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纤维方向断裂韧性的测量方法

熟悉Abaqus内嵌的二维hashin渐进失效模型的同学都知道,在判断损伤起始以后,需要依据材料的断裂韧性对刚度进行退化,如下图所示。

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即为材料不同方向拉压开裂时的断裂韧性,在Hashin渐进失效模型中,四个断裂韧性的数值分别用于求解四个失效位移值,如下图所示。

以纤维方向拉断为例,Gft为纤维方向拉断对应的断裂韧性,XT为单向板0°方向的拉伸强度,根据这两项就可以推出其失效位移为:

一般的,对于基体的断裂韧性我们可以通过双悬臂梁实验(DCB实验,参见标准ASTM5528)来测得I型断裂韧性。或者通过ENF试验来测得II型断裂韧性。

DCB实验示意图

ENF实验示意图

目前在文献或者试验标准中看到的都是针对基体或者界面的测试方法,很少有人去测试垂直纤维方向断裂时的断裂韧性。

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下沿纤维方向断裂时的断裂韧性测试方法,文献中能够查找到的大多都是基于CT和CC试样,下图所示是拉伸断裂时的断裂韧性测试方法及建议的试件尺寸,其参考的试验标准是ASTM E399。

CT试样示意图

类似的,当测试压缩断裂韧性时,采用CC试样,其参考试验标准是ASTM E1820,如下图所示。

CC试样示意图

纤维方向开裂时的断裂韧性一般要远大于基体开裂时的断裂韧性,例如,文献中的纤维拉伸断裂韧性大约在50-150N/mm之间,而基体断裂韧性大约在0.2-1.5N/mm之间,相差可以达百倍。

上述实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很容易失败的,因为基体强度很低,即使按照试验标准建议的尺寸加工试件,在测试时,有可能会出现裂纹90°拐折,导致测不出纤维拉断或压断时的断裂韧性,因此对试件的加工要求很高,感兴趣的可以尝试一下,国内测试这类数据的还是很少的。

近期的材料力学性能数据库中收录的部分材料中有一些是有纤维方向断裂韧性的,欢迎大家点击复合材料力学公众号首页菜单“材料库”查阅。

复合材料失效理论知多少(九):Puck及LaRC05失效判据中断裂角的高效求解方法汇总

复合材料失效理论知多少?(一)

复合材料失效理论知多少(三):一战封神Pinho理论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复合材料破坏准则 ⎯ ⎯ 回归理性

拓扑优化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扩展】复合材料力学平台开通复合材料制品加工、试验测试、原料设备采购需求对接业务

复合材料力学相关期刊最新分区(2021.12更新)

复合材料传动轴设计、分析、缠绕仿真及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北航《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分级复合材料的力学研究进展

复合材料层压板标准试样有限元建模插件

【前沿追踪征稿】助力论文阅读量和引用量的提升

人工智能在复合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一张图掌握Abaqus复合材料层板结构基础建模、快捷建模及显式分析建模

复合材料仿真分析之路还要走多远?

复合材料相关SCI期刊最新影响因子

复合材料损伤、破坏领域理性安在?

聊一聊世界复合材料失效运动会(WWFE)——搞复材失效而不知WWFE你就out了

回顾经典层合板理论(修正一点错误)

有限元计算刚度偏高的几点原因及应对措施

XFEM+UDMGINI实现复合材料扩展有限元分析

| 原创作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公众号首页回复以下数字可获取相应信息【01】:历史文章 【02】:投稿指南 【03】:视频资料【04】:材料库    【05】:技术培训 【06】:项目合作【07】:商务合作 【08】:文章转载 【09】:加入我们【10】:联系我们 【11】:交流群    【12】:意见建议

THE END
0.浅谈J积分法在测定材料断裂韧性中的应用材料工程学论文断裂韧性既可以反应强度指标,又可以反应韧性指标,从而集中地反映了材料的塑性和强度的好坏。通过测定材料的断裂韧性值,则能推算出零件带有裂纹长度a时的临界抗力,进而决定零件的安全承载应力范围;同样也能在确定的承载范围内,计算裂纹的安全扩展的尺寸。由此,断裂力学认为断裂韧性可以材料成为展现抵抗裂纹失效能力的性能jvzquC41yy}/n~sygpjbvj3eqo5ujnxku1813@4335=437mvon
1.钢结构桥梁CTOD断裂韧性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桥梁建造技术的提高,我国建造的大型、特大型钢结构桥梁越来越多,其断裂韧性的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目前我国建造钢结构桥梁所用的韧性指标仍然是冲击韧性指标,其用于大型结构偏于危险,CTOD断裂韧性标准则比较适用。用CTOD指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下载jvzquC41efse0lsmk0ipo7hp1Cxuklqg1EJNF6626;=.496238982@3jvo
2.科技之光|如何准确评价陶瓷断裂韧性?——访华南理工大学饶平根断裂韧性评价不像强度评价那么简单,它是要预制一条非常尖锐的裂纹,以前那些方法都不是特别的完善。近八九年来我带领了3个博士、6个硕士专门来做陶瓷以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评价这一块,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已经发表了近20篇学术论文,有一些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jvzquC41yy}/ewuqyfks0lto0et0pn|u18894:3jvor
3.结构钢的J(IC)断裂韧性值与温度的关系和试验方法的评定【摘要】:用电位法和其他方法在从室温到液氮温度之间的温度下,評定了室温下伸长率比较高的四种结构钢的断裂韧性。其结果概括如下: (1)在室温下,用电位法求得的(J_(IC))值非常接近于用R-曲线法求得的(J_(IC))R值。用拉伸区宽度(SZW)法求得的(J_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IMMb6;:4682970jvs
4.中国科大提出一种提升仿生珍珠母断裂韧性的新机制仿生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弥补人工材料韧性和强度无法兼顾这一缺陷。然而,当前仿生材料的性能却相当有限,虽然不乏报道了断裂韧性和强度均比天然珍珠母更高的人工结构陶瓷,但这主要得益于其原材料的固有性能而非多级次结构设计。人工仿生材料结构设计带来的性能增强幅度远不如天然珍珠母。实际上,将跨尺度下的多种设计原理集成jvzq<84pgyy/w|ye0gjv0ls1kplp1:5771>64:>0jvs
5.提出裂纹尖端软化策略诸多应用要求软材料在单调载荷下保持强韧性,在循环载荷下保持抗疲劳性。经过近些年的研究,软材料的断裂韧性已经能够提升几个数量级,但其疲劳阈值却几乎不受影响。这是因为软材料的断裂韧性可通过引入体相耗散来提升(图1A),但疲劳阈值却通常只依赖于破坏裂纹尖端的一层聚合物链所需能量(图1B)。这给科研工作者提出一jvzq<84ukcy/|sz0gf{/ew4424902<761e;7:>8c49935<>1rcmf0q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