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童亮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童亮在第九监区执勤,坚守“火山口”。
童亮在监区组织开展教育改造工作,实践“四步”教育法。
童亮在监区开展“赎罪计划”,帮助罪犯制定一些容易实现的小目标。
“高墙卫士”:疫情期间不分昼夜驻扎一线,把最难管的人都管住了从事监狱警察工作20年来,童亮连续多年的除夕都在值班岗位中坚守,“拼命三郎”是同事对他的评价。“这个称呼不单是指我一个人,是指我背后的监狱人民警察。”童亮说,因为工作性质比较特殊,休息时间很短,监狱警察都是蛮拼的。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福建省监狱系统数千狱警经过隔离和严格的核酸检测通过后进入到监管一线执勤,有效保障了福建省监狱疫情实现“零感染”。童亮说,限减监区工作环境艰苦,精神压力大,更要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工作精神,防止限减罪犯在疫情期间趁机煽动情绪,“疫情期间,我们的同事不分昼夜,日日夜夜驻扎在一线执勤。”当压力袭来时,童亮最经常做的就是运动,“压力大的时候就用运动排挤,有时候也看看书,平时在家也不爱说话,不爱笑。”这可能是一种职业病的映照。比如,罪犯情绪出现异常的时候,他们总会担心出事,也害怕追责,甚至是晚上电话响起就会觉得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在漫长的高墙岁月里,他们要确保罪犯不因无知而重犯罪恶,不因绝望而放弃生命。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抵达罪犯的内心,帮助他们忏悔往昔,救赎将来。在童亮看来,教育改造人的事业是很难的,但却也很有意义,“你可能教育了一个人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还可能起到教育一片的作用,绝大部分从事这份工作的人一般都会把这份工作当成事业,从内心深处觉得工作有价值、意义,使命光荣,我们把最难管的人都管住了。”童亮说。谈及未来,童亮希望能够通过系统研究限减罪犯的犯罪构成、动机、成长背景等特点,探索出他们犯罪的原因、凶残的缘由,从而建立预防暴力性犯罪的研究基地。除此之外,他还想继续提炼一些工作体会、经验教训,特别是对于重刑犯的教育改造,想多总结一些类似“四步教育法”的工作方法,给从事监狱工作的其他民警一些借鉴和参考。在这个交织着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罪恶与救赎、绝望与希望的四方高墙内,童亮以奉献和智慧书写着监狱人民警察的荣光,成为一名高墙卫士。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