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胜鉴赏课教案docx

认证主体:惠州市共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381MA56MC4BXU

下载本文档

世界名胜鉴赏课教案一、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世界名胜鉴赏2.授课教师:[教师姓名]3.授课对象:[具体年级和班级]4.课程类型:鉴赏课5.课时安排:[X]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世界上著名名胜古迹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等基本信息。掌握不同类型名胜古迹的鉴赏方法,如从建筑艺术、文化内涵、历史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和文字描述名胜古迹的特色和魅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组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著名名胜古迹的主要特点和文化价值。掌握名胜古迹鉴赏的方法和技巧。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角度深入理解名胜古迹的价值。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观点和个性化的鉴赏表达。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世界名胜古迹的基本信息、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等知识。2.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名胜古迹的魅力。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4.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深入探究名胜古迹的特色和价值。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世界名胜鉴赏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他被中国的长城深深震撼了。当他站在长城上,望着那蜿蜒起伏的巨龙,心中充满了敬畏和惊叹。他不禁感叹道:“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它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同学们,长城作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前往观赏。那你们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像长城这样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吗?(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世界名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名胜鉴赏的课堂,去领略世界各地那些独特的文化瑰宝。(二)新课讲授(30分钟)1.世界名胜古迹概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名胜古迹图片,如埃及金字塔、法国埃菲尔铁塔、意大利罗马斗兽场、中国故宫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名胜古迹的名称和所在国家。讲解世界名胜古迹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世界名胜古迹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包括历史建筑、文化遗址、自然景观等多种类型。2.埃及金字塔(10分钟)详细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埃及金字塔位于埃及尼罗河西岸,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大约建于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200年之间。结合图片和视频,讲解金字塔的建筑风格和结构特点。金字塔采用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形状为正四棱锥体,底边呈正方形,四个侧面是等腰三角形,倾角约为51°50′。金字塔内部有复杂的通道和墓室,墙壁上刻有精美的浮雕和文字。分析金字塔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它体现了古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天文学知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宗教信仰。3.法国埃菲尔铁塔(10分钟)介绍埃菲尔铁塔的地理位置和建造背景。埃菲尔铁塔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是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而建造的,于1889年建成。通过图片和动画演示,讲解埃菲尔铁塔的建筑结构和独特设计。埃菲尔铁塔高324米,由四条带有混凝土水泥台基的铁柱支撑,塔身采用镂空结构,看起来轻盈而优雅。铁塔共有三层,每层都设有观景台,游客可以俯瞰巴黎市区的美景。探讨埃菲尔铁塔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埃菲尔铁塔不仅是法国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代表了当时法国在建筑技术和艺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也成为了巴黎这座浪漫之都的象征,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三)课堂练习(20分钟)1.小组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份资料,资料内容包含世界上其他一些名胜古迹的相关信息,如名称、地理位置、简单介绍等。要求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名胜古迹,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研究和讨论:查阅更多资料,了解该名胜古迹的详细历史背景、建筑特色、文化价值等。制作一份简单的PPT,内容包括名胜古迹的图片、基本信息介绍、小组对其特色和价值的分析等。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展示和讲解,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2.教师巡视指导在学生小组讨论和制作PPT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四)课堂总结(5分钟)1.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PPT,并进行讲解。其他小组认真倾听,之后可以进行提问和交流。2.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学生们的努力和成果,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如资料收集不够全面、分析不够深入等。3.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世界名胜古迹的概念、分类,以及埃及金字塔、法国埃菲尔铁塔等典型名胜古迹的特点和价值,强调名胜古迹鉴赏的方法和要点。(五)课后作业(5分钟)1.选择本节课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名胜古迹,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鉴赏短文,要求内容包括该名胜古迹的基本信息、独特之处以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2.收集更多关于世界其他名胜古迹的资料,下节课进行分享和交流。六、教学内容分析1.在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本节课是世界文化遗产系列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位于教材的[具体章节]。通过对世界名胜古迹的鉴赏,帮助学生拓宽文化视野,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世界名胜古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学习本节课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欣赏到世界各地独特的建筑艺术和自然风光,更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为后续学习世界文化遗产的其他相关内容奠定基础。2.内容特点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多种类型的名胜古迹,如古代建筑、历史遗址等。这些名胜古迹各具特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在介绍名胜古迹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等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七、教学反思1.目标达成情况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了解世界著名名胜古迹的基本信息和主要特点,掌握了一定的鉴赏方法,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基本达成。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自主探究等活动,提高了合作学习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在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上还有待加强。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但在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强化。2.问题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历史背景知识的储备不足,影响了对名胜古迹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渗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小组讨论环节中,个别小组存在参与度不高的情况,部分学生过于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思考和主动发言的意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时间把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课堂练习环节由于各小组进度不同,导致整体时间有些紧张,部分小组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展示和交流。3.方法效果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和自主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资料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了名胜古迹的魅力;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更加灵活的调整。例如,对于一些抽象的文化概念,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或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4.学生反馈课后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很感兴趣,认为通过学习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世界名胜古迹,拓宽了知识面。学生们普遍反映小组讨论和展示活动很有意义,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但也有部分学生提出,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增加更多的实地考察或视频资料,让学习更加生动有趣。5.改进措施加强历史文化知识的教学,在课前布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理解名胜古迹的文化内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相关的历史故事和背景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和引导,明确小组分工,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小组讨论前,提出明确的问题和要求,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交流。对于参与度不高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教学设计《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对资料的阅读,概括、初步学会对景观特点的描述。从地理角度说明景观特点的形成原因 重点与难点: 景观特点的描述和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教具:多媒体,图片资料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问题:1.你去过哪些著名景区? jvzq<84okr4lcxxjk0kd‚x0eqs0lrfqzwktjnok17;7::>0jvsm
1.版:3.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1课时)教学设计江南中学地理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授课人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2018-04-13 课标依据 通过对景观的自然成因和人文成因的理解,学会从外观结构和形成原因两方面欣赏旅游景观。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的第三节内容,在前两节内容的基础上,介绍了“黄山风景名胜jvzquC41yy}/|}m0eun1|thv1?28>>3:0nuou
2.四年级《颐和园》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 在品读、欣赏中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并学习本课按空间变换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情感目标:了解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sncqz{fuqjlk1<38>870jznn
3.高中地理高中地理_旅游景观欣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2.掌握旅游景观欣赏的主要方法。 3.培养审美情感,提高审美素质。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到地理新课程标准的一项要求:旅游景观欣赏从多读书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54;4:29912:5392652@90ujzn
4.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精选10篇)设计意图: 课文讲的是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之奇石,景色奇美,生动有趣。课文由三幅图和六个自然段组成。课文围绕着“奇石”具体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四个景点,即四块奇石。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想象是孩子的特权之一,在教学中适当地启发学生去美妙地再创造想象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sncqz{fuqjlk1834:<80jznn
5.《九寨沟》教学设计(精选16篇)这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欣赏了九寨沟的美丽景色,共同享受着学习语文的快乐。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生活的美好!就让我们快快乐乐地学习,美美地欣赏这个精彩的世界吧! 《九寨沟》教学设计 篇3 《九寨沟》教学反思 九寨沟素有“人间仙境”的美称,景物华美奇秀。本文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了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语句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jcx}wguookjslk{{xgwokcqgo1@99;67/j}rn
6.《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精选16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精选16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篇1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 同学们去的地方可真不少!真让老师羡慕。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乘上旅游快车一同到黄山去转转,看一看那里闻名天下的奇石,愿意吗?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jcx}wgy{okjslk{{xgwokcqgo1A62;57/j}rn
7.《黄山奇石》教学设计(通用15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通用15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篇1 《黄山奇石》(五、六年制第四册第七单元第18、19课)是一篇文质兼美、图文并茂的看图学文教材。教学时,应以图悟文,由文生图,图文结合,训练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理解等能力。 一、谈话揭题,激发情趣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jcx}wggxokjslk{{xgwokcqgo1A6:696/j}rn
8.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通用16篇)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篇1 教学构思: 1、初步看图读文,粗知图文意:先整体感知图意并通过观察了解奇石的特点,再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然后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图文结合研读,体味语言美:通过观察朗读和语言文字训练,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味文中美的语言。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pjcx}wgunflr4::5>8;7mvon
9.《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1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jvzquC41o0xvk€jp0eun1sncqz{fuqjlk1:589<89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