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1、风暴潮
①定义: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寒潮等)引起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例:孟加拉湾风暴潮多发且灾害严重的原因:①孟加拉湾地处低纬,飓风频繁;②海岸形状呈口大内小的喇叭口形状;③地势低平开阔;④恒河入海口,河水顶托作用;⑤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
②风暴潮成因与分布
夏秋季节的台风会引发海水潮位异常升高。在常受台风影响、海底地势 平缓、呈喇叭口 形状的海湾地带,多风暴潮灾害。
③风暴潮的特点 来势 猛 、速度 快 、强度 大 、破坏力 强 。
④风暴潮的危害
(1)风暴潮席卷房屋、树木、船舶、农作物、渔场以及沿岸建筑,造成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
(2)加剧海水 入侵 ,破坏沿岸生态环境,大片农田被毁、或发生盐渍化,土地生产力下降。
⑤防御风暴潮的对策
(1)工程性措施:修建、加固 海堤(海塘) 。
(2)非工程性措施:
①建设潮位监测体系、预报预警系统,对海水潮位加强监测和预报;
②制定防灾减灾的针对性预案,提前进行人员疏散、物资转移;
③科学规划沿海资源利用,加强对珊瑚礁、红树林、防护林带等的保护,减轻风暴潮影响。
2、海啸
海啸主要是由 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 、海底塌陷和海底滑坡等原因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多形成巨浪。主要发生在 太平洋 海域,日本和印度尼西亚
3、海浪
在海上引起灾害的海浪叫灾害性海浪。通常指的灾害性海浪是指海上波高达6米以上的海浪
4、海冰
极地(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川)和高纬度海域所特有的海洋灾害,我国境内会形成海冰的海域主要包括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黄海北部 影响:北极海冰融化后吸收更多太阳辐射,造成气温进一步升高
5、赤潮
①定义 赤潮又称红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 生态 现象。
②赤潮成因
自然原因:海区光照、热量 充足、风力 小 、水流缓慢。
人为原因:沿海地区工业、农业、生活产生的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的污水、废弃物排入海洋、过度的海水养殖,导致海水富营养化。
③我国赤潮的时空分布
空间分布 我国赤潮各个海区均有发生,但分布不均,南方海域赤潮比北方海域严重。
时间分布 一年中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5~9 月。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的次数总体呈 增加 趋势。
④赤潮的危害 赤潮导致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因缺 氧 或吞食有毒藻类而死亡,进而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渔业 减产 ,并威胁人类健康。
⑤防范赤潮的对策
(1)利用遥感等技术对赤潮加强 监测和预报。
(2)对已发生赤潮的海域,则采取工程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进行治理。
(3)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切实控制沿海 废水、废弃物 入海,特别要控制氮、磷和有机物的排放,避免海水富营养化。
(4)科学开展海水养殖,避免 养殖废水 污染海洋。
6、海雾
(1)形成: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能使海面能见度降到1千米以下。
(2)分布:寒暖流流经海域多海雾。中低纬度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季节为夏季。中高纬度暖流流经地区多海雾,季节为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