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的家乡湛江,为什么一点也不广东

8月5日,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国14岁选手全红婵三跳满分,最终以466.20分夺冠。全红婵家乡湛江市麻章区的父老乡亲手举红旗,舞狮放礼花为其祝贺,恭喜中国再添一金。

湛江人是有多宠这位家乡的小英雄呢?三家湛江企业为全红婵赠送了住宅、商铺、奖金。之前全红婵接受采访说想吃辣条,这下不光是辣条,小卖铺都有了。

不只是奥运冠军,今年初就火出圈的徐闻菠萝,热门网剧《隐秘的角落》,都让全国把目光聚焦在了这里。广东湛江,这座城究竟还有多少惊喜?

我们印象中的典型广东,是珠三角、大湾区,这里是广东的政治经济中心。但广东的文化很多样,规模稍大的有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和雷州文化四种。湛江,就是“雷州文化”所在主要区域,这里有中国第三大半岛雷州半岛,有一片菠萝的海,也是中国大陆的最南端,这里“很不广东”。

湛江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不仅是广东省的一个角落,也是中国大陆最南端,名副其实的“隐秘角落”。

湛江没有一条真实的江叫湛江。这里历史上曾属椹川县,古“椹川”亦有称为“湛川”,湛江是“湛川”与“鉴江”各取一字而成。虽然境内河流较多,但大多源流短、水量小,鉴江、九洲江、南渡河、遂溪河等算是比较有规模的河流。

虽然湛江没有湛江,却有个“广州湾”,不过与大名鼎鼎的广州市并没有关系。清政府在法国胁迫下签订了《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遂溪、吴川两县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今湛江港湾)划为法国租界,统称“广州湾”。抗战胜利后,以“广州湾”租借地辟为省辖市,定名“湛江市”。

湛江保留着许多法式建筑,这些街景也构成了《隐秘的角落》中的风景,南海之滨耀眼的阳光照射在斑驳陆离的墙壁上,湿漉漉的街道耸立着老房子和法式小屋,共同构建了湛江复古且复杂的气质。

1925年,还在美国留学的闻一多遥想“广州湾”,发出了“东海和硇州是我的一双管钥,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的叹息;曾留学法国的周总理来湛江视察,粉瓦黄墙的建筑让他想起巴黎,于是“小巴黎”成了湛江的标签之一;邓公在1960年提出的“北有青岛,南有湛江”也成了这座城市的slogan。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让湛江一年中气温高于15 ℃的日子超过300天;雷州半岛是中国第三大半岛,有着长达1555.7公里的海岸线;陆地大部分由半岛和岛屿组成,平原占达66%;优质的红土为众多植物提供了优良的生长地。

就是这些优良的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条件,造就了一个“好吃的”湛江。无论是海里游的,地上跑的,还是土里种的,湛江都有拿的出手的招牌!

自古以来,徐闻就是兵家驻防和商旅往来的要地,去海南岛的必经之路,苏东坡曾说:“四州之人以徐闻为咽喉。”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谪居徐闻时,曾感慨这里:“其地恒暖,治稻早熟,迁客宜居。”

这片长在陆地上的“菠萝的海”,面积大约35万亩,有5个澳门那么大。这里提供了中国40%之多的菠萝产量,平均每3个菠萝就有1个来自徐闻。

徐闻的砖红土壤,被称之为“红土地”,土层深厚、肥力较高、耕性良好,是徐闻菠萝生长的天然温床;这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菠萝在这样得天独厚的优秀环境中生长,使得甜度更高,香气更浓郁。本地人吃菠萝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

菠萝切片泡盐水后生吃,是再寻常不过;切小块做成各种甜品,榨果汁,做菠萝冰沙,是炎炎夏日的一抹幸福的清凉。然而菠萝并不这么简单,菠萝是水果入菜的集大成者。

一道酸甜可口的菠萝古老肉,俘获了多少吃货的心,更是衍生出菠萝排骨、菠萝鸡、菠萝牛肉、菠萝炖鱼等各种菠萝+肉的组合。更绝的是,菠萝竟然是烧烤摊上的“隐藏彩蛋”,被炭火和酱料改造过的菠萝,味道除了本身的酸甜还多了一种炙烤的香气。菠萝虽好,但一天也不能吃18公斤哦~

除了菠萝,红江橙、荔枝、龙眼、甘蔗、香蕉......这些水果都是湛江名产。在湛江能找到大多数热带作物的踪影,大面积甘蔗的种植也带动了湛江制糖产业发展。湛江的食糖产量一度约占全国25%之多,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蜜罐”。

三面环海的湛江,水产自然也很丰富。一月白鲳、二月生蚝、三月龙虾……十一月骨鳝、十二月沙虫,每个季节都有新鲜的水产,湛江也有中国海鲜之都、中国对虾之都的美称。

今日的湛江已是全国最大的对虾生产和出口基地,年销售量占全国三分之二,其中大部分用于出口。有人测算中国市场每3条对虾就有一条湛江虾,而美国人的餐桌每5条对虾就有一条来自湛江。

湛江人吃蟹也是一绝。湛江青蟹,生长周期里就有几十种不同的名字和吃法:软壳蟹、螚媬蟹、水蟹、肉蟹、干膏蟹、掩仔蟹、重壳蟹、黄油蟹、膏蟹、黄油膏、慢爪蟹…不同生命阶段湛江青蟹,口味也不一样,肥的油焗,瘦的煮粥,大的清蒸,小的爆炒。

在烧烤摊上,湛江海鲜的王者属于生蚝。北潭柱养的生蚝壳厚肉甜,官渡吊养的生蚝肥大无渣,放上蒜蓉和黄油,碳火这么一烤,滋滋的响声中汁水四溢,吃上一口就是大海的味道。

沙虫也是湛江人的心头爱。白白胖胖,晃晃悠悠,没有骨头,没有刺,清蒸、白灼、爆炒、生滚、熬粥等等,肉厚油肥肉嫩,愈嚼愈鲜。不过好沙虫这口的人爱“死”,怕的也怕“死”。

大海鲜有大海鲜的吃法,小海鲜有小海鲜的滋味,无论是奢华还是低调,新鲜和时令是湛江人最关注的东西。有的湛江本地人包船出海自己钓鱼,然后回码头附近马上找一家大排档加工。在他们看来,这样离水不超过五分钟的海鲜才是真正的海鲜。

海里的鲜让人口水直流,而陆上的鲜——湛江鸡也不甘示弱。“名震雷州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对于酷爱吃鸡的人来说,生活在湛江是一种幸运。

卖白切鸡的店铺招牌上,“湛江”两个突出的大字是品质的保证。在中国大陆的北热带海岸、雷琼火山岩地貌上生长的湛江鸡,外表金黄油亮、入口皮爽肉滑、香味浓郁,只需要一叠沙姜酱油,这口湛江白切鸡足以销魂,是众多远在他乡的湛江人深深思念的家乡味。

湛江人对鸡有多热爱?开年第一日,湛江有的地方家家户户宰鸡烧香,或以红纸剪鸡作窗贴“年红”,有的地方会举行百鸡宴、千鸡宴等节庆活动来纪念“鸡日”,祈祷家运兴盛。

特殊且优异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舌尖上的美味湛江,同时也塑造了湛江多样的文化风俗,让这片“隐秘的角落”散发着既香甜又“雷人”的风采。

冰心到湛江后曾说:“从严冬的北京,骤然来到浓绿扑人的湛江市,一种温暖新奇的感觉,立刻把我们裹住了。”

在古代,湛江地区远离中原,这里是南蛮之地,这里是不得圣宠的臣子们的流放的地方。雷州有个“十贤祠”,是百姓为了纪念十位为当地做出贡献的贤达而建,他们其中就有被贬的苏轼、寇准、苏辙等。

湛江“雷人”的东西还真是挺多,就比如这个半岛叫“雷州半岛”,雷州才是这里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雷州文化”。

雷州是世界著名雷区之一,有独特的“雷神”崇拜民俗,也许雷州的名字便由此而来,不过“雷神”却是存在过的现实人物。

唐贞观年间,陈文玉出任雷州刺史,他上奏请求改合州为雷州并沿用至今。陈文玉励精图治,使雷州半岛人民安居乐业,为了纪念这一个德政昭彰的地方官,郡民于州城西南五里英榜山设立“雷祖祠”,尊陈文玉为雷祖、雷神。

中国各地的石雕中常见石狮、石马、石人等,但雷州常见的却是石狗。雷州石狗源于南朝陈太建年间(569—582)“九耳神狗”的传说,也和雷祖有莫大关系。据说,雷州境内现存有1.5万至2.5万只古石狗,被称为散布民间的“雷州兵马俑”。

位于桂、粤、琼三省交界位置上的湛江,南来北往的人聚集在这里,于是湛江方言也颇为复杂,不同区县操的方言不一样,雷州话、客家话、广州白、湛江白、普通话等遍布五县四区。

最早以前这里居住着俚、僚等少数民族,唐宋时期大量汉民移入,大多数来自福建南部,闽南的基因被移民注入到这里,所以雷州人说起话来听起来像闽南语。

流传下来的不止口音,还有那里的农耕风俗,其中就有来自于闽南的“过火海”。元宵节的夜晚,人们会在村子空地堆上木条、柴火,点燃之后火光冲天,人们围在火场外围祈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闽南人可谓打入了“敌人”大后方。“吃”福建人的广东人,你们家后院“起火”啦!

湛江,连通桂、粤、琼三地,是中国最大的菠萝产地,是海鲜之都,也是一座甜蜜的“糖”城。

湛江,曾经的“隐秘角落”不再隐秘,过往的“南蛮之地”现如今成了中国“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的重要节点之一。

湛江,大海和红土是她的底色,阳光和雨水为她梳妆,漫长的海岸线为她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雷州文化”是她深厚的底蕴。

湛江,这座粤西和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首批“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支点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湛江,这个“隐秘的角落”,中国大陆的“南极”,还有无数奇美的风物,等待我们去发现。

THE END
0.不止五龙入湛,高速湛江“花开五瓣”湛江地貌的多元与经济发展的快进程 跨越山海 气贯长虹 在地图上看湛江的高速交通 渝湛、广湛、玉湛、汕湛、湛徐 构成高速公路“花开五瓣”的新格局 串联起沿途的村庄、庙宇、农田 构筑成独一无二的风景 玉湛高速黄略竹园互通。 东雷高速与一旁的湿地美景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画面。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2486516635=876a?:7:<4356/uqyon
1.湛江市地图卫星地图实景全图这是湛江地图网页,提供中国广东省湛江市卫星地图高清版,包括可以看到城市、村庄、房子和真实地貌景观的湛江市3D实景地图全图,是在线的超清晰卫星遥感影像地图,可放大全景图像。 使用方法:可用鼠标或手指拖移、放大、缩小地图;点击地图获取经纬度。 以上湛江市地图会定期更新,欢迎回访。jvzq<84fkv{/djokw0io1Hnf?3:9(r{maug>3976546v
2.我的家乡湛江湛江地貌大部分属台地海岸,北部有丘陵地区。湛江的山岭不见高峰,也不算险峻,独有一番苍绿滴翠风彩。有双峰嶂,谢鞋山,鹰峰山,笔架岭,石门岭,三岭山,交椅岭,石岭和高山岭。其中双峰嶂位于廉江塘蓬镇西北面,海拔382米,是湛江市境内最高的山。九洲江两岸,田园风光美不胜收。稻田蔗海,蕉园橙林,绿树修竹,郁郁葱葱。jvzq<84yyy4vpsx0eqs0|~tygpqv1:<635>/j}rn
3.不止五龙入湛,高速湛江“花开五瓣”!南方plus湛江地貌的多元与经济发展的快进程 跨越山海 气贯长虹 在地图上看湛江的高速交通 渝湛、广湛、玉湛、汕湛、湛徐 构成高速公路“花开五瓣”的新格局 串联起沿途的村庄、庙宇、农田 构筑成独一无二的风景 玉湛高速黄略竹园互通。 东雷高速与一旁的湿地美景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画面。 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39>1345d7@883;6/j}rn
4.黄日辉老师所获省级课程思政项目介绍使学生在学习地貌学原理和相关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最新科研前沿,增强学生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和兴趣,引导学生投身科研和考研深造;又加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地貌认识,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科研基地和红色遗址设为实践考察基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引导学生关注湛江地区火山地貌资源,并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和jvzquC41f0rjppscp0kew7hp1fry{8nphq523=9179820qyo
5.湛江地貌 湛江的陆地大部分由半岛和岛屿组成,多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阶地。全市总面积中,平原占66.0%,丘陵占30.6%,山区占3.4%。 北部低丘陵区,地势最高为廉江市北部、西北部,以海拔80~250米的低丘陵为主,有湛江最高点双峰嶂(海拔380米)与数十座100~300米的峰岭并排,形成一道屏障。其余山地多呈扁馒头形小山丘jvzq<84yyy4vpsx0eqs0z~jzk1wvcwpg146269:48261295a32<82?8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