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齐**(实名认证)
IP属地:黑龙江
下载本文档
2025年大学《大气科学》专业题库——大气科学在冰川研究中的作用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在括号内)1.下列哪项大气物理过程对冰川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影响最大?A.大气散射B.大气吸收C.云层覆盖D.大气反射2.导致现代冰川加速消融的主要大气气候变化因素是?A.大气水汽含量增加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C.大气降水频率增加D.大气风速加大3.大气中长波辐射的增强,主要对冰川表面产生什么影响?A.增加短波辐射输入B.导致冰川表面更快融化C.增强对冰川表面的保温效应D.减少冰川表面积雪量4.在冰川学研究中,自动气象站(AWS)主要用于监测什么关键参数?A.冰下水位B.冰川运动速度C.冰川表面气象要素(如温度、降水、风速)D.冰川体积变化5.大气环流模式(GCMs)在冰川研究中的主要应用是?A.直接建造冰川B.长期预测气候变化对冰川的影响C.实时预报次日冰川地区的天气D.测量冰川表面温度6.强风对冰川的影响不包括?A.加速冰川表面积雪的吹散(风蚀)B.导致冰川表面产生风蚀地貌C.促进冰川内部发生相变D.影响冰川融水的输送7.降水形式(雨或雪)对冰川的物质平衡(积累/消融)具有决定性影响,这主要因为?A.雨和雪的化学成分不同B.雨和雪的密度不同C.雨会直接导致消融,而雪主要导致积累D.雨和雪的熔化潜热不同8.全球变暖背景下,大气温度升高首先直接导致?A.冰川体积迅速膨胀B.冰川物质平衡显著改善C.冰川末端(snout)加速前进D.冰川表面加速消融9.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通过对哪种辐射的吸收和再辐射来影响地球能量平衡,进而影响冰川?A.无线电波B.紫外线C.可见光D.红外线10.冰湖溃决洪水灾害的发生,直接与大气因素中的什么有关?A.持续低温B.短时强降水或快速升温导致冰湖壁不稳定C.大气干燥D.大气风压变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1.大气辐射主要包括__________辐射和__________辐射。2.冰川的物质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尺度内,冰川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差值。3.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决定了大气中的__________层,该层对冰川表面的热量交换有重要影响。4.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冰川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变化特征。5.大气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6.风对冰川的影响包括__________(堆积)和__________(吹蚀)。7.气象要素如温度、降水、辐射等通过影响冰川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过程,最终决定冰川的进退。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请给出简洁、准确的定义)1.能量平衡2.物质平衡3.大气环流4.冰川消融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是如何被削弱(吸收、散射)的,这对到达冰川表面的辐射有何影响?2.大气温度的升高如何通过改变降水形式来影响冰川的物质平衡?3.简述大气科学观测技术(如气象站、遥感)在监测冰川变化中的应用及其优势。4.为什么说全球变暖对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的冰川影响更为显著?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结合实例或原理,深入阐述下列问题)1.综合分析大气环流模式(GCMs)在预测未来冰川变化时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局限性。2.论述大气科学知识在预防和减灾冰川相关灾害(如冰湖溃决)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C2.B3.C4.C5.B6.C7.D8.D9.D10.B二、填空题1.太阳长波2.积累消融3.对流4.面积体积(或厚度)5.二氧化碳甲烷6.风积风蚀7.能量物质三、名词解释1.能量平衡:指在一个时间段内,地表(包括冰川)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和大气辐射能与其他能量损失(如长波辐射损失、感热和潜热输送)之间的平衡状态。2.物质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尺度内,冰川积累(SnowAccumulation)的雪量和消融(Ablation)损失的水量(通常折算为水量)的差值,是决定冰川厚度变化和进退的主要因素。3.大气环流:指地球大气圈中空气有规则的大规模运动,主要表现为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季风环流等,它决定了全球和区域性的气候特征,是水汽和热量输送的主要驱动力。4.冰川消融:指冰川物质(冰、雪)因吸收辐射能或与较暖空气/水体接触而融化为水或升华而损失的过程,是导致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四、简答题1.解析思路:回答大气削弱作用的主要方式(吸收、散射),说明这些过程导致到达地表(冰川)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影响冰川的加热和消融。2.解析思路:说明气温升高改变了大气层结稳定性,可能增加对流活动,并影响水汽凝结高度和形式。指出温暖潮湿的大气更倾向于形成雨,而非雪,即使降水发生在冰川区域,也会直接导致消融而非积累,从而改变物质平衡。3.解析思路:列举至少两种观测技术(气象站、遥感),分别说明其监测内容(气象要素、冰川形态变化),并阐述其优势(如连续性、覆盖范围广、效率高、可获取历史数据等)。4.解析思路:指出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对应的大气温度较低,升温的相对幅度(百分比)通常更大。强调在较低温度下,即使小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改变降水的相态(雪/雨),并对冰川的消融和积累产生更显著的影响,同时冰川对温度变化也更为敏感。五、论述题1.解析思路:*指出GCMs是复杂的数学模型,存在分辨率限制,难以精确模拟局地尺度的地形、降水细节和冰川本身的物理过程。*指出模型对大气化学成分(温室气体浓度)和土地利用变化的输入敏感性较高,参数化方案(如云、辐射、水文过程)存在不确定性。*指出模型预测存在内在的不确定性,不同模型对未来的冰川变化模拟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结合以上几点,说明GCMs预测未来冰川变化时面临的挑战和局限性。2.解析思路:*论述大气科学知识可以帮助识别冰川区域发生灾害(如冰湖溃决)的前兆条件,例如监测到大气异常增温、长时间强降水导致冰湖水位快速上升等。*论述通过建立和运行冰川模型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