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刘波 特约记者 肖华
立足本县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加快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建议》综合考量发展大势、发展态势、发展优势,提出“十四五”时期乃至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康养金地·和美建始”,这既是建始的形象定位,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更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遵循。具体来看,“康养金地”代表一种资源优势、一种产业发展大势。建始县在康养方面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全县各个乡镇这些年都在休闲旅游、康养观光、药材产业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向红林、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渊平表示,中国气象学会给建始县授予“中国生态康养金地”金子招牌,这说明我们发展有基础、有根基。瞄准未来发展态势,康养金地契合新发展理念,是朝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以康养金地的标准来建设建始、发展建始,推动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对促进建始县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如何擦亮全国首个“中国生态气候康养金地”这块金字招牌,打造“康养金地·和美建始”,不断提升“康养金地”品牌影响力?建始网从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添金字新招牌
金建始曾因盛产金灿灿的的玉米而得名,又因产白肋烟“黄金叶子”而出名。如今,随着旅游博兴,在这块极具魅力又充满活力的热土上,正流金淌银。
“金建始又添金字招牌啦!”这一消息不胫而走,令全县干群欢欣鼓舞。
3月23日,注定是载入建始旅游发展里程碑的日子。这天下午,“建始•中国生态气候康养金地”授牌新闻发布会在武汉举行。
“人类起源地,醉美金建始”。建始县再向世人撩开又一神秘的面纱。
全国首个,这一金字招牌获得确属不易!2018年以来,湖北省气象部门启动建始县生态旅游气候资源评估工作,围绕建始的气候、生态及旅游等优势资源,利用气象观测、卫星遥感、生态环境监测等大数据,在对建始基本气候要素特征和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气候禀赋、气候风险、生态环境、气候景观和气候养生等评价内容,选取40余项评价指标,完成了建始气候宜居养生综合评估。中国气象学会决定授予建始“中国·生态气候康养金地”称号。
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学会专家刘文泉就《建始•中国生态气候康养金地评估报告》做了解读和论证。据了解,建始县也是全国首个获此称号的地区。
康养何处去?中国气象学会推荐“康养金地”建始。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建始鬼斧神工的地质奇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建有野三峡、地心谷两家4A级景区,朝阳观、店子坪两家3A级景区。这里有新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高洞口的蝴蝶崖溶洞、“奇峰异石大观园”黄鹤桥峰林、“中国第一岩溶嶂谷”地心谷、“八百里清江最美河段”景阳河、亚洲最美绝壁攀岩飞拉达,还有拔地而起的石柱观,天河高悬的西漂湾瀑布群。此外,建始还拥有挑战人类起源学说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直立人”遗址。
立足本县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加快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关于“康养金地·和美建始”的形象定位。《建议》综合考量发展大势、发展态势、发展优势,提出“十四五”时期乃至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康养金地·和美建始”,这既是建始的形象定位,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更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遵循。具体来看,“康养金地”代表一种资源优势、一种产业发展大势。建始县在康养方面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全县各个乡镇这些年都在休闲旅游、康养观光、药材产业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建始县委书记向红林、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张渊平表示,中国气象学会专门给建始县授予“中国生态康养金地”金子招牌,这说明我们发展有基础、有根基。瞄准未来发展态势,康养金地契合新发展理念,是朝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以康养金地的标准来建设建始、发展建始,推动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对促进建始县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十四五”时期,建始县将围绕“康养金地·和美建始”形象定位,走绿色发展之路,擦亮“中国生态气候康养金地”这块金字招牌。坚持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依托高山气候资源和森林资源打造森林康养和“候鸟”旅居地;依托华中药库和传统中医文化,开发药膳、药酒等康养产品,打造一批集康复疗养、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康养小镇,不断提升“康养金地”品牌影响力。
和美建始之美
“康养金地,和美建始”有着丰富内涵,既有点的深度也有面的维度,具体表现在“五美”,即产业美、自然美、社会美、人文美和政治生态美。
产业美。康养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新动能,建始坚持生态立县、生态强县、生态兴县,把发展康养经济作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引擎,不断促进县域经济质量效益实现大提升。
百里生态走廊大放异彩。大力推行农旅结合,沿景阳、花坪、红岩寺、高坪景区一下,打造以景阳薄壳核桃、关口葡萄、猕猴桃、甜柿等为主的百里生态走廊。目前,一乡一片景,百里正成画,真正使旅游成为建始县域经济新增长极。
自然美。打造康养金地,首要就是要保护生态,把生态理念贯穿到全过程,推动资源高效利用、环境舒适宜居,让青山常驻、蓝天常在、碧水常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家园,有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授牌新闻发布会上,这样介绍:建始县是一座位于北纬30°黄金线上的千年古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7%,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0天以上,年均气温10℃~16℃,可谓是“自然空调”。
社会美。2018年11月底,一张村民按手印的照片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展出。这张照片讲述的是建始县茅田乡三道岩村村民集体通过村规民约的故事,这一村民自治行为被媒体誉为“浓缩了湖北农村社会治理上的改革历程。”
近年来,建始加强党建引领,破陈规、倡新风,“和美建始”漾起文明新风。
“茅田乡、迎春花,村规民约最先发;高坪镇、桑园花,歪风邪气狠治刹……千朵花,万朵花,学习贯彻十九大;振兴乡村奔小康,和美建始美如画。”如今,这个名叫《文明乡风香万家》的快板内容在建始广为流传。
进入新阶段,建始持续发力,坚持人民主体,推动城乡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践行,崇德尚法、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让和美建始的形象更加鲜明。
文明新风烧旺发展之“火”。乡村振兴路上,乡风文明正引领“和美建始”跑出“加速度”。
人文美。建始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旅游博兴,建始直立人、黄四姐、丝弦锣鼓等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在新时代打造“和美建始”,文化强县必不可少。加大县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兴盛,形成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促产、以文强县新格局,为建始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正当时。
政治生态美。“康养金地,和美建始”建设体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也代表着党委政府的政治形象。如何为人民服务、如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键要靠一级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执行力,在推动和美建始建设中,建始以党风带民风,以政风促乡风,维护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政治生态,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激情,促使更多人投资建始、发展建始、热爱建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打破“一亩三分地”,全域旅游“火”起来
“人类起源地,醉美金建始”。穿越地质禁区,创造建设奇迹,蛟龙跃深山,一个大山延续百年的梦想终于实现。
一座座火车站串起一片景,一条条高速路让旅游“火”起来,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公路让旅游“活”起来,建始旅游从此步入高速畅行“快车道”,先后斩获“湖北旅游强县”、全省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县”、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暨旅游扶贫先进单位等殊荣。
如果说,动车驶来,建始旅游“动”起来,那么,真正打破“一亩三分地”,全域旅游“火”起来。
如何打造“康养金地·和美建始”?区域发展布局是核心。
“十四五”旅游规划,建始大胆破题,全域旅游空间布局,改变传统以单个乡镇的定位来布局,坚持以产业和功能为主导,打破行政界限,突出块状组团、扇面发展,进行系统化布局,这样布局更符合发展实际,也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重塑“一主两副三区多点”的区域发展布局。一主,就是县城这个龙头,结合县城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县城距州城59公里、距长江航道约60公里、毗邻奉节(建始县城到奉节县城135公里)、巫山(建始县城到巫山县城148公里)两县,因此提出把县城打造成融入州城、链接重庆、通达长江的重要节点城市。
两副,即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主引擎,以商贸旅游服务业为主支撑,加强花坪、高坪县域副中心建设。从资源来看,高坪和花坪这几年在旅游产业上是全县的龙头,无论是旅游资源还是旅游开发都有突出的优势,“十四五”期间两个乡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三区,即构建业州、长梁、茅田的西部生态休闲康养区、构建红岩寺、龙坪、茅田、三里的东部生态文化康养区、构建景阳、官店的南部生态运动康养区,对这些地方的功能定位,打破“一亩三分地”传统思维,突破了行政界限,主要基于到这些地方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而且结合现在的发展趋势是可行的。多点,即打造乡镇集镇和中心村镇,突出点面结合、多点发力。
凸显特色,竞相发展。每年数万人“挤”进花坪避暑。招大商兴大康养产业,时下,山东日照城建集团、湖北东楚文旅、湖北东楚产业运营公司共同投50亿巨资“砸”向花坪文旅康养综合体产业集群;湖北鼎途旅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砸”向高坪青化田园综合体……
金地金建始。随着全域旅游纵深推进,建始旅游好戏连台,精彩一幕幕正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