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居住的蓝色星球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系统。陆地是人类栖息的场所,也是人类获取资源的主要场所;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资源的重要补给库。作为各类资源的载体,陆地和海洋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
坚持陆海统筹,处理好陆地和海洋的关系,事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安全大局。
陆海统筹既是一种规划理念,也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解决陆海冲突最直接的手段,有利于实现陆海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促进生态保护,以及优化陆海资源优化配置。
目前,从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发展到地理学、地缘政治等不同领域对陆海统筹认知略有差别,总体上相关研究对陆海统筹的阐述偏重社会发展层面。
陆海统筹发展主要阶段
海岸带空间规划编制中,可依据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从陆海资源、生态安全、功能、空间、基础设施等多个维度着手,寻找分析海洋资源敏感性、判断资源利用优先度、解析陆海功能兼容性和立体用海兼容性的方法,构建陆海统筹的关键技术体系。01 | 陆海资源统筹 以系统保护为基础、集约节约利用为核心
1.强化陆海资源系统保护
2. 促进陆海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青岛崂山海边渔村
02 | 陆海生态安全统筹
以联防联控为基础、生态单元整治修复为重点
1. 构建陆海灾害风险防控体系海岸带规划中,应依据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划定海岸建筑后退区和海洋灾害重点防御区。加强海岸带竖向设计,优化海洋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自然弹性生态系统以及必要的海岸工防设施,提高海岸带灾害防御和恢复能力。同时提升海洋灾害风险预警能力,加强海洋灾害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
1. 构建陆海灾害风险防控体系
2. 统筹陆海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
03 | 陆海功能统筹
以三生统筹为基础、产业协调为重点
1. 推进陆海三生空间统筹发展
青岛城市风光
2. 建立陆海协调的现代产业体系
青岛奥帆中心
>>左右滑动查看部分海洋相关产业赖水性分析一览表
海岸带规划可以港口开发为契机,促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以港口为引擎,以产业为纽带,以城市为保障,推进以港兴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形成港口、临港产业、临港新城互促发展的良性局面,推动产业转型发展。3. 合理确定现状围填海区分布和功能管控统筹滨海土地、围填海造地和海岛开发,缓解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瓶颈。严控围填海,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完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保障海洋空间资源“占补平衡”。妥善处理围填海遗留问题,统筹安排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围填海区域。04 | 陆海空间统筹
海岸带规划可以港口开发为契机,促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以港口为引擎,以产业为纽带,以城市为保障,推进以港兴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形成港口、临港产业、临港新城互促发展的良性局面,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3. 合理确定现状围填海区分布和功能管控
统筹滨海土地、围填海造地和海岛开发,缓解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瓶颈。严控围填海,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完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保障海洋空间资源“占补平衡”。妥善处理围填海遗留问题,统筹安排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围填海区域。
区线刚性管控、风貌弹性引导
1. 划定海岸带管控区和控制线,
制定刚性特殊管理政策
青岛滨海城市风光
2. 引导滨海整体风貌,
弹性管控海岸带特色国土空间
在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地域人文特色及自然景观前提下,依托重要的自然景观、文化遗迹以及未来重点推进的建设项目,深化细化特色国土空间格局,明确差异化的分区指引。严格管控山海视廊,引导城市总体空间形态。优化城市天际轮廓线,控制山边河边海边建筑高度。凸显海岸带重要节点,塑造宜人滨海公共空间,沿海岸线串联不同的空间聚集区,构筑特色多元的滨海活力带。
陆海一体建设、加强基础支撑
1. 陆海交通设施完善
1. 陆海交通设施完善
构建陆海融合的客运交通体系,合理布局陆岛客运码头,科学安排陆岛交通航线。构建多式联运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强化陆海交通设施建设,推进跨海桥梁隧道的建设,建设大容量、高效能的现代化口岸枢纽体系。
2. 强化陆海基础设施支撑推进陆海一体的供水、供电、清洁能源、信息网络等供应设施建设。建设以陆域为支撑的环境处理设施体系,构建“岛收集,陆处理”的陆岛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和海岛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构建陆海一体化综合防灾系统,建设陆岛覆盖的消防体系,构筑高标准的海堤和江堤防灾体系,完善陆海综合防灾联防联控机制。3. 完善提升海洋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海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用海支持。在编制和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用海规划中,建议预留少量用海开发利用指标(建议不超过5%),用于零星分散的单独选址海洋旅游基础设施等建设。扶持有条件的海洋旅游基础设施修缮,鼓励改造建设海洋旅游活动场所,完善运动船艇配套服务。鼓励海洋旅游基础设施资本投入,扩展海洋旅游经营主体融资渠道,服务海洋旅游发展。
2. 强化陆海基础设施支撑
3. 完善提升海洋旅游基础设施
青岛邮轮母港
其他规划建议:
建立海岸带规划管理综合思维
陆海综合管理机制方面,鉴于海岸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亟需建立海岸带规划管理的综合思维,构建中国特色的海岸带规划与管理体系。充分考虑毗邻陆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将海岸带所涉及的陆域至海域纳入统一管理,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科学指导海岸带地区的规划建设活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管控技术内容方面,要注重规划传导,探索以湾区或行政区为单元进行陆海详细规划编制,通过分图则指引将陆海统筹核心管控内容落实到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对资源类别、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安全防灾、空间管控等要素提出刚性保护管控要求。在总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段的发展特点,针对产业布局指引和视线廊道、景观轴线、公共通廊和慢行系统等方面内容提出开发利用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