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为何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月日裕仁天皇麦克阿瑟

8月15日中午,战士们都在平静地享用着午餐。突然电台里传来了裕仁天皇的声音,紧接着电台用中、英、俄三种语言宣布:“裕仁天皇颁布《终战诏书》,中国境内的全体日军就近向中国军队投降。”

消息一传出,欢呼声响彻整个神州大地,人们纷纷撂下手里的碗筷,跑出门外大喊:“鬼子投降了!鬼子投降了!抗战胜利了!”

大街小巷瞬间挤满了人,大家相互拥抱。部队的战士们也纷纷朝天鸣枪,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自从“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与日本人进行了十四年的斗争,中国付出了三千万人伤亡的代价,中国已经等待这一天太久。

日本境内一片哭声,随着裕仁天皇宣读完《终战诏书》,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东亚共荣圈”之梦也随之破灭,好多日本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现实,当场切腹自尽。

9月2日,在东京湾举行了投降书签字仪式,徐永昌将军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这一仪式。这也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日本明明8月15日投降,而中国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为什么定在了9月3号呢?

日本在二战末期已经无路可走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了尾声,德国于月8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基本已经平定。

此时,法西斯阵营只剩下了日本还在做困兽之斗。7月17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柏林郊区的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发表了对日本最后通牒,督促日本马上无条件投降,否则将遭到盟军的联合打击。

蒋介石虽说并没有参加会议,但是《波茨坦公告》在发表前经过了蒋介石的同意。该公告一经发出,日本人却不以为然。甚至扬言与盟军在本土决战,已经做好了“一亿人玉碎”的准备。

美军早已将日本的海空军消灭,B29轰炸机群日夜不停的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在李梅的指挥下,美军对日本使用了大量的燃烧弹,大部分建筑都已经化成灰烬,日本本土早已是一片焦土。

但是美军经历了硫磺岛、冲绳岛等战役之后,也见识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狂热,对于在本土登陆,持悲观态度,保守估计也要有100万美国人丧命。

于是美国在广岛、长崎两座城市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几乎将这两座城市抹平。原子弹的威力虽说让日本人感到非常震惊,但是这还并不是导致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还有一张底牌。

这张底牌就是伪满洲国,自从日本占领东北后,就一直大力扶持这一傀儡政权,日本人一直以来都是把东北当做自己国土来经营的。

日本本土已经是一片焦土,但是中国东北毫发无损,日本天皇甚至已经做好了本土居民全部移居中国东北的打算。

当时东北有70万关东军,被称为“陆军之花”,还足以抵抗盟军一段时间。为此日本甚至还和苏联保持暧昧关系,与苏联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所以站在日本角度看,当时举国移居东北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

但是令日本没有想到的是,雅尔塔会议中,苏军早就已经与盟军达成协议,欧洲战场平定之后,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帮助中国消灭日本关东军,代价是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美英等国以出卖中国利益为代价,换取了苏联对日宣战。

日本外交官当时还经常与苏联人保持密切联系,直到有一天,苏联人突然把宣战书寄给了日本大使馆。这让日本人猝不及防,拿出当年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强烈谴责苏联的背信弃义,战争年代,所谓的条约只不过是一张废纸,德国还和苏联签订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呢。

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作战多年,其装甲部队、空军、步兵之间的协同已经炉火纯青。加上日本人对苏联人的进攻准备不足,关东军在苏联红军的打击下,接连溃败。日本天皇得知此消息后大惊失色,慌忙与内阁商议对策,但是没人能拯救当下的日本。

日本的最后一张底牌也被苏联打没了,此时的日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无条件投降。日本学者长谷川毅曾经说过:“苏联出兵东北才是导致日本投降的最主要原因。而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只不过是追求政治上的主动性,军事上意义不大。”

裕仁天皇的“文字游戏”

8月15日中午,走投无路的裕仁天皇终于宣布了《终战诏书》,这里要注意,是“终战”,并非是“投降”。即便到了穷途末路,日本人依然在恬不知耻地玩着“文字游戏”。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与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从《终战诏书》的第一话就能看出,日本用了“接受”一词,换句话说,这并不像是在投降,更像是与盟军的一种谈判。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这一句更是不能被世界接受。日军的侵略战争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其口中的“大东亚共荣圈”不过是吸亚洲其他国家的“血”来支持他本国的对外扩张。裕仁天皇居然将“侵略”美化成了“解放东亚”,真是“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如果将以上两句理解为裕仁天皇美化侵略战争,那么《终战诏书》结尾则再次表明了日本的野心。

“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权利于将来之建设。”从此句不难看出,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并未死心,还在做着“神州之不灭”的春秋大梦。假如元气恢复,日军必然会卷土重来,再次给世界带来灾难。

“今帝国所受之苦固非寻常,朕亦深知而等臣民之钟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所难忍,耐所难耐,以为万世之太平。”

这句话听上去多少给人有点卧薪尝胆的感觉,卧薪尝胆之后呢?是不是要“三千越甲可吞吴”了?

其实这部《终战诏书》早在5天前就已经被草拟出来了,日首相铃木贯太郎和一众大臣对其内容和措辞进行了多次修改。

整个诏书,没有一处提到“投降”,没有一处提到“败”,更没有提到“侵华战争”。所以现在看来,日本当时根本就没认为自己败了,还在想着和盟军讨价还价,既想停战,又想不失体面。

日本天皇在日本人的心里,具有很高的地位。日本的头号战犯东条英机以曾经说过:“我这一生,只违背过一次天皇陛下的意愿,关于这场战争,是我和我主导的内阁逼迫陛下作出的决定。”

其实这明显说不通,日本人民甚至将天皇看为是“神”,内阁虽说控制着军队,但是没有日本天皇的同意,日军想调动军队依然很困难。日本天皇才是决定战争打与不打的关键,不存在胁迫一说。

东条英机这番话其实也是对裕仁人天皇的保护,头号战犯为什么要把罪责全部揽下,以保全日本天皇,我想并不仅仅是忠诚吧,或许他还寄希望于天皇带领日本东山再起。

除此之外,《终战诏书》中的一些细节也严重脱离实际。“然交战已阅四载”,自从1931年开始,中国人就已经开始抵抗日本的侵略,所以这显然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并且这也表明裕仁天皇对中国的无视,很明显他是把1941年袭击珍珠港当做自己发动战争的开始,在这之前,日本人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超过10年。

这份《终战诏书》的日文版本里,将中国称之为“支那”,翻译成中文版本之后,又变成了“中国”,不知这是故意为之还是因为疏忽。

“地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所有日本人都享受着侵略战争带来的红利,他们在本土从事生产,供养着前线的部队,部队再将掠夺的财富回馈给他们,那个时代的日本平民也都是战争机器的一部分,何来无辜?如果他们无辜,那么南京的30万冤魂是否无辜呢?

这份《终战诏书》处处是文字游戏,就连美国都不认可,更别提中国了。苏联人更是对此表示无视,始终在忙于清剿中国东北的关东军,直到8月末,日本关东军才被彻底消灭。

好多驻扎在中国华北、西南的日军也并没有在8月15日当天就向中国军队投降,还在进行着零星的抵抗。

所以说,8月15日裕仁天皇宣读的《终战诏书》并不能代表日本无条件投降,最多只能算是一种协议,并且没有得到反法西斯联盟的认可,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重新拟定《诏书》

日本天皇在8月15日对外公开的《终战诏书》引来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爱好者的谴责。在盟军总部的逼迫下日本天皇再次拟定了投降诏书。

这一次日本人总算承认了自己战败这一事实,并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虽说是无条件投降,但是现在看来还是有条件的。

由于当时日本人大部分都相信“君权神授”,依然将天皇视为“神”,如果废除日本天皇,可能会引起日本民众的不满,不利于战后对日本的统治。美国权衡利弊之后决定保留日本天皇,日本人心中有精神寄托,更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密苏里”号上的所有水兵都急忙抢占视野良好的位置,想要目睹这一历史时刻。上午9点,乐队奏起了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

各国代表纷纷来到了现场,其中包括麦克阿瑟、尼米兹、徐永昌等。随后重光葵、梅津美治郎也走上了甲板,向麦克阿瑟将军敬礼,但是麦克阿瑟并没有回礼。

重光葵的右腿在战争中被炸断,只能依靠拐棍行走。在投降仪式中,重光葵丑态百出,拐棍几次掉落,他都艰难地捡起来。

梅津美治郎同样面色暗淡,想当初他与何应钦签订“何梅协定”这一卖国条约的时候是何等的微风。真是风水轮流转,当年有多威风,如今就有多狼狈。

随后,麦克阿瑟大声的宣读了日军的投降文件,然后庄严的宣布:“现在我命令,日本帝国政府和日本总司令代表,在投降书的指定位置签字。”随后盟军各个代表也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代表徐永昌在商震将军的陪同下代表中国签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这份投降文件于9月3日正式生效。按照当时的国际惯例,都是以战败国签署投降书的第二天为胜利纪念日。

5月8日,德国与苏联在柏林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所以苏联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为5月9日。

当时还在重庆的蒋介石下令:“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庆祝的第一日,这一天上午9点,全国需要鸣放警报10分钟,鸣放礼炮101响。”

1946年4月,国民党召开中常会议,会议中决定将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但是由于当时国内爆发了内战,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被逐渐淡化。

因此,我国就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定了8月15日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胜利日也由9月3日转变为了8月15日。

胜利日重回“9月3日”

由于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当时的国际形势也越来越复杂,美苏争霸已经拉开了序幕。当时中国与苏联同为社会主义国家。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非常仇视新中国政权,对中国采取了全面封锁的政策。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战争,非常贫弱,非常依赖苏联的扶持。

前文也提到,苏联红军在二战后期出兵中国东北,当时消灭了大批东北的日军,为东北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到8月下旬,关东军基本已经被苏联红军消灭,9月2日,日军便正式在投降书上签字,所以彰显出苏联在抗日这件事上的贡献,有助于促进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

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曾经向中央政府宣传部提议:“是否将胜利日从8月15日改为9月3日。”

毛主席对这件事进行了批示:“请胡乔木同志另拟一电,采用‘九三’纪念。”

8月2日,胡乔木再次草拟了一份电报,并将电报发给了东北局、中央局、各分局、各军区:“统一规定九月三日为全国统一的战胜日本纪念日,除了东北在此日庆祝解放外,全国军民民报纸均应于此日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中国近代史中给中国带来伤害最多的国家,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付出了3000万人伤亡的代价。

中国军队与日军浴血奋战,在民族仇恨面前,他们放弃党派之争,全国人民都将抗击日寇当成首要目标。

由于当时中国还是个农业国,在对抗装备精良的日军时,显得非常艰难,但是中国军人依然前赴后继,用自己的肉体捍卫祖国的大好河山。

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将领,如彭德怀、李宗仁、孙立人、白崇禧,好多英勇的将领面对日本人的炮火,亲自上前线带领士兵冲锋,赵登禹、张自忠、郝梦龄等人为国捐躯。

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阅兵中,曾经的抗日英雄乘坐花车驶过天安门广场,人民向他们致意崇高的敬意。

他们所创下的丰功伟绩不应该被遗忘。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八大看点|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看点|天安(七)为何是“9月3日”?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一决议,延续了中国政府关于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相关规定。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283358677492;@>4264tj}rn
1.9月3日盛大阅兵将有这些部队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参阅部队涵盖解放军各军兵种及新型作战力量,集中展示我军改革重塑后的力量结构新布局和现代化成果。核心参阅部队 展开 #九三盛大阅兵#【#9月3日天安门举行盛大阅兵#】 新华社快讯:记者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获悉,9月3日上午jvzquC41pg}t0|npc0io1qtva|z0u~glgez.3@:29:<1;;
2.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心得(通用27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心得 1 2025年9月3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zfvn049772;633=8345e97@=:474ivvq
3.祁怀高: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要维护什么样的战后国际秩序?雅尔塔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这场战争胜利最重要的成果是构建了战后国际秩序。在抗战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需要探讨战后国际秩序在80年间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战后国际秩序的核心是什么?思想内核是什么?战后国际秩序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如何坚决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squq14286/9>/255eql2kphvgp‚f98;<67A3ujvsm
4.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 1931—1945,14年浴血奋战,14年艰苦卓绝,四万万人不屈抗争,取得了彪炳中华民族史册和人类和平史册的伟大胜利。 1945—2025,山河巨变,正道沧桑。80年过去,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幸福安康、意气风发。 硝烟jvzquC41ycv/{ƒ|d0pku1€fr1pkxu8994;;2;7mvon
5.抗战胜利纪念日9月3日天安门广场大阅兵邀请有关国家军队派方队参加 展示的装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许多都是首次展示。 制图扈森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昨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世明宣布,9月3日上午,中国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作重jvzq<84jp0iot7hp1jthd€m142762?761v813>5846e63A>577>90|mvon
6.每个中国人都该记住今天,记住他们!南方+将“抗战胜利纪念日” 定在了每年的9月3日 2014年2月27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 确定每年9月3日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4年、3500多万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这是当时日本代表在美国军舰“密苏里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59>1255d:9;34;=/j}rn
7.史料图说: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什么选择9月3日?时政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延续了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日本投降的其他重要时间节点 jvzq<84rqnouklx0rguqnn3eqo4dp8s1427619>241i2296/49;53B<20jznn
8.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5年9月3日,上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25年9月3日,上午) 习近平 全国同胞们, 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代表, 尊敬的各位来宾, 全体受阅将士们,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jvzq<84yyy4zq~yjvl4ptp3ep1yzu}jo1463785;12:02<5395?177xjvor
9.2022福建事业单位公基备考:勿忘国耻铭记历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于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四、抗战精神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高度概括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jvzquC41swgo|qtw0j{bv~3eqo532;6134821:>6:3:70qyon
10.73年前的今天,我们胜利了!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 确定每年9月3日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73年前的今天 我们能想象那一刻的万人空巷 人们涌上街头 锣鼓、口笛、铃铛…… 凡能发出声响的 都是胜利的号角 然而这狂欢 有一群人再也无法看到 十四年的抗战啊 是他们,在最绝望的日子 jvzq<84yyy4ykwmwcpku0lto1rumk}neu1813A22;1641ld3349499:440nuo
11.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央视网消息:2020年9月3日,我们迎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忆往昔,那是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展未来,那将是一段永不会被尘封的记忆。它刻在漫漫历史长卷中,它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它还有着更具象的表达,更细节的“呼吸”。铭记历史,是为了启迪未来jvzquC41pg}t0‚hyd0ipo8724231;8551euovnsva3734:97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