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是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旧称 “广州湾”,别称 “港城”1。以下是其概况: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轴高,东西两侧低,南北高而中间低,境内有广东省最大岛屿东海岛。
气候特征
属于热带北缘季风气候,终年受海洋气候的调节,长夏无冬、秋春相连,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雷暴日数多,台风影响频繁。
人口与行政区划
2023 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707.84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4.30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340.27 万人,城镇化率 48.07%。截至 2021 年 10 月 31 日,湛江市辖 4 个区、2 个县,代管 3 个县级市,下设 82 个镇、2 个乡、37 个街道。
历史沿革
经济发展
2024 年,湛江市地区生产总值 3839.93 亿元,同比增长 1.2% 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733.87 亿元,同比增长 3.6%;第二产业增加值 1237.24 亿元,同比下降 1.0%;第三产业增加值 1868.82 亿元,同比增长 1.6% 1 。湛江是中国首批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整体经济属于广东省地市 GDP 总量第三梯队 1 。作为广东 “制造业当家” 战略的重要阵地,湛江正以 “蓝色经济” 为引擎全速前进,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中科炼化等 “巨无霸” 项目落地,撑起临港工业脊梁。其水产年产量连续 20 年居全省首位,“湛江对虾”“湛江生蚝” 享誉全国。
文化特色
旅游资源
交通状况
湛江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及中国综合交通枢纽,为全球运输网络节点城市。国家沿海运输通道和二连浩特至湛江运输大通道交汇于境内,有湛徐高速、渝湛高速、汕湛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境内的湛江港是中国沿海主要港口,拥有华南地区最深的 40 万吨级航道。湛江吴川国际机场通航全球,深湛高铁贯通南北,海陆空立体交通网逐渐完善。
历史文化
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截至2023年底,湛江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106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9个、省级39个、市级58个。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63人,其中国家级5人、省级61人、市级97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0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1个、省级非遗工作站2个。
湛江文物 截至2023年底,湛江市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538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9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湛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4处。
历代名人
湛江历代名人辈出,湛江市有唐朝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清朝闽浙总督陈瑸,清朝著名学者陈昌齐,爱国将领窦振彪,粤西地区唯一状元林召棠,中国驻美第一任公使陈兰彬,抗法英雄吴邦泽,抗法爱国县令李钟珏,湛江市最早的中共党员、广东农民运动著名领导人之一黄学增,抗日爱国将领张炎等。
湛江市市花
湛江市市花民国时期为凤凰花。1984年,经市民评选,紫荆花被评为市花。紫荆花花色紫红,又称“满条红”。
以上数据来源于湛江市统计局2024年4月发布的《2023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湛江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2023年11月出版的《湛江年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