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起重机械指挥模拟考试题及起重机械指挥作业模拟考试

起重机械指挥模拟考试题考前必练!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每个月更新起重机械指挥作业模拟考试题目及答案!多做几遍,其实通过起重机械指挥在线考试很简单。

1、【多选题】产生电气爆炸的原因有以下()。(  ABD  )

A、电气故障

B、机械故障

C、绝缘良好

D、散热不良

【解析】选项A:电气故障如短路、过载等可能产生电火花或高温,从而引发爆炸。选项B:机械故障可能导致设备异常运行,产生摩擦、撞击等引发爆炸。选项C:绝缘良好是安全状态,不会导致爆炸,因此错误。选项D:散热不良会使设备过热,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2、【多选题】制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目的是()。(  ABC  )

A、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工作

B、规范作业人员考核发证程序

C、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D、有利于监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作业过程

【解析】制定该办法的核心目的包括:A:通过监督管理提升作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意识;B:确保考核发证流程的标准化和公正性;C:最终目标是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事故发生;D:虽然监督作业过程是管理的一部分,但办法更侧重于整体监管体系而非单一作业环节的监督。

3、【多选题】力的基本概念包括:()。(  ABCD  )

A、力的概念

B、力的单位

C、力的三要素

D、力的性质

【解析】选项A:力的概念是基础,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力学研究的起点。选项B:力的单位用于量化力的大小,如国际单位制中的牛顿(N)。选项C: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描述力的关键要素。选项D:力的性质涉及力的基本特性,如矢量性和相互性,是理解力行为的重要方面。因此,所有选项均属于力的基本概念范畴。

4、【多选题】安全带的栓挂方法有:()。(  AC  )

A、水平拴挂

B、低挂高用

C、高挂低用

D、低挂使用

【解析】安全带的栓挂方法必须确保安全有效。选项A:水平拴挂是允许的方式,即将安全带挂在位于操作者水平位置的固定点上。选项B:低挂高用是不安全的,因为发生坠落时冲击力增大,容易导致伤害。选项C:高挂低用是推荐的安全方法,可以减少坠落时的冲击力。选项D:低挂使用虽然位置较低,但不如高挂低用安全,通常不被视为最佳实践。因此,安全的方法包括水平拴挂和高挂低用。

5、【多选题】当控制器合上以后,电动机不转的排故方法是()。(  ABCD  )

A、检查集电器、转子电路是否故障

B、检查是否有一相断路并接好线

C、检查控制器触头接触是否良好

D、用电笔或指示灯检查有无电压

【解析】A:检查集电器和转子电路是否故障,这是排查电动机不转的常见步骤,因为集电器或转子问题会直接影响电机启动;B:检查是否有一相断路并接好线,电动机缺相会导致无法启动,因此需要检查并修复;C:检查控制器触头接触是否良好,触头接触不良会中断控制信号,导致电机不转;D:用电笔或指示灯检查有无电压,电压缺失是电机不转的直接原因,需优先确认电源状态。

6、【多选题】起重指挥人员常用的指挥信号有:()。(  ABC  )

A、手势

B、旗语

C、哨笛

D、眼神

【解析】起重指挥人员常用的指挥信号包括:A:手势是直接、直观的指挥方式,便于操作人员理解;B:旗语在远距离或嘈杂环境中能有效传递指令;C:哨笛通过声音信号辅助指挥,尤其在视线受限时使用;D:眼神交流不准确且易误解,不属于标准指挥信号。

7、【多选题】载荷可分为两种,它们是:()。(  AB  )

A、静载荷

B、动载荷

C、内力

D、外力

【解析】载荷是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的力,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两类:A:指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缓慢的载荷,如结构的自重;B:指大小、方向或作用点随时间显著变化的载荷,如冲击力、振动载荷。C和D是力的作用方式分类,内力是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外力是外部物体施加的力,它们不属于载荷的分类方式。

A、禁止堆放

B、禁止有箱子

C、禁止托运

【解析】选项A:禁止堆放,表示该区域不允许放置任何物品,符合常见安全标识的含义;选项B:禁止有箱子,表述不够规范,通常安全标识使用通用符号或简洁文字;选项C:禁止托运,与货物存放无关,多指运输限制。因此,A最准确。

A、2.7kg

B、27kg

C、270kg

【解析】根据公式 每米重量P=1.5×b×d,其中b和d的单位为厘米。题目中角钢尺寸为50×50×6,即边长b=5cm(因50mm=5cm),厚度d=0.6cm(因6mm=0.6cm)。代入公式:P=1.5 × 5 × 0.6 = 4.5 kg/m。这是每米的重量。角钢总长度为6米,因此总重量=4.5 kg/m × 6 m = 27 kg。选项A:2.7kg,可能错误计算了单位或长度;选项C:270kg,数值过大,不符合实际。

10、【单选题】“微微升臂”的专用手势信号是:一只小臂置于胸前一侧,五指伸开,手心朝下,保持不动。另一只手的拇指对着前手(),余指握拢,做上下移动。(  A  )

A、手心

B、手背

【解析】题目描述的是起重机指挥手势信号中的“微微升臂”。根据标准手势,一只小臂置于胸前,手心朝下不动;另一只手的拇指应对着前手的手心,其余手指握拢,做上下移动,表示轻微提升吊臂。选项A:手心,符合标准手势描述;选项B:手背,若拇指对着手背,则手势方向错误,无法准确传达“升臂”指令。

11、【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使用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检测和作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B  )

A、吊销营业执照

B、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使用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检测和作业的,首先责令限期改正;如果逾期未改正,则采取进一步处罚。选项A:吊销营业执照,这属于较为严厉的处罚,但该法条未直接规定此种情形下吊销营业执照,因此不正确。选项B: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这符合法条的具体规定,是逾期未改正时的正确处罚措施。

12、【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  A  )

A、三十日

B、五十日

C、十日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选项A:符合法律规定;选项B:五十日不符合法定时限;选项C:十日过短,与规定不符。

13、【单选题】《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动力驱动的起重机,其起升、变幅、运行、回转机构都应装可靠的制动装置(液压缸驱动的除外);当机构要求具有载荷支持作用时,应装设()制动器。(  B  )

A、电气常闭式

B、机械常闭式

C、电气常开式

D、机械常开式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的规定,当机构要求具有载荷支持作用时,必须装设机械常闭式制动器。选项A(电气常闭式)和选项C(电气常开式)主要依赖电气控制,在断电或故障时可能失效,无法可靠支持载荷;选项D(机械常开式)在无外力作用下处于开启状态,不能自动制动;而选项B(机械常闭式)在无动力时依靠机械结构自动闭合,能确保载荷安全支持,符合标准要求。

14、【单选题】三角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什么交点上。(  C  )

A、三个角平分线交点上

B、三条中垂线交点上

C、三条中线的交点上

【解析】三角形薄板的重心是指其质量均匀分布时的平衡点。对于三角形,重心位于三条中线的交点,即每条中线连接顶点与对边中点。选项A(角平分线交点)是内心,用于内切圆;选项B(中垂线交点)是外心,用于外接圆;选项C(中线交点)是重心,符合物理定义。

15、【单选题】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看成一个平衡力系。(  A  )

A、不能

B、可以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而平衡力系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能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视为一个平衡力系。选项A:正确,因为作用对象不同;选项B:错误,因为忽略了作用对象的差异。

16、【单选题】使用非法印制、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处()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  )

A、500元

B、1000元

C、3000元

【解析】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相关规定,使用非法印制、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行为,将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选项A的500元虽然低于1000元,但题目明确的是罚款上限为1000元,因此选项B更准确。选项C的3000元超过了规定上限,不符合法规。

17、【单选题】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简称“牛”,国际符号为()。(  C  )

A、kg(f)

B、T

C、N

D、kg。

【解析】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为N。选项A:表示千克力,不是国际单位;选项B:是吨或特斯拉的符号,与力无关;选项C:是牛顿的符号,正确;选项D:是千克的符号,是质量单位。

18、【单选题】勾股定理表示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二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的平方。(  A  )

A、斜边

B、另一直角边

C、高

D、对角线

【解析】勾股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为a² + b² = c²,其中a和b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是斜边。选项A:正确,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选项B:错误,另一直角边是公式中的一部分,不等于平方和结果。选项C:错误,高不是勾股定理直接描述的对象。选项D:错误,对角线通常用于多边形,不适用于直角三角形边长关系。

19、【单选题】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  D  )

A、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

B、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八十

C、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

D、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款。选项A(20%-40%)和选项C(40%-60%)的罚款比例低于法定标准;选项B(60%-80%)虽在范围内,但未达到法定上限;选项D(60%-100%)完全符合法律规定。

20、【单选题】千斤顶提升物件时,螺杆所受到的力是:()。(  B  )

A、合力

B、压力

C、阻力

【解析】千斤顶提升物件时,螺杆主要承受沿轴线方向的压缩作用。选项A:合力,是指多个力的矢量和,但螺杆受力性质明确为压缩,故A不准确;选项B:压力,符合螺杆在提升过程中因支撑重物而受到的轴向压缩力;选项C:阻力,通常指阻碍运动的力,但螺杆受力本质是压力,而非一般阻力。

21、【单选题】吊环使用中如发现螺纹太长,须(),然后拧紧才可使用。(  A  )

A、加垫片

B、截一半

【解析】吊环的螺纹如果太长,会导致无法有效拧紧,存在安全隐患。选项A:加垫片可以填补多余螺纹空间,使吊环能够拧紧到位,这是正确且安全的做法。选项B:截一半会破坏螺纹结构,影响其强度和可靠性,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因此不可取。

22、【单选题】吊钩危险断面磨损达原尺寸的()应报废。(  C  )

A、15%

B、20%

C、10%

【解析】根据起重机安全规程,吊钩的危险断面磨损会影响其承载能力,存在安全隐患。当磨损达到原尺寸的10%(选项C)时,吊钩的强度已显著下降,必须报废以确保安全;若磨损达到15%(选项A)或20%(选项B),则已远超安全限值,属于严重违规,因此正确答案为10%。

23、【单选题】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称为()。(  A  )

A、力系;

B、平面力系

【解析】选项A:力系是指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的集合,符合题目描述。选项B:平面力系是力系的一种特殊情况,要求所有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但题目未限定为平面情况,因此不够准确。

24、【单选题】在扭转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叫做:()。(  A  )

A、扭转应力

B、剪切应力

C、弯曲应力

【解析】在扭转力作用下,杆件横截面上产生的应力是扭转应力。选项A正确;选项B是剪切力作用下的应力,与扭转不同;选项C是弯矩作用下的应力,属于弯曲变形。

A、当心爆炸

B、当心瓦斯

C、当心弧光

D、当心炸药

【解析】该图标是一个经典的警示标志,中心图案描绘了一个爆炸的瞬间,外围是三角形边框。选项A:直接对应爆炸危险,与图标意图一致;选项B:瓦斯通常指易燃气体,但图标未体现气体特征;选项C:弧光与焊接或强光相关,图标未表现光线;选项D:炸药是爆炸物的一种,但图标更强调爆炸现象本身而非具体物品。因此,图标最符合爆炸危险的警示。

A、禁止托运

B、禁止有箱子

C、禁止堆放

D、禁止吊运

【解析】该图标显示一个箱子被红色圆圈和斜线覆盖,这是典型的禁止标志。选项A:表示禁止托运,但图标未涉及运输方式;选项B:表示禁止有箱子,但图标更强调对箱子的操作限制;选项C:表示禁止堆放,但箱子是单个的,未体现堆放场景;选项D:表示禁止吊运,图标中的箱子有吊钩元素,明确禁止吊运操作,符合常见安全标识含义。

27、【单选题】如果与钢丝绳配用的滑轮直径()钢丝绳易损坏。(  B  )

A、过大

B、过小

【解析】选项A:如果滑轮直径过大,虽然会减小钢丝绳的弯曲应力,延长使用寿命,但题干强调钢丝绳易损坏的情况,因此A不符合题意。选项B:如果滑轮直径过小,会导致钢丝绳在绕过滑轮时弯曲半径太小,产生过大的弯曲应力,加速钢丝绳的疲劳和磨损,从而容易损坏钢丝绳。

28、【单选题】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中规定应急救援各方组织的()(  A  )

A、详细职责

B、详细职权

C、详细责任

【解析】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中,需要明确规定各应急救援组织在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具体分工和任务,这属于职责范畴。选项A详细职责,符合应急预案对各方组织分工的具体要求。选项B详细职权,职权更多涉及权力范围,而非应急响应的核心内容。选项C详细责任,责任通常指后果承担,不如职责更贴合应急行动的具体分工。

29、【单选题】指挥人员()载荷的重量计算和索具吊具的正确选择。(  A  )

A、应负责

B、不负责

【解析】根据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指挥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发出正确的指挥信号,确保吊运过程的安全和协调。而载荷的重量计算和索具吊具的正确选择属于吊装作业前的技术准备工作,通常由专业技术人员或吊装工程师负责,不属于指挥人员的直接职责范围。选项A:错误,因为指挥人员不承担此项责任;选项B:正确,符合安全规程中对指挥人员职责的规定。

A、27kg

B、2.7kg

C、270kg

【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公式:质量 = 长度 × ρ,其中 ρ = 1.5 × b × d(b 和 d 单位为 cm)。这里 b=50 cm,d=6 cm,长度=6 米。首先计算 ρ = 1.5 × 50 × 6 = 450 kg/m。然后总质量 = 6 m × 450 kg/m = 2700 kg。但题目中选项数值较小,可能存在单位误解。实际标准计算中,等边角钢理论重量公式通常为每米重量(kg/m)=0.00785×[2b-d]×d(b、d单位mm),但本题指定用给定公式。若按给定公式,结果应为2700kg,但选项无此值。检查单位:b和d为cm,公式ρ=1.5bd单位kg/m,则6米质量=6×1.5×50×6=2700kg,远大于选项。可能题目中b和d实际单位为dm或公式有误,但结合选项,若b=5cm,d=0.6cm,则ρ=1.5×5×0.6=4.5kg/m,总质量=6×4.5=27kg,匹配选项A。因此,推断原题中边长和厚度单位实际为dm(即50×50×6单位为mm,换算为5cm×5cm×0.6cm),从而质量=6×1.5×5×0.6=27kg。选项B(2.7kg)和C(270kg)均不符合计算。

31、【单选题】滑轮的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壁厚的()报废。(  C  )

A、10%

B、15%

C、20%

【解析】根据起重机安全规程,滑轮是重要部件,其轮槽壁厚磨损会影响强度和安全。当磨损量达到原壁厚的20%时,即已超过安全限值,必须报废。选项A(10%)和选项B(15%)的磨损量未达到报废标准,因此不正确。

32、【单选题】滑轮组的作用主要是()。(  B  )

A、改变拉力方向

B、达到省力目的

C、保持物体平衡

【解析】滑轮组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组合多个滑轮来实现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选项A:虽然可以改变拉力方向,但这只是滑轮组的辅助功能之一,不是主要作用;选项B:达到省力目的,这是滑轮组设计的核心作用,通过动滑轮减少所需拉力;选项C:保持物体平衡,这不是滑轮组的典型功能,滑轮组主要用于力的传递和转换。

33、【单选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作业时随身携带证件;积极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发现事故隐患或者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A  )

A、拒绝违章指挥

B、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C、操作人员守则

D、积极组织紧急求救演习

【解析】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义务包括:随身携带证件、参加培训、执行规程和规章制度,以及及时报告事故隐患或不安全因素。选项A(拒绝违章指挥)是作业人员的法定权利和义务,符合安全规定;选项B(做好设备运行记录)虽属良好实践,但非题目强调的强制性义务;选项C(操作人员守则)是概括性要求,不具体;选项D(积极组织紧急求救演习)通常由单位负责,非作业人员个人职责。因此,A最贴合题目语境。

34、【单选题】特种设备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使用单位认为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按照安全技术监察规范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经(),由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同意、主要负责人批准,办理使用登记变更后,方可继续使用。(  B  )

A、检验单位批准

B、检验和安全评估合格

C、监察机构批准

D、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解析】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安全技术监察规范要求,特种设备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后,若需继续使用,必须经过检验和安全评估,确认其安全性能符合要求。选项A检验单位批准、选项C监察机构批准、选项D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均不符合规定程序,正确流程应为检验和安全评估合格后,由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同意、主要负责人批准,并办理使用登记变更。

35、【单选题】瓦块式制动器的制动片磨损达原厚度的()或露出铆钉应报废。(  C  )

A、30%

B、40%

C、50%

【解析】根据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瓦块式制动器的制动片是重要安全部件。当磨损达到原厚度的50%时,制动性能会显著下降,存在安全隐患;若继续使用,露出铆钉会直接损伤制动轮,并导致制动失效。因此,标准规定磨损达50%即应报废。选项A的30%磨损尚在允许范围内;选项B的40%也未达到报废标准,只有选项C符合报废条件。

36、【单选题】绑扎后吊索绕过被吊重物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该绳径的()。(  A  )

A、2倍

B、5倍

【解析】根据起重吊装安全规范,为确保吊索在使用中不因过度弯曲而损伤,要求吊索绕过被吊重物时的曲率半径不能过小。通常标准规定,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吊索自身直径的5倍,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钢丝绳的应力集中和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保障作业安全。选项A:2倍过小,易导致吊索过早损坏。

37、【单选题】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边框。(  B  )

A、圆形

B、正三角形

C、正方形

【解析】警告标志的基本型式是正三角形边框,这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统一样式,用于引起人们注意潜在危险。选项A圆形通常用于禁令标志,选项C正方形通常用于指令或提示标志。

38、【单选题】设备安装图主要表示设备安装的(),安装的()、安装的()、以及与厂房等的相互关联。(  A  )

A、位置、数量、大小

B、数量、体积、尺寸

C、大小、位置、标高

D、重量、个数、大小

【解析】设备安装图主要表示设备在厂房中的安装情况。选项A:位置正确,但数量和大小的表述不够精确,安装图一般不直接强调数量,大小也非核心要素;选项B:数量、体积、尺寸中,体积和尺寸与安装定位关系不直接,通常不用于描述安装图;选项C:大小、位置、标高中,位置和标高是安装图的关键要素,用于确定设备的空间定位,大小也涉及设备外形尺寸,与安装相关,符合题意;选项D:重量、个数、大小中,重量和个数不是安装图主要表达的内容。因此,选项C最准确。

39、【单选题】起重机司机对任何人发出的()信号·安 全生产模拟 考试一点 通·,都必须服从,立即停车。(  B  )

A、指挥

B、紧急停车

【解析】根据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司机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对于选项A:指挥信号,司机需要根据指挥人员的指令进行操作,但并非所有指挥信号都要求立即停车;而选项B:紧急停车信号,是无论由谁发出(包括现场任何人),司机都必须无条件服从并立即停车,以确保安全。因此,正确答案是B。

40、【单选题】起重机械司机要努力培养对本职工作的感情,热爱自己的职业,树立对本职业的()。(  C  )

A、危机感

B、成就感

C、荣誉感

【解析】选项A:危机感通常指对潜在危险的警觉,与培养职业感情和树立职业观念不符;选项B:成就感是完成工作后的满足感,但题目强调的是对职业本身的态度;选项C:荣誉感指因职业产生的自豪和尊严,与‘热爱职业’的要求最契合,符合树立职业观念的核心内涵。

41、【单选题】露天作业风力超过()不吊。(  C  )

A、4级

B、5级

C、6级

【解析】根据起重作业安全规范,露天作业时,风力过大会影响吊装稳定性和安全性,易发生事故。选项A:4级风力属于和风,对一般吊装作业影响尚可接受,但非严格限制;选项B:5级风力为清劲风,已对吊装构成一定风险,通常不建议作业;选项C:6级风力为强风,会造成吊物摇摆和失控,是安全规程中明确禁止吊装的界限。因此,风力超过6级不吊是标准规定。

42、【多选题】传热有哪几种形式()(  ABC  )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D、传输

【解析】传热的基本形式有三种:A:指热量通过物体内部或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进行传递;B:指流体中由于温度差异导致流体运动而传递热量;C:指通过电磁波形式直接传递热量,无需介质;D:传输并非传热的标准形式,是干扰项。

43、【判断题】“三宝”是指施工作业现埸中必备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  )

【解析】选项A:正确。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相关安全规定,建筑施工作业现场所称的‘三宝’确实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它们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基本防护用品。

44、【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要求使用单位可以不接受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  ×  )

【解析】选项A:错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规定,使用单位必须接受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

45、【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检验、检测报告,并对检验、检测结果和鉴定结论负责。(  √  )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五十条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应当依法为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提供安全、可靠、便捷、诚信的检验、检测服务,并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检验、检测报告,对检验、检测结果和鉴定结论负责。因此,该表述符合法律规定,选项A正确。

46、【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  √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因此选项A:该表述符合法律规定,是正确的。

47、【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对学校、幼儿园以及医院、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特种设备,实施重点安全监督检查。()(  √  )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五十七条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对学校、幼儿园以及医院、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特种设备,实施重点安全监督检查。因此,该表述与法律规定一致,选项A正确。

48、【判断题】一旦事故发生了,就要立即启动调查研究,切忌慌张和不知所措,更不能添乱。()(  ×  )

【解析】选项A:该说法正确。一旦事故发生,首要任务是保持冷静,按照应急预案立即启动调查程序,避免因慌张而采取不当行动,防止事态扩大或造成二次伤害,因此该观点符合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

49、【判断题】不准在悬吊着的物体下面操作,特殊情况下例外。()(  ×  )

【解析】该题考察安全操作规程。选项A:正确,但原题中表述为‘特殊情况下例外’,这与安全规程的严格性相悖,安全规程通常不允许此类例外情况。选项B:错误,因为悬吊物下方存在坠落风险,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在其下方操作,不存在例外,因此原题表述是错误的。

50、【判断题】任何人发出的暂停信号,起重机械司机均应服从。()(  √  )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任何人发出的紧急停止或暂停信号,起重机械司机都必须立即执行,以确保作业安全。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51、【判断题】估算重量,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一般都估得比实际重量略重。(  √  )

【解析】从安全角度考虑,估算重量时适当高估可以留出安全余量,避免因实际重量超出估算而导致安全隐患,例如在货物运输、起重作业等场景中,因此选项A的表述是正确的。

52、【判断题】制动轮表面磨损达1.5~2mm时必须更换。(  ×  )

【解析】根据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制动轮表面磨损达到1.5~2mm时,其强度和制动性能会显著下降,存在安全隐患,必须更换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因此选项A:符合安全标准要求,是正确的。

53、【判断题】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最重要的目的是制裁各种特种设备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  )

【解析】选项A:错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首要目的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预防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制裁违法犯罪行为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之一,并非最重要的目的。

54、【判断题】力能脱离实际物体而存在。(  ×  )

【解析】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脱离实际物体而独立存在。例如,推拉物体时,力是通过接触或场(如重力场)由施力物体传递给受力物体的。因此,该说法错误,选项B正确。

55、【判断题】危险源辩识应结合实际情况,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  )

【解析】选项A:该说法正确。危险源辨识需要全面考虑时间维度上的过去(已发生事件)、现在(当前状况)和将来(潜在风险),以及状态维度上的正常(常规运行)、异常(非计划情况)和紧急(事故状态),确保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6、【判断题】卸扣不计算破断拉力,操作时可以超载使用。()(  ×  )

【解析】卸扣是起重作业中的重要连接部件,其设计和制造有严格的破断拉力标准,必须严格按照额定载荷使用。选项A错误,因为卸扣不允许超载使用,否则可能导致变形、断裂,引发安全事故;选项B正确,因为卸扣必须依据额定载荷操作,严禁超载以确保作业安全。

57、【判断题】双机抬吊细,安全生产模 拟考试一 点通 ,高立式物件,每个单机吊重不得超过其额定负荷的75%。(  √  )

【解析】根据起重作业安全规范,双机抬吊细高立式物件时,由于物件重心高、稳定性差,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因此要求每个起重机的负载不得超过其额定起重量的75%,以确保操作安全,避免发生倾覆事故。选项A的表述符合这一规定,因此是正确的。

58、【判断题】发生触电事故后,应使触电者立即脱离电源。(  √  )

【解析】选项A:正确。发生触电事故后,第一时间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至关重要,可以防止电流持续通过人体,减少伤害程度并避免更严重的后果,是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

59、【判断题】受化学介质质腐蚀后的白棕绳可降等级使用。(  ×  )

【解析】选项A:错误。白棕绳在受到化学介质腐蚀后,其纤维结构会受损,导致强度和耐用性显著降低,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不能降等级使用,而应直接报废处理。

60、【判断题】吊索的安全系数,无弯曲吊装K=8~10。(  ×  )

【解析】根据起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吊索的安全系数取值与吊装方式有关。对于无弯曲吊装,即吊索直接连接吊点与重物,不产生弯曲的情况,安全系数K通常取6。而题目中给出的K=8~10适用于有弯曲吊装的情况。因此,该判断题的表述是错误的。

61、【判断题】吊运物件时,任何人都不准在下方位置停留或行走。(  √  )

【解析】根据起重作业安全规范,吊运物件时存在坠落风险,下方区域属于危险区域。为确保人员安全,规定任何人不得在该区域停留或行走,以防发生意外伤害事故。选项A正确反映了这一安全要求。

62、【判断题】在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中,我们主要控制着火源。()(  √  )

【解析】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在消防安全管理中,控制着火源是预防火灾的关键措施之一,因为许多火灾是由于对火源管理不当引起的。因此,该说法正确。

63、【判断题】失压保护与总断路器采用失压线圈分断是同一概念。(  ×  )

【解析】选项A:错误,失压保护与总断路器采用失压线圈分断不是同一概念。失压保护是一种电气保护功能,旨在防止电源电压异常下降时设备意外启动或运行,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而总断路器采用失压线圈分断仅是实现失压保护的一种具体方法,但失压保护还包括其他形式如继电器或控制器等。因此,两者概念不同,不能等同。

64、【判断题】如果整支绳股发生断裂,钢丝绳应立即报废。()(  √  )

【解析】根据钢丝绳报废标准,整支绳股发生断裂会导致钢丝绳承载能力严重下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此应立即报废。选项A:正确,符合标准要求;选项B:错误,忽略了绳股断裂的严重性。

65、【判断题】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形象的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  √  )

【解析】根据《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规定,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题目描述与标准定义一致,因此选项A:正确。

66、【判断题】安全色分为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  )

【解析】根据国家标准《安全色》(GB 2893-2008)的规定,安全色是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蓝、黄、绿四种颜色。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和危险;蓝色表示指令和必须遵守;黄色表示警告和注意;绿色表示提示、安全和通行。因此,该判断题描述正确,选项A:符合安全色定义。

67、【判断题】实际作业中,相关作业人员需要通过估量选用相应规格的钢丝绳、卸扣等吊、安全生产模 拟 考 试 一点通、具、索具。()(  √  )

【解析】选项A:实际作业中,相关作业人员必须根据吊装物的重量、形状和作业环境等因素,准确计算并选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钢丝绳、卸扣等吊具、索具规格,不能仅凭估量,否则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因此该说法错误。

68、【判断题】对板钩的危险断面要仔细检查外,还应检查衬套、销子及紧固件是否松动磨损。(  √  )

【解析】本题考察板钩安全检查的知识点。根据相关安全规范,板钩的检查不仅包括危险断面的仔细检查,还应包括对衬套、销子及紧固件等部件的松动和磨损情况检查。选项A:符合安全规程要求,描述正确。选项B:与标准检查要求不符,描述错误。

69、【判断题】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毒物,按其形态、用途、化学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类:①金属与类金属毒物,②刺激性气体,③窒息性气体,④有机溶剂,⑤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⑥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⑦农药。()(  √  )

【解析】该题目对工业生产中常见毒物的分类描述全面,涵盖了按形态、用途、化学结构划分的主要类别:①金属与类金属毒物(如铅、汞)、②刺激性气体(如氯气、氨气)、③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氢)、④有机溶剂(如苯、丙酮)、⑤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⑥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如氯乙烯)、⑦农药(如有机磷农药)。这种分类方式符合职业卫生与安全领域的标准分类方法,因此选项A正确。

70、【判断题】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前,在对事故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有关组织和人员按照应急预案所采取的应急救援行动。()(  ×  )

【解析】应急响应是指在事故发生后,为应对紧急情况而采取的救援行动,而不是在事故发生前。题干描述混淆了应急响应与预防准备阶段,因此选项A:错误,因为应急响应是事故发生后实施的行动,而非事前。

71、【判断题】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时是吊钩报废标准之一。(  √  )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规定,吊钩的报废标准之一是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超过15%。因此,该说法正确,选项A:符合标准规定。

72、【判断题】当指挥人员所发出信号违反有关标准规定时,司机有权拒绝执行。(  √  )

【解析】选项A: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等相关安全标准,当指挥人员发出的信号违反规定或存在安全隐患时,司机有权拒绝执行,以确保操作安全,因此该说法正确。

73、【判断题】指挥人员在雨、雪天气指挥露天起重机作业时,应先经过试吊,检测制动器灵敏可靠时,方可进行正常的起吊作业。(  √  )

【解析】选项A:正确。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等相关安全规定,在雨、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露天起重作业时,由于路面湿滑、制动性能可能受影响,指挥人员必须先经过试吊,确认制动器工作灵敏可靠,才能开始正常起吊,以确保作业安全。

74、【判断题】捆绑绳的尾绳要留20cm以上,用倒扒扣压紧、收紧、固定好。(  √  )

【解析】选项A:根据电力安全作业规范,捆绑绳的尾绳确实需要预留足够的长度以确保安全,通常要求20cm以上,并使用倒扒扣等可靠方法进行压紧、收紧和固定,因此该描述正确。

75、【判断题】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未采取安全措施,不得进行吊运作业。()(  √  )

【解析】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等相关安全规定,在进行吊运作业时,必须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采取专门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静电、防火花、隔离等,以确保作业安全。若未采取这些必要措施,则严禁进行吊运作业,以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因此,该说法是正确的。

76、【判断题】易燃易爆的物品如氧气瓶、乙炔瓶可用钢丝绳或白棕绳直接吊运。()(  ×  )

【解析】选项A:错误,因为钢丝绳在摩擦或碰撞时可能产生火花,而白棕绳强度不足且易燃,均不适合直接吊运易燃易爆物品如氧气瓶和乙炔瓶;选项B:正确,根据安全规范,吊运此类物品应使用专用吊具和防爆设备,避免火花和风险。

77、【判断题】杜绝违章不仅仅是自己不违章,而且还要及时制止其他操作人员的违章行为。()(  √  )

【解析】该题考察对杜绝违章行为的全面理解。选项A:正确,因为杜绝违章不仅要求个人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还要求具备团队安全意识,主动发现并制止他人的违章行为,才能共同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78、【判断题】氧气瓶,乙炔瓶安全‘安全生产模拟考 试一点通‘工作间距不小于5米,两瓶同明火作业距离不小于10米。(  √  )

【解析】选项A:根据《气瓶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安全规定,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的安全工作间距应不小于5米,而两者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均应不小于10米,因此题目描述正确。

79、【判断题】物体的倾覆,是物体的重心位置过高而造成的。()(  ×  )

【解析】物体的倾覆不仅与重心位置高低有关,还与支撑面的宽度、外力作用等因素相关。重心位置过高只是增加倾覆风险的因素之一,并非唯一或决定性原因。因此选项A的说法不全面,判断为错误。

80、【判断题】特种设备不符合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  )

【解析】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特种设备不符合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因此该说法是正确的,选项A:符合法律规定。

81、【判断题】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有效期届满60天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  )

【解析】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题目中描述的‘有效期届满60天’不符合‘前一个月’的规定,因为一个月通常按30天计算,60天相当于两个月,因此该说法错误。选项A:错误,因为时间要求不准确;选项B:正确,符合法规规定。

82、【判断题】电是一种看不见、听不到、闻不着、摸得到的能源。()(  ×  )

【解析】选项A:错误,因为电虽然看不见、听不到、闻不着,但它也摸不到,直接触摸可能引发触电危险,因此描述不准确。

83、【判断题】白棕绳受潮湿后其强度不会降低。(  ×  )

【解析】选项A:错误。白棕绳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受潮后纤维会吸水膨胀,导致其抗拉强度和耐磨性显著下降,因此受潮湿后强度会降低。

84、【判断题】短环链的破断拉力公式为F=42d^2,d环链直径(mm)。(  ×  )

【解析】该题考查短环链破断拉力公式。标准公式应为F=40d^2(d为环链直径,单位mm),而非42d^2。因此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85、【判断题】短环链直径磨损达原尺寸的10%应予以报废。()(  √  )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规定,短环链的报废标准之一是,当链条的直径磨损量达到原尺寸的10%时,其强度会显著下降,存在安全隐患,必须报废。因此选项A:该判断是正确的。

86、【判断题】短环链直径磨损达原尺寸的10%应予报废。(  √  )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等相关标准规定,短环链的报废标准之一是当其直径磨损达到原尺寸的10%时,必须报废。因此选项A:该判断是正确的,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87、【判断题】装卸危险品的车辆,在车上标明“危险品”的字样就可以了。(  ×  )

【解析】选项A:错误。根据相关安全规定,装卸危险品的车辆不仅需要在车上标明“危险品”字样,还应当悬挂或粘贴符合国家标准的危险品标志和标签,以明确危险品的种类和性质,确保运输安全。仅标明“危险品”字样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安全警示信息。

88、【判断题】装卸设备的长、宽、高度超过时,必须经过交通管理部门批准,采取必要的措施。(  √  )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运输不可解体物品的车辆,若其装载物品的长、宽、高度超过规定限值,必须事先经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并按照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同时悬挂明显标志,必要时还需采取安全措施以确保通行安全。因此,题目描述符合法律规定,选项A:该判断正确。

89、【判断题】装运易燃易爆和有毒等危险物品时,可以同车混装。(  ×  )

【解析】选项A:错误,因为易燃易爆和有毒等危险物品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风险,同车混装可能导致化学反应、泄漏或爆炸,增加事故风险;选项B:正确,根据危险品运输安全规定,不同类别的危险物品需分开装运,以避免相互影响引发危险。

90、【判断题】触电,这是一种可致人于死地的”安 全生产模拟 考试 一点 通”事故。()(  √  )

【解析】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伤害。当电流强度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时,会严重干扰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等致命后果,因此触电是一种可致人于死地的事故。选项A的解析是:该选项正确描述了触电的潜在危险性。

91、【判断题】设备在起吊时,一般要垂直,即吊钩中心线通过设备的重心。(  √  )

【解析】选项A:正确。设备在起吊时,应保持垂直状态,确保吊钩中心线通过设备的重心,这样可以避免设备在起吊过程中发生倾斜或旋转,保证起吊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是起重作业的基本要求。

92、【判断题】起重操作应按指挥信号进行,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任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  √  )

【解析】选项A:正确,因为根据起重作业安全规程,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服从指挥信号,其中紧急停车信号具有最高优先级,无论发出者是谁,都必须立即执行以确保安全。

93、【判断题】起重机具使用正确性检查包括规格、型号和布置以及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  )

【解析】该题考察起重机具使用正确性检查的内容。根据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检查起重机具时,不仅要检查其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布置是否合理,还要检查使用方法是否正确,以确保操作安全。因此,选项A:该描述是正确的。

94、【判断题】起重机制动轮不得有裂纹。(  √  )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制动轮是起重机制动系统的重要部件,其表面不得有裂纹等缺陷,否则会影响制动性能,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选项A:该描述符合安全规范要求,是正确的。

95、【判断题】起重机司机必须做到“三不伤害”的原则,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和不被他人伤害”。()(  √  )

【解析】起重机司机必须遵循的安全原则是‘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和不被他人伤害,这体现了安全操作的核心要求,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96、【判断题】起重机司机要严格执行企业的法律、法规,遵章守纪。()(  ×  )

【解析】选项A:起重机司机作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确保操作安全,因此该说法正确。

97、【判断题】起重机械司机音响信号中明白是二短声。()(  ×  )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中的音响信号规定,明白或重复信号是一短声,而不是二短声。二短声通常表示上升或正车等信号。因此,该判断题的表述错误。

98、【判断题】通用手势信号的要点是,手臂的指向,就是吊钩的运行方向。()(  ×  )

【解析】选项A:错误。通用手势信号中,手臂的指向并不直接代表吊钩的运行方向,而是通过特定的手势组合来指示吊钩的上升、下降、水平移动等操作,例如手臂向侧上方伸直、手掌朝前表示吊钩上升。因此,该说法不准确。

99、【判断题】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尤其要防止与电焊线接触。()(  √  )

【解析】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若与电焊线接触,可能导致电弧损伤钢丝绳,使其强度下降,甚至引发断裂事故,因此必须防止接触。选项A:正确,因为这是安全规范的要求。

100、【判断题】钢丝绳的表面钢丝直径磨损量达原尺寸的40%,应予以报废。()(  √  )

【解析】根据《起重机 钢丝绳 保养、维护、检验和报废》(GB/T 5972-2016)国家标准的规定,钢丝绳报废标准中,当钢丝绳的表面钢丝磨损或腐蚀量达到原公称直径的40%时,应予以报废。因此,题目描述符合标准要求。选项A:该说法正确,符合国家标准。

支持全国各地区精准起重机械指挥考试试题,支持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操作证,职业技能鉴定等工种题库练习。

THE END
0.Stokes波浪模拟的UDF实现与案例分析海洋结构物,如海上平台、浮标以及海洋能源设备等,在设计时都需要考虑波浪对其稳定性的影响。非线性波浪理论提供了分析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的工具,比如通过计算波浪对结构物的冲击力,评估其结构强度和抗风浪能力。这类理论的应用有助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和提高结构物的性能。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5558;438ftvkimg8igvcomu8672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