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浅析出版者的合理注意义务侵权著作权出版物

为履行合理注意义务,出版者在日常工作中应高效地引导作者加强著作权保护意识,自主创作、合理引用、规范写作,以减少著作权纠纷。

出版物多则大篇幅抄袭,少则几百字上千字的一段话、几行乐谱、几幅图片,都可能引发著作权纠纷。出版物侵权,大多是出版物的作者造成的,但著作权人在维权时,常常会把作者和出版单位一同作为追诉对象。

那么,出版单位有没有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出版物侵害他人著作权的,出版者应当根据其过错、侵权程度及损害后果等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出版者对其出版行为的授权、稿件来源和署名、所编辑出版物的内容等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的,依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出版者应对其已尽合理注意义务承担举证责任。”

合理注意义务是编辑出版者应承担的法定义务,出版者无法以“文责自负”来规避责任。但如何界定“合理注意义务”?法学界对“合理注意义务”的认识是有争议的,比如有学者指出,验证作品是否存在剽窃、对作品进行“独特性打假”不属于出版社的合理注意范围。由于专业知识、占有信息和信息检索能力的局限性,要求一个编辑或出版社进行无遗漏的检索和审查是不合理,也是不可能的。

在具体的侵权案件审理中,对“合理注意义务”的界定也较为复杂,一般来说,要考虑出版单位的专业能力、专业领域、规模、地域等因素,同时要考虑主张保护作品的知名度、涉及抄袭内容的字数及所占比重等。但“合理”注意义务意味着不是“高度”注意义务,不能对出版者要求过于严格。

为履行合理注意义务,笔者将从出版社编辑的视角出发,谈谈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高效地引导作者加强著作权保护意识,自主创作、合理引用、规范写作,以减少著作权纠纷。

出版者应尽合理注意义务

第5.6条规定了出版者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的判断:(1)出版合同中的被诉侵权作品的作者姓名与出版物实际署名不一致;(2)被诉侵权作品属于演绎作品,出版者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审查作者是否得到原作品著作权人的授权;(3)被诉侵权作品中有大量内容与在先发表的具有较高知名度作品相同;(4)其他可以认定出版者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的情形。

第5.7条规定了出版者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的判断:(1)出版社经作者授权出版被诉侵权作品,但该作品的专用出版权事前已经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且尚未出版发行,出版者对此不知情的;(2)作者事前未告知出版者其作品属于演绎作品且原作品未发表,出版者无法判断该作品是否属于演绎作品;(3)被诉侵权作品属于职务作品或者合作作品,作者事前未将创作过程如实告知出版者,出版者无其他途径知晓创作过程,无法判断该出版物是否属于职务作品或者合作作品;(4)被诉侵权作品的授权链条完整,授权者身份及授权文件真实、合法;(5)其他可以认定出版者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的情形。

从中可以看出,判断是否尽到合理注意义务主要从署名、授权、来源、作品知名度、侵权内容所占比例等方面考虑。编辑在组稿、签订合同、审稿时对这些方面要重点审查。有的方面可以通过流程来约束,比如第5.6条中的“(1)出版合同中的被诉侵权作品的作者姓名与出版物实际署名不一致”,日常工作中,出版社一般会规定署名必须与合同一致,如果后期有更改或者发现有其他情况,需要重新签订合同。

书面文件予以约束

为履行合理注意义务,尽量规避侵权风险,出版单位须注重在合同、交稿须知等书面文件中明晰各方权责。出版合同中应有作者对作品著作权的保证条款,如“著作权人保证拥有本合同授予出版方的全部权利,保证作品不侵犯任何第三人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名誉权、肖像权等人身、财产权益。著作权人违反前述保证的,应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由此给出版方造成的全部损失”。

但要注意,出版者的合理注意义务是法定义务,而出版合同中的条款只能约束合同当事人,不能对抗真正的著作权人,也无法免除出版者的侵权风险。但可以凭借这样的条款向作者追偿。

编辑在组稿时,一般会给作者发送一份交稿须知,在交稿须知中将著作权问题放到首位,提醒作者自主创作、合理引用、规范引用。在作者交稿后,编辑要进行审稿,审稿时也要重点关注是否存在著作权问题,在向作者反馈审稿意见时,可以对著作权问题进行书面的询问和确认,如询问作者是否将引用的内容都标注了资料来源,提醒作者对此进行检查和处理。

笔者在出版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应用以上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过询问、告知之后,一些作者会主动进行检查、标注,有的会较大篇幅地修改内容。

加强流程、形式与内容审查

在流程上,出版社对出版物实行的是三审制,即初审、复审、终审,一般来说,三审要重点审核书稿中的政治性问题、知识性问题、语言文字问题等。出版单位可规定三审中要重点审核著作权问题,将可能存在的著作权问题写入三审报告中,以尽早发现问题。

编辑过程中,编辑拿到书稿时应先针对著作权问题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如是否有脚注、资料来源、参考文献等。一般来说,除了一些文学类作品,教材、学术著作、专业图书等不会完全没有引用的内容。如果书中没有引用的标注,就要询问作者是否未进行标注,提醒作者进行全书检查并标注;即便书中有引用的标注,也要询问作者是否有遗漏,建议作者进行检查。

出版单位对内容的审查一般都较为细致。如在加工书稿时,若编辑发现引用的内容很长,却没有脚注;引用的案例、拓展阅读等内容没有出处;行文风格突然转变,结构上很像论文;插图插画上有水印、图片不清晰等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一一向作者确认。另外,出版单位应适当借助工具来验证,比如可以配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编辑看到可疑的文字在搜索引擎中录入进行检测也是一个可行、有效的方法。

引导作者合理使用、自主创作

著作权纠纷案件的高发,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意识欠缺,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作者不清楚具体哪些作品受著作权保护、不了解合理使用制度、联系不到著作权人、存在侥幸心理等。因此,出版者作为出版物的守门人,肩负着引导作者正确写作的职责。在组稿、审稿等阶段,要向作者强调著作权保护的重要性,告知作者不仅要关注文字的引用,图片(漫画、摄影作品、肖像等)也是有著作权的,引导作者合理使用、规范使用。

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对“适当引用”做了规定,即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或者名称、作品名称,并且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作者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引用适量规范,二是要指明所引用内容的作者姓名、作品名称。编辑可向作者提供脚注、资料来源、参考文献等各种标注的方法。

出版文化的繁荣和生命力,依赖于作者的自主创作和创新力,出版单位要引导作者自主创作,减少引用。比如对于一些图片,作者常常认为从网上下载就可以使用,要引导作者自行或者请专业人士拍摄、绘制等等。

著作权纠纷案件的高发,打乱了出版单位正常的工作节奏,造成了经济上、名誉上的损失。加强著作权保护意识,履行合理注意义务,可以大大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对出版单位的正常发展和我国的文化事业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编校:苑宝平,审读:郭丽、管文明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知识产权常见问题15.计算机软件可以申请专利吗?与软件著作权登记有何区别? 仅仅是计算机软件,属于人类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不能授予专利权。但是如果涉及计算机软件的发明是为了解决发明提出的问题,全部或者部分以计算机程序处理流程为基础的解决方案的话,是可以申请发明专利的。 jvzquC41yy}/usmi0kew7hp1e5kuo|z1€dhp432975
1.尊重原创、鼓励创新,新《著作权法》护航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修改前的《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的侵权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确定。此次修法取消了二者的适用顺序,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更有利于自己权利保护的赔偿数额计算方法,增强了法律适用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jvzquC41uctzc€~0eqs/ew4521814<234/661:<4;0nuou
2.知识产权侵权范文[4]《著作权法》第52条规定: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不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授权的,复制品的发行者或者电影作品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品的出租者不能证明其发行、出租的复制品有合法来源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424ivvq
3.文艺维权|维权有难度民间文艺衍生品著作权侵权认定标准有哪些?在《一唱雄鸡天下白》剪纸作品著作权纠纷案中,法院认为“被控图案与涉案剪纸作品相比,两者除在鸡冠、底座及鸡身形略有差异外,其余极为近似,尤在涉案剪纸作品较具独创性的鸡眼、鸡翅膀、鸡尾部分以及鸡身的留白处理等更为接近,两者在整体上构成实质性相似。如将两者隔离,普通消费者一般难以注意到其差异所在”。 jvzq<84yyy4cl€q0qtm/ew4yyyxpq}4yny5qwkqkuj5bt}neng566;4;23<30|mvon
4.关于著作权侵权责任纠纷的妥善处理方法关于著作权侵权责任纠纷的妥善处理方法对于涉及到版权侵权责任争议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多种方式予以解决。然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无论采用何种途径,都应当严格遵循法律的相关规定。在版权侵权行为发生时,受害方有权要求加害方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比如要求其立刻停止侵害行为并作出相应的赔偿损失jvzquC41o0<7nj|0ep5w1€jpfc53:B74424buy}
5.版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山东科技大学版权宣传周(一)和解:当事人有自行解决的意向,可以协商处理版权纠纷。 (二)调解:当事人可以委托第三者调解著作权纠纷。 (三)向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侵权复制品储藏地的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投诉,通过提交立案申请书、权利证明、被侵权作品或制品以及其他证据,申请对侵权行为立案查处; jvzquC41zwkccx3ufwyu0niw0et0kwkq1363286;364ivv
6.常见著作权纠纷及处理这是一个关于常见著作权纠纷及处理的思维导图,讲述了常见著作权纠纷及处理的相关故事,如果你对常见著作权纠纷及处理的故事感兴趣,欢迎对该思维导图收藏和点赞~ 万兴脑图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jvzquC41oo4ff{fyuqlu0ls1vgsqnjyg188:8?=
7.著作权纠纷如何处理著作权纠纷如何处理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著作权纠纷如何处理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jvzquC41yy}/8=8870ipo8u14682<890cyqz
8.版权纠纷处理流程版权纠纷处理流程:(一)调解。《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著作权纠纷可以调解。调解,是纠纷当事人按照自愿的原则,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方法。当然,达成协议后,很可能也会出现一方反悔、不执行调解协议,调解失败,当事人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二)仲裁。《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规定:也可以jvzquC41o0<55?:0eqs0v~|gp1yb{xxz1
9.侵犯书籍版权如何处理的?专家导读 侵犯书籍版权的处罚一般是可以进行调解、也可以利用仲裁的方式进行、再者就可以进行诉讼解决,但再处理之前都需要有合法的证据来证明案件的事实;从而才能让执法人员受理自己的请求。 侵犯书籍版权如何处理的? 一、侵犯书籍版权如何处理的? (一)调解。《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著作权纠纷可以调解。调解jvzquC41okv/8=8870ipo8u138179790cyqz
10.著作权侵权纠纷一般是如何处理的对于故意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给予赔偿。 若以上方法都难以确定,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在探讨著作权侵权纠纷一般是如何处理的过程中,我们了jvzquC41yy}/8=8870ipo8u17637B570cyq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