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称,联合国预计将于今年4月中下旬宣布,印度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这将为该国开启新的篇章。
#印度取代中国成全球人口第一大国#
有分析指出,印度的体量会提升其国际地位,尤其是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它也是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印度在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过,根据联合国预测,2064年印度人口将增至17亿,管理人口将成为该国面临的挑战,庞大的人口规模给水和能源带来压力。
此外,面对迅速增长的工作年龄人口,国家创造优质就业岗位的能力也受到考验。
谈及人口排名,中国一直稳居世界人口最多国家的宝座多年,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宝座如今要“易主”了!
联合国预计将于今年4月中下旬宣布,印度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这将为该国开启新的篇章。
印度人口规模达到了14.1565亿,
超过中国的14.126亿,
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中国数百年来
首次失去一人口大国的位置
“第一人口大国”即将易主,中国需要担心吗?
与此同时,中国也将几百年来第一次摘下“世界人口第一”的帽子。
人口是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人口红利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有的人就表示担心,忧心忡忡,担心印度人口超越中国之后,会不会复制中国的经济模式,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因为现在的印度,已经在去年超越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五了。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是不是真的有这个可能呢?
首先,咱们先抛出观点,就算印度人口有20亿,也永远无法超越中国。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南开大学老龄社会治理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分析,对于印度来说,其优势条件在于:第一,人口规模更大,潜在的市场也会更大。第二,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尽管老龄化在加速,但程度仍较低,人口年龄结构较轻,这就容易开启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人口机会窗口期。
“但是,这些潜在优势不会自动转变成GDP,也不可能在没有任何经济社会正确决策的条件下转变为经济发展的结果。”原新说,尽管印度具有潜在人口优势,但也不能忽略其诸多弊端,例如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城镇化水平低、贫富差距过大等。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此前撰文指出,印度能否成功利用其潜在的人口红利,并将其转变为经济增长动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印度政府能否出台有效的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并贯彻执行。
“对于像印度这样每年有1200万人达到就业年龄的国家来说,如果无法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所谓的人口红利可能将成为一场人口灾难。”刘宗义进一步指出,印度的潜在人口红利是有时间窗口限制的。印度专家警告,到2035年印度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将显著上升,人口结构不再呈金字塔状,届时人口红利的窗口将终结。
刘宗义表示,人口红利不是仅取决于人口数量,而在于一国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能否适应人口更替和发展趋势。中国人口基数足够大,如果能够进一步有效提高人口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素质,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作用的提升,中国劳动人口数量减少所造成的损失将被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弥补。
原新指出,即便未来失去“第一人口大国”地位, 中国仍具备强大优势:
第一,在人口相对减少的条件下,中国依然是一个人口大国,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盘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第二,中国劳动力规模依然庞大。虽然劳动力的数量在减少,但依然庞大的规模使中国预留了开发人口红利的机会。尽管当前中国老龄化不断加深,但低龄老龄人口(60~69岁)约占老年人口半数以上,这有利于开启长寿人口机会的窗口。
第三,中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转型。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而且是动力更加持久强劲的引擎。近年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教育发展突飞猛进……这些变化为整体人力资本的提升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人力资源型的人口机会犹存、人力资本型的人口机会窗口越开越大、长寿型的人口机会窗口逐渐开大,形成了未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条件。”原新说。
中国人口出生率降低
如今印度已经取代中国,成为了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而对于中国来说,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在日益凸显。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
首次跌破10‰,
创下了1978来的新低。
此前,官方已经公布2020 年出生人口为 1200 万人,相比 2016 年的 1786 万人,少了 1/3 左右。
同期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仅为1.45‰,
同样创下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根据年鉴,2020年相比2019年,全国人口净增204万人,而前一年增量还高达467万,2018年增加了530万人。
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
出生率为7.52‰;
死亡人口1014万人,死亡率为7.18‰;自然增长率为0.34‰。
自2017年以来,中国出生人口数量
已连续5年下降。
此外,
2021年是中国男性人口近40年来(自1978年以来)首次出现减少的年份。
中国男性人口负增长:
男比女多3362万人
人口负增长提前来临?!
虽然中国人口尚未出现负增长,但净增人口近几年已经有所下跌。
一旦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就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如果中国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一个妇女一生生育的孩子数量)的水平,
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出现。
而美国人口普查局2021年预测,
中国的生育率在2022年为1.50, 2030年为1.52,人口在2031年开始负增长。
1、琉球群岛:琉球群岛是西太平洋一系列岛屿,位于台湾岛与日本九州岛之间。呈东北-西南向。琉球群岛从北到南,包括大隅诸岛、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统称“萨南诸琉球群岛岛”,属鹿儿岛县),冲绳诸岛和先岛诸岛(统称“琉球诸岛”,属冲绳县)。面积共4,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0多万(1985)。多低山,最高点宫之浦岳海拔1,935米(在大隅诸岛的屋久岛)。亚热带气候,为常夏岛,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多台风。甘蔗和菠萝是两大特产,还产甘薯。猪、牛亦多。近海渔业发达。主要城市有那霸、名濑等。旅游业甚盛。1875年被日军武力占领,1945年被美军占领,成为美国在远东最重要的海空军军事基地,驻有2.5万名美军,包括普天机场(海军陆战队直升机机场)、巴特勒海军陆战队基地、嘉手纳空军基地(美国远东最大的空军基地)。
3、瓦胡岛:是夏威夷群岛中第三大岛,美国夏威夷州的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面积1,554平方公里。人口876,151(2000)。全州80%的人口集中于此。火山岛,岛上有两条东南-西北走向的山脉,群峰耸立,最高点达1,228米。海岸曲折,但沿岸多珊瑚礁。火奴鲁鲁在其南岸,是州首府所在地。岛上盛产甘蔗、菠萝、香蕉等。工业有制糖、水果罐头、水泥、钢筋、炼铝、服装等。旅游业发达。西部的珍珠港是美国在太平洋的重要海空军基地。主要有珍珠港海军基地(美国在太平洋最大的前进基地、核潜艇基地)、斯密斯军营(海军陆战队基地)、薛夫斯堡和斯科菲尔德兵营(驻有2个步兵旅)。
4、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为分隔白令海与太平洋的火山岛群。东起乌尼马克岛,西接阿图岛,由70多个小岛组成。长约2250多千米,面积1.8万平方千米。1741年俄国派遣丹麦人白令(Vitus Bering)和俄国人奇里科夫(Aleksey Chirikov)发现该群岛,1867年俄国将阿拉斯加连同该群岛卖给美国。阿留申群岛埃达克岛的小海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的战略重要性人所共见。1942年日军侵占阿图和基斯卡(Kiska)岛。一年後,经过19天激战美国收复阿图岛。冷战时期,阿留申群岛各军事基地是北美大陆战略防御的重要环节。人口11,942(1990)。美国在群岛的乌尼马克岛和阿图岛之间建有占地1.1万平方千米的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居民主要居住在乌纳拉斯卡、埃达克和谢米亚3岛,从事渔业和驯养毛皮兽。群岛战略位置重要,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重要的海空军基地。埃达克岛和谢米亚岛为空运中继站;乌纳拉斯卡岛的荷兰港为一天然深水港,海军基地。地图上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是以上弦月的形式横断着北太平洋,为美国在太平洋迤北一带的战略要地,处于日本和远东通往北美、北欧最短的路途上,又是美俄之间距离最近的地方。阿留申群岛由福克斯、安德烈亚诺夫、四山、拉特和尼尔五组群岛组成,共有大小岛屿159个,总面积约1万8千平方公里,人口约8千,其中主要是驻军,其余皆为土著人。群岛中,仅有3个优良港口,其中靠近阿拉斯加半岛东岸原荷兰港,在军事上具有战略上的价值,向来为美国海、空军基地。在阿留申群岛的西北顶端为阿图岛,是美国领域中最终的岛屿,也是毗邻俄罗斯最近的一个岛。该岛多港湾,形势险要,是天然的舰船停泊地。
5、迪戈加西亚岛:印度洋中部查戈斯群岛的主岛。在南纬7°20′、东经72°25′,距南亚次大陆最南端1,900多公里。位处好望角、新加坡、红海、澳大利亚间多条航路的会合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陆地面积约27平方公里。人口约4,500,主要为军事设施服务和从事渔业、采集椰子、龟壳与制盐。全岛为向北开阔的V字形珊瑚环礁,中央潟湖长24公里,宽6.4公里,是天然良港。1532年葡萄牙人迪戈加西亚到达,1810年被英国占领,为英属毛里求斯属地, 1965年成为英属印度洋领地的一部分。向为远洋轮船的燃料补给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为英国空军基地和重要海军停泊港。1966年英美签订协议后,成为美国在印度洋的重要海空军基地。还建有现代化的军火库和通讯中心。岛上机场包括B-52这类的超大型战略轰炸机也能顺利起降,在美国对伊拉克与阿富汗的战争期间,就是以迪戈加西亚岛作为战略轰炸机的前线基地,进行远距离空中支援。
6、马耳他岛:位于地中海中部,有“地中海心脏”之称,面积246平方公里,多天然良港,海岸线长180公里。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年平均气温21.3度,最高气温40度,最低气温5度。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1798年,拿破仑率远征埃及的土伦舰队强占马尔他。1800年英国继法国之后进驻该地,而在1815年的巴黎条约,将马尔他划归英国所有,从此马尔他成为大英帝国通往印度的地中海要塞。1947年,英国允许马尔他成立自治政府,而仍然保留其殖民地位,但随后在1958年撤销自治政府,1974年正式成立马尔他共和国。
7、亚速尔群岛:位于北大西洋东中部的火山群岛。为葡萄牙共和国领土。北纬36°55′~39°43′,西经25°01′~31°07′,这块葡萄牙领土与里斯本之间的空中运输很畅通。这片群岛绵延640多公里,由9个火山岛成。面积共2,247平方公里,亚速尔群岛距离葡萄牙海岸约1450公里,距欧洲1600多公里,离北美3200多公里。东南距马德拉群岛770公里,东距葡萄牙罗卡角约1200公里。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飞往亚速尔群岛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欧、美、非洲之间海、空航线中继站,战略和交通位置极其重要。由西北-东南走向延伸的3组火山岛群组成,主要岛屿有10个,面积2344平方千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日什(Lajes)和圣玛丽亚曾是重要的空军基地和美国与欧洲之间的交通中心。根据与葡萄牙的协议,美国自1951年起在当地保留一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空军基地。气象卫星问世之前,从亚速群岛收集和传送的气象资料对欧洲的气象预报至关重要。人口约253,100(1990)。
8、直布罗陀: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的城市和港口。在直布罗陀海峡西端的北岸,当大西洋同地中海的交通要道,南对非洲的摩洛哥。位于石灰岩高地。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3.1万(1984),66.2%为当地生长居民,10%为西班牙人,11%为英吉利人,9.5%为摩洛哥阿拉伯人,3.3%为犹太人和印度人。居民信罗马天主教占77.7%,伊斯兰教占8.8%。1704年起被英国占领为殖民地。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战略地位加强。是重要的要塞和海空军基地,有现代化装卸设备、船舶修理厂和大船坞,并有钟表制造、酿酒等业。自最南端的欧罗巴角灯台,天气晴好时能望见对岸的非洲大陆。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时从直布罗陀登陆。直到1410年才被西班牙人收复,1501年正式纳入其版图。1909年英国在直布罗陀与西班牙本土之间的中立地带修筑军事基地并设栅栏,形成现今的边界。然而西班牙从未放弃收复直布罗陀的要求。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9、关塔那摩:是古巴的一个省,位于古巴东南部,省会关塔那摩市,是重要港口城市。1819年,关塔那摩建市,关塔那摩市面积6186平方公里,主要为山地。北部坡地被热带雨林覆盖,而南岸则是干旱的陆地。关塔那摩省人口为51万(1999年),市区人口18万(1996年)。主要工业为制糖、咖啡加工等。有铁路、公路通往内地。关塔那摩湾在市区南面30公里处,是世界最大、屏障最佳的海湾之一。该湾长约19公里,宽约9公里,靠近连接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向风水道,战略位置重要。1898年美西战争时期,美国海军就登上这个天然良港,并在此建起营地。1903年,美国与古巴签订协议,美国在关塔那摩湾内建立一个大型的美国海军基地,后来又增建了要塞和机构。该基地面积为118平方公里,其中的49%是陆地,其余的是水域和沼泽。当时规定美国使用此地每年向古巴支付2000美元租金。1934年,美国将年租金增到4000美元。美国军队在关塔那摩拥有两个机场,一个码头,一家医院,一家大商场和一个海水淡化厂等服务设施。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之后,古巴政府一直反对该军事基础的存在,并拒绝接受美方租金,要求美国军队撤出关塔那摩。
10、横须贺:日本本州东南部港口城市,属神奈川县。位于东京湾西岸,北邻横滨。面积99.1平方千米,人口约43万。原为小渔村。1865年建铁厂,1871年改为造船厂。1884年成为扼守东京湾保卫首都的军港。1907年设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美国海军基地。1948年定为贸易港。工业以造船、汽车工业为主。日本海上自卫队舰队司令部所在地。东部有横须贺、长浦两处优良港湾。长浦亦为南极捕鲸基地之一。设有军事学校、军事研究机构和原子能研究所等。市街沿湾岸延伸,呈长方形。市中心为商业和住宅区。市北的追滨、浦乡地区是汽车、造船和化学工业区;田浦、长浦地区为电机和汽车工业区;市东南的浦贺地区是传统的造船工业区;久里滨地区是水产加工和火力发电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