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花江,花江大峡谷,花江峡谷大桥,这三个名词吸引着无数国人的目光,肯定会成为热搜名词,也注定会成为多彩贵州的新名片。
花江在哪儿?
花江大峡谷有什么风景?
花江峡谷大桥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横竖都是世界第一”?
作为曾多次自驾旅游贵州、几次踏足花江的旅人,我对9月28日这一天充满期待,我深知,花江峡谷大桥的通车,不但在世界桥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会给花江、给关岭、给安顺、给贵州带来一些列的发展机遇,给广大游客带来观赏壮丽山河的新的角度和窗口。
花江
问题来了,“花江”是哪条江?
其实,贵州有“花江”,但贵州无花“江”。因为,“花江”是个地名,指的是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花江镇。
(花江镇、北盘江位置图)
花江镇是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的重镇,东距黄果树瀑布40公里,西接黔西南州兴仁和贞丰二县,自古以来便是黔桂线上重要的渡口和交通要冲。我最近一次到访是去年,2024年9月,当时镇上已随处可见大桥建设和即将通车的宣传海报,热闹中透着对未来的憧憬。资料显示,这座古镇历史悠久,明洪武四年便设立“募役长官司”,1941年正式定名“花江镇”,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公社改制与乡镇合并,如今已发展为辖 4 个社区、28 个行政村的交通枢纽。镇中心的和谐路与和平西街交汇处,便是镇政府驻地,也是品尝花江美食的核心区域。我曾在街角老字号餐馆点了一壶米酒、一盘狗肉和一碗花江剪粉,熟悉的味道瞬间勾起过往回忆。从明清时期马帮歇脚的驿站,到如今商贸兴旺的小镇,这里始终是黔桂古道上的重要节点,承载着无数过往与当下。
查看地图,贵州省并没有一条名为“花”的江。那么,花江峡谷大桥所跨过的是哪条江呢?其实就是流经贵州省西南部内的大河,北盘江。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脉的马雄山,自西北向东南流经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与南盘江汇合,成为红水河,最终汇入珠江。北盘江全长 449 公里,在贵州省内352公里,总落差 1985 米,流域河系发达、支流密布,主要支流有拖长江、可渡河、乌都河、月亮河、麻沙河、打帮河等。全流域有大小瀑布 165 处,贵州省内最著名的旅游景观黄果树瀑布,就位于打帮河上游的可布河上。
北盘江古称牂牁江,因牂牁郡而得名,魏时称盘江,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就有关于牂牁江的记载。当年诸葛亮南征大军的一路,曾在牂牁江大战叛军,“七擒孟获”的故事,就发生在牂牁江的上游。
北盘江的中游,近代以来被称为“花江”,概因为花江镇的存在。关于 “花江” 之名的由来,流传着两种雅致说法:一说因为江水湍急,水花飞溅如碎玉撒江,故得此名;二是两岸四季花开不断,花瓣飘落江面,形成 “花满江流” 的景致,人称 “花海之江”。当地流传着古人在崖壁绘制赭色图腾纪念先祖、男女隔江掷花包传情的故事,这为 “花江” 二字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花江大峡谷
北盘江犹如一条奔腾的巨龙,在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间穿梭,切割出深邃险峻的峡谷地貌,雕琢出瑰丽的高山峡谷风光,这边是北盘江大峡谷,素有 “西南第一峡谷”的 美誉。
北盘江大峡谷横跨贵州多县市,平均深度400米,最深处超1000米,两岸山峦海拔多在 1000-2000 米,裸露的岩层与碧绿江水相映,尽显喀斯特地貌的独特魅力。沿江而行,不仅能欣赏奇山秀水,还能遇见布依族、苗族村寨,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此前驱车沿北盘江行驶时,我曾在江边村寨看见几位布依族妇女,身着蓝靛染的传统服饰在浣洗衣裳,孩童在江畔嬉戏,在峡谷青山的映衬下,那份宁静和惬意,实在是都市中难寻的美好。
(北盘江大峡谷)
徐霞客曾游历北盘江流域,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北盘江自西北峡中来,流急而浑,两岸山高峡逼,水仅容舟。” 寥寥数语,精准勾勒出北盘江的湍急与峡谷的险峻,也让后人得以窥见数百年前这片山水的风貌。
全长320公里的北盘江大峡谷,在不同的地段有不同的名称,自上游至下游,现在分别被称为都格大峡谷、野钟大峡谷、营盘大峡谷、牂牁江峡谷、花江大峡谷和北盘江国家湿地公园峡谷段。
现在,花江大峡谷无疑是知名度最高的一段,或许会成为北盘江大峡谷的精华所在,已经被确认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去年9月,我再次乘船穿行峡谷,江风拂面,两岸风光如画卷徐徐展开,思绪仿佛穿越了亿万年时光,至今印象深刻。
大峡谷的绝壁上,流水侵蚀形成的层叠纹路清晰可见,那是2.5亿年时光留下的印记。乘船而行,两岸奇峰接踵而至:“象鼻饮水”惟妙惟肖,“猿猴望月”灵动逼真,红岩与绿植交织,构成一幅天然的“立体山水画”。这里曾是电视剧《西游记》“流沙河”取景地,行至某处江面,游船上的导游会指着岸边说:“当年拍唐僧师徒渡流沙河,就是在这儿取的景。” 瞬间,电视剧中的场景与眼前实景重叠,别有一番趣味。我曾在不同季节到访:雨季江水暴涨,浊浪拍岸如雷鸣,气势磅礴;旱季江水清澈如镜,倒映蓝天白云,静谧悠远。四季景致虽异,却同样令人沉醉。
峡谷两岸的古驿道,青石板上深浅不一的凹痕,是昔日马帮留下的印记。我曾沿驿道缓步前行,指尖触碰被岁月磨平的石板,仿佛能听见悠远的马帮铜铃声。徐霞客在游记中提及此处驿道:“路从崖壁间行,下临深江,虽有石栏,仍心悸不已。”足见当年行旅之艰。
顺着步道下行,崖壁上的岩画与石刻引人驻足。斑驳的摩崖上,既有古人题字,也有尚未破译的古夜郎文明岩画,线条古朴神秘,让人不禁遐想远古先民的生活。
而花江铁索桥,更是峡谷中承载历史的重要地标。这座建于光绪年间的桥梁,距江面百余米,由14根铁链构成,每根含262个铁环,上铺枋木为道。走在桥上,桥面随脚步轻轻晃动,低头可见脚下奔腾的江水,惊险又刺激。据史料记载,1895年,当时的贵州提督蒋宗汉因渡口翻船丢失了大批火器,立誓建桥。工程历经三建两毁,13名桥工牺牲,耗时六年,终在1901年建成。建成后,这里就成为黔桂商路的生命线,据说鼎盛时期日过骡马三千余匹。
(花江铁索桥)
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此处,张爱萍将军指挥红三军团的十一团在花江镇进行了“花江铁索桥阻击战”,保证红军主力顺利横渡北盘江,留下了军民同心的佳话。如今,当年红军渡江的渡口遗址已经被设立成景点,供游人缅怀。
花江峡谷大桥
今天,花江峡谷大桥的成功通车,瞬间在世界上提高了花江的知名度,这座“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级工程,将成为花江大峡谷新景观,也必将这片山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它以距水面625米的桥面高度刷新世界高桥纪录,全长2890米、主桥跨径1420米的更在山区桥梁领域登顶全球,横竖都成为世界第一。可以想象,站在桥上俯瞰,北盘江如碧绿丝带蜿蜒于峡谷之间,两岸绝壁如削,红岩与白壁在阳光下交相辉映,亿万年地质运动雕琢的“地球裂缝”尽收眼底,这般壮阔景象,足以让人震撼于自然与工程的双重奇迹。
(花江峡谷大桥)
可喜的是,大桥设计建设者早为游客建设好了观景设施,一座207米高的全透明观光电梯已准备就绪,每秒4米的速度能带你360度饱览峡谷风光。未来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乘电梯俯瞰熟悉的峡谷,肯定会有全新的体验。
花江三绝
游览之余,花江的美食总能带来味觉惊喜。当地人称“贵州花江三绝”的狗肉、米酒与剪粉,是不容错过的风味。
花江狗肉,选用本地土狗,经特殊工艺烹制,肉质鲜嫩,搭配辣椒、花椒、蒜泥调制的蘸水,入口即化,香气绵长。
花江剪粉则以米浆蒸制,薄如蝉翼,浇上花椒油、花生碎与酸汤,爽滑入味,是每次到访必吃的小吃。
花江米酒同样令人难忘,老乡们用传统工艺酿造,度数不高,入口清甜,带着粮食的醇香。据说,在花江镇,家家都会自酿米酒。到访花江,就着家常小菜,几杯米酒下肚,暖意瞬间遍布全身。
(云雾花江大峡谷)
从光绪年间的铁索桥到新时代的超级大桥,从马帮铜铃声到往来车流声,从北盘江的奔腾不息到花江的静谧悠然,花江、花江大峡谷与花江峡谷大桥,承载着我的多次探访记忆,也以自然的雄奇、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奇迹,等待着每一位旅人前来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