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亿年造化、万年足迹、千年文明、百年奋斗
也顺应着时代
澎湃向前
彭州
亿年山水画卷造就了她的容貌
北拥巍峨的龙门山
南抱成都平原
九曲湔水穿流全境
亿万年的地质变化
形成了“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独特地貌
龙门山
东北接摩天岭
西南临水岷江
山势起伏、河谷深幽
绵延在四川盆地西北边缘
最早形成于中生代和早新生代
经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
形成以北、东、西为主体的三大断裂带
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
在四川盆地西部边缘
形成了千山汇聚的龙门山脉
三星堆的铜料、玉料据考证部分来自龙门山
彭州西北部群山争拱
视线可及幺妹峰、大雪塘、巴郎山......
一座座雪山
勾画出一道道天际线
展示着立体山水彭派之城的最佳形象
从桂花镇出土的世界唯一
中国迄今为止
最久远的、晚三叠纪中后期的
原蜥脚类恐龙双足迹化石
到白鹿镇范家沟发现的2.5亿年前蕨类化石
从葛仙山世界最大的飞来峰群
到离中国超大城市城区最近的U型河谷
都见证了彭州亿万年间沧海桑田的变化
4300多米海拔落差
形成了山地、水域、林地、草地
河滩地、谷地、坡地、台地
等“全地形”地貌
海拔4000米的山峰就有30座
分布了63个1.5亿年前的溶洞群
多样的地形地貌条件和气候特征
使得彭州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
有动物7200余种,植物2587种
目前已知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
就有20多种
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
与绚烂多彩的人文景观
在这里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凝视彭州的万年足迹
古老又充满朝气
它的魅力言传不尽
湔江从这里分流
把古蜀文明流向成都平原的三星堆和金沙
彭州
在先秦时代属古蜀国地域
上个世纪发掘的竹瓦青铜器窖藏
表明彭州是古蜀文化的重要地区
1959年和1980年
在此发现的两处西周早期窑藏
共出土青铜器40件
其中9件铜罍尤为精美
填补了同属十二桥文化的金沙遗址
未见大型青铜礼器的空白
在古蜀青铜文明之中
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成都市考古队
在竹瓦街遗址西部边缘
发现了五块石旧石器地点
时代距今约2万年
是目前成都平原腹心地带
唯一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
对探索成都平原早期人类起源等问题
具有重要价值
2021年以来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
在遗址五块石地点的五、六、七层
发现有旧石器时代遗存
为成都平原腹心地区
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存
填补了成都平原旧石器时代
考古的一项空白
彭州博物馆
是全国拥有一级珍贵文物
最多的县级城市博物馆
珍藏国家一级文物达139件
1993年出土于西大街施工现场的金银器窖藏
有115件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
规模最大的宋代金银器窖藏
被誉为“天下金银第一窖”
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
唐代的“开元通宝”
和三国时期蜀汉政权货币“直百五铢”
以及一些有明显标注的官银
和被切割成小块的银锭子
可以说非常直观地反映了
不同时期彭州地区的经济发展
千年彭州
一座底蕴丰厚的人文城市
作为天府文化的重要组成
古往今来,日新月异
这座有着千年古蜀文化的城市
文化积淀的脚步从未停歇
彭州同时拥有国宝大熊猫
“国花”牡丹花两大“中国符号”
300余平方公里的国家大熊猫公园
和350类天彭牡丹品种
不断给人们带来“心之所向”的体验
彭州的茶文化
是解读彭州的一把钥匙
世界茶学界
和我国公认的出现“茶”字的最早文献在彭州
兼容并蓄的彭州茶历史
同时保留了彭州人
淡定从容、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彭州宋瓷明陶
闻名遐迩,世代传承
桂花镇有四川发现的第一座宋代白瓷窑址
被专家认定为宋定窑窑系分支之一
被命名为
西蜀陶艺之乡
“五教汇聚”
彭州既有东方传统的佛教、道教
亦有西来的伊斯兰教、天主教与基督教
这一现象是中国县域多元宗教的珍贵样本
彭州有得天独厚的药材资源
盛产中药材1100多种
常年种植面积约14万亩
产值近10亿元
其中川芎产销量占全国75%以上
深远悠久的中医药文化
蓬勃发展的医药产业
勾画出彭州“千年药乡,百年药城”
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百年非遗,彭州有戏
川剧这一根植于巴蜀大地的传统文化
正在彭州这片沃土发光发热
一场历时17年的三线建设
建成了彭州现代化的工业体系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
绘就了一幅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瑰丽画卷
彭州美食特产众多
九尺板鸭、冷水鱼、军屯锅魁
九尺鹅肠、天彭肥酒、隆丰大蒜、鱼子酱......
在那些热烈的味蕾享受中
汇起人们对文化更深层次的认同
彭派之星,光耀历史
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的文翁
东汉末年来蜀地修道建立二十四治的张道陵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唐朝边塞诗人高适
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中西医汇通派创始人之一唐宗海
国际共产主义者、教育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伊莎白 · 柯鲁克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与地貌学家李吉均
中国科学院院士、鱼类生物学家曹文宣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教育家朱清时
一位位名人
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星辰
照亮了彭州的天空
作为西部山地户外运动门户
彭州正以其独特的魅力
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新桥梁
齐全的配套、优越的环境也带来了
丰富的彭派户外公路生活方式体验
充满力量与技巧的格斗文化
也成为彭州的名片之一
无人机智慧谷的建设
也正助力
以创新为魂、科技为翼的新质文化
乘势“腾飞”
1926年上半年
彭州就有了自己的党组织——中共彭县支部
杨石琴担任支部书记
彭州是中共川西地下党组织成立最早的县市之一
何秉彝、杨达、李一氓等
都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党史人物
“彭县起义”更是加快了解放大西南的进程
为人民解放战争
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百年以来
这些红色基因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近年来
彭州围绕打造“立体山水彭派之城”总体定位
以顽强拼搏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战胜了各种挑战
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
彭派“百里画廊”
正抒写彭派之路
绘就流光画卷
作为蓉北产业新高地的彭州
正以它独有的方式
书写着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一桶油、一罐气、一副药
一片天、一篮菜、一金山
六大突出的产业优势
正照亮彭州高质量发展之路
凝心聚力、开拓进取
近年来
彭州先后荣获全国百强县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
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百强县市
国家生态市、国家卫生城市
等荣誉称号
彭派之地,蜀人之光
这是历久弥新的城市
这是文明恒昌的彭州
未来
彭州将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
贡献更多“彭派力量”
期数:3164期
文:市委宣传部 湔江河谷旅游区管委会 刘代萱 品鉴彭州
图:市委宣传部 湔江河谷旅游区管委会 陈良 张勇 乔刚 张鸿 韩汶君 品鉴彭州
编辑:刘代萱 责编:邓茹月 审核:冯艳丽
有一种美好生活,叫彭州!
弘扬天府文化,传播城市精神!
主办: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叶韬 冯艳丽
责任编辑:梁丹 龙洋 刘倩
编辑:刘代萱 邓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你的每一个赞和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