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眼科白内障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波浪型劈核钩。
背景技术:
80岁以上的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率极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告:至今为止尚没有能治疗白内障的药物,唯一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而当今治疗白内障手术最常用的手术术式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此种手术时,需要使用劈核钩帮助超声乳化仪劈开和劈碎晶状体核,然后由超声乳化仪超声乳化吸出碎的晶体核。现今使用的劈核钩尖端都是向下弯曲45°~90°,与晶状体后囊垂直或成角向下,手术中劈核钩使用时尖端向下劈裂晶状体核。然而,劈核钩尖端向下劈核存在损伤晶状体后囊膜的风险,特别是初学手术的医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浪型劈核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损伤晶状体后囊膜的风险,安全性好,容易掌握。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波浪型劈核钩,包括手柄、连接杆和劈核尖端,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劈核尖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劈核尖端包括一体式依次相连构成波浪型的第一凹陷部、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凸起部、以及第二凸起部与第三凹陷部的衔接处均为弧形曲面,所述第三凹陷部的凹陷弧度与晶状体后囊膜弧度一致;在第三凹陷部一侧设有锐性凸起,另一侧设有钝性凸起;所述连接杆与劈核尖端的第一凹陷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凹陷角度为150°,第二凸起部的弯曲角度为150°,第三凹陷部的凹陷角度为140°。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为柱状结构,其与手柄连接处直径为1mm,与劈核尖端连接处直径为0.5mm,连接杆整体长度为1.8cm。
进一步的,所述劈核尖端直径由第一凹陷部至第三凹陷部递减。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长度为8.5cm。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套接有间隔设置的若干防滑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三凹陷部的凹陷弧度与晶状体后囊膜弧度一致,避免了损伤晶状体后囊膜的风险,安全性好,容易掌握,特别适用于初期学习超声乳化手术的眼科医生使用,保障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劈核钩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放大侧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放大正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手柄,2、连接杆,3、劈核尖端,3.1、第一凹陷部,3.2、第二凸起部,3.3、第三凹陷部,4、锐性凸起,5、钝性凸起,6、防滑环,7、晶状体,8、后囊膜,9、超声乳化刀头,10a、现有劈核钩,10b、波浪型劈核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波浪型劈核钩,包括手柄1、连接杆2和劈核尖端3,所述连接杆2一端与手柄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劈核尖端3固定连接,所述的劈核尖端3包括一体式依次相连构成波浪型的第一凹陷部3.1、第二凸起部3.2和第三凹陷部3.3,所述第一凹陷部3.1与第二凸起部3.2、以及第二凸起部3.2与第三凹陷部3.3的衔接处均为弧形曲面,所述第三凹陷部3.3的凹陷弧度与晶状体后囊膜弧度一致,所以使用时不易损伤晶状体后囊膜;在第三凹陷部3.3一侧设有锐性凸起4,另一侧设有钝性凸起5;所述连接杆2与劈核尖端3的第一凹陷部3.1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陷部3.1的凹陷角度为150°,第二凸起部3.2的弯曲角度为150°,第三凹陷部3.3的凹陷角度为140°。
所述连接杆2为柱状结构,其与手柄1连接处直径为1mm,与劈核尖端3连接处直径为0.5mm,连接杆2整体长度为1.8cm。
所述劈核尖端3直径由第一凹陷部3.1至第三凹陷部3.3递减。
所述手柄1长度为8.5cm,其上套接有间隔设置的若干防滑环6。
如图5所示,医生为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时,左手持波浪型劈核钩10b,使第三凹陷部3.3尖端向上,从晶状体7与后囊膜8之间的缝隙插入。利用波浪型劈核钩10b的波浪型劈核尖端3,向晶状体7方向即向上方劈晶状体核。左手持波浪型劈核钩10b,轻微右旋,利用一侧钝性凸起5可以碾晶状体核。而轻微左旋,利用另一侧锐性凸起4可以起到劈晶状体核的作用。与此同时,波浪型的劈核尖端3可以起到承载晶状体核的作用,配合超声乳化刀头9能够更快地将核质乳化吸出。
使用波浪型劈核钩劈晶状体核时,避免了手术中劈核时后囊膜破裂的风险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好。与其它劈核钩相比,利用波浪型劈核尖端3和侧面的锐性凸起4劈核和钝性凸起5碾碎晶状体核,更容易操作,易掌握,更适用于初期眼科医生学习和手术量较多的医生使用,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满足患者更高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波浪型劈核钩,包括手柄(1)、连接杆(2)和劈核尖端(3),所述连接杆(2)一端与手柄(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劈核尖端(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劈核尖端(3)包括一体式依次相连构成波浪型的第一凹陷部(3.1)、第二凸起部(3.2)和第三凹陷部(3.3),所述第一凹陷部(3.1)与第二凸起部(3.2)、以及第二凸起部(3.2)与第三凹陷部(3.3)的衔接处均为弧形曲面,所述第三凹陷部(3.3)的凹陷弧度与晶状体后囊膜弧度一致;在第三凹陷部(3.3)一侧设有锐性凸起(4),另一侧设有钝性凸起(5);所述连接杆(2)与劈核尖端(3)的第一凹陷部(3.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型劈核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1)的凹陷角度为150°,第二凸起部(3.2)的弯曲角度为150°,第三凹陷部(3.3)的凹陷角度为1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型劈核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为柱状结构,其与手柄(1)连接处直径为1mm,与劈核尖端(3)连接处直径为0.5mm,连接杆(2)整体长度为1.8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型劈核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劈核尖端(3)直径由第一凹陷部(3.1)至第三凹陷部(3.3)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型劈核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长度为8.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型劈核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上套接有间隔设置的若干防滑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