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蓝色经济如何出圈粤东粤西风电先锋,广深引领物流科技

2023年,实干拼经济!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上线“信心有数”栏目,用数据记录广东实现现代化的奋进之路,用数据描绘万马奔腾共创美好的活力之路,用数据书写每一个你我昂扬向上的信心之路。

千里之行,系于你我;心中有数,广东可期。

广州港口物流世界领先,深圳打造科技蓝海,惠州临海石化工业产值两年翻一番,汕尾诞生多个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广东海洋经济总量已连续28年居全国首位,“全省一盘棋”,广东沿海城市在海洋经济上齐发力,各骋所长,相得益彰。

2023年6月召开的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带大家一起领略广东各地市的“海上英姿”。

资源禀赋

广东沿海城市“破浪远航”

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向海图强看广东。从海洋资源来看,广东大陆海岸线长度4114千米居全国首位,沿海港湾众多,适宜建港的有200多个,海岛数量占全国18%,资源禀赋充足;从发展情况来看,广东海洋经济总量已连续28年居全国首位。从耕海牧渔到临海石化,从保卫海岸到风电蓄势,临海地市向内打造科技蓝海,向外贸易连通全球,为广东增添“蓝色动力”。

海“链”全球

广州港口物流世界领先

航运是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撑,广州的国际航运枢纽能级不断提升。2022 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 6.56 亿吨,同比增长 0.71%;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248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 1.60%,位列全球第六。据悉,截至2022年12月底,广州港共有集装箱航线199条,其中外贸航线154条,辐射欧美、中东、拉美、非洲、RCEP主要国家。

科技蓝海

深圳涉海创新载体一马当先

深圳在海洋技术上不断突破,截至2022年底,累计建有涉海创新载体74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22个。深圳大学成立海洋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启动共建大鹏新区海洋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生态与人因测评技术创新中心获自然资源部批准建设。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长、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表示,创新载体的涌现紧扣了国家需求和市场的脉动趋势,深圳在合成生物学、种业基因以及电子信息产业下海、海底感知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

蓝海生“金”

珠海渔业产值增幅连续两年超6%

身为一座青春洋溢的城市,珠海如何耕海牧渔?其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态都在不断丰富。珠海提出“年鱼经济”概念,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吸引全国超200家企业参展;还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获评“中国海鲈预制菜之都”。2021年,珠海渔业产值71亿元,同比增长6.5%,2022年,渔业产值91.8亿元,同比增长8.4%。

黄金内湾

东莞修复百米海岸线寸土寸金

东莞市位于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海岸线长92.95千米。在2020年与2021年,东莞单位岸线海洋经济产出7.6亿/公里、7.8亿/公里,连续两年全省第三。

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海岸保护刻不容缓。2019年以来,东莞建设恢复滨海湿地面积6000平方米,整治修复海岸线450米,生态化修复海堤350米。2022年,东莞的省级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完成验收,海岸线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蓝色引擎

惠州临海石化工业产值两年翻一番

惠州以临海石化为龙头,以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现代海洋渔业、临海清洁能源为重点,构建起特色鲜明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目前,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实现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2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炼化一体化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连续5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

纵横湾区

江门跨海工程跨径世界前列

江门在珠三角7个沿海城市中大陆岸线最长、海岛数量最多、滩涂面积最大。正因沿海资源特殊,江门牢牢把握交通“开路先锋”定位,适度超前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020年6月,东连港珠澳大桥,西连新台高速的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开工,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

黄茅海大桥是大湾区第三条重要跨海通道,全长31千米,跨径720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径三塔斜拉桥。黄茅海通道将改变粤西沿海地区与湾区核心区域通道单一的现状,实现大湾区经济发展向粤西和沿海地区辐射。

风电先锋

汕尾诞生多个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

海上风电是驱动世界各国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也是我国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汕尾正在布局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陆丰市碣石镇的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伫立着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海上风电叶片生产车间,也下线了多个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

2023年1月,明阳智能(601615)发布18兆瓦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MySE18.X-28X。发电能力上,以粤东风资源条件(年平均风速8.5m/s)为例,该机组全年发电量可达8000万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万吨,约等于9.6万居民的一年总用电量。

蓝色粮仓

湛江水产品产量在全省占比超一成

湛江三面环海,海岸线全省最长,是广东发展海洋牧场、打造“蓝色粮仓”的天然主战场。2022年,湛江水产品产量125.5万吨,占广东省水产品产量的14%,总产值274.6亿元,连续20多年居全省首位。湛江还自主培育水产118个种类,拥有水产种苗场480家,率先解决对虾种质资源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

绿色化工

茂名规上石化企业占总量四成

茂名将临港化工产业做实做强,致力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全市现有各类石化企业7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多家,炼油加工能力与乙烯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

茂名的海洋经济潮头不仅在企业规模中,还涌现于重点项目上。东华能源(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茂名建市以来引进的最大民营工业项目,总投资400亿元,分三期建设。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年产约450万吨丙烯、350万-400万吨聚丙烯、100万吨乙烯、50万吨聚乙烯、10万吨丁二烯和20万吨氢气,成为世界级聚丙烯生产基地。

风电集群

阳江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占全省四成

近年来,阳江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目前,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350万千瓦,约占全省43.8%;2022年度完成投资129.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94.8亿,并网规模和投资额均居全省前列。2022年度上网电量70.7亿千瓦时,产值约60亿元。阳江充分利用风电资源,规划建设国际风电城,还成立全省首个风电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加快建设世界级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

THE END
0.加拿大湖泊数量世界第一且拥有全球最长海岸线,全长202,080公里加拿大的海岸线:加拿大不仅湖泊数量世界第一,还拥有全球最长的海岸线,全长202,080公里,是排在第二的印度尼西亚的四倍多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付费内容精选 更多 小三带私生子登堂入室,我不哭不闹,却让他们遭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TJFS;ZP69:783;OC7mvon
1.“大三线”建设,毛泽东为中国应对世界大战奠定的老本成昆铁路建设使我国的铁路修建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为人类在险峻复杂的山区建设高标准的铁路创造了成功的范例。1985年成昆铁路设计及建设和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究设计一起,首批荣获国家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成昆铁路建设者们创造出功垂千秋万代的业绩,谱写出新中国筑路史上的壮烈诗篇 jvzquC41yy}/oƒkzy0ipo8j1cezjqw4Ujq}Jpot0rjv@eufuukj>3;+kf?;28==
2.新春第一会,迈步从头“粤”广东海洋资源丰富,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首位,全年适合海水鱼类养殖,如何发展现代海洋牧场?如何“藏粮于海”、向蓝色空间要食物?刘棕会表示,广东将实施陆海接力、岸海联动,着力培育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推动形成近浅海与深远海绿色生态协同发展新格局,开拓广东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jvzquC41pg}t0‚hyd0ipo8724531387;1euovnsva7783@89;0nuo
3.产业链发展研究范文第一,产业链条不够完整。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涉及许多相关配套行业的产业,而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不够完整。中国装备制造业中产值在20亿-50亿元之间的大中型企业还较少,一些为主机配套的关键零部件还没有完全掌握,配套能力还有待增强,尤其是部分关键核心零部件无法实现国内配套,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一些高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654:/j}rn
4.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试题渤海是我国的内海,面积为7.7万平方千米。 18.我国的黄河和长江最终分别流入哪个海区? 黄河最终流入我国的渤海海区;长江最终流入我国的东海海区。 19.我国大陆海岸线、岛屿岸线总长度分别约为多少千米? 我国大陆海岸线总长度约为18000千米;我国岛屿岸线总长度约14000千米。 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yjkzwt06B=8224ivvq
5.【中国有约】探访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原标题:【中国有约】探访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宁波舟山港。人民网 钟文兴摄 人民网宁波5月16日电 (钟文兴)宁波舟山港处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连接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多个港口。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551786:1CXUKzZ5TIp1q€]ZvV8QS\>fO4917:=0ujznn
6.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海洋合作专题论坛专家观点集锦|他还建议与会各方积极探索建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提高生态预警能力,加强海岸线修复,开展海洋生态保育,打造更加绿色环保的海洋生态环境。 保护海洋生态 增进海洋福祉 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陈彬: 系统做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53226751fud/rr|ucvgm;9464860|mvon
7.三个世界第一!中国这个产业,领先世界!碳纤维新浪财经升级后的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4%,这是新的世界纪录。像这样的电池片,在这条新的生产线,每年可以产出超过5040万片,如果把它们全部安装,每年可以发电约4.5亿度。 仅仅十多年前,中国还无法自己生产高纯度多晶硅,制造的光伏电池也主要出口供国外使用。如今,完备的产业链,让中国拥有了光伏电池世界第一的产能。不仅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33186691fud/rpsehtdc:9559<60|mvon
8.冲绳的这条神秘中部线路,你知道吗?一进入商场,就是这个标志性的大水槽!这个在冲绳美丽海水族馆的协助下完成的水槽,就这样霸气得坐镇在这开放空间感十足的一楼。水槽内,以苏眉鱼,豹纹鲨为首,约有25种色彩斑斓的热带鱼穿梭其间。无论谁看了,都会不自觉地啪向水缸一探究竟哦。 试试「世界第二好吃的面包」:匠心工艺jvzquC41o0sbhnsiyq4dp8lqpirwg8k{q{ykwl144>58?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