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专业术语古建筑结构名称图解

古建筑专业术语古建筑结构名称图解——斗拱

最早的斗拱实物:战国四龙四凤方案

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装饰性的特征往往被皇帝攫为己有,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

斗拱,是汉族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其功用在于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

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耍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征吉祥如意。

斗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后来的斗拱逐渐变为装饰(后来采用砖墙,出檐变近许多,作用减少),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

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篮,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四、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了抗震的作用。中国古建筑屋顶挑檐采用斗拱形式的较之没有斗拱的,在同样的地震烈度下抗震能力要强得多。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是力传递的中介。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是建筑装饰物,而研究证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

斗栱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木架建筑显著特点之一的斗拱在汉代普遍使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拱。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对斗栱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由井干结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拱。

斗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斗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铜器拱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战国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汉代的石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山东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檩,各个斗拱间互不相连。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用斗拱,最初是一种在现代称为人字拱的斗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檩。

至初唐,从西安慈恩寺塔门楣石刻《说法图》上还可看到佛殿柱间仍用人字拱。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个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面的梁交织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这时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如今称为“铺作层”,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现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拱,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实例。

宋《营造法式》中所载各种殿堂构架的斗拱与梁架结合,已不如唐代紧密,但仍类似。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开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

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拱中,而是压在斗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

斗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按斗拱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

斗拱名称    宋代名称    清代名称

柱头斗拱    柱头铺作柱头科

柱间斗拱    补间铺作平身科

转角斗拱    转角铺作角科

外檐斗栱:处于建筑物外檐部位。分为柱头科、平身科、角科斗拱;

其中,转角斗拱的结构最为复杂,所起作用也是最大。

内檐斗栱:处于建筑物内檐部位。分为品字科斗拱、隔架斗拱等。

古建筑专业术语古建筑结构名称图解——举架

举架,是中国传统建筑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这种建筑在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从而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这样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风貌。这种方法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为举架,在宋《营造法式》中名为举折,在记述江南建筑做法的《营造法源》中谓之提栈。举架、举折、提栈的作用和目的相同,只是由于时代或地区的不同,具体做法略有差异。

举架的做法

主要用于北方官式建筑中。为保证雨雪的排泄,规定各种大小建筑的檐步架都是五举(即步架举高和步架长度之比等于5:10),飞椽为三五举,其余各步架之间的举高,取决于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图1)。常用的数据如表: 举架

城楼或亭子的脊步架,其坡度需酌情增陡,可达九五举乃至十举以上。

举折的做法

举折是以房屋的前后橑檐枋(清式称挑檐桁)心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总进深(B),在前后橑檐枋上皮的连线中点举起1/3至1/4总进深作为脊上皮的高度,称举高 (R)。第一步将脊上皮与橑檐枋上皮连一直线,自脊而下,第一缝折下R/10, 第二缝依前法再向下折R/20,第三缝依前法再折R/40,如此类推。《营造法式》中对殿阁楼台和厅堂廊屋的举高计算法有不同的规定(图2)。  举架

举折与举架的主要差别在于举折先定脊的高度,再自上而下用“折”的办法,依次降低各缝的位置,从而定出屋顶曲线。

提栈的做法  主要用于南方民间建筑。提栈的方法与举架基本相同,也是从檐檩推算至脊檩,只是用词和坡度换算系数不同。檐部提栈的起算系数一般等于界深的1/10,然后考虑房屋的檩数,依次递增每进一界的提栈系数。提栈系数可以自三算半(即0.35)、四算、四算半、五算以至九算、十算(称对算)。提栈高度等于界深乘以各柱的提栈系数。如民房深六界,界深4尺时,第一界用四算,第二界用四算半,第三界用五算。界数多时,先确定其起算系数和脊桁提栈,据此绘出建筑的侧样,酌情确定各柱的提栈系数,进而选定优美的屋面曲线。

古建筑专业术语古建筑结构名称图解——庑殿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至高无上的建筑形式。在封建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家建筑之外,其它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等,是绝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形式的。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大坡,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故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

古建筑专业术语古建筑结构名称图解——悬山

悬山式是古代汉族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也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日语称切妻造()。在古代,悬山顶等级上低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仅高于硬山顶,只用于汉族民居,是东亚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屋面有前后两坡,而且两山屋面悬于山墙或山面屋架之外的建筑,称为悬山(亦称挑山)式建筑。

悬山建筑稍间的檩木不是包砌在山墙之内,而是挑出山墙之外,挑出的部分称为“出梢”,这是它区别于硬山的主要之点。

以建筑外形及屋面做法分,悬山建筑可分为大屋脊悬山和卷棚悬山两种。大屋脊悬山前后屋面相交处有一条正脊,将屋面截然分为两坡。常见者有五檩悬山、七檩悬山以及五檩中柱式、七檩中柱式悬山(后两种多用作门庑)。卷棚悬山脊部置双檩,屋面无正脊,前后两坡屋面在脊部形成过陇脊。常见者有四檩卷棚、六檩卷棚、八檩卷棚等。还有一种将两种悬山结合起来,勾连搭接,称为一殿一卷,这种形式常用于垂花门。颐和园文昌院的卷棚式悬山顶建筑 神社内的悬山顶建筑 悬山顶,即悬山式屋顶,宋朝时称“不厦两头造”,清朝称“悬山”、“挑山”。

古建筑专业术语古建筑结构名称图解——硬山

硬山是古代汉族建筑中的一种形式。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墙内的建筑叫硬山建筑。硬山建筑是汉族古建筑中最普通的形式,无论住宅、园林、寺庙中都有大量的这类建筑。

硬山建筑以小式为最普遍,清《工程做法则例》列举了七檩小式、六檩小式、五檩小式几种小式硬山建筑的例子,这几种也是硬山建筑常见的形式。七檩前后廊式建筑是小式民居中体量最大,地位最显赫的建筑,常用它来作主房,有时也用做过厅。六檩前出廊式用作带廊子的厢房、配房,也可以用做前廊后无廊式的正房或后罩房。五檩无廊式建筑多用于无廊厢房、后罩房、倒座房等。

硬山建筑,也有不少大式的实例,如宫殿、寺庙中的附属用房或配房多取硬山形式。大式硬山建筑有带斗拱和无斗栱两种做法,带斗栱硬山实例较少,一般只施一斗升或一斗二升交麻叶不出踩斗栱。无斗栱大式硬山实例较多,它与小式硬山的区别主要在建筑尺度(如面宽、柱高、进深均大于一般的小式建筑)、屋面做法(如屋面多施青筒瓦,置脊饰吻兽或使用琉璃瓦)、建筑装饰(如梁枋多施油彩画,不似小式建筑装饰简单素雅)等诸方面。

汉族古建筑的屋顶样式之一,硬山顶,是前后两个坡面但左右两端并不挑出山墙之外。

仿古装修设计专家在宁波企业展厅与文化精品工程中的独特角色仿古装修设计专家的角色在当下多元化的装修设计领域,仿古装修设计专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专业知...

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古建筑。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

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

一九九六年创建以来,公司始终坚持走”质量兴业”之路,公司拥有员工六百余人,其中高、中级职称的工程师、经济师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一百余名

THE END
0.100幅工笔牡丹,太美了(附教程)!!!一、整株牡丹结构图解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1990年被定为中国的国花,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观赏性花卉。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383285:1:65:A582a722A6945850|mvon
1.图解:上半年财政预算花在哪了?财政增收结构呈积极变化图解:上半年财政预算花在哪了? 财政增收结构呈积极变化 图解:上半年财政预算花在哪了? 财政增收结构呈积极变化--财经--人民网jvzq<84o0ek/ew4el1me1;5392=05:4v42782@83a4:76:=440yivvq
2.收藏了好久的拼花结构图,还可以保存一万年~虽然原作者没有分享图解或结构,但熟悉祖母方格的我们,一眼也能看出来是怎么钩的,玛丽找了一个类似的结构图发给新手朋友看看。 嗯,今天的分享就从这件衣服的结构开始吧。 同样结构的祖母方格斗篷,还可以自己加两个花片,缝合出个帽子来,会更加实用呢。(帽子没有图解,大家可以根据实物图自行设计)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21373:85319832:=8;a?5:<7884>/uqyon
3.语文七年级上册三、结构图解 思考: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A、散步的人有: 我 母亲 妻子 儿子 B、散步的地点是: 田野 C、散步的季节是: 初春 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 分歧 (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写了景?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72:86516<72:;29a723:9946>10|mvon
4.从认识一朵花的结构开始~~生物实践为了让同学们巧妙地记住抽象易混的生物知识点,近期七年级生物组组织同学们利用清明节假期,动手制作花的标本,并通过摄影或绘画的形式来记录观察、认识的过程。 “结合七年级下册《地面上的植物》一课,让同学们在这春暖花开之计,感受春的到来,按照一定的步骤,解剖花,观察花的结构,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感受植物jvzquC41yy}/uxmw0eun1j499379;>6:a3823;9228
5.一分钟带你图解汽车结构#一人一件车载好物##一分钟带你图解汽车结构 #一人一件车载好物# #我的日常保养# #车载好物# #理想汽车# #汽车# #汽车分享# #汽车试驾体验# @薯条小助手 理想L7jvzquC41o0pqsnc0eun1yfigu5eqwlvck5jpmjzAkj>4B;739614/ktqoettlBdklo`vjg
6.樱花节(科学篇)制作标本之前,要回顾一下花的结构(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花是绿色高等植物的生殖器官(高等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种。前三是营养器官,后三是生殖器官。) 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颜色,有的长得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7=9258>788
7.讲座回顾王灏:造村地域乌托邦院内新闻记忆结构图解 叁·村-寺结构 天童寺的记忆结构草图 古天童寺是先通过一个繁华的世间烟火——天童街,然后再经过一个洗净心灵的松林甬道——十里松林,最后再到达一个相对比较宁静的佛教圣地——天童寺。这个过程的体验犹如欣赏一幅古画,这是我小时候感受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记忆结构。它把世俗的生活,和宗教的生活完美jvzq<84yyy4dcjqcfk4dqv4o1pkxu8sgyue27=50jvsm
8.SpringCloud微服务:基于Nacos组件,整合Dubbo框架本文详细介绍了Dubbo框架与微服务架构的整合实践,包括基础组件介绍、服务结构图解、编码案例实现及技术选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使用SpringCloud和Dubbo框架,以及Nacos注册中心进行服务发现、配置管理和流量管理。 一、基础组件简介 1、Dubbo框架 Dubbo服务化治理的核心框架,之前几年在国内被广泛使用,后续由于微服务的jvzquC41dnuh0lxfp0tfv8hkecjba|rkng5bt}neng5eg}fknu522@=473<5
9.凤仙花|植物、药材及栽培过程图解▲凤仙花侧⾯观图解 清初赵学敏《凤仙谱》记载我国凤仙有两百多个品种。颜⾊多种多样,有粉红、朱红、淡⻩、紫、⽩清⾊等。 ▲各种颜⾊的凤仙花 花⼤,颜⾊较多,药⽤者为单瓣,园艺观赏者为重瓣。 ▲凤仙花园艺品种 凤仙花园艺品种,花较⼤,重瓣,叶厚纸质,叶⾊较深。 jvzq<84|y{4ol~ho0gjv0ls1428119>521i5:@7c88>448ucig4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