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岛地方文献精品书目推荐(自科)崂山植物学

青岛地方文献是青岛市图书馆馆藏的一颗耀眼明珠。青岛地方特色文献不仅在社会、政治、人文、历史上建树颇多,植物学、天文、建筑等自然科学领域也大放异彩。

01

崂山植物志 上下

索书号:Q948.525.23

本书上卷包括崂山的自然概况、植物概况、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金粟兰科——锦葵科)。下卷包括被子植物门(梧桐科——兰科)。全书共描述了崂山及青岛市各公园常见栽培的维管植物160科,734属,1422种,8亚种,114变种及13栽培变种等。

02

崂山地质与古冰川研究

索书号:P562.523/1

本书主要对崂山地质概况和崂山花岗岩的岩性特征进行新的阐述;还对崂山新发现的大量更新世古冰川遗迹作了翔实的讨论。崂山的古冰川遗迹或划分为四期。巨型冰碛物遍布崂山各个景点。崂山曾被冰帽冰川所覆盖,古冰舌向崂山周围作放射状分布,崂山东侧的古冰舌延伸至水下。

崂山古冰川遗迹的发现。可以为解决我国东部是否存在古冰川活动的问题提供新的最有价值的佐证。本书可供高等学院教学、第四纪研究者、古冰川研究者、旅游爱好者、古冰川地质公园建设者参考。

03

百年青岛气象

索书号:P468.252.3/1

《百年青岛气象》以翔实的史料记录了青岛气象事业100余年来建设发展的历程,介绍了青岛市气候特点、机构历史沿革、气象业务发展、台站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部青岛气象的创业史、发展史,对于激励全市气象工作者鉴往知来、承前启后,具有重要意义。《百年青岛气象》以翔实的史料,全面系统地展示了青岛气象事业走过的百年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04

青岛树木志

索书号:S717.252.3/2

本书计有全市野生及露地栽培木本植物89科,247属,635种,14亚种,82变种,33变型及55栽培变种,配有树木插图634幅,并附有彩色照片120幅。《青岛树木志》将为青岛地区的树木资源、城乡绿化、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的保护和研究提供翔实、可靠的植物资料,同时为高等院校林学、园林、城市规划、农学、中药学、环境学等专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05

胶南古树名木

索书号:S759.9/5

胶南市特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特殊而丰富的区域植被类型及植物多样性。经过普查,初步发现有古树名木185株,其中古树178株,名木7株。这些古树名木都是经过历史长期严酷磨练、生存竞争而保存下来的“老寿星”,它们是自然历史演变过程的“见证人”,是文明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国之瑰宝。它们不仅属于我们,并将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此书图文并茂,精选拔萃地向读者介绍我市部分古树名木的风姿。这是一部融时代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史料性于一体的文献,既是一部面向社会的科普读物,又是一部基层林业、环保和园林工作者的工具书。

06

青岛历代著述考

索书号:Z838/80

这是一部对历代青岛地区出现的经、史、子、集四部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的著作。对区域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是古籍整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文献整理的热点和重点。青岛地区历史文化悠久,从古至今,名家辈出,著述如林,在经学、史学、文学、语言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医学等方面都曾取得了丰硕成果,从汉至清末出现了许多名动南北的大家,据粗略统计,有作品流传的作家800多人,作品1200部以上。这些著述不仅为青岛历史文化增添了光彩,而且也促进了齐鲁文化乃至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

07

与建筑对话——品读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

索书号:TU241.1/25

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迎宾馆)位于青岛历史城区的中心地带,始建于1905年六月,落成于1907年7月,德国建筑师拉查洛维茨设计。初为德占时期胶澳总督的住宅,一般称之为“总督官邸”,因总督一职大致相当于明清军队的提督,故民间曾呼之为“提督楼”。1932年以前,它一直是青岛高军政首脑的住所。1924年,定名为“迎宾馆”,遂成青岛最的接待宾馆。新中国成立后,它担负着接待中外领导入的任务,1957年夏,领导人主席曾在此下榻。1996年,囤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开始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2000年,其文物名称正式确定为“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

08

青岛里院建筑

索书号:TU241.5/95

青岛里院建筑是20世纪一二十年代开始,伴随着德围和日本殖民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住宅建筑形态。据调查,目前现存的里院建筑大约有275个。其特征是围合式的院落形态,建筑本身是由当时的德国、俄国、日本及中国的建筑师所设计。里院建筑产生的背景是伴随着殖民城市的扩张所带来的人口迅速膨胀,为解决急速增加的人口的居住问题所采用的一种住宅布局形式。据说当时那几栋院落式住宅为1000人提供了300多套的住房。连续的三个围合的院落布局,以连廊彼此相连,且周边还配有剧场、学校和幼儿园。而住宅所围合的中心院落是居民集会和举行庆典的场所。如此这般以围合形成的罩院式布局,据说还源于傅立叶的一种乌托邦的建造思想,即通过这样的一种围合方式,为工人阶级形成一种合作社的组织形态。

09

崂山茶

索书号:S571.1/50

青岛崂山是我国南茶北引最早获得成功的地区,在茶树栽培、良种繁育、茶叶加工等方面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崂山茶》一书的撰写,倾注了崂山农林科技人员近30年的辛勤劳动。全书图文并茂,用大量翔实的技术资料,总结了崂山引种茶树近50年历史经验和教训。北方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都与南方老茶区不同,茶树生长发育发生了变化,茶叶制作工艺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研究和制定了适合北方茶叶特点的制作工艺流程,使崂山茶具有北方茶的品质特点,更适合北方消费者的饮用口感,为广大茶爱好者所赞誉。

THE END
0.崂山地区青山滑坡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及其危险性发生滑坡当天的降水非常大,达到126.3 mm;前3天的降水量为零;前10天中只有一天降大雨且雨量为51.5 mm,有一天降小雨,其它几天降雨量为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当日降特大暴雨(图2)。 4.2. 人类工程活动 崂山风景区的开发、频繁的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是滑坡地质灾害及隐患形成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已发jvzquC41yy}/jjsurwh/q{l1lq{spjq1rcvftrshqtsbvrtp0cyqzHucrgxjfF6::59
1.青岛崂山风景区简介崂山风景门票价格崂山旅游攻略青岛崂山耸立于黄海之滨,是闻名遐迩的海上名山,素有“海上名山第一”之称,山上奇石怪洞,清泉流瀑,峰回路转,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崂山是中国重要的海岸山岳风景胜地,崂山兼有山海林泉之胜,囊括奇险秀朴之姿,山色为胜,怪石奇绝,登顶崂山极顶,可远观沧海,极目天海一色。崂山风景区由jvzquC41yy}/eqnpcrv/exr1ev5{logfW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