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院士除名”事件--被除名的是哪两位院士

12月10日,上海某报刊出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两名院士因严重违背科学道德被除名。这则消息称,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存浩院士在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时说,已有两名中科院院士因违背科学道德而被除名,其中一人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消息并没有透露出这两人的姓名。据了解,中科院历史上还从未有过院士除名的记录。被除名的两名院士到底是谁?作为社会中最有智慧,最富声望的群体中的成员,他们到底做了什么违背科学道德的行为?一时间,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传闻和猜测,网上更有人将近来争议颇多的一些院士对号入座。本报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完全如消息所说,背后尚有不少隐情。记者首先找到张存浩院士,张院士称,那则消息并不准确。两名院士被除名实际上是多年前的事情,与这次出台的自律准则没有直接关系。这两名院士一位是中国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方励之,另一位是华东理工大学原校长陈敏恒。其中,方励之被除名有政治方面的原因,陈敏恒被除名有科学道德的问题,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张院士说,在对陈敏恒的处理上,中科院学部非常慎,最后按照院士章程,由院士门投票表决,并在2000年6月举行的院士大会上公布。但对于具体的情况,张院士说已过去好久,记不清了。陈敏恒的问题记者辗转联系,想直接采访陈敏恒本人,但陈拒绝谈论此事。为了了解更多的情况,记者联系到多位院士。与陈敏恒同在华东理工大学的得英院士说,陈敏恒的事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年非常有名的"胡黎明事件"有关。胡黎明当年是中国科技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从1991年28岁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留校,到晋升教授,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胡黎明只用了两年时间,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博导之一。但1997年的时候,他6年前的博士毕业论文"剽窃丑闻"被揭露了出来。据调查,他将国外科学家送他阅读的尚未公开发表的论文的精彩内容攫为己有。胡黎明的导师就是陈敏恒。不仅如此,胡发表的另外几篇造假论文中也有陈的署名。有院士介绍,中科院化学学部讨论陈敏恒的问题时,曾有人提出,胡黎明读博士期间,陈正在做华东理工大学校长,事情忙,可能不太了解胡的论文。但是,许多院士认为,既然是导师,既然署了名,就得负责,"在科学上,没有什么当官不当官"。上海的一位院士说,导师没有发现学生在造假,就说明导师没有深入了解学生所做的工作,只是挂个名字,根本就不配做导师。至于合作发表的论文,按照国际科学界惯例,学生的名字通常署在第一位,导师的名字在后面,这只是表明学生做了具体工作,对文章内容负主要责任的还是导师。陈敏恒在化学工程理论研究中有造诣,并于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在任校长期间,也有管理建树。1994年3月,刚从校长岗位上退下来的陈敏恒,还与现任中科院副院长的陈竺,上海戏剧学院的余秋雨等人一起入选十大"上海高教精英"。但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的,科学界对一具人学术道德上的污点丝毫不能容忍。去年,国外有位研究人员和其学生合作了一篇论文,投给权威的《科学》杂志。后来这位研究人员发现学生在论文中伪造了实验数据,当即向《科学》杂志提出撤回论文。《科学》杂志为此专门发了一篇社论,一方面称赞他的举动,另一方面也对他平时没能在研究小组里培养出的学风提出了严厉批评。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第二章第九条的规定,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或丧失科学道德,违背院士标准,有不少于5名院士书面提议,要求撤销其院士称号时,由其所在学部常务委员会受理并审议后,通过本学部全体院士投票表决,可作出撤销其称号的决定。但是对于陈敏恒的调查和处理的具体情况,以及他被除名的经济方面的原因,记者并没有拿到进一步的资料。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知情人都在回避这一事情,一些院士不愿论谈此事,一些说已记不确切,建议记者去中科院学部联合办公室采访,称那儿应该有完整详细的调查处理材料。学部联合办公室有关人士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这位人士还告诉记者,两位院士被除名是以前的事情,不是什么"新闻"了。旧闻变新闻说明了什么?但是有研究人员质疑,既然不是"新闻",那么为什么12月10那则"两院士被除名"消息会引起那样大的关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院士告诉记者,当初对陈敏恒是内部处理,没有对外界公开,学部希望在媒体上淡化这一问题。因此当中科院历史上第一次因学术道德问题对一名院士除名时,外界并不知晓。事实上这个引人注目的消息在事隔这么长时间后被报道出来,带有偶然因素。12月9日,中科院为新增选院士和新颁布的自律准则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张存浩在回答关于科学道德的问题时,为了说明院士整体素质相当不错,称近千名中科院院士中只有两人被除名,而因为学术道德被除名的只有一位。在场的一位记者"很敏锐"地据此写成了那则消息。如果不是这个偶然的机会,这个关于学术道德的重大事件也许会一直不为人知。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当时能够及时披露,势必引发全社会关于学术道德的讨论,从某种程度上起到警示作用。上海的一位院士也说,其实这件事情没什么好保密的。一些中科院院士指出,近年来科技界存在着一些违背科学道德的行为和不良学风,且有日趋严重之势。例如,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材料表明,申请项目过程中弄虚作假,剽窃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滥用科学基金等事例的绝对量在增加。有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状况某种程度上与公开批评制度的缺失有关,它实际上降低了学术腐败的风险成本,使得更多的人在进行成本--收益的比较后铤而走险。这位人士认为,如果当时能充分运用公开批评,发挥"院士除名"的警示作用,或许有助于遏制这类腐败现象。前不久的核酸风波,中国生化学会有多名会员卷入,经媒体披露后,该学会定出"家规":学会成员不得擅自以学会名义在商业活动中发表学术观点,以防误导公众。一位著名院士肯定了媒体在其中的作用。中科院院士余国琮和周恒在《科学时报》上撰文指出:“只有一方面加强自律,一方面接受群众的监督,才能真正维护院士群体的崇高声誉。”
THE END
0.中南大学,为什么这么牛?!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者 汤飞凡 他不惜冒着失明的风险 把病毒滴入自己的眼睛 分离出沙眼衣原体 成为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 第一个中国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之子” “地洼学说”创立者陈国达 他首提的地洼学说 在国内外地质找矿、油气勘探等领域 jvzquC41pg}t0|npc0io1;543/65/;>1fgzbku2kmo~{hvp;7962;:3f0jznn
1.图说海南(67)两院院士🐻三地别离:8个月后,他们在1949年大动荡中一分为三:胡适、陈省身、赵元任、吴大猷等12人远走海外;傅斯年、李济、董作宾、王世杰、朱家骅、吴稚晖等10人去往台湾;陶孟和、华罗庚、茅以升、金岳霖、冯友兰、梁思永、梁思成等59人留在大陆…… 新中国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233人,留在大陆"中研院"院士除梁思永jvzquC41yy}/onnrkct/ew46{it1svx
2.烟草院士饱受争议屡扳不倒:已享特殊津贴20年谢剑平烟草院士应该说,没有一个院士像谢剑平一样,当选至今饱受争议,不时迎来舆论的一片嘘声。 2011年年底,作为当年新晋院士,谢剑平的名字被公示还不到一个小时,就被知名网友刘志峰冠以“杀人院士”、“烟草院士”的称号。 2012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前夕,近百位院士联名致函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请求尽快复议重审“烟草专家”谢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tf8723531567213669;;7:8>:47xjvor
3.红色特工转行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羡慕陈赓当大将,自己没军衔一个出身书香世家的懵懂少年,参加学生活动被中学除名。 边看边干,他为工人起义制作火药和炸弹;靠自学成才,他发明了地下电台;为躲避叛徒,他跑到苏联学习,成为无线电专家。这还不算完,他曾被周公誉为王牌"红色特工",1955年还成为第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士。 jvzquC41yy}/onnrkct/ew468do4qrj
4.太原理工大学103名教师因长期滞留国外被除名新浪教育太原理工大学103名教师被除名调查 “这些人滞留国外最短的六七年,最长的有25年。” 2011年12月15日,一张内容为“太原理工大学公告 关于不再保留田有亮等103名出国(微博)逾期不归人员公职的决定”(下简称公告)的照片现身微博,其后一周多时间里,这张照片被网友疯传。 jvzquC41gf{/ursc0eun0ls1n1813;223/7119=554724=60ujznn
5.赵步长14年前被野鸡机构授予终身院士股票频道就在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除名的两个月前,关制钧于2002年3月27日在香港注册生效“中国管理学院有限公司”。 后来,据来自中国工程院的消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曾以“中国管理科学院”涉嫌诈骗为由,向公安部和工商总局等部门进行了举报。 赵步长是被动成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院士资格”还是花钱买了个“院jvzquC41uvudm7mgzwt/exr1427:/9:/2752;@5934;40qyon
6.科学网—《科学新闻》:中研院,那一年的选举但学术也许不是唯一的标准。在日伪机构任职者,不管其学问多高也一律被排除在外。原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萨本铁因曾在日据北京大学当过化学系系主任而被除名就是一个例证。在此前的投票中,萨本铁与高崇熙、黄子卿、孙学悟三位化学家并列化学组第三位。 jvzquC41pg}t0|hkgpifpny0ep5ivvqpgyy0495;1:53495570yivv
7.院士造假举报人称战斗到底一定要将对方除名目前,已有4名院士联名要求将王正敏除名,而根据中科院受理投诉流程,至少需要5名院士联名,才能进入撤销院士称号程序。 《法制晚报》记者上午分别致电王宇澄及王正敏,王正敏表示,他相信会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结论。而王宇澄表示,他将“战斗到底”,一定要将王正敏除名。 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niw14626853/2>07@649:
8.打虎连连!院士被除名,学会副理事长被查!光伏组件开标价低至1.539其次,氢能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美锦能源在瑞士上市获批,乘着GDR(全球存托凭证)更加开放的政策东风,未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公司都将在欧洲上市,这将为中国的全球化企业建立基础。最后,储能投资也发生了大事件。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 1 能源领域院士被除名 曾建言“在东北再种出一个大庆” jvzquC41yy}/uqfpi{kykwjk0ipo8ftvkimg8;8729657mvon
9.Science:美国科学院或将首次开除院士!理由是“性骚扰”现年87岁的美籍西班牙裔学者阿亚拉是此次面临除名风险的另一位科学家。 阿亚拉是著名演化遗传学家,拥有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科学和艺术学院、俄罗斯科学院、西班牙皇家科学院等6个国家的8个院士头衔。他因为在“肯定生命的精神层面有特殊贡献”获得了2010年的邓普顿奖,对引起南美锥虫病的寄生虫做了开创性的发现工作。jvzquC41yy}/ew2jgcrujlftg0ipo8ftvkimg€r142822=7;1euovnsv/3827<:3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