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头条:美国国家科学院再开除一名院士,肥胖让人头秃,以色列新发现古人类化石丹尼索瓦

德尔塔毒株将在8月成为欧洲流行的主要毒株

昨日,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在风险评估报告中指出,基于现有证据,德尔塔毒株比阿尔法毒株(英国首先报告的B.1.1.7变异病毒)的传播力高40%至60%,预计到8月初,欧盟、欧洲经济区约70%的新增确诊病例感染的是德尔塔毒株,到8月末这一比例将达到90%。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任安德烈娅·阿蒙在当天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称,“初步数据表明,德尔塔毒株也可以感染仅接种了一剂疫苗的人群。德尔塔毒株很可能会在今夏广泛传播,尤其是在还没有接种疫苗的年轻人群中。这可能会使没有完全接种两剂疫苗的高风险个体面临感染甚至出现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张文宏:疫苗有望终止新冠疫情大流行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24日在2021财新夏季峰会上表示,目前要继续完成大规模疫苗接种,这是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阻止此次疫情流行的不二选择。

印度出现多个假新冠疫苗接种点,数百人被注射“不明物质”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议会议员、知名演员米米·查克拉博蒂近日被邀请至加尔各答一处接种点打新冠疫苗,但接种完成后并未收到短信提示或接种证明。产生怀疑后,她立刻将此事通知了警方。警方随后在加尔各答发现了数个类似的“假新冠疫苗接种点”。警方称,在查克拉博蒂接种的地方,还有至少250人也被接种了某种“疫苗”。

《自然》:肥胖致秃,可清除毛囊干细胞库

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最新研究发现,20 月龄的老年雄性小鼠在高脂饮食后掉毛趋势明显,说明高脂饮食与毛发再生受阻密不可分;这一现象同样适用于雌性小鼠。在三个月的高脂饮食后,小鼠的毛囊凸起数量明显减少,毛囊中的干细胞数量也有所减少,且分化出的新细胞多集中在上层。分析机制发现,高脂饮食带来的压力会激活 IL-1R 信号通路,从而抑制 SHH 信号通路,使毛囊干细胞的命运发生改变,促进其分化成其它细胞类型,最终失去干细胞功能。研究人员指出,肥胖不仅仅是脱发的风险因素,还会影响毛囊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只要几轮生发周期,肥胖就能对毛囊干细胞库进行清除。研究表明,使用药物重新激活 SHH 通路能减少高脂饮食带来的影响,但是调整日常饮食结构,可能才是预防脱发问题的正确方式。相关论文 6 月 23 日发表于《自然》(Nature)。

人类粪便中发现54118种病毒:90%以上前所未知

来自联合基因组研究所以及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人类肠道中的确认存在54118种病毒,其中92%以前是未知的。90%以上的这些病毒物种对科学来说是未知的。它们总共编码了超过45万种不同的蛋白质,对它们的微生物和人类宿主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声称能识别76%致死情况的医疗算法,实则只能弥补7%的人工纰漏

美国最大的电子健康记录公司Epic Systems声称其开发的算法可以提前识别76%的败血症迹象。根据周一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项新研究,该算法并不像宣传的那样好用。研究发现它只有63%的时间是正确的。Epic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对这一发现提出异议,说其他研究表明该算法是准确的。

电池材料中的锂离子动力学快速成像技术

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实验室的干涉散射显微镜首次实现了对典型阴极材料钴酸锂( LixCoO2)的单个粒子在电极基体中循环的低成本跟踪。利用该技术,研究人员直接观察到了绝缘体到金属、固溶体和锂的有序相变,并确定了锂在单粒子水平上的扩散速率,从而确定了不同的充放电机制。且该方法允许在整个电极上对多粒子进行取样,有望用于研究位错、形貌和循环速率对电池退化的影响。该成像技术可广泛用于包括纳米离子膜、离子导电聚合物、光催化材料和忆阻器等任何与电子或结构变化有关的离子转移系统的研究。相关论文于 6 月 23 日发表于《自然》(Nature)。

中国特有的荒漠猫应归为野猫,基因受其他野猫和家猫渗透混合影响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研究团队从中国全境采集了 27 只荒漠猫、4 只亚洲野猫 (F. s. ornata)和 239 只家猫(F. s. catus)的血液、组织、毛发、粪便或博物馆样本,提取 DNA,得到了 51 只个体的全基因组序列数据。研究者据此判定,荒漠猫是野猫的一个亚种,与中国驯化的驯养家化的猫并无关联。这说明家猫起源于驯化的非洲野猫,支持了世界家猫的单起源假说。但荒漠猫的基因可能因古代亚洲野猫的基因渗入及与现代家猫的基因混合而不完整,后者目前也正持续继续发生,引发了与荒漠猫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关的物种保护问题。研究 6 月 23 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以色列新发现古人类化石,或改变人类演化学说

近日,据一项发表于《科学》杂志的研究,研究人员在以色列的Nesher Ramla遗址新发现一种古人类化石,这些个体生活于14万~12万年前。科学家们将其称为Nesher Ramla人。Nesher Ramla人兼有尼安德特人和其他一些古人类的解剖学特点,但与现代人差异较大,同时已具备娴熟的狩猎、生火、烹饪肉类的技能。该发现还对现有的人类演化和迁徙学说提出了挑战。此前人们通常认为尼安德特人起源于欧洲,曾于约7万年前迁徙至以色列,但该研究表明Nesher Ramla人可能是尼安德特人的祖先。

科学家揭示丹尼索瓦洞的历史

据一项发表于《自然》的新研究,丹尼索瓦人占据该洞穴的时间可能比尼安德特人更早。研究人员采集了700多个能追溯到30万年前到2万年前的沉积物样本,从其中175个样本中构建出了古人类的线粒体DNA。他们发现,最古老的古人类DNA来自丹尼索瓦人,而最古老的尼安德特人DNA则出现在这个时期的末尾。此外,作者从大量的样本中检测到了动物的线粒体DNA。研究认为,在约4.5万年前,洞穴里曾多次不同古人类和动物占据,此后这个洞穴中开始出现现代人居住的痕迹。

第一代通过基因组设计的杂交马铃薯问世

近日,黄三文团队在多年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实现了用二倍体代替四倍体、用杂交种子代替块茎繁殖,成功缩短育种时间,取得了“优薯计划”的阶段性突破!黄三文团队采用基因组设计来开发一代纯合和可育的马铃薯品系,从而开发出统一的、有活力的“优薯1号”。小区试验显示“优薯1号”产量接近3吨/亩,具有显著的产量杂种优势。同时,“优薯1号”具有高干物质含量和高类胡萝卜素含量特点,蒸煮品质佳。

美国超一半建筑位于危险热点地区

根据一项新研究,美国超过一半的建筑位于危险热点地区,容易发生火灾、洪水、飓风、龙卷风和地震。易受这类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仅占美国大陆的三分之一,然而迄今为止大多数现代建筑都在这些地方。1945年,大约有17.3座建筑,包括住宅、学校、医院和办公楼,位于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的热点地区。70年后,这一数字现已达到150多万座,这些地区的发展仍在迅速增长。

北极夏季温度突破48℃,地面能够煎熟鸡蛋

在夏至当天,两颗欧盟卫星记录到北极西伯利亚地区地面的高温达到48摄氏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温度只是地面温度而非空气温度,并且该高温只在西伯利亚的Republic地区被检测到。该地区的空气温度为30摄氏度。然而,对于北极圈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异常的高温,这可能会加剧该地区的永久冻土带融化。

候鸟帮助植物迁移到新的气候环境

6 月 23 日发表于《自然》(Nature)的一篇文章中,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柯柏斯克里斯提学院(Texas A&M University-Corpus Christi)的研究者分析了植物的结实期、鸟类迁徙的模式以及欧洲食果鸟类和肉质果实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阐明了候鸟协助种子传播的能力。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欧洲 13 个林地群落的 46 种鸟类和 81 种植物之间 949 种种子传播相互作用,以及整个欧洲鸟类的迁徙模式的数据,发现这些群落中的 86% 的植物种子是由秋季南迁的鸟类传播的,而只有 35% 的种子是由春季北迁的鸟类传播的。

多种恐龙曾在北极生活并定居

近日,在一项新发表于《当代生物学》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记录和分析了美国阿拉斯加州北部一个可追溯到中生代的地层中的化石,从中发现了当时在北极生活的动物,包括恐龙、哺乳动物等。他们发现了数百块小的恐龙骨骼化石,其中包括一些可能来自于恐龙蛋里或刚孵化出的恐龙留下的微小的牙齿化石。通过分析,他们发现这些化石来自多种恐龙,包括鸭嘴龙、角龙、奇异龙,以及食肉型的暴龙类、伤齿龙类和驰龙类等。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微小的恐龙化石显示出北极曾有幼年恐龙生活,证明了至少有7种恐龙曾在北极生活和筑巢。

宇宙第一批恒星在大爆炸2.5亿~3.5亿年后诞生

来自英国的研究团队利用多个望远镜的数据,研究了目前已知最远的六个星系。研究发现,在这些星系所处的位置上,宇宙年龄只有5.5亿年。通过对星系中氢元素的分析,科学家发现这些星系已经存在了2亿~3亿年。这代表宇宙第一批恒星在宇宙大爆炸2.5亿~3.5亿年后就已经诞生。相关结果已经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研究人员表示,计划于11月发射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将足够灵敏,能够直接观测星系的诞生。

美国国家科学院再开除一名院士

昨日,美国国家科学院(NAS)作出裁定,将演化生物学家弗朗西斯科·阿亚拉(Francisco Ayala)除名,这也是第二位被NAS除名的成员。阿亚拉在3年前被举报对女性同事有性骚扰行为。之后,他所在单位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立了调查小组,并确认了此事的真实性,而阿亚拉也于2018年向加利福尼亚大学递交了辞呈。大约在数周前,NAS首次开除其成员天文学家杰弗里·马西(Geoffrey Marcy),此前的调查证实,马西存在亲吻和抚摸学生等性骚扰行为。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揭牌,将建大数据与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系

6 月 22 日,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正式揭牌,北大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讲席教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副主编肖瑞平任该学院院长。北大未来技术学院整合了分子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系、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筹)的人才队伍,并着手创建大数据与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系。该学院以未来生命健康及疾病防治技术为主要方向,重点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医学成像、分子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大数据与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等。

我国科学家创造现场光纤量子通信新世界纪录

近期,潘建伟团队在连接山东济南与青岛的“济青干线”现场光缆上,基于王向斌提出的“发送—不发送”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研发出射频传输技术和激光注入锁定技术,将现场相隔几百公里的两个独立激光器的波长锁定为相同。再针对现场复杂的链路环境,开发了光纤长度及偏振变化实时补偿系统,并精心设计了量子密钥分发光源的波长,通过窄带滤波将串扰噪声滤除。结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尤立星小组研制的高计数率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他们将现场无中继光纤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成码距离扩展至500公里以上,创造了现场光纤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距离的新世界纪录。

我国首个 CAR-T 药物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复星凯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申报的阿基仑赛注射液上市。该药品为我国首个批准上市的细胞治疗类产品,用于治疗既往接受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包括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原发纵膈大 B 细胞淋巴瘤、高级别 B 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淋巴瘤转化的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阿基仑赛注射液是一种自体免疫细胞注射剂,由携带 CD19 CAR 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进行基因修饰的自体靶向人 CD19 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CAR-T)制备。

嫦娥六号或于2024年从月背南极采样返回

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 6 月 24 日在香港大学演讲中介绍说,我国探月计划从 2004 年 1 月 23 日立项,到 2020 年 12 月 17 日嫦娥五号携带 1731 克月球样品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历经 16 年完成“绕、落、回”任务,七战七捷,创多个世界第一。他说,2024 年前后嫦娥六号计划从月背南极取样返回,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将开展相关资源探测,2030 年前后中俄计划合建国际月球科考站。

清华百度发布全球首份车路协同白皮书

24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百度Apollo举办联合发布会,共同推出全球首份车路协同技术创新白皮书《面向自动驾驶的车路协同关键技术与展望》(下称白皮书)。白皮书中对国内现有的道路状况进行了C0至C5的六档智能化分级。道路智能化等级越高,对于车辆智能化要求就越低,可以覆盖的智能汽车也就越广。

日本成立唯一UFO专门研究所

24日,据日媒报道,一个关于UFO的研究设施将于6月晚些时候在福岛市开放,希望最终能够揭开世界各地目睹的不明飞行物背后的真相,同时将该设施打造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该研究设施将在福岛市饭野町地区内的UFO体验馆开放,该镇被俗称为“UFO小镇”。神秘学杂志《月刊MU》主编三上丈晴将出任首任所长,并由30名当地居民协助工作。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中南大学,为什么这么牛?!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者 汤飞凡 他不惜冒着失明的风险 把病毒滴入自己的眼睛 分离出沙眼衣原体 成为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 第一个中国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之子” “地洼学说”创立者陈国达 他首提的地洼学说 在国内外地质找矿、油气勘探等领域 jvzquC41pg}t0|npc0io1;543/65/;>1fgzbku2kmo~{hvp;7962;:3f0jznn
1.图说海南(67)两院院士🐻三地别离:8个月后,他们在1949年大动荡中一分为三:胡适、陈省身、赵元任、吴大猷等12人远走海外;傅斯年、李济、董作宾、王世杰、朱家骅、吴稚晖等10人去往台湾;陶孟和、华罗庚、茅以升、金岳霖、冯友兰、梁思永、梁思成等59人留在大陆…… 新中国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233人,留在大陆"中研院"院士除梁思永jvzquC41yy}/onnrkct/ew46{it1svx
2.烟草院士饱受争议屡扳不倒:已享特殊津贴20年谢剑平烟草院士应该说,没有一个院士像谢剑平一样,当选至今饱受争议,不时迎来舆论的一片嘘声。 2011年年底,作为当年新晋院士,谢剑平的名字被公示还不到一个小时,就被知名网友刘志峰冠以“杀人院士”、“烟草院士”的称号。 2012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前夕,近百位院士联名致函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请求尽快复议重审“烟草专家”谢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tf8723531567213669;;7:8>:47xjvor
3.红色特工转行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羡慕陈赓当大将,自己没军衔一个出身书香世家的懵懂少年,参加学生活动被中学除名。 边看边干,他为工人起义制作火药和炸弹;靠自学成才,他发明了地下电台;为躲避叛徒,他跑到苏联学习,成为无线电专家。这还不算完,他曾被周公誉为王牌"红色特工",1955年还成为第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士。 jvzquC41yy}/onnrkct/ew468do4qrj
4.太原理工大学103名教师因长期滞留国外被除名新浪教育太原理工大学103名教师被除名调查 “这些人滞留国外最短的六七年,最长的有25年。” 2011年12月15日,一张内容为“太原理工大学公告 关于不再保留田有亮等103名出国(微博)逾期不归人员公职的决定”(下简称公告)的照片现身微博,其后一周多时间里,这张照片被网友疯传。 jvzquC41gf{/ursc0eun0ls1n1813;223/7119=554724=60ujznn
5.赵步长14年前被野鸡机构授予终身院士股票频道就在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除名的两个月前,关制钧于2002年3月27日在香港注册生效“中国管理学院有限公司”。 后来,据来自中国工程院的消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曾以“中国管理科学院”涉嫌诈骗为由,向公安部和工商总局等部门进行了举报。 赵步长是被动成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院士资格”还是花钱买了个“院jvzquC41uvudm7mgzwt/exr1427:/9:/2752;@5934;40qyon
6.科学网—《科学新闻》:中研院,那一年的选举但学术也许不是唯一的标准。在日伪机构任职者,不管其学问多高也一律被排除在外。原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萨本铁因曾在日据北京大学当过化学系系主任而被除名就是一个例证。在此前的投票中,萨本铁与高崇熙、黄子卿、孙学悟三位化学家并列化学组第三位。 jvzquC41pg}t0|hkgpifpny0ep5ivvqpgyy0495;1:53495570yivv
7.院士造假举报人称战斗到底一定要将对方除名目前,已有4名院士联名要求将王正敏除名,而根据中科院受理投诉流程,至少需要5名院士联名,才能进入撤销院士称号程序。 《法制晚报》记者上午分别致电王宇澄及王正敏,王正敏表示,他相信会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结论。而王宇澄表示,他将“战斗到底”,一定要将王正敏除名。 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niw14626853/2>07@649:
8.打虎连连!院士被除名,学会副理事长被查!光伏组件开标价低至1.539其次,氢能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美锦能源在瑞士上市获批,乘着GDR(全球存托凭证)更加开放的政策东风,未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公司都将在欧洲上市,这将为中国的全球化企业建立基础。最后,储能投资也发生了大事件。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 1 能源领域院士被除名 曾建言“在东北再种出一个大庆” jvzquC41yy}/uqfpi{kykwjk0ipo8ftvkimg8;8729657mvon
9.Science:美国科学院或将首次开除院士!理由是“性骚扰”现年87岁的美籍西班牙裔学者阿亚拉是此次面临除名风险的另一位科学家。 阿亚拉是著名演化遗传学家,拥有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科学和艺术学院、俄罗斯科学院、西班牙皇家科学院等6个国家的8个院士头衔。他因为在“肯定生命的精神层面有特殊贡献”获得了2010年的邓普顿奖,对引起南美锥虫病的寄生虫做了开创性的发现工作。jvzquC41yy}/ew2jgcrujlftg0ipo8ftvkimg€r142822=7;1euovnsv/3827<:3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