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嘉宾名单出炉,英记者挖苦没有西方大国,中方回应很精彩外交红场胜利日

目前已有近三十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出席,而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俄罗斯和朝鲜领导人的出席。

这是自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后,中俄领导人再次共同亮相这一场合,普京与金正恩的“同台”被外媒解读为“中俄朝战略协作升级”的信号。

可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9日俄罗斯红场阅兵时,中国三军仪仗队就曾以整齐划一的步伐震撼全场,当时普京与中方领导人并肩观礼的画面已引发国际猜测。

而此次,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中国阅兵,也从印证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历史纽带正在一点一点加强。

更值得关注的是,26位嘉宾中超过七成来自亚非拉地区,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等东欧国家领导人顶住欧盟压力参会,非洲的坦桑尼亚、南苏丹,拉美的古巴、阿根廷等国代表也赫然在列。

相比之下,欧美主要国家却集体缺席,美国未派高级别官员,德国、法国仅以驻华使节名义参与,英国则完全缺席,这种“南高北低”的参与格局,也直观反映了中国外交近年来“向南看”的战略倾斜。

过去十年间,中国通过抗战胜利阅兵、红场阅兵等场合,不断强化“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叙事。

2015年阅兵时,中方曾邀请17个外军方队参加,但欧美国家仅派象征性人员出席,而此次9·3阅兵,西方主流媒体仍对中国“强调历史贡献”抱有抵触情绪,不少美国记者曾评价,称中国总想把阅兵变成历史课,而不是展示现代军力。

不过,这种质疑背后,是东西方对二战历史认知的根本分歧,中国始终强调,抗战胜利是“东方主战场”3500万军民牺牲换来的成果,而部分西方国家长期淡化中国战场的作用。

此次阅兵前,日本政府甚至通过外交渠道施压多国“勿参与”,称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

但结果证明,斯洛伐克、塞尔维亚等国仍选择站在中国一边,用行动反驳了日本的“道德绑架”。

面对西方媒体的挖苦,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回应得简洁有力,我们郑重表示中方举办纪念活动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暗含深意,从2014年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到2015年首次举行胜利日阅兵,再到如今80周年庆典,中国始终将阅兵定位为“历史教育”而非“政治秀场”。

2015年阅兵时,中方就曾邀请10位国际友人遗属观礼,今年更将抗战老战士、烈士亲属代表请上观礼台,这种对个体记忆的尊重,与西方惯常的“宏大叙事”形成鲜明对比。

更深层的逻辑在于,中国正试图构建一套独立于西方的话语体系,当西方媒体还在争论“谁该为二战胜利负责”时,中国已通过连续十年的纪念活动,将抗战胜利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绑定。

2025年阅兵前,中方特别公布了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网络空间部队等新质战力的参演信息,这既是军事透明的体现,也是对“和平发展”承诺的具象化表达。

可抛开表面的舆论交锋,这份嘉宾名单折射出国际权力结构的深刻变化,俄朝领导人的首次同台,标志着中俄朝三角关系的进一步紧密。

尤其在俄乌冲突持续、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的背景下,三国领导人的互动可能为东北亚安全格局注入新变量。

而亚非拉国家的集体参与,则凸显“全球南方”国家对中国外交的认可,2023年沙特主持首届中阿峰会、2024年金砖扩员,再到此次阅兵的“南方阵营”亮相,中国正以“非对抗性”方式扩大影响力,这与美国主导的“小圈子”外交形成对比。

反观西方阵营,欧盟的缺席耐人寻味,尽管德法等国派出使节,但级别远低于往届,这种“象征性参与”背后,是俄乌冲突背景下欧洲的尴尬处境。

他们需要维系跨大西洋联盟,但打心里又不愿过度刺激俄罗斯,他们或许认为参加中国阅兵就像走钢丝,行为上要顾及历史正义,但怕被解读为“向东靠”,但正是这种矛盾的心理,恰恰是当前多极化世界权力博弈的缩影。

十年前的那场阅兵,中国首次公开东风-21D反舰导弹、空警-500预警机等尖端装备,被外媒称为“秀肌肉”。

但鲜少有人注意到,那次阅兵也首次邀请了国民党抗战老兵观礼,并在仪式中专门设置台湾同胞抗日展区,其实这种对历史复杂性的呈现,远比单纯的武器展示更具深意。

西方媒体总爱用“阵营对抗”的框架解读中国行动,却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自1949年以来的76年间,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却始终是联合国安理会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常任理事国。

2025年阅兵前,中方宣布将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捐赠新一批装备,这与其说是“军事展示”,不如说是“和平宣言”。

当不少国外记者质疑“为何没有西方大国”时,他或许没意识到,这场阅兵本就不是为西方国家准备的舞台。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军民的牺牲从来不是某个大国的“附属剧情”。

今天,中国邀请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天安门,并非寻求“历史认证”,而是搭建一个跨越意识形态的对话平台,因为在这里,没有东方与西方的对立,只有对和平的共同渴望。

然而历史的有趣之处却恰恰在于,越是强调“去意识形态化”,某些人越是热衷贴标签,越是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某些势力越要筑起高墙。

但正如那些跨越山海而来的领导人,用实际行动所证明的,真正的历史记忆从不需要聚光灯,它自会在民心深处生根发芽。

THE END
0.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八大看点|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看点|天安(七)为何是“9月3日”?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一决议,延续了中国政府关于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相关规定。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283358677492;@>4264tj}rn
1.9月3日盛大阅兵将有这些部队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参阅部队涵盖解放军各军兵种及新型作战力量,集中展示我军改革重塑后的力量结构新布局和现代化成果。核心参阅部队 展开 #九三盛大阅兵#【#9月3日天安门举行盛大阅兵#】 新华社快讯:记者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获悉,9月3日上午jvzquC41pg}t0|npc0io1qtva|z0u~glgez.3@:29:<1;;
2.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心得(通用27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心得 1 2025年9月3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zfvn049772;633=8345e97@=:474ivvq
3.祁怀高: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要维护什么样的战后国际秩序?雅尔塔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这场战争胜利最重要的成果是构建了战后国际秩序。在抗战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需要探讨战后国际秩序在80年间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战后国际秩序的核心是什么?思想内核是什么?战后国际秩序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如何坚决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squq14286/9>/255eql2kphvgp‚f98;<67A3ujvsm
4.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 1931—1945,14年浴血奋战,14年艰苦卓绝,四万万人不屈抗争,取得了彪炳中华民族史册和人类和平史册的伟大胜利。 1945—2025,山河巨变,正道沧桑。80年过去,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幸福安康、意气风发。 硝烟jvzquC41ycv/{ƒ|d0pku1€fr1pkxu8994;;2;7mvon
5.抗战胜利纪念日9月3日天安门广场大阅兵邀请有关国家军队派方队参加 展示的装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许多都是首次展示。 制图扈森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昨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世明宣布,9月3日上午,中国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作重jvzq<84jp0iot7hp1jthd€m142762?761v813>5846e63A>577>90|mvon
6.每个中国人都该记住今天,记住他们!南方+将“抗战胜利纪念日” 定在了每年的9月3日 2014年2月27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 确定每年9月3日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4年、3500多万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这是当时日本代表在美国军舰“密苏里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59>1255d:9;34;=/j}rn
7.史料图说: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什么选择9月3日?时政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延续了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日本投降的其他重要时间节点 jvzq<84rqnouklx0rguqnn3eqo4dp8s1427619>241i2296/49;53B<20jznn
8.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5年9月3日,上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25年9月3日,上午) 习近平 全国同胞们, 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代表, 尊敬的各位来宾, 全体受阅将士们,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jvzq<84yyy4zq~yjvl4ptp3ep1yzu}jo1463785;12:02<5395?177xjvor
9.2022福建事业单位公基备考:勿忘国耻铭记历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于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四、抗战精神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高度概括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jvzquC41swgo|qtw0j{bv~3eqo532;6134821:>6:3:70qyon
10.73年前的今天,我们胜利了!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 确定每年9月3日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73年前的今天 我们能想象那一刻的万人空巷 人们涌上街头 锣鼓、口笛、铃铛…… 凡能发出声响的 都是胜利的号角 然而这狂欢 有一群人再也无法看到 十四年的抗战啊 是他们,在最绝望的日子 jvzq<84yyy4ykwmwcpku0lto1rumk}neu1813A22;1641ld3349499:440nuo
11.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央视网消息:2020年9月3日,我们迎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忆往昔,那是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展未来,那将是一段永不会被尘封的记忆。它刻在漫漫历史长卷中,它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它还有着更具象的表达,更细节的“呼吸”。铭记历史,是为了启迪未来jvzquC41pg}t0‚hyd0ipo8724231;8551euovnsva3734:97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