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日丨向绿水青山要效益看重庆这三个区县如何“打样”

8月15日,开州区、忠县、酉阳县三地被授予“重庆市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并获授牌,为全市树立起生态文明建设新标杆。

他们为何能获此殊荣,一起来看各个区县“两山”转化的实践之路。

开州:一湖山水润泽绿色新城

每到周末,汉丰湖的骑行道,自行车穿梭其中,与湖光美色相得益彰,成为重庆市开州区的最大景色。汉丰湖,如同一颗明珠嵌入城市,成就了开州“湖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的诗情画意。

“以前没有汉丰湖,是三峡大坝蓄水后才有的。”开州市民李明慧的家曾经就在开州老县城,三峡大坝蓄水后,县城淹没,由此“形成了”汉丰湖。这也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独具特色的“城市内湖”,水面面积约14.8平方公里。

沿汉丰湖周边是开州区最繁华、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汉丰湖的水质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保护汉丰湖水质,开州区从源头开始治理,补齐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搬迁,由汉丰湖上游到下游,改造后总处理能力达10万吨/天。”开州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为有效应对水华风险,汉丰湖还布设了11个水华预警监测点位。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6.96平方公里,整治入湖排污口37处。

“汉丰湖水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来定制‘水上婚礼’的人也特别多。”在开州经营婚庆公司的王婕告诉记者,汉丰湖湖面广阔,风景优美,成为不少新人结婚地的首选。

近年来,结合汉丰湖水域特征、围绕沿岸一带,开州打造了一批具有湖滨特色的旅游项目,如湿地观鸟、赏荷野钓、画舫游湖、水上婚庆、运动休闲等旅游产品,形成了以运动康体为拳头产品,研学教育、文化体验、家庭亲子和休闲娱乐等多点支撑的产品体系,成功探索出“城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忠县:绿色基底滋养出“甜蜜”产业

盛夏时节的忠县,一望无际的柑橘林随山势起伏,清新的果香、花香混合着泥土的芳香弥漫山间田野。

在忠县石宝镇太平村种植大户贺金生的果园里,种植着“野豌豆”,这是忠县探索出的适合本地化肥减量及有机肥替代化肥,可复制可推广的“苕子绿肥+”模式。

“用生态制衡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忠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种植“苕子绿肥”最大优点是“以草治草”——苕子绿肥长势旺盛,可排挤杂草生长空间,从而减少除草剂使用,节约购药成本和人工除草成本,更重要的是苕子绿肥不仅不会与农作物争夺营养,反而实现“两降两升”:降低土壤农残和污染,降低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提升果实品质。

好土壤能种出好果子,然而只卖果子,价值并不高。

在重庆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派森百”)的生产线上,柑橘变成了20余种产品:果肉制成橙汁、果酒、橘蓉等,果皮提取制作成精油,还有橘花茶,柑橘酒等。

更为精妙的是,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研究团队掌握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柑橘皮渣处理成适合果蔬生长的有机肥,并提升了皮渣饲料和肥料的效能。果渣有机肥还田到果园能有效改良土壤结构,饲料则充分利用橙皮药用价值增强猪禽免疫力,取代抗生素并替代50%粮食喂养猪禽,解决了柑橘皮渣污染环境制约柑橘橙汁加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基于此,忠县也开启了“种养结合、资源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依托柑橘发展起了林上蜂、橘园鸡、橘香猪等养殖产业,吃橘饲料长大的橘香猪,肉质清新甘甜,比普通猪肉贵4倍以上,有力推动了柑橘产业的绿色发展。

酉阳:“石化”区域变打卡胜地

菖蒲大草原,因菖蒲盖山脉而得名,是重庆境内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草原。

“菖蒲盖因为高寒、水土流失等原因逐渐‘石漠化’。”酉阳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曾经的菖蒲盖大草原生态系统脆弱,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土地贫瘠,除了零星散落的小型湿地生长菖蒲之外,大片区域是裸露的石头和低矮的灌木丛。

为破解生态系统脆弱难题,酉阳从护山、理水、育林、筑田、蓄湖、复草等全方位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最大程度保持菖蒲盖的原生态植被。

其中,聚焦菖蒲盖复草、复绿,在山体裸露区域进行植树造林的同时,选取酉阳当地的草种进行播撒,完成菖蒲景观绿化提升,完成彩叶林、观赏林等乔木草甸种植。同时,实施野猫公路沿线裸露坡体绿化,通过栽植藤蔓植物、坡面挂网措施,菖蒲盖片区生态品质得到提升。

板溪镇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覆盖率不足30%,岩石裸露率超过70%,是菖蒲盖地区内的重度石漠化区域,但在这石漠化严重的地方,却有一种形成于寒武纪时期,极具景观价值的自带花纹的石头——叠层石。

酉阳围绕石漠化生态修复为抓手,结合当地独特的叠层石,通过植入酉阳非遗文化与乡村艺术文化,将原本的石漠化荒地打造成了一个集文化体验、地质研学、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叠石花谷景区。每年都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驻足,有效带动了乡村休闲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

叠石花谷和菖蒲大草原,正成为酉阳县石漠化土地治理和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生动招牌,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典型案例。

THE END
0.【绿色发展贵州实践】以岩固碳,“喀斯特王国”贵州变身碳汇宝库|贵州辩证地看,一方面,喀斯特地貌制约了贵州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岩溶碳汇资源丰富、家底深厚,其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对服务全省“碳达峰、碳中和”有重要意义。实现“双碳”目标并非一蹴而就,对贵州来说要进一步加强全省岩溶碳汇监测评价,加快构建科学规范的岩溶碳汇标准体系,积极探索区域碳普惠机制,把岩溶碳汇变成“可量化、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9
1.欢庆党的二十大特刊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区域农业绿起来 位于云南红河州弥勒市的太平湖森林小镇,90%的区域都曾是山地石漠化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2016年以来,弥勒市启动太平湖地区石漠化治理,通过做好治土、改水、截污、植树、造林文章,把一片荒芜之地建设成了山清水秀的生态公园。太平湖森林小镇行政部经理刘成说:“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jvzq<84yyy4dg7hp1z}{z8lpu|5hf|14283394431z32;73247`5A6:6:;60|mvon
2.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范文(3)豫南豫西豫北山丘区建设生态绿色农业产业集群。按生态规律和绿色农产品标准要求,在这一区域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突出优势农产品的区域特色和高效致富功能,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等食草型畜牧业和林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烟叶、桑蚕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以及绿色粮油等的生产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22=/j}rn
3.专题04区域发展、资源环境和国家安全(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北京专1 / 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专题04 区域发展、资源环境和国家安全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考点01 认识区域 考点02 区域可持续、区域联系与协调发展考点03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考点04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地 城考点01认识区域 (24-25高三上·北京通州区·期末)jvzquC41yy}/|}m0eun1|thv1;5:A=6364ivvq
4.巫山打造生态文化新高地建设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下庄位于巫山县小三峡的深处,整个村子被“锁”在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巨大“天坑”之中。一条耗时7年、在悬崖绝壁上“啃”出来的8公里“天路”,打开了锁链,让下庄驶入振兴之路,下庄人走上致富之路。 下庄因路而名,因路而兴。下庄精神也正是巫山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据介绍,巫山坚持党建工作jvzquC41yy}/ezwd0et0exsvgpz04973/3603B4eqpzfp}d568<1:7mvo
5.发展全域旅游助力绿色崛起恩施州打造湖北文旅重要增长极荆楚网11月26日至28日,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极目新闻记者从恩施州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为了助力湖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恩施州文旅局积极参展,通过空间设计、视频与图文展播、文创产品互动等多种展陈形式,全景呈现恩施州聚力发展大旅游,助力绿色崛起,致力打造湖北文旅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jvzq<84pgyy/ewmwdgo/exr1eqtugwy14282/:61485dqwygpve26;<83;6/j}rn
6.新时代走进渝东北看产业绿色发展|水陆空铁联动,巫山打造“世界级就以夏日的供水来说,以哨路组团为例,这个区域是喀斯特地貌,原来是巫山建的供水厂解决高山用水,但是,随着哨路组团的发展,仅仅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就由原来的一个变成了四个。 从2019年开始,巫山县与三峡集团合作,打造摩天岭综合供水工程。通过根据管线走向布置7级原水提水泵站,包括月亮淌、春泉、摩天岭、平槽在内的jvzquC41yy}/ezhd0eun1|mwcpmdjnsihchv1;544/69/;;172634<7are4ivvq
7.东华科技:逐“绿”前行动能焕新生态向绿,发展向荣。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始终是东华人的首选。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灵魂,是桂林喀斯特地貌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精髓所在,被誉为“全球15条最美河流”之一。在桂林漓江流域(七星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中,东华科技完成生态保护修护总面积628.34公顷、农田生态功能提升(土地综合整治)面jvzquC41yy}/eww0ep5bj8urcjgi1;54536248y424922:7a74<56A9530y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