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多爱吃蟹?仅仅论大闸蟹,一年就能吃掉大概3亿只,而吃蟹文化甚至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人以蟹胥(蟹酱)祭祀祖先。由此可见,吃蟹早已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标志性象征之一。
梁实秋先生曾在《雅舍谈吃·蟹》中说:“蟹是美味,人人喜爱,无间南北,不分雅俗”。
九月的金蟹黄,十月的银蟹膏,最是丰腴肥美。秋天,最诱人的便是刚出蒸笼的大闸蟹啦!
图源/地道风物 摄/朱梦菲
你看这只蟹,红里透着黄,在刚刚散去的蒸汽中泛着光。稍稍放凉,一手把住温热的蟹体,一手把住蟹脐,“咔嚓”一声掰开,油滋滋又闪闪发亮的蟹黄,充盈在你的掌中;如果是公蟹,就是雪白如羊脂玉的蟹膏。
张开嘴,“咔嚓”一声咬下去,蟹黄蟹膏就在嘴里爆炸,蟹肉细腻紧实,入口鲜甜。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只要说吃蟹,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阳澄湖,但其实不然,中国地大物博,好吃的蟹可不止在那一处。
今天,我们聊一聊中国不同地区,对不同螃蟹的不同吃法。
01
豪横梭子蟹
“谓四时所为膳食,若荆州之酢鱼,青州之蟹胥,虽非常物,进之孝也。”这是东汉儒学家郑玄为《周礼·天官·厄人》所作的注,也是“蟹”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典籍中。说的是周朝的人在祭祀的时候,会把剁碎的螃蟹做成的蟹酱用来敬献。
图源/知乎@甜心爱吃小笼包
蟹胥,指的是将蟹捣碎煮熟,制作成酱,周朝的人用这个在祭祀的时候敬献。
青州所在地,正是如今的山东滨海一带,海蟹随潮而来,几千年前就进入了初民的视线。但由于海蟹略腥,当地人应该尝试过很多烹饪办法,最后选择将其制作成酱以保存。
在今天的山东,吃海蟹依旧是主流。9月初,山东胶东地区开海,大量的本地梭子蟹爬上山东人的餐桌。
“南有阳澄湖,北有莱州湾”,莱州梭子蟹是梭子蟹中的极品,其中以甲壳中央有三个突起的“三疣梭子蟹”为优。多条陆地河流在莱州湾入海,水草丰茂,又有适宜的温度,为螃蟹生长繁衍提供良好的饵料。因此,莱州梭子蟹个头特别大。
图源/美食杰
如果是在广东一带,吃梭子蟹讲究锅气。对半一开,葱姜炝锅,米酒祛腥,伴随铁锅的一团红火,三两分钟,一碟姜葱梭子蟹完成了从生物到美食的身份转化。
但在山东,最新鲜的食材往往采用最简单的加工:蒸。
夜晚的大排档,喝上一瓶青岛啤酒,配上刚蒸出来的螃蟹,成为很多山东人难以割舍的秋日回忆。
02
精致的大闸蟹吃法
江苏虽也沿海,却以河蟹和湖蟹闻名天下。
阳澄湖蟹、太湖蟹、洪泽湖蟹、高邮湖蟹、固城湖蟹······江苏襟江带湖,温度又适宜螃蟹生长,不同品种各有千秋。但要看谁能“站上C位”,靠的似乎不只是口感。
阳澄湖大螃蟹今日为尊,但在宋元时期,太湖蟹最受推崇。
金人高德基《平江记事》中载文:“吴中蟹味甚佳,而太湖之种差大,殻亦脆软,世称湖蟹第一”。
图源/搜狐网
到了明朝,苏州一带经济腾飞之后,阳澄湖蟹才开始名气见涨,直到20世纪20年代之后,阳澄湖的螃蟹才开始风靡。
阳澄湖大闸蟹主要供应上海市场,备受上海人喜爱。直到今天,上海人对于阳澄湖大闸蟹的钟爱还是独一份。
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的阳澄湖大闸蟹销量以44%的成绩成为全国第一,在上海的所有大闸蟹外卖订单中,阳澄湖大闸蟹销量占了95%。
图源/地道风物 制图/孙璐
其实,大闸蟹并非阳澄湖特有。大闸蟹属于半水螃蟹,虽然长在淡水里,但要到河口的浅海生宝宝,为了生宝宝,这些螃蟹会通过一些闸口,人们会挑个头大的吃掉,所以得名大闸蟹。
所以理论上,有河海的地方就有大闸蟹。其中,大闸蟹输出最多的是江苏泰州,是排名第2到第6的浙江、湖北、安徽、福建、辽宁五省运出量的总和。
从吃法来看,钟爱大闸蟹的“文艺青年们”赋予了它更独特的仪式感。吃蟹八件套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
视频来源/微博@amadan518
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第一集里,甄士隐中秋宴请贾雨村,又专门拍摄了用“蟹八件”等工具拆蟹的场景。
“蟹八件”的记载来自于明代美食指南《考吃》,包括锤、镦、钳、铲、匙、叉、刮、针8种。用工具细致地将螃蟹吃得干干净净,成了一项高雅的餐饮活动。今天的高级餐馆里,偶尔还能见到精致的蟹八件。
03
最鲜的蟹,是生吃?
浙江宁波、舟山一带,同样盛产梭子蟹,当地人多称之为“白蟹”,虽然和山东的梭子蟹同门,但不同水土养育的不同人,赋予了梭子蟹更多元的吃法。
宁波人吃蟹,讲究“鲜”。鲜活的梭子蟹还不够,生吃更能享尽美味。挑选最肥最鲜的梭子蟹切开,加盐卤水浸泡一夜,就可食用。凭借个人喜好,腌好的炝蟹里还能加点白糖或米醋。冰咸蟹配上热米饭,收获极致的“透骨鲜”。
图源/时代周报 摄/王晨婷
在梭子蟹最肥的时节,腌制带饱满红膏的母蟹,就是名菜“红膏炝蟹”,一般是宁波人招待客人或过年时吃的“大菜”。
图源/下厨房
东海一带虽盛产小海鲜,但台州三门的青蟹,个头却称得上魁梧。
青蟹色泽光亮呈青蓝色,肉质格外紧实。三门养殖青蟹已有200余年历史,当地流传着“若要富,靠海涂,要造房,养蟹王”的渔谚。
除了蒸炒,青蟹也有“生吃”的传统。与呛梭子蟹略有不同,酱青蟹用上更多黄酒和姜葱丝腌制,酒香醇厚之中别有一番鲜甜。
04
溪蟹捣酱,鲜香十足
除了沿海的鲁江浙闽粤五省,国内还有不少螃蟹产区。
江西军山湖大闸蟹,素有清甜鲜香之名;河北白洋淀河蟹,曾是“中华三只蟹”之一。再往内陆看,古时交通不便,螃蟹又讲究新鲜,百姓往往不识蟹。
《梦溪笔谈》记载,关中一代的螃蟹“不但人不识,鬼亦不识也”。有人收了一只干螃蟹以后,便将其作为吉祥物挂在门上,用来防止疟疾。
不过,随着螃蟹“鲜”名广播,内陆居民也更多食用起螃蟹。
在湖南、广西一带,有专门以“内陆”为名的溪蟹。溪蟹还有别名“山螃蟹”,在更多地区的山涧溪流中,雨后大量爬出来觅食。虽然往往肉少壳多,但炒熟后下酒,或加入调料连壳捣碎成蟹酱,也足够鲜香。
图源/美食杰
将溪蟹清洗后剥壳去腮,裹上少许面糊后整只油炸至两面金黄,也是一道美食。若溪蟹够肥,则外酥里嫩;若是小蟹太过“健美”,嚼起来倒像是鸡蛋壳。
05
盘锦河蟹同样妙不可言
在东北秋天的限定美食里,一定有盘锦河蟹。河蟹不像海蟹,一年到头都有,盘锦河蟹珍贵,只能在秋天的时候才能吃到。
好的盘锦河蟹有四种味道,大腿肉丝短纤细,味同干贝;小腿肉丝长细脆,美如银鱼;蟹身肉洁白晶莹,胜似白鱼;蟹黄如金,妙不可言。
所以,一只肥得冒油的盘锦河蟹是如何养成的?
图源/福桃九分饱
其实说起来,盘锦河蟹和阳澄湖大闸蟹同根同族,学名都叫中华绒螯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河蟹湖蟹毛蟹大闸蟹。
图源/福桃九分饱
跟大闸蟹湖里生湖里养不一样,野生盘锦河蟹生在大海。每年秋季,河蟹从盘锦内河湖泊爬向大海产卵,等到第二年春末夏初再回到盘锦,进入湖泊长大成蟹,味道自然别有一番风味。
图源/福桃九分饱
说到河蟹的吃法,首推一定是清蒸,清蒸最能体现河蟹的本味,盘锦河蟹带有盐碱地的味道,味道类似于泥土的香气,而且由于独特的生养方式,野味十足。
清蒸后吃不完的熟蟹可以做成南方风味的糟卤蟹,糟卤后的河蟹一点腥气都没有,反而更加拔出了河蟹的鲜美。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播客当然也是跟吃螃蟹有关,这一期节目是播客《红楼慢炖 》的“你的大闸蟹吃对了吗?莫慌,看大观园小姐姐如何风雅吃蟹”。
点击图片收听
这期专门来聊吃蟹,《红楼梦》里吃的是大闸蟹吗?剥蟹手太腥怎么办?从螃蟹价格看一两银子折多少钱?除了吃蟹,秋季家宴还能整点啥?吃蟹还有哪些讲究,哪些部位不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