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一山珍亮相央视全新美食纪录片系列《最是一抹中国味》川渝篇!合江长宁

1月26日上线的央视全新美食纪录片系列

《最是一抹中国味》川渝篇

大家都看了吗~

其中第二集《等一下莫慌嘛》中

讲到宝兴鹿耳葱

让我们一起走进

这个纪录片

品味其中的“川味”

《最是一抹中国味》川渝篇

历经742个日夜

走访2800多个川渝乡镇

近6300位调研对象

遇见了传承历史的巴蜀味道

本集简介

高低不平的坡坎,是川渝人生活中的困难、麻烦,川渝人一路向上,用美食标记川渝人闯关的足迹。

高山之上,川渝人以油脂对抗寒凉;河谷地带,川渝人以辣椒改写川渝美食江湖的版图;沙坝之畔,川渝人以腌菜点化一日三餐;江河湖海,川渝人以渔获慰藉劳累身心;溶洞之下,川渝人用泥土拼凑过往。

高山、峡谷、沙坝、湖泊、溶洞,川渝人跨越不同的山川地貌,用双手连接食物与山川,创造了不同的生活样本。

本集“川味”

#1.凉山羊肉汤

凉山人素爱吃羊肉

更是将羊吃出了新花样

羊肉、羊头、羊蹄、羊杂、羊油

从羊头至羊尾演绎出多样的羊肉菜肴

羊常常选取当地最有名的来自

会理、会东的黑山羊以及冶勒的绵羊

肉质细嫩、鲜而不腻

火锅、炖汤无不令人垂涎

#2.甘孜巴塘南区辣椒

巴塘南区辣椒生长在巴塘南区

个儿小、皮薄、汁多、肉嫩

纯绿色无污染

是巴塘县的特色农产品

用其制作的巴塘醋海椒

是多种主食的好配菜

酸辣够味儿的“好伴侣”

#3.西昌“一鱼三吃”

西昌人守着邛海这个大宝库可谓近水楼台

独创的 “一鱼三吃 ”模式

成为了人们家中最普遍的吃鱼方法

南瓜鱼头、泡椒鱼片、香酥鱼排

邛海的原生态食材深受喜爱

#4.叙永两河吊洞砂锅

作为四川非遗 “传统制造”响亮名片之一的

叙永两河吊洞砂锅

由明末时期的湖北龚家传入四川叙永

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叙永所在的川西南

拥有川渝地区最集中的喀斯特地貌

广袤的溶洞无意中为人们

提供了制作吊洞砂锅的原料

本集简介

追寻,等待,时间是蜀南苦竹林里,春末一口苦中带甜的笋;是硗碛藏寨里,印经祈福时攒了整整一年的心愿;是高山上与牦牛追逐的刺激;是雪魔芋晾制厂等待风雪降临时的忐忑;是菜农穿越长江氤氲晨雾,吃到的一口早豆花。

从三餐到四季,从青丝到白头,时间用节气教会川渝人与大地相约,川渝人让时间从无形变得有形。未来,时间会伴随川渝人一起去哪里,川渝人还会有什么新的创造呢?

本集“川味”

#1.长宁苦笋

在长宁

苦笋几乎是家家户户饭桌上

最常见的菜肴

长宁的苦笋与众不同

是我国南方的特有种类

长宁人对于苦笋的药用价值

有一句实在的话语:清热泻火

于是,苦笋变成了长宁人的最爱

#2.宝兴鹿耳葱

它柔滑碧绿,叶片舒展似鹿耳

味道清香,常生长在大山竹林中

鹿耳葱味道鲜美

用以炝炒或是腌制成泡菜都很美味

#3.金阳雪魔芋

金阳雪魔芋生长在海拔3200米以上的

无污染地带

用冰雪冷冻、天然风干、精工制作而成

其质地松软、入口松爽

具有香而不腻的独特风味

#4.合江早豆花

合江早豆花习俗

指合江城镇居民清晨

到早豆花馆吃豆花饭的传统习俗

这一习俗渊源于

旧时合江盐道船帮和马帮的“豆花过早”

“过早”为合江方言,意为吃早饭

豆花过早即早上吃豆花

而一顿美味的豆花饭则需要

优秀的食材和精心的准备

本集简介

“尚滋味”是古今巴蜀吃货的自我修养。

为了征服见多识广的挑剔味蕾,世间百味纵横捭阖,逐鹿川渝。武林长老盐;隐形的王者甜;名门望族辛麻辣;专修内功的糟蛋;傲娇的异香奇才折耳根、木姜子根;坐镇家庭厨房的“哼哈二将”豆瓣酱和泡菜……不论城市山林,陆地抑或江河,它们所到之处不见刀光剑影,唯留一片活色生香。

川渝人深谙排列组合的乐趣,兴致勃勃地探寻着未知,创造着无限可能,完美诠释了味道江湖的百家争鸣。

本集“川味”

#1.成都怪味蛋烘糕

几乎每一个成都人都爱吃蛋烘糕

外皮烤得脆脆的、内层又很软糯

在蛋烘糕的世界中

可以有成千上万种馅料搭配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专属味道

#2.凉山烧烤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烧烤文化

“西昌火盆烧烤”是凉山西昌及

周边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

人们把洋芋、苞谷、肉食、

荞馍馍放入火盆里烘烤

作为下酒的美食

#3.宜宾糟蛋

宜宾糟蛋是新鲜鸭蛋用优质糯米糟制而成

是中国别具一格的汉族传统美食

宜宾糟蛋因传统手工制成堪称一绝

糟蛋腌制过程中

要历经三期规程,十几道工序

其蛋质软嫩,色泽红亮

淳香味长,营养丰富

#4.自贡仔姜鲜椒菜系

自贡盐帮菜不仅有远近闻名的

“冷吃系列”

还有鲜香麻辣的“仔姜鲜椒味型”

仔姜鲜锅兔、跳水鱼、

仔姜乌鱼、仔姜牛肉丝...

都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菜肴

本集简介

川渝风味是川渝人一路向前的底气。众多平平无奇的食物,经川渝人巧施妙手,出落成极具地域特色的美食。从江湖派系,到学院课堂,川菜的生命力随个体的轨迹而蓬勃流淌,由无数原点蜿蜒出的美味路 径,拓展着川菜的内涵与边界,川渝味道因此行至四海,傲立潮头。

在交流越发频繁的今天,食材与风味从未走得如此之远。国际化的交流促成了食材的流转,但赋予食物以生命力的,是川渝人的探索与包容。

THE END
0.国庆必看!5部神级纪录片纪录片青藏高原河西走廊这次,通过镜头,我们去探访散落在这片土地上的美丽奇景。沿着长江流域,去看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石怪林;去云南的热带雨林,寻找亚洲野象、滇金丝猴;来到青藏高原,奔赴内蒙草地,攀爬山脉,眺望西部边陲。这里,是你我熟悉又陌生的美丽中国。 《航拍中国》 这部纪录片之前跟大家分享过,某瓣9.1高分,已经出到第四季啦。第四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5:52>33A
1.暑期给孩子的10部BBC神级地理纪录片,让孩子坐地日行八万里这次,通过镜头,我们去探访散落在这片土地上的美丽奇景。沿着长江流域,去看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石怪林;去云南的热带雨林,寻找亚洲野象、滇金丝猴;来到青藏高原,奔赴内蒙草地,攀爬山脉,眺望西部边陲。这里,是你我熟悉又陌生的美丽中国。 本片是CCTV和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历时4年拍摄,使用了航拍、红外、高速、延时jvzquC41yy}/|qnrkctccwl0eqs0pn|u1fkucrq/5;655B3jvor
2.喀斯特地貌山村石缝里种出李子树勤劳致富赢赞赏新闻频道春风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不少土地都夹在大大小小的石缝里,当地人在石缝里填土,见缝插针般发展了李树种植,将1820亩石头山变成了“李树山”。每年3月,从石头缝里生长出的一棵棵李树便会缀满雪白的花朵,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游客 胡晓:我们来到这里看到了一片美丽的花海,尤其是这个李子树jvzquC41pg}t0lhvx0io1;5451641:81CTZJh]TSJ[{4u?u3I8MJm^T[45643<3ujvsm
3.建党百年重点题材纪录片《土地我们的故事》艺术上世纪50年代的贵州生机镇,缺水是人们生存的第一大难题,也是这片喀斯特地貌上的普遍现象。1956年底,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水利工程师徐荣,被派遣到镰刀湾村考察。历时两年,他带领当地村民排除万难,修通了使用至今的“卫星大沟”。沟渠修通的那一年,恰好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而他自己、以及女儿的生命,却永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3385;525d6:>5::344;959;8/j}rn
4.纪录片《寻味贵阳》探索水韵奇异美食倾倒众人华语电影网1905电影网讯《寻味贵阳》自3月25日开播以来,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贵阳:这里是享誉中外的夏都,舒适缓慢的生活节奏令人心生向往。贵阳,不仅是中国生态城市和大数据智慧城市典范,更是一座汇集了无数特色美食的风味博物馆。 纵横交错着九十八条河流,和喀斯特地貌使贵阳如同漂浮在水上的城市,第二集《水韵·圆融的饮食jvzquC41yy}/3B570eun1wjyu1814;5623527@6:724tj}rn
5.德国AutenticGmbH制作公司摄制组赴广西拍摄纪录片《伽利略探险记德国Autentic GmbH制作公司6人摄制组于2025年10月15日至18日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景区拍摄旅行探险纪录片《伽利略探险记》。 摄制组在白洞拍摄 本次拍摄旨在通过探险纪实形式,向观众展现广西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天坑生态奇观。摄制组深入大石围天坑群,重点拍摄了马蜂洞、冒气洞和白洞等典型洞穴系统jvzq<84yyy4dc{kvg0io1poj|1814>4321841:;5:4?27>80jvsm
6.北纬30°·中国行(107)钟灵毓秀美在人文公园内石灰岩广泛分布,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环境和气候环境条件形成了兴文式喀斯特地貌,是国内发现和研究天坑最早的地方,也是研究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嘿!小面》 《与蛇共舞》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热播纪录片推荐 更多 《安全着陆》 《味道云南》 《下南洋》 《来自远古星星的你》 分享jvzq<84yyy4eqlzejktb0ls1427419>1325WKMJ359>8;>542;986>90ujznn
7.《黔之南》CCTV节目官网纪录片分类:自然 集数:4集 导演:陶练勤 简介:黔南州风景独特,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核心地区,民族文化多样,生活着布依族、苗族、水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而且保留着完整的传统民族文化。 立即观看 图文选集 选集列表 《时代》 20161205 黔之南 第一集 天地 jvzq<84vx0iov3ep1|jfntugv5WUNY322928B=3286@h{to?ixpwyrguug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