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在喀斯特腹地书写“两山”转化的绿色传奇天坑岩溶乐业县原始森林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在滇黔桂交界的崇山峻岭间,广西乐业县以“世界天坑之都”的独特地貌闻名于世。这片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天坑博物馆”的土地,正上演着一场震撼人心的生态逆袭——从石漠化山区蝶变为拥有“世界长寿之乡”“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有机农业基地示范县”等“国字号”生态名片的绿色发展标杆。通过创新“八个探索”、构建“八大绿色”发展体系,乐业县在喀斯特峰丛间蹚出一条“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的县域振兴之路。

春日的同乐镇九利村,漫山遍野的油茶林泛着新绿,村民周利书正忙着给嫁接后的油茶苗培土。“以前这片山光秃秃的,现在政府免费提供油茶苗,每亩还给几百元补贴,去年我家4亩油茶收入超过3万元。”周利书的笑容,是乐业县生态修复工程的生动注脚。

作为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乐业曾面临生态与发展双重困境。近年来,该县以“生态文明立县”为战略,构建起立体化生态保护体系,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达99.7%,排全区前列。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土壤污染防治保持平稳。新增植树造3万亩,实施森林抚育22万亩。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5.3平方公里、矿山生态修复215.9亩。聘请1480名生态护林员,加强森林巡护。

生态底色的夯实,为产业破局奠定基础。在粤桂·中广核扶贫协作生态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猕猴桃酵素、铁皮石斛含片等深加工产品正运往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国有机农业基地示范县”,乐业在全区首创“全域禁售剧毒农药”监管机制,建立全链条追溯体系。甘田镇有机猕猴桃基地里,每棵果树挂着专属二维码,扫码可查生长记录。

工业领域,乐业以能源结构转型打造“绿电引擎”。2024年,逻西、幼平、风打山风电场等一批新能源项目顺利开工。获得新能源项目指标4个,总投资37亿元。该县还与中广核签约1.2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推动“光伏+”融合发展。

文旅融合创新中,乐业依托“世界长寿之乡”招牌,将天坑、森林等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生态文旅特色产业项目获得自治区3000万元专项培育资金支持。乐业县火卖户外探险康养基地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加入黔桂两省(区)“天字号”旅游目的地联盟,主动融入左右江、区内外旅游区带,形成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户外探秘等一体化精品旅游路线,“绿意盎然 谷雨采茶”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达602.39万人次,增长32.98%,旅游收入达60.71亿元,增长43.65%,文旅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中,乐业作为广西唯一试点县,建立“生态资源数字台账”,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定自然保护地范围区域“一张图”。碳中和低碳农业碳汇研究、林业碳汇开发试点工作持续推动,认证零碳农产品企业5家、零碳农产品13种。完成国家储备林林地收储1.83万亩。完成西南岩溶国家公园乐业片区范围核查和落界调整工作。编制完成《乐业县生态产品目录清单》。

制度创新是破解“生态与发展两难”的关键。作为全区首个成立县委直属生态文明发展机构的县域,乐业将生态指标纳入干部考核,实行终身追责制。林长制改革首创“一林一警”执法机制,涉林案件查处率100%;龙滩库区治理中,自筹8000万元拆除1.2万个网箱,终结20年投料养殖史,守护“一库清水”。这些实践入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案例集》,成为可复制的 “乐业经验”。

站在大石围天坑观景台,风力发电机与绿色茶园交相辉映,勾勒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壮美画卷。在双碳与乡村振兴的时代交汇点,乐业正以绿色实践作答,为壮美广西贡献力量。(冉涛 熊文琪)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绿色发展贵州实践】以岩固碳,“喀斯特王国”贵州变身碳汇宝库|贵州辩证地看,一方面,喀斯特地貌制约了贵州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岩溶碳汇资源丰富、家底深厚,其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对服务全省“碳达峰、碳中和”有重要意义。实现“双碳”目标并非一蹴而就,对贵州来说要进一步加强全省岩溶碳汇监测评价,加快构建科学规范的岩溶碳汇标准体系,积极探索区域碳普惠机制,把岩溶碳汇变成“可量化、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9
1.欢庆党的二十大特刊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区域农业绿起来 位于云南红河州弥勒市的太平湖森林小镇,90%的区域都曾是山地石漠化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2016年以来,弥勒市启动太平湖地区石漠化治理,通过做好治土、改水、截污、植树、造林文章,把一片荒芜之地建设成了山清水秀的生态公园。太平湖森林小镇行政部经理刘成说:“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jvzq<84yyy4dg7hp1z}{z8lpu|5hf|14283394431z32;73247`5A6:6:;60|mvon
2.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范文(3)豫南豫西豫北山丘区建设生态绿色农业产业集群。按生态规律和绿色农产品标准要求,在这一区域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突出优势农产品的区域特色和高效致富功能,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等食草型畜牧业和林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烟叶、桑蚕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以及绿色粮油等的生产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22=/j}rn
3.专题04区域发展、资源环境和国家安全(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北京专1 / 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专题04 区域发展、资源环境和国家安全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考点01 认识区域 考点02 区域可持续、区域联系与协调发展考点03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考点04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地 城考点01认识区域 (24-25高三上·北京通州区·期末)jvzquC41yy}/|}m0eun1|thv1;5:A=6364ivvq
4.巫山打造生态文化新高地建设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下庄位于巫山县小三峡的深处,整个村子被“锁”在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巨大“天坑”之中。一条耗时7年、在悬崖绝壁上“啃”出来的8公里“天路”,打开了锁链,让下庄驶入振兴之路,下庄人走上致富之路。 下庄因路而名,因路而兴。下庄精神也正是巫山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据介绍,巫山坚持党建工作jvzquC41yy}/ezwd0et0exsvgpz04973/3603B4eqpzfp}d568<1:7mvo
5.发展全域旅游助力绿色崛起恩施州打造湖北文旅重要增长极荆楚网11月26日至28日,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极目新闻记者从恩施州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为了助力湖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恩施州文旅局积极参展,通过空间设计、视频与图文展播、文创产品互动等多种展陈形式,全景呈现恩施州聚力发展大旅游,助力绿色崛起,致力打造湖北文旅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jvzq<84pgyy/ewmwdgo/exr1eqtugwy14282/:61485dqwygpve26;<83;6/j}rn
6.新时代走进渝东北看产业绿色发展|水陆空铁联动,巫山打造“世界级就以夏日的供水来说,以哨路组团为例,这个区域是喀斯特地貌,原来是巫山建的供水厂解决高山用水,但是,随着哨路组团的发展,仅仅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就由原来的一个变成了四个。 从2019年开始,巫山县与三峡集团合作,打造摩天岭综合供水工程。通过根据管线走向布置7级原水提水泵站,包括月亮淌、春泉、摩天岭、平槽在内的jvzquC41yy}/ezhd0eun1|mwcpmdjnsihchv1;544/69/;;172634<7are4ivvq
7.东华科技:逐“绿”前行动能焕新生态向绿,发展向荣。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始终是东华人的首选。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灵魂,是桂林喀斯特地貌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精髓所在,被誉为“全球15条最美河流”之一。在桂林漓江流域(七星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中,东华科技完成生态保护修护总面积628.34公顷、农田生态功能提升(土地综合整治)面jvzquC41yy}/eww0ep5bj8urcjgi1;54536248y424922:7a74<56A9530y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