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黄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名山,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仙丹,李白曾来寻访隐士许宣平,徐霞客曾游遍全山,叹:'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其'五绝'的奇景和博大的徽文化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登上一千八百多米的高处纵览,山中奇峰汇聚,峭壁千仞,拔地擎天,峥嵘崔嵬.青松在悬崖上争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艳,烟云在峰壑中弥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在这里升华,赋予它超凡脱俗的品质,塑造出它威武雄壮的气概.
攀登黄山坐索道缆车是必须的。
黄山迎客松旁边的石壁上是朱德委员长题词:
风景如画
一览众山小
87岁的老翁来到黄山旅游,真佩服!
这挑夫的一担货物,其肩上的承重至少130斤左右,一天下来人工费亦仅仅200元。
在景点迎客松处用午餐后,我们向莲花峰挺进攀爬。
莲花峰是黄山最高峰,海拔1864米。
莲花峰,是黄山风景区境内第一高峰,为36大峰之首,海拔1864.8米。位于登山步道玉屏楼到鳌鱼峰之间。莲花峰登峰盘道5里,相对高度110米。
莲花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拥,俨若新莲初开,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
光明顶是黄山的主峰之一。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41米,为黄山第二高峰,与天都峰、莲花峰并称黄山三大主峰。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峰等诸峰,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由于地势平坦,所以是黄山看日出、日落观云海的最佳地点之一。
鳌鱼峰的位置属于黄山中部,从平天罡能攀至峰顶,海拔1773米。鳌鱼峰因山峰形状极像鳌鱼而得名,峰背有龟形大石,名“鳌鱼驮金龟”。
黄山光明顶平天矼西端的群峰中,有一巨石耸立在岩石平台上。巨石高12米、长7.5米、宽2.5米;其下的岩石平台长12至15米,宽8至10米,厚1.5至2.5米,重约360吨,形态奇特,如此巨石却被竖立在一块长约12-15米,宽8-10米的平坦岩石上,令人惊叹不已!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一石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
有人说:这块飞来石是外星人??投放在那里的!
突兀撑青穹!
是形容奇特高耸的山峰撑起了无穷无尽的天空!
晚上我们入住山顶酒店,等待清晨观看黄山的日出??东方。
观看黄山日出东方的绝色美景
笔架峰
位于黄山北海散花坞中,海拔1650米,不在72峰之列。因一峰突起,顶分五岔,酷似笔架,故名“笔架峰”。恰好又与笔峰相对。一坞之中,有“笔”有“架”,妙趣天成。是黄山著名观赏景点。今人有诗赞曰:“斗毫孤耸架更奇,天公方设是何时?谁能借此生化笔。填尽黄山万景词?”
梦笔生花
黄山呗海散花坞左侧,有一孤立石峰,形同笔尖朝上的毛笔,峰顶巧生奇松如花,故名“梦笔生花”。
峰尖石缝中,长有一株奇巧古松,盘旋曲折,绿荫一团,宛如盛开的鲜花。峰下有一巧石,形如人卧睡,故游人称此景为“梦笔生花”,为黄山胜景。
在黄山始信峰与仙人峰之间的石笋矼上,有一排石人。有的矗立峰头,有的静坐松下,有的手持雨伞,。有的携杖缓行,形态各异。他们腾云劈雾,个个都面向南方进发,故称“十八罗汉朝南海”。今人有诗赞曰。“罗汉参差貌入神,为朝南海驾云层。黄山圣地多灵瑞,怪石顽皮幻作僧。”
猴子观海
当地居民习惯称为猴子望太平,是黄山风景区北海景区的一处奇石景观。位于黄山风景区北海景区黄山狮子峰,石猴独踞峰顶,仿佛极目远望,又似纵身跳跃静观云海。
黄山连理松
在自黑虎松去始信峰途中左侧。此奇松拔地而起,在离地2米处树分两干,并蒂齐肩,亭亭直上,直至顶端,且粗细、高低几乎一模一样,生机盎然,神采不衰。《看中兴祥征记》云:“连理,仁木也,或分校还合,或两村共合。两枝桠或两棵树长到一起,称为连理。”故称此松为“连理松”。
竖琴松
黄山十大名松之一,位于卧云峰侧北坡的竖琴松以形取胜,它主干挺直,顶状如伞,形似竖琴,又如古时官署中的辕门,所以,又称“辕门松”。
黄山龙爪松枝干粗壮。但与普通的松树不同的是,它的根是露在岩石外面的,密密麻麻地缠绕在一起,纵横交错,犹如一只只巨大的龙爪,神气地抓住旁边坚硬的岩石,以显示它的威风
黑虎松生于白鹅岭索道站下坡至始信峰岔路口海拔1650米处。相传,早先有一僧人到狮子林,路过此处,忽见一黑虎卧于松顶,转瞬间,黑虎又不知去向,只见一株高大的古松。又此松主干粗壮,针叶苍翠,干枝气势雄伟,虎气凛凛,且冠盖浓绿近于黑,酷似一只黑虎卧于坡下,故称“黑虎松”。有诗记之曰:“古松一见态惊人,爪舞牙张眼鼻真。黑虎曾经眠顶上,针须铁甲貌狰狞。” 树高15米,胸径65厘米,冠幅投影面约100平方米。根据推算,它已生长了700余年。
黄山旅行有感
苍松挺拔耸天台,
黄山美景盼人来;
轻舒巨臂邀诸客,
再攀天都尽抒怀。
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全长约百里,景区以中国独特的徽文化与自然风光、古村落的结合著称。两岸生态环境呈现“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鱼”立体生态格局,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新安江穿行而过。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故称之为新安江百里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