些结构,需要较多振型才能准确计算地震作用,这时尤其要注意有效质量系数是否超过了0.9。比如平面复杂,楼面的刚度不是无穷大,振型整体性差,局部振动明显的结构,这种情况往往需要很多振型才能使有效质量系数满足要求。 六、 地震周期折减系数、地震作用效应增大系数和阻尼比如何确定? jvzquC41yy}/hjsrwuugv7hqo1vsqsjev1p{1=<475;/j}rn
1.5.6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5.6.5 非抗震设计时,应按本规程第 5.6.1 条的规定进行荷载组合的效应计算。抗震设计时,应同时按本规程第 5.6.1 条和 5.6.3 条的规定进行荷载和地震作用的效应计算;按本规程第 5.6.3 条计算的组合内力设计值,尚应按本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整。jvzq<84yyy4nq{lckp4dqv4Jgnv0LPO5/462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