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症状主要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症状等。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能与遗传、神经生化、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抑郁悲观。患者可能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意思,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易激惹等情绪。情绪低落可能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有关,通常伴随自我评价降低、无助感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
患者对以往喜爱的活动明显丧失兴趣,甚至无法从日常活动中获得乐趣。兴趣减退可能与多巴胺系统功能异常有关,通常伴随社交回避、生活懒散等症状。轻度患者可通过心理治疗改善,中重度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米氮平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
患者常感到持续疲乏,即使休息后也难以缓解。精力不足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有关,通常伴随行动迟缓、工作效率下降等症状。日常可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改善,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等药物。
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等认知功能障碍。认知损害可能与前额叶皮层功能异常有关,通常伴随决策困难、反应迟钝等症状。认知行为治疗有一定效果,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等药物。
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改变、体重波动、睡眠障碍、慢性疼痛等躯体症状。躯体症状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通常伴随头痛、胃肠不适等症状。改善睡眠可尝试佐匹克隆片,胃肠症状可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但均需医生指导。
抑郁症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饮食上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核桃等食物。家属需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避免施加压力。若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出现自杀念头,须立即到精神心理科就诊。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