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物质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相互转化的条件,其含义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具有层理构造并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代号是________,最不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代号是________。
(4)下列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D.岩浆岩只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形成变质岩
【答案】岩浆 岩浆岩 沉积岩 冷却凝固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C B AD
【解析】
该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与岩浆的形成与转化关系。其关键点在于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只能形成岩浆岩,从图中可知A为岩浆,由此推出B为岩浆岩,C为沉积岩。
(1)读图可知,图中A为岩浆,指向A的箭头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B代表岩浆岩,箭头①表示冷却凝固;指向变质岩的箭头③表示变质作用;指向C的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
(2)读图可知,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相互转化的条件,其含义分别是①表示冷却凝固、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重熔再生。
(3)具有层理构造并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为沉积岩,对应的是C;最不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代号为B,为岩浆岩。
(4)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正确;沉积岩和变质岩不能直接形成岩浆岩,错误;岩浆不能直接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错误;岩浆岩只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形成变质岩,正确,故选AD。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部山地年均降水量超过1600 mm,其中9月至次年11月最为湿润。日本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山地年降水量800 mm左右,其中11月至次年3月降水偏多,有“雪窝”之称。
材料二 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棉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
材料三 下面两幅图是日本和英国区域图。
(1)分别说明两国北部山地冬季降水偏多成因的异同。
(2)说明日本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主要区位条件。
(3)分析英国棉花种植业未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
【题目】在澜沧江流经西藏芒康县的一处河畔,人们搭建了几千块层层叠叠的盐田,7-9月为当地的雨季,卤水是盐类含量大于5%的液态矿产。下图澜沧江河畔盐田位置和盐井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1】盐田晒盐的旺季是
A. 1-3月 B. 4-6月 C. 7-9月 D. 10-12月
【2】【2】盐井围栏活动门关闭的月份最可能是
A. 1-3月 B. 4-6月 C. 7-9月 D. 10-12月
【3】【3】影响盐井卤水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A. 地形地势 B. 气候湿热 C. 河流补给 D. 地壳运动
【题目】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A. ①② B. ④⑤⑧
C. ②④ D. ③⑥⑦⑨
A. ② B. ③
C. ⑦ D. ⑨
【题目】奎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向北流入艾比湖,全长220千米。近年来,冰川加速消融对该流域水资源产生重要影响。下面左图为奎屯河流域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示意1964—2015年奎屯河流域冰川面积与储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为提高研究精度,需对卫星图像中的冰川部分进行锐化增强、叠加影像以及目视解译等一系列处理。这些处理需要借助
A. RS B. GPS C. GIS D. AI(人工智能)技术
【2】山地降水是奎屯河补给源之一,其水汽主要是来自
①北冰洋 ②印度洋 ③太平洋 ④大西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3】推测1964—2015年期间,奎屯河流域
A. 年均降水量增加 B. 上游山区雪线上升
C. 年入湖水量增加 D. 艾比湖的盐度下降
【题目】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符合沉积岩两个突出特征的是(______)
A.具有层理构造 B.具有气孔构造
C.常含有化石 D.坚实致密
(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
(4)在台湾东北海岸的“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如图)最为著名。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机。你认为其“玉颈”变细是受________作用的影响,该作用对应于图中的____(填序号)。
(5)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请列举家庭装潢中常用的甲、乙类岩石各一种。____
【题目】剑湖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湖泊面积不断萎缩,“3S”技术已运用于湖泊面积变化的研究。下图为不同时期剑湖流域分布图。为获取大量湖滩耕地,1956年和1965年该地区对海尾河进行两次裁弯取直,1957年和1962年两次大挖海尾河,降低海尾河南端水位;1983年当地政府决定不再通过排泄湖水来获取耕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983年以前,剑湖萎缩的首要原因是
A. 大面积围湖造田 B. 疏浚出湖河道
C. 泥沙大量淤积 D. 地壳缓慢抬升
【2】推测永丰河、金龙河湖口三角洲增速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A. 永丰河落差大、流速快 B. 金龙河流域植被茂密
C. 金龙河入湖口处地势较平坦 D. 永丰河河流含沙量大
A. RS B. GIS C. GPS D. GIS+RS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区的湖泊松木希错流域示意图及该湖2013年面积变化及湖冰比例变化,回答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