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这些海洋灾害知识你要牢记赤潮台风海啸风暴潮

海洋灾害,是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海上或海岸发生灾害。海洋自然灾害不仅对海上及海岸造成影响,更甚者波及沿岸城市,引起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

常见的海洋灾害

台风风暴潮

台风风暴潮的形成:

台风风暴潮是由热带气旋等风暴过境所伴随的强风和气压骤变而引起局部海面异常升高,沿岸发生较大增水,若赶上天文大潮时,往往会使其影响所及海域水位暴涨,浸溢陆地,酿成巨灾。

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其特点是:

风暴潮危害:

风暴潮灾害居海洋灾害之首位,世界上绝大多数因强风暴引起的特大海岸灾害都是由风暴潮造成的。具体表现为:

1.造成轮船碰撞、搁浅或沉没,几千吨重的船被推托上岸后就造成废弃。

2.影响滩涂和海边的养殖区,破坏鱼、虾、贝类、海带等的水产养殖以及盐业生产。

3.潮水漫上堤岸,淹没房舍和农田,造成财物损失。高盐度的海水会腐蚀生产生活用具,使得土地盐碱化,粮食失收、果树枯死、耕地退化。

风暴潮造成的巨浪翻滚

防御和减轻风暴潮灾害:

1.通过电视、广播或互联网等途径,及时了解各级海洋预报部门发布的风暴潮预警。

2.轮渡、海水浴场、海上观光等活动都必须停止。不要到海边钓鱼、看潮等。

3.离开海边低位,往内陆或者高处躲避。

4.船只回港并系泊好,船上人员撤离上岸。

海啸

海啸的形成:

海底或海边地震、火山爆发、山崩滑坡、陨石坠落等引起海水中深厚水层突然剧烈扰动的现象,都可能造成海啸。海啸蕴含惊人的能量,传播速度很快,在深海看起来只是一波波的微浪,但到了浅海或者近岸,就会卷起狂涛骇浪,席卷陆地。

海底地震引发海啸示意图

海啸的危害:

海啸发生时掀起的狂涛骇浪,形成高达十多米至几十米“水墙”,并快速向岸边推进。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冲上陆地,同时还挟着重达数吨的岩石及船只等杂物,向内陆扫荡数千米,甚至会沿着入海的河流逆流而上,吞噬沿河地势低洼的地区,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

防御和减轻海啸的危害:

1.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都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2.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海生动物留在浅滩,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

3.在海里的小船,切记不要驶向岸边,应该马上向深海区行驶,深海区受海啸的影响反而较小。

4.如果在海啸时不幸落水,要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同时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5.在水中不要乱挣扎,尽量不要游泳,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减少体能的消耗。

赤潮

什么是赤潮:

提起大海,人们往往会想起一望无际的蔚蓝。但是有时候,一些地方的海上会出现大片大片的异常色彩,比如红色或绿色,景色十分绚丽,但其实这是一种破坏性很大的自然灾害——赤潮。

赤潮的形成:

赤潮是入海河口、海湾和近海水域由于水质严重污染和营养化,导致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适宜的温度、光照等条件下,突发性大量增殖而引起的海洋灾害。

赤潮的危害:

赤潮已成为世界海洋国家所面临的一种重要海洋灾害。赤潮藻类异常繁殖,排放有害物质造成鱼虾、贝类等死亡,给海洋渔业资源和沿海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当鱼虾、贝类等处于有害赤潮区域,如果不慎被食用,就会引起人体中毒甚至死亡。赤潮造成海洋中环境因素变化,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一些生物迁徙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海洋生态平衡。

举手之劳预防赤潮:

1.沿海地区农业生产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

2.控制合理的海水养殖密度和面积。

3.日常生活中,尽可能选用无磷洗涤剂。

4.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