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应力原理

上式即为有效应力原理,它说明饱和土体承受的总应力为有效应力σ’和孔隙水压力u之和。

由于颗粒接触点面积As不超过0.03A,故在计算孔隙压力时As可忽略不计。令x=Aw/A,整理上式得

AA=0,AW≈A,即x=1,孔隙水压力为u表示,则公式可改写为:

上式即为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得表达式。

∵AW≈0,x=0,AA≈A,可改写为:

上式为干土有效应力原理的表达式

↑向下渗流时的孔隙水压力及有效应力

有效应力相应减小为

(1)整个渗流固结过程中u和σ’都是随时间t而不断变化着的,即u=f(t),σ’=f(t)。渗流固结过程就是土中两种不同应力形态的转化过程。

(2)这里的u是指超静水压力,所谓超静水压力,是外荷载引起的,超出静水位以上的那部分孔隙水压力。它在固结过程中随时间不断变化,固结终了时应等于零。饱水土层中任意时刻的总孔隙水压力应是静孔隙水压力与超静孔隙水压力之和。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知识点:有效应力原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3人已点赞

全部回复(0)

主题

回复

地基基础

12.11 万条内容 · 703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通过大量建筑物沉降观测,与用单向分层总和法计算的沉降值相对比,结果发现,两者的数值往往不同,有的相差很大。凡是坚实地基,计算值比实测值显著偏大;遇软弱地基,则计算值比实测值偏小。 应力面积法(规范法)计算公式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所推荐的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是另一种形式的分层总和法。该方法采用了“应力面积”的概念,引入土层平均附加应力概念,通过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对分层总和法进行简化,并根据大量实测变形资料,引入沉降经验系数对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使计算结果与实际沉降更趋于一致。

THE END
0.通过土粒承受和传递的应力称为()。通过土粒承受和传递的应力称为()。 A.有效应力 B.总应力 C.附加应力 D.孔隙水压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地下水位长时间下降,会使()。 A.地基中原水位以下的自重应力增加 B.地基中原水位以上的自重应力增加 C.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减小 D.土中孔隙水压力增大 jvzquC41yy}/rypcq0ipo8ykmw5tjryk16745><0jvsm
1.桩筏基础论文汇总十篇水泥土桩施工质量与水泥用量息息相关。水泥用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搅拌桩桩身强度大小和成桩质量的好坏,而水泥用量可由喷浆量和水灰比计算得出。因此如何控制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就变为如何控制搅拌桩施工时的水灰比和喷浆。 1.合理控制水灰比 在施工过程中,按试桩确定的水灰比加水,加入搅拌桶的水量可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刻度杆(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5?34=3jvor
2.(完整版)土力学全套课件(513页)(完整版)土力学全套课件.pptx,(完整版)土力学全套课件土力学全套课件 土力学 绪论 土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以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研究内容: 通过研究土的物理、力学、物理化学性质及微观结构,进一步认识土和土体在荷载、水、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下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714A4834825>5532652<90u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