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素养区域认知

认证主体:徐**(实名认证)

IP属地:湖北

下载本文档

1、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之之 区域认知区域认知目录目录一 区域认知的发展历程区域认知的发展历程二 区域认知的基本内涵区域认知的基本内涵三 区域认知的主要表现区域认知的主要表现四 区域认知的现实意义区域认知的现实意义一一区域认知的发展历程区域认知的发展历程一一.区域认知的发展历程区域认知的发展历程 (一)陈尔寿(一)陈尔寿(1916-1916-20122012) 以地为生,持续发展以地为生,持续发展 高考取消地理、生物高考取消地理、生物科目不符合国家意志科目不符合国家意志, ,不不利于中学教学利于中学教学,19951995一一.区域认知的发展历程区域认知的发展历程(二)张其昀(二)张其

2、昀(19321932)本国地理(上中)本国地理(上中下)。钟山书局下)。钟山书局2323个天然区域(个天然区域(2323章)章)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 ( (一一) )区域区域 ( (二二) )地形地形 ( (三三) )水水系系 ( (四四) )气候气候 ( (五五) )富源富源 ( (六六) )民生民生 ( (七七) )交交通通 ( (八八) )都市都市 ( (九九) )名胜名胜具体事实具体事实+ +抽象原理抽象原理一一.区域认知的发展历程区域认知的发展历程(三)新中国(三)新中国初级中学本国地理(初级中学本国地理(19511951)第一册第一册 华北、内蒙、东北华北、内蒙、东北第二册第二

3、册 华东、中南华东、中南第三册第三册 华南、西南、西藏华南、西南、西藏第四册第四册 西北、全国总论西北、全国总论9 9个区域个区域一一.区域认知的发展历程区域认知的发展历程(四)中国(四)中国地理地理(上下册)(上下册)(19851985) 中国地理中国地理 区域特征和区域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差异 交通运输和贸易交通运输和贸易 利用资源利用资源 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土地、森林、水、(土地、森林、水、 矿产、海洋、环境)(删除农业、工交)矿产、海洋、环境)(删除农业、工交)一一.区域认知的发展历程区域认知的发展历程(五)义教初中(五)义教初中( (试用本试用本) )地理地理 第三第三- -四册(四册

4、(19911991) 第九章第九章 中国区域地理中国区域地理 第一节第一节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 第二节第二节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 第三节第三节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 第四节第四节 青藏地区青藏地区 第五节第五节 台湾省台湾省 第六节第六节 香港和澳门香港和澳门读图读图时代时代区域地区域地理萎缩理萎缩二二区域认知的基本内涵区域认知的基本内涵二:区域认知的基本内涵二:区域认知的基本内涵 区域区域 区域区域: 地域、地区、地方地域、地区、地方认知认知认知认知(心理学心理学)记忆或者保持的一个环节记忆或者保持的一个环节(哲哲 学学) 认识认识二:区域认知的基本内涵二:区域认知的基本内涵 区域认知区域认知 即人

5、们出于认知和实践的需要,即人们出于认知和实践的需要,根据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地一定的标准将地球表层划分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来加以球表层划分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来加以认识的认识的过程过程。人们通过分析。人们通过分析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总结、总结区域特征区域特征,把握把握地理要素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比较和揭示的相互作用机理,比较和揭示区域差异区域差异与与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探讨区域之间的联系,评价区域开发的条探讨区域之间的联系,评价区域开发的条件与方式,探讨区域协作和交流的机制,件与方式,探讨区域协作和交流的机制,促进促进区域的发展。区域的发展。三三区域认知的主

6、要表现 三三. .区域认知的主要表现区域认知的主要表现 反映核心素养的表现反映核心素养的表现 考虑学习进阶的要求考虑学习进阶的要求 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选择 教学实施教学实施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一)关键点(一)关键点三三. .区域认知的主要表现区域认知的主要表现(二)线索和等级情情 景景维维 度度难难 度度由简单到复杂由简单到复杂如何组织区域(划分)如何组织区域(划分)如何认识区域如何认识区域秉承怎样的区域观秉承怎样的区域观由浅入深由浅入深 按自然区划分:按自然区划分: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等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等 按行政区划分:按行政区划分: 华北地

7、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等 按经济区划分:按经济区划分: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等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等例证例证分块块分块块分类分类分级分级指标指标界线界线形形色色的地图形形色色的地图分块块分块块分类分类分级分级指标指标界线界线分类分类分级分级知道世界上区域的存在知道有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领悟划分区域的目的和价值开始尝试采用划区认识区域能够通过划区认识区域如何组织区域如何组织区域水平划分水平划分表现一表现一表现二表现二表现三表现三1知道世界上存在不同的区域,区域有特定的位置和界线。能够通过实例理解区域地球表面具有特征的地区,包括

8、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懂得人们设立不同区域是为了解释地球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知道区域是人类认识的产物,有不同的类型划分(如正式区域、功能区域、感知区域),也存在不同尺度,如大、中、小尺度。能够认识区域的特征是在特定的位置、环境下形成的,能够运用地图、根据给出的资料描述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知道区域内存在不同的问题,懂得分析解决区域存在的问题,要用正确的人地观念做指导。3能够认识区域划分不同类型的用途;由于区域空间尺度的不同,区域内的地域分异规律存在不同。能够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形成的原因和变化。知道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区域的划分会发生变化;懂得区域观念的变化对社会政治、经济

9、、文化有重要的影响。4知道区域变化是由多因素、多种相互影响的进程引起的。 理解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这些差异与区域特征的组成、变化有关;能够识别和描述自然和人文过程,理解这些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何改变区域的特征,以及这些变化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和活动。初步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5能够通过自己所在的区域,理解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以及该特征是如何影响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知道存在不同的区域规划,能够认识区域规划是根据不同目的、考虑区域特征制订的,懂得区域规划对一个地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能够用区域观点进行地理分析与评价。四四区域认知的现实意义区域认知的现实意义4.1 4.1 关注区域结构

10、关注区域结构 人地关系和类型区人地关系和类型区 个性和共性个性和共性 整体性和差异性整体性和差异性 区域差异和区际联系区域差异和区际联系 区际联系区际联系 区际联系包括多个区域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区际联系包括多个区域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涉及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地缘地理学的多个研究范畴。其中,涉及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地缘地理学的多个研究范畴。其中,区际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区际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区域间的经济联系。4.2 4.2 关注关注地理环境结构地理环境结构(区域地理的核心主题)区域地理的核心主题) 区域区域- -城市城市 城市定位城市定位 产业结构产业结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策略摘要:在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能力使学生体现抽象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深度的认识。分析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认知能力,提出了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措施,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jvzquC41yy}/srpcpenjpj3eqo5ujnxku1|jg€4678879;
1.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探讨摘要:区域认知素养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与核心,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那么区域认知素养培养自然就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与核心能力。现阶段,落实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jvzquC41yy}/dj~ycvii0ls1lkgp{~qwpyko1pfq|juoimnnkn{oyns139>8;@3jvor
2.聚焦区域认知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究——记南京市初中地理教研活动2024年3月22日春暖花开,南京市全体初中地理教师和课题组全体成员齐聚南师附中新城初中黄山路分校,围绕江苏省第十五期教研课题“基于初中地理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成功开展主题研讨活动,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的唐美松老师开设研究课《印度》,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的梁伟老师开设讲座《区域认知素养培养路径的思考与实jvzq<84yyy4ol|o{u0io1Wjyu1H1;654/28.3?=:;0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