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河流地貌实验视频,收藏起来!图文解说典型地貌景观:丹霞地貌&岱崮地貌&嶂石岩地貌峡谷峰林丹霞山

河流地貌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作为最直观形象的呈现方式,视频可以在河流地貌的讲解中起到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这里推送六个河流地貌相关实验视频。

01

河流阶地形成实验

河流阶地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河流地貌,是原有河谷底部,比如河漫滩或河床超出平均水位时,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坡地的地貌。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其形成的年代越老。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一点,看看上边的视频就行了,超级直观形象哦!

02

曲流河形成实验

曲流河的形成过程也是考察重点,通过以下视频,可以直观地看出曲流形成中的变化特征,比单纯的讲解或者动图展示要生动的多。

03

溯源侵蚀实验

溯源侵蚀是河流地貌形成过程中的难点知识,很多学生不能够理解河谷加深、延长的地理过程,通过以下的地理实验视频可以很好解释。

04

凹凸岸侵蚀差异实验

凹岸和凸岸的侵蚀差异实验,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出凹岸和凸岸的流速差异,侵蚀和堆积的对比十分清楚。

05

冲积扇形成过程

冲积扇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这个实验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出来,虽然比较简单,但是比较好用,我们自己也可以使用一下。

06

河流三角洲的形成

河流三角洲的形成,这是一个来自于国外的视频,通过视频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认识和了解各类地貌景观对于我们研究地质环境,开发矿产能源,都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今天,小桔就为大家图文结合介绍14种典型的地貌景观。

丹霞地貌景观

丹霞地貌是红色砂砾岩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育而形成的方山、奇峰、陡崖、赤壁、岩洞、巨石等特殊地貌。

由于受地球内外营力的作用,该地貌形成形态各异的悬壁陡崖,孤峰、峰林,馒头般的山形,浑圆的峰顶及线条流畅的岩面和岩石,同时也易被溶蚀冲刷成洞穴。

我国著名的丹霞地貌名山有广东的丹霞山和金鸡岭、福建的武夷山、福建连城的冠豸山和永安的桃源洞、安徽的齐云山、江西的龙虎山、河北承德磬锤峰等都属于这种地貌。

—— 贵州赤水:青年早期-高原峡谷型丹霞的代表;—— 福建泰宁:青年晚期-密集峰丛峡谷型丹霞的代表;—— 湖南崀山:壮年早期-密集峰丛型丹霞的代表;—— 广东丹霞山:壮年晚期-簇群式丹霞峰丛峰林的代表;—— 江西龙虎山:老年早期-疏散峰林宽谷型丹霞的代表;—— 浙江江郎山:后老年期-高位孤峰型丹霞的代表。

广东丹霞山

位于广东省仁化县,以赤壁丹崖为特色。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堪称“中国红石公园”。

贵州赤水

赤水丹霞属于青年早期的丹霞,也是丹霞最美的阶段。

福建泰宁

泰宁丹霞是中国亚热带湿润区青年期低海拔山原--峡谷型丹霞的唯一代表,是中国丹霞从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地貌演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被国内外地学界称为“中国丹霞故事开始的地方”。

最完好的古夷平面:泰宁大地记录、展现了中生代滨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形成、发展演化的进程,保留了完整而显著的古夷平面。

最密集的网状谷地:区内100多条线谷、270余条巷谷、400多条峡谷,为中国丹霞地貌区所罕见,被称为“丹霞峡谷大观园”。

最发育的崖壁洞穴:泰宁丹霞洞穴十分发育,大型单体洞穴60多处,壁龛状洞穴群100多处,无数千姿百态的大小洞穴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丹霞微地貌景观,堪称“丹霞洞穴博物馆”。

最宏大的水上丹霞:丹霞地貌与湖、溪、潭、瀑完美结合,形成山环水绕、绿水丹崖、景色秀丽、雄伟壮观、国内外罕见的“水上丹霞”景观。

湖南崀山

崀山丹霞地貌类型多,共有60余处主要地质地貌景点,分别有条带式楔状、分割式的块状、边坡式的墙状、交切式的线状、零散式的柱状和拱状,以及嵌镂其间的凹槽、蜂孔罅穴和崖壁溜纹等。

其中又以层叠成列的楔状地貌和突起其间的寨峰地貌显目。崀山丹霞地貌从青(幼)年期、壮年期至老年期的遗迹均有发育。

江西龙虎山

龙虎山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地貌类。龙虎山丹霞地貌类型多样,拥有幼年期、壮年期到老年期丹霞地貌的完整序列,尤以壮年期地貌为主体。同时,园内分布着奇特的火山岩地貌及典型地层剖面。

浙江江郎山

形似石笋天柱,形状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人们叫“三爿石”。

嶂石岩地貌景观

嶂石岩地貌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之一,为地貌学按岩性分类确立的一种新型地貌类型,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多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岩墙峭壁,三叠崖壁,除顶层为石灰岩外,多由红色石英岩构成。

地貌上为山高谷深的中山地貌,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降低,最高峰黄庵垴海拔1774米,淮泉为槐河的发源地,富含多种矿物质。

嶂石岩地貌是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郭康研究员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给嶂石岩地区搞旅游规划的时候提出来的。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张家界地貌是以塔柱状峰林为特色,看上去是千峰耸立、万石峥嵘的景观。

丹霞地貌红色的奇峰异石与嶂石岩有点相似,但它是由流水整体侵蚀切割形成的,以块状结构为主。

而嶂石岩地貌则是以延续不断的丹崖长墙、弯曲相连的型嶂谷以及一头开口的峡谷为主要特色,因此认定它是一种新的地貌类型,命名为嶂石岩地貌,与丹霞、张家界并列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

嶂石岩这种特殊的形态与构成它的岩石性质有关。这个坚硬的厚层是构成它的主要成分--石英砂岩,下面则是一层比较薄、比较软的泥岩或泥质砂岩。

虽然薄,但是在嶂石岩地貌形成过程当中却起很大作用,因为这层东西比较松软,所以风化剥蚀以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塌下来,这是嶂石岩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跟丹霞动画是一个主要机制。

但是它跟丹霞地貌又不一样,丹霞地貌整个岩层都比较松软,所以有时候是一层层从外往里剥落,嶂石岩地貌则是从下往上塌,然后就往后面退。

当底部软岩层被侵蚀掏挖后,上面的岩石沿裂隙向下垮落,首先形成纵深往里、一头开口的沟谷,两侧陡壁继续垮塌,就逐渐形成成型的嶂谷。

岱崮地貌景观

是指以岱崮为代表的山峰顶部平展开阔如平原,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渐平缓山坡的地貌景观,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因而也被称为“方山地貌”。

岱崮地貌是我国继“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之后为我国科学家最新发现的新的世界岩石地貌类型。

成因:“崮”的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区经过浸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动力作用,形成了外表呈圆形、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崮,多呈驼、帽、桌和鸡冠等形态。

综合自讲地理的乔老师等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中国7大丹霞地貌除了以上七个丹霞地貌,我国还有不少美丽的丹霞自然景观。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十分复杂,它需要经过地壳运动、水流侵蚀、风化作用等多重自然力量的共同作用。这些岩石经过亿万年的侵蚀、切割、剥离,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地貌形态。而在这过程中,岩石的颜色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变红,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丹霞地貌。 jvzquC41yy}/onnrkct/ew472dgth>n
1.甘肃河西地区雅丹及丹霞地貌形成的气候原因浅析地貌复杂多样,有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 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 西南向东 北倾 斜,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 530 公 里。其中,河西地区作为甘肃省地貌最多,气候最为 多变的地区,形成了雅丹地貌及丹霞地貌等令人叹为 观止的自然奇观。笔者通过对河西地区民勤、武威、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41733<4431<:7B8976e22?5379<497xjvor
2.张掖~七彩丹霞张掖七彩丹霞的形成原因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地质过程,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沉积作用:距今约1亿多年前,七彩丹霞所在地区曾是广阔的湖泊环境。湖相沉积作用形成了厚度大于5千米的水平层状碎屑岩红色岩层,这是形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 2.地壳运动:丹霞地貌的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导致部分jvzquC41yy}/onnrkct/ew478lrnwuw
3.科学网—谁是“丹霞地貌”的第一贡献人?老红岩与上部的新红层(丹霞层)之间有明显的界线。新红层向东南方向倾斜,倾角只有10-15度。新红层内没有流纹岩夹层,但是有流纹岩以及下部老红岩破碎后演变而来的砾石块。由此认定陈国达的观点是正确的。后来,越来越多的成果都支持陈国达的观点。正确认识丹霞层与南雄层的时空关系,对于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至关重要。jvzquC41dnuh0|hkgpifpny0ep5cnxl/5;929665967387mvon
4.一篇文章读懂:丹霞、雅丹、彩丘、风城,高考地理地质地貌过程我们最常看到的误解是:彩色丘陵被当成丹霞地貌;丹霞地貌、风蚀城堡又常被认为是雅丹地貌;雅丹地貌、风蚀城堡有时又被说成是丹霞地貌……此外,构成这几种地貌的物质,不论是岩石还是尚未变成岩石的河湖沉积泥沙,其实都是在陆地上的河流湖泊里形成的,但是人们在面对这些地貌时,往往把它们的沉积层误认为是“很久以前这里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K4KQE4:G273
5.地理211地质地貌水文实习圆满结束最后是风化作用。壶穴中往往有藻类、草本、灌木以及小树生长。它们在生过程中分泌的有机物质,进一步对壶穴内部地进行生物风化,促进了壶穴向深、向宽的方向发展。 丹霞地貌的形成:丹霞地貌的形成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四纪沉积形成丹霞地貌中的“红层”,称为红色砂砾岩,具有交错层理。第三纪jvzquC41igu/iƒmw0gjv0ls1kplp1:5;31:85@3jvo
6.敦煌环线旅游片(三)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七彩仙缘台,构造运动使山体表现的单斜山和单斜群峰,由于该地层极易风化,形成了圆浑丘陵状的地貌景观。该观景台主要有睡美人,夕晖归帆等景点。 。 2号景观台是拍攝丹霞地貌全景的最佳角度,整个山脉如诗如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形成的山峰和奇岩怪石,彩色丘陵色彩缤纷,面积之大,冠绝全国,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色彩岩石。 第4号jvzquC41yy}/onnrkct/ew443muxd=k
7.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张掖丹霞地貌位于中国甘肃省张掖市境内,是一片以红色为主色调、由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特殊地貌。它以其壮观的地貌、丰富的色彩和奇特的形状而闻名于世,是中国自然奇观之一。 张掖丹霞地貌总面积约为500平方公里,由数百座独立的山峰和丘陵组成,高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这些山峰和丘陵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红色砂岩jvzquC41yy}/onnrkct/ew477opuu€i
8.太行红岩胜丹霞—兼论丹霞地貌与嶂石岩地貌之差异太行红岩胜丹霞 — 兼论丹霞地貌与嶂石岩地貌之差异 地球表面常见的地貌类型有多种,如黄土地貌、岱崮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砂岩地貌等,其中砂岩地貌是指在不同理化性状的沉积砂岩中形成的地貌类型,中国的砂岩地貌又分为丹霞地貌、嶂石岩地貌和张家界地貌三大类,其中前二者外观都呈红色,一般人可能较难区别。丹霞jvzquC41{q{/e}wkr0ipo8ytcxkmu86322611=5972730qyon
9.五彩缤纷的甘肃丹霞文学职工天地张掖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200万年前,面积约510多平方千米,是中国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特别是窗棂式、宫殿式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目前有四个丹霞景区——七彩丹霞风景区、平山湖大jvzquC41yy}/i|iml0tfv8ivf5xz8hqpvkovh=89;7
10.兰州市红古区红层景观及形成演化分析本文将利用实地调查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在表明研究区红层地貌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构造、景观分布的基础上,对区域内局部地貌景观进行科学的定义。探究其形成演化的动力机制。本文以兰州市红古区内的红层为研究对象,按照主导动力成因,开展地貌测量和分析工作。对发育的红层景观和丹霞地貌的类型、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进行jvzquC41yy}/jjsurwh/q{l1lq{spjq1RcvftRshqtsbvrtp0cyqzHucrgxJFF9294<
11.网曝游客在七彩丹霞景区挖取土壤?景区回应:被及时制止据了解,景区内的丹霞地貌形成于侏罗纪白垩纪时期,表面由细砂岩和泥质岩构成,极易被风化侵蚀。经专家研究考证,彩色丘陵地层的形成和诞生是以百万年为地貌单元,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地质遗迹。彩色丘陵区域地质是结构砂岩和粉砂岩,在遭受人为破坏后会加速风化和流水侵蚀,且自然恢复周期长、修复难度大。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55228581CXUKVmkon^GXvHMUTmSln86i49229;0u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