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2011年终理论考试复习提纲一、基础部分:1、何谓洁净手术部:洁净手术部是指由洁净手术室及辅助用房组成的自成体系的功能区域。
洁净手术室是指采用一定空气洁净设施、达到一定细菌浓度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手术室。
2、洁净手术部组成:包括洁净手术室、负压手术室、洁净辅助用房及非洁净辅助用房。
3、洁净手术室的温度及湿度: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为50%---60%。
4、洁净手术室的等级分为:特别洁净手术室(百级)、标准洁净手术室(千级)、一般洁净手术室(万级)、准洁净手术室(30万级)。
6、各等级洁净手术室适用于哪些手术:Ⅰ级特别洁净手术室(百级),适用于关节置换、器官移植及脑外科、心脏外科和眼科等手术中的无菌手术;Ⅱ级标准洁净手术室(千级),适用于胸外科、整形外科、泌尿科、肝胆胰腺外科、骨外科和普通外科中的一类切口无菌手术;Ⅲ级一般洁净手术室(万级),适用于普通外科、妇产科等手术;Ⅳ级准洁净手术室(30万级),适用于肛肠外科及污染类手术。
7、影响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的因素:人员流动、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员进入手术间、手术台上移动病人及各种包布的抖动、手术间门的开放、进行污染手术、医护人员的着装、卫生打扫。
8、保持手术中空气洁净度的关键措施:最关键措施是控制人员流动与室内物品流动。
除必须严格控制参观人员外,也要控制手术间之间人员的流动,尤其严格禁止污染手术间的人员与物品直接进入无菌手术间。
9、何谓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过程。
10、何谓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过程。
11、何谓无菌物品:物体上或容器内无活菌存在,即经过灭菌未被再污染的物品称为无菌物品。
12、何谓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使已灭菌的物品,保持无菌状态不再受污染,防止任何微生物进入机体的一种方法。
医院层流净化手术室基本知识第一部分:层流净化手术室基本知识及日常管理一、层流净化的概念与作用层流净化,是指气流以匀速向一定方向输送,通过高效过滤器净化,呈流线状进入手术室内,再以等速通过手术空间后流出。
手术室内的尘粒和病原微生物随气流方向被排出,不会在室内扩散,层流手术室即以此设计而得名。
层流系统是达到空气净化、创造洁净手术空间的一种先进设备,是目前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空气除菌手段。
二、层流净化技术在手术室的重要性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质量的高低往往反映了一家医院的治疗水平。
对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就是要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重视手术中的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手术感染。
手术后一旦发生感染,将会造成的后果,很多医院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不得不加强对病人抗生素的用量,这种方法对病人的伤害很大,目前国家也在立法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抗生素的用量。
所以对手术中各个环节的无菌控制越来越受到各家医院的重视。
三、手术室的污染源和污染途径手术室的污染源主要有来自外部和来自手术室内部的两部分:1、来自外部的污染源主要是送到手术室的新风。
具统计室外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的数量大约为1-1000个/英尺3,而且这些细菌和微生物大多都附着在灰尘粒子上,不同地区的污染程度也不相同。
2、来自洁净手术室内部的污染源,主要是手术的医生和护士、手术的患者以及手术过程的产菌产尘。
最大的内部污染源是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等人,他们的衣服、皮肤和呼吸都会产生大量的尘埃和细菌,产生灰尘和细菌的数量与他们的着装、动作的强度和频度、医生的技能、消毒的程度以及全面管理的水平有关。
因此,进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除穿贴身内衣外要全部更换手术室专用的服装、帽子、口罩和鞋。
帽子要把头发全部覆盖并尽量减少外露的皮肤,手术的动作要轻,手术器械的传递要稳、准。
四、层流净化手术室分类1、层流净化手术室送风气流的流型层流净化手术室送风气流的流型在国内外主要有垂直单向流、水平单向流和非单向流等。
填空题1、使用干持物钳,每4小时更换。
2、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成人胸外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人工呼吸的频率为8-10次/分;对有脉搏患者只人工呼吸而不需要胸外按压:成人的频率为10-12次/分,婴儿和儿童患者的频率为12-20次/分。
3、我院洁净手术室间的回风口过滤网,要求每周清洁两次,如明显积灰或其他特殊情况,随时清洁。
4、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是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
5、抢救大咯血窒息的首要关键为解除呼吸道阻塞。
6、高压蒸汽灭菌纸塑包装袋包外指示卡,由灭菌前的蓝色变为灭菌后的黑色。
7、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手术部位、皮肤软组织、血液。
8、无菌包打开后24小时内可以使用,无菌器械台应保持4~6层,无菌单下垂于器械台或手术台不少于30CM。
9、参观手术时,参观者与术者背部距离不少于30CM,如不慎接触手术者的袖子,术者应立即带上无菌袖套或重新更换手术衣。
10、手术人员一经洗手手臂不能超过肩以上,腰以下,腋前线以外。
手术过程中,手术人员调换位置时,应退后一步背靠背转身换位。
11、手术中器械台敷料如被无菌盐水打湿了应立即加铺双层无菌巾。
12、从无菌技术的角度出发,切开空腔脏器之前应用无菌盐水纱垫保护周围组织。
13、用无菌持物钳到远处取无菌物品应连同瓶钳杯一起移到取物品处。
14、手术室内应设有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
15、术中怀疑污染器械应视为污染处理。
16、无菌物品存放应距墙5CM,距地20CM,距顶50CM。
17、高压蒸汽灭菌好的无菌包有效期平时为7天,霉季为5天。
18、备用无菌器械台,打开后超过4小时不可再用,需重新灭菌。
19、无菌包的大小,预真空小于30×30×50CM,下排气小于30×30×25CM,布类包的重量不得超过5KG,器械包不超过7KG。
20、整个手术部,分为污染区(非限制区)、无菌区(限制区)、清洁区(半限制区)三部分。
手术室工作基础知识手术室护士素质同情、敏锐、冷静、严肃、开朗、无私、求实、勤快。
洁净手术室定义:采用一定的空气洁净措施,使手术室达到一定的细菌浓度和空气洁净级别. 不同净化级别手术室用途百级(特别洁净)心脏手术、假体置换、器官移植、神经外科千级(标准洁净)骨科、整形外科、普外一类手术等万级(一般洁净)胸外科、泌尿科、妇产科、耳鼻喉及口腔科等十万级(一般洁净)门诊、急诊、感染手术。
洗手护士职责1.具有高度的责任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术前一口了解病情,查阅书籍,以熟悉手术步骤。
3.术|jij 20-30分钟洗手,布置器械台并与巡冋护士共同清点器械与物品的数暈、性能和完整性。
4.协助手术医生铺盖无菌布单。
5.术屮密切注意手术进度,做到迅速、正确、主动配合。
6.术屮的标本勿用手接触,妥善保管,防止污染、丢失。
7.关闭体腔及较深部手术的前后,与巡冋护士共同核对器械与物品确认无谋方可关闭。
8.手术结束后的器械应按规定流程处理。
巡回护士职责1.进入手术间应先“晨抹”。
准备手术所需用物,检查电源、仪器设备等性能。
2.热情接待患者,详细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血化验单、备皮准备并询问禁食情况。
做好恰当的心理护理。
3.建立静脉通道。
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4.约束病人固定肢体时要防止受压,特殊体位时应注意避免神经损伤。
5.使用电刀要注意正确连接、安装,防止烫伤。
6.协助手术人员穿手术衣。
7.术前及关腔前后与洗手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并做好记录。
8.对四类手术要做好术前会诊和术后三天的随访工作。
(我科由会诊11・7班完成)9.密切配合手术,做到积极主动,不擅自离岗。
10.术屮用药应谨慎杳对。
输血须由两人核对签名,方可输入。
11.术中督促参观人员遵守无菌原则。
12.手术结束后,协助医生包扎伤口,勿使病人受凉。
13.整理手术间,物归原处。
做好报帐和登记工作。
手术室无菌观念♦穿戴无菌手术衣及手套后,应明确有菌无菌界线。
1、手术室出入路线怎样布局?答:手术室应设有三条出入路线,一为工作人员出入路线,二为伤病人出入路线,三为器械敷料等循环供应路线.尽量做到隔离,避免交叉感染.2、手术室的三区怎样划分?答:(1)非限制区(污染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更衣室、更鞋室。
(2)半限制区(清洁区)包括器械室、敷料室、洗涤室、恢复室、手术间外走廊等.(3)限制区(无菌区)包括手术间、洗手间、无菌物品贮存间、手术间内走廊等。
3、洁净手术室的级别怎样划分?答:根据每立方米中粒径大于或等于0。
5µm空气灰尘粒子数的多少,洁净手术室可分为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四种.数字越高,净化级别越低。
4、手术间的的温度与湿度是多少?答:手术间的温度应维持20℃~24℃,湿度应在50%~60%。
5、如何做好手术间的门户管制?答: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活动,更不应开启通向外走廊的门户。
加强管制,严防污染空气进入。
6、怎样做好洁污控制?答: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必须分室,如果不得不同室进行,应先行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
接台手术人员在2台之间要严格实行刷手、消毒手臂及无菌手术衣、手套等的更换。
2台手术之间,若条件允许,应尽量做好环境净化和药液湿拭消毒,包括湿拭地面.7、何谓无菌手术?答:包括甲状腺手术、脾切除、疝修补、非开放性骨折、心脏手术等。
这类手术的全过程均在无菌状态下进行。
无菌手术也称一级切口手术。
8、何谓污染手术?答:包括肺、胃肠和阑尾部位手术,在手术过程中的一定阶段有被污染的可能,这类手术也称二级切口手术。
9、何谓有菌手术?答:包括脓肿切开和引流、开放性骨折、烧伤等手术,手术部位己有感染形成,这类手术也称感染手术。
10、何谓甲级切口愈合?答:指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11、何谓乙级切口愈合?答:指愈合欠佳,即切口愈合有缺点,但未化脓的愈合,如缝线感染(针孔脓点、红肿、硬结超过一般反应者)、血肿、积脓、皮肤坏死、脂肪液化、切口破裂等.12、何谓丙级切口愈合?答:切口化脓,并因化脓需将切口敞开或切开引流者。
手术室基础知识1、手术室分为三个区,即限制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
1).限制区包括:手术室、洗手间、手术间内走廊、无菌物品间、储药室、麻醉预备室等。
2).半限制区包括:器械室、敷料室、洗涤室、消毒室、手术间外走廊、恢复室、石膏室等。
3).非限制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标本室、污物室、资料室、电视教学室、值班室、更衣室、更鞋室、医护人员休息室、手术患者家属等候室等。
三个区必须严格区分。
2、手术室还应设三个出入口,即患者出入口、工作人员出入口、污物出口。
3、手术间大致分为三类:特别洁净、标准洁净和一般洁净。
同时,宜设立急诊手术间和感染手术间。
急诊手术间应设在限制区的最外面;感染手术具有污染性或传染性,宜设在最近外走廊的一端,尽量减少对其他手术室的污染。
4、洗手间具有自动出水龙头、洗手液、擦手液、无菌毛巾或纸巾、消毒毛刷、计时钟。
5、无菌物品间内物品架应距墙壁5cm、离房顶50cm、离地面20cm。
6、器械准备室按专科分类存放器械,便于使用、清点和包装。
7、缓冲室位于洁净空间入口处,其面积不小<3m²。
8、无菌程度要求高的手术如骨科,仍主张采用2%-3%碘酊消毒,75%乙醇脱碘的分步方法进行皮肤消毒。
9、手术消毒原则10、消毒注意事项11、颈前手术消毒范围:上至下唇,下至乳头,两侧至斜方肌前缘。
12、颈椎手术消毒范围:上至颅顶,下至腋窝连线。
如髂骨,上至颅顶,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
13、锁骨部手术消毒范围:上至颈部上缘,下至上臂1/3处和乳头上缘,两侧过腋中线。
14、胸椎手术消毒范围:上至肩,下至髂嵴连线,两侧至腋中线。
15、腰椎手术消毒范围:上至两腋窝连线,下过臀部,两侧至腋中线。
16、髋部手术消毒范围:前后过正中线,上至剑突,下过膝关节,周围消毒。
17、四肢手术消毒范围:周围消毒,上下各超过一个关节。
18、无菌技术是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室手术室护士的基本护理操作,是预防手术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
手术室基本知识1、手术室出入路线怎样布局?答:手术室应设有三条出入路线,一为工作人员出入路线,二为伤病人出入路线,三为器械敷料等循环供应路线。
尽量做到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手术室的三区怎样划分?答:(1)非限制区(污染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更衣室、更鞋室.(2)半限制区(清洁区)包括器械室、敷料室、洗涤室、恢复室、手术间外走廊等。
(3)限制区(无菌区)包括手术间、洗手间、无菌物品贮存间、手术间内走廊等。
3、洁净手术室的级别怎样划分?答:根据每立方米中粒径大于或等于0.5µm空气灰尘粒子数的多少,洁净手术室可分为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四种.数字越高,净化级别越低.4、手术间的的温度与湿度是多少?答:手术间的温度应维持20℃~24℃,湿度应在50%~60%。
5、如何做好手术间的门户管制?答: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活动,更不应开启通向外走廊的门户。
加强管制,严防污染空气进入。
6、怎样做好洁污控制?答: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必须分室,如果不得不同室进行,应先行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
接台手术人员在2台之间要严格实行刷手、消毒手臂及无菌手术衣、手套等的更换.2台手术之间,若条件允许,应尽量做好环境净化和药液湿拭消毒,包括湿拭地面.7、何谓无菌手术?答:包括甲状腺手术、脾切除、疝修补、非开放性骨折、心脏手术等。
这类手术的全过程均在无菌状态下进行。
无菌手术也称一级切口手术.8、何谓污染手术?答:包括肺、胃肠和阑尾部位手术,在手术过程中的一定阶段有被污染的可能,这类手术也称二级切口手术。
9、何谓有菌手术?答:包括脓肿切开和引流、开放性骨折、烧伤等手术,手术部位己有感染形成,这类手术也称感染手术。
10、何谓甲级切口愈合?答:指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11、何谓乙级切口愈合?答:指愈合欠佳,即切口愈合有缺点,但未化脓的愈合,如缝线感染(针孔脓点、红肿、硬结超过一般反应者)、血肿、积脓、皮肤坏死、脂肪液化、切口破裂等.12、何谓丙级切口愈合?答:切口化脓,并因化脓需将切口敞开或切开引流者。
1、手术室出入路线怎样布局?答:手术室应设有三条出入路线,一为工作人员出入路线,二为伤病人出入路线,三为器械敷料等循环供应路线。
尽量做到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手术室的三区怎样划分?答:(1)非限制区(污染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更衣室、更鞋室。
(2)半限制区(清洁区)包括器械室、敷料室、洗涤室、恢复室、手术间外走廊等。
(3)限制区(无菌区)包括手术间、洗手间、无菌物品贮存间、手术间内走廊等。
3、洁净手术室的级别怎样划分?答:根据每立方米中粒径大于或等于0.5µm空气灰尘粒子数的多少,洁净手术室可分为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四种。
数字越高,净化级别越低。
4、手术间的的温度与湿度是多少?答:手术间的温度应维持20℃~24℃,湿度应在50%~60%。
5、如何做好手术间的门户管制?答: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活动,更不应开启通向外走廊的门户。
加强管制,严防污染空气进入。
6、怎样做好洁污控制?答: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必须分室,如果不得不同室进行,应先行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
接台手术人员在2台之间要严格实行刷手、消毒手臂及无菌手术衣、手套等的更换。
2台手术之间,若条件允许,应尽量做好环境净化和药液湿拭消毒,包括湿拭地面。
7、何谓无菌手术?答:包括甲状腺手术、脾切除、疝修补、非开放性骨折、心脏手术等。
这类手术的全过程均在无菌状态下进行。
无菌手术也称一级切口手术。
8、何谓污染手术?答:包括肺、胃肠和阑尾部位手术,在手术过程中的一定阶段有被污染的可能,这类手术也称二级切口手术。
9、何谓有菌手术?答:包括脓肿切开和引流、开放性骨折、烧伤等手术,手术部位己有感染形成,这类手术也称感染手术。
10、何谓甲级切口愈合?答:指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11、何谓乙级切口愈合?答:指愈合欠佳,即切口愈合有缺点,但未化脓的愈合,如缝线感染(针孔脓点、红肿、硬结超过一般反应者)、血肿、积脓、皮肤坏死、脂肪液化、切口破裂等。
12、何谓丙级切口愈合?答:切口化脓,并因化脓需将切口敞开或切开引流者。
13、各种手术伤口一般为几天拆线?答:头面颈部手术3-5天,腹部手术5-7天,躯干手术7-10天,四肢手术10-14天,关节附近手术2周。
为避免伤口裂开或缝线反应,也可间隔拆线。
14、无菌手术感染率的指标是多少?一次性物品使用合格率?答:无菌手术感染率为≤0.5%。
一次性物品使用合格率为100%。
15、何谓无菌技术操作?答:无菌技术操作是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使己灭菌的物品,保持无菌状态不再受污染,防止任何微生物进入机体的一种方法。
16、手术人员穿上无菌手术衣后,无菌区的范围是多少?答:手术人员穿上无菌手术衣后,只有腰部以上到肩的前缘、袖口到手肘上的10 cm可视为无菌区。
17、手术室常用的无菌术有哪些?答:(1)物品灭菌技术。
(2)外科刷手术。
(3)穿无菌手术衣、戴手套。
(4)铺无菌器械车及铺无菌巾。
(5)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6)术中无菌技术操作等。
19、手术进行中,工作人员需调换位置时,应如何做?答:应稍离开手术台,背对背地进行互换,并注意不得污染手臂及无菌区域。
20、手术参观者与手术区保持的距离是多少?答:保持的距离是30—40cm以上。
21、铺无菌器械车需用多少层无菌单?无菌车应垂过车缘多少公分?答:铺无菌器械车需用6层无菌单,防止水及血液渗湿污染。
无菌车应垂过车缘33cm以下,周围距离要均匀,车缘下应视为有菌区。
22、手术区域铺单有哪些要求?答:手术区铺单一般要求有4—6层无菌单,外层最少2层,尽量使用大小合适的单子。
23、热水袋使用时的温度是多少?答:热水袋不可灌水太多,一般以1/3~1/2为宜。
水温为50℃~60℃,小儿、昏迷、低温麻醉病人水温为40—50度。
24、何谓消毒?答:是指清除和杀灭人体表面和无生命物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
25、何谓灭菌?答:指清除和杀灭一切微生物。
26、无菌物品存放区的卫生学要求是什么?答:(1)空气细菌数不超过200cfu/ m³。
(2)物体表面细菌数不超过5cfu/cm²。
(3)工作人员手细菌数不超过5cfu/cm²。
(4)灭菌后物品及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不得检出任何种类的微生物及热原质。
注:CFU(colong—forming units)(捕获的细菌经培养形成菌簇的单位数缩写)27、洁净手术室的卫生学要求是什么?答:(1)空气细菌数≤10 cfu/m³。
(2)物体表面细菌数≤5cfu/ cm²。
(3)医护人员手细菌数≤5cfu/cm28、普通手术室的卫生学要求是什么?答:(1)空气细菌数≤200 cfu/m³。
(2)物体表面细菌数≤5cfu/ cm²。
(3)医护人员手细菌数≤5cfu/cm29、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存放原则是什么?答: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
离天花板50cm。
30、何谓特异性感染?答:特异性感染是指由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及致命性的强毒力病原体而引起的感染。
如开放性结核病、SARS、破伤风、气性坏疽等。
刷手的范围是手指至肘关节上10cm。
32、外科洗手合格的标准是什么?答:外科洗手合格的标准为培养无细菌生长。
33、何谓高水平消毒?适用范围?答:对细菌、芽胞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
此法适用于消化道内窥镜、呼吸道内窥镜、阴道镜等检查,一般用2%戊二醛浸泡30分钟。
消毒后用无菌蒸馏水充分冲洗。
而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所有器械,包括内窥镜的脑室镜、胸腔镜、腹腔镜、关节镜等必须灭菌,如用2%戊二醛浸泡须达10小时。
34、戊二醛的杀菌机制是什么?答:通过对微生物蛋白质的烷基化作用,封闭细菌的细胞外层,灭活细胞酶而完成的。
其活性受PH值影响。
35、含氯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是什么?答:通过其溶于水后所产生的次氯酸及其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氧,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氧化分解而达到杀菌目的。
36、环氧乙烷的杀菌机制是什么?适用于哪些物品的灭菌?答:环氧乙烷通过对微生物的蛋白质,DNA、RNA的烷基化作用,阻碍它们正常的反应和新陈代谢而致微生物死亡。
对不耐高温的物品,如导管、内窥镜类、精密仪器等,可采用此法消毒。
37、环氧乙烷灭菌时的适宜温度和温度是多少?答:一般控制在54±3℃,湿度在50%-70%为宜。
38、环氧乙烷灭菌合格的标准是什么?答:每次灭菌工艺监测符合要求,每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达标,每月生物监测生物培养阴性。
39、预真空蒸汽灭菌时,器械包的体积是多少?重量要求为多少?答:器械包的体积一般不超过30cm×30cm ×50cm。
器械包不超过7kg。
40、下排气蒸汽灭菌时,器械包的体积是多少?答:包的体积不超过30×30×25 cm。
器械包重量不超过5kg。
41、对压力蒸气灭菌物品有效期的要求是什么?答:高压灭菌物品的有效期,在炎热潮湿季节一般不超过7天,寒冷干燥季节可延长至14日。
42、手术中为什么常用肝素作抗凝剂?答:(1)肝素在体内、外均有迅速而强大的抗凝作用。
(2)肝素可与抗凝血酶Ш结合,使抗凝血酶Ш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增强,使凝血酶立即失活。
(3)抑制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故临床上常用肝素作防凝剂。
43、病人入手术间后,巡回护士核对的内容是什么?答:入手术间后巡回护士认真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双侧器官时明确左右侧)术前用药、术中用药、麻醉方法,手术开始前,由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再次核对手术部位。
44、怎样防止输错血?答:(1)取血时核对配血单上科别、床号、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
再核对病人与供血者的血型、血袋(瓶)号及采血日期、失效期。
(2)输血前检查血袋是否严密、有无破损,再检查血液颜色,有无溶血、凝块、絮状物等,有疑问及时与血库联系处理。
(3)输血前与另一名护士或麻醉师再次核对上述各项,并在配血单上签全名。
45、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的手术,需核对的次数及内容是什么?答: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的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后共三次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目,防止异物遗留体内。
46、使用无菌物品前应查看的内容有哪些?答:使用前查看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潮湿,以及指示胶带与指示卡变色是否均匀一致,是否达到灭菌要求,否则不能使用。
47、常用手术体位有几种?答:(1)仰卧位:一般头、颌面、颈、胸、腹、四肢等部位手术皆可使用。
(2)侧卧位:适用于颅脑手术、胸腔手术、肾脏等手术。
(3)半侧卧位:适用于胸前肋间切口手术,如二尖瓣分离术等。
(4)俯卧位:适用于背部、脊柱畸形矫正及椎体骨折固定等手术。
(5)半坐位:适用于鼻咽部、口腔手术。
(6)坐位:适用于鼻咽部手术,扁桃腺摘除术。
(7)膀胱截石位:适用于直肠会阴部、妇科阴道及尿道等手术。
48、安置体位的原则是什么?答:(1)手术野暴露良好。
(2)不影响病人呼吸循环功能。
(3)使病人感觉舒适,且不压伤肢体。
(4)固定后能保持原位,不致术中移动。
49、怎样防止手术部位错误?答:(1)医师填写手术通知单时,必须详细写明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
(2)特别是脑、颈、胸、肾、肢体等部位及疝等对称性器官手术,手术通知单必须注明。
(3)安置手术体位前,巡回护士必须查看病历等,认真核对手术部位,清醒病人可直接询问其本人。
(4)手术开始前,手术者再次核对X线片、病历记载、手术部位等,以杜绝手术部位错误。
50、术中手术器械传递时应注意什么?答:(1)速度要快、方法要准、器械要对,术者接过器械后不需要调整方向即可使用。
(2)传递器械力度要适中,达到提醒术者的注意力为度。
(3)根据手术部位,及时调换手术器械。
(4)洗手护士要及时收回切口周围的器械,避免堆积,防止掉地。
(5)传递器械时,有弧度的弯侧向上;有手柄的朝向术者;单面器械垂直递;锐利器械的刀口向下水平递。
51、术中手术敷料传递时应注意什么?答:(1)速度要快、方法要准、物品要对,不带碎屑、杂物。
(2)洗手护士要及时更换切口敷料,避免堆积,防止掉地。
(3)纱布类敷料应打开、浸湿、成角传递,固定带或纱布应留有一端在切口外,不可全部塞入体腔,以免遗留在组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