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查理芒格提出跨学科知识以及多元思维模型,在《穷查理宝典》中提到了有100多个思维模型,我们在【查理芒格研习会】中,将会以学习思维模型的方式对查理提到的这100多个思维模型进行深入探讨和学习,会将该模型的原始出处和原理搞清楚,然后在结合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进行理解和运用,希望能将这100多个思维模型都融入到我们自身的知识结构中。
断裂点理论是我们整理学习的第九个思维模型。
查理芒格在提到断裂点理论的时候,我的理解应该是更多在投资领域,特别股票市场,断裂点理论可看做是价格对需求的影响。某一产品或股票的价格波动,会影响购买需求,当价格变化到断裂点时,购买者会大量增加或者减少。比如,一个股票的价格从20元跌到15元,价格的变化并没有对需求产生太大的波动,但是当价格跌到10元以下时,会引起大量的购买。在产品交易中,利用价格的断裂点曲线,可以计算最优定价,从而获取最大利润。
跟断裂点理论相关联的有:“零售引力规律”、“价格断裂点理论”、“临界点理论”等,说的都是量变引起质变的极值问题,极值前后的结果截然不同。类比房价就是泡沫崩盘的价格极点;类比零售就是产品定价和销量预估的函数极值;类比生活就是做一件事,从过程看如果积累没达到断裂点,从结果看就不会产生明显变化。
断裂点理论提到的那个断裂点,在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中,可以通过康维斯提出的数学公式来计算,那股票投资方面呢,也有类似的断裂点存在,但很难通过数学公式来计算,或者说个人的学习成长,通过不断积累而达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很难用数学公式来计算的。李笑来在他的《把时间当做朋友》中,强调的其实也就是一个成长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在他的新书《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中,明确提出成长是可以量化的,通过不断打磨概念的方式来量化成长的过程。但不同的人对于成长的理解和认识也不一样,同样的学习和努力,放在不同的人身上,也没有办法产生完全一样的结果,这也就是我们无法通过数学公式来计算的道理。但我们相信,不断积累的成长,一定会有一个“断裂点”存在,只是这个成长的断裂点无法用数学公式来准确计算而已。
我记得之前有过一句话,三十岁之前要尽可能多尝试各种可能性,不要太在意薪水的高低,找到自己最感兴趣又最擅长的事情,三十岁之后可能一年的时间就可以赚回前面十年的薪水。如果能达到这个状态,这个三十岁就是个人成长的一个断裂点,当然在后面的人生之路,一定会有好多个断裂点。
我个人理解,断裂点理论的作用,是在一定积累后的飞跃或者断崖,跟非连续性也有相同类比的地方,我们常人的思维都是连续性的,如何实现跳跃式、非连续性的思考,才是能够突出的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思维模型的打磨过程中,首先要理解思维模型的原始出处,理解它的含义和用处,再根据这种思考方式放大运用到工作生活中来,如何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思考,断裂点理论也是同样如此,我们要了解事情的变化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在到了某个环节后会变成非连续性的、断裂式的,通过这些关联的模型去思考和判断,能让我们更加理性、全面地分析事情的本质,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在网络上找了两份基于断裂点理论的实际研究文档,主要还是基于城市、地理方面的运用和研究,有利于理解这个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