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物理重难点解读人教版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1.画力的示意图的方法:

①确定受力物体;

②找出力的作用点;

③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④在箭头的旁边标上力的名称和大小。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3.弹力产生的条件:

①两物体相互接触;

②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4.弹力的方向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5.重力是一种非接触力,抛出去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与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6.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是指向地球中心的方向,它垂直于水平面向下。但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垂直向下”是指与某个支持面垂直而向下;当支持面是水平的,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方向才相同。

7.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因此,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的状态就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只能去推理,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一个单纯的实验结论,而是一个实验加推理的结论。

8.解读牛顿第一定律:

①“一切物体”是说牛顿第一定律对所有物体普遍适用。

②“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理想状况,即物体确实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二是物体所受各力的总效果为零。

③牛顿第一定律中“总”是指总是这样,没有例外;“或”是指两种情况必居其一,但不可能同时存在。

9.在解释惯性现象的有关问题时,可以分以下四步:

①确定以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为研究对象;

②分析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

③分析受外力时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其他物体(或其他部分)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

④确定由于惯性,研究对象相对于其他物体(或其他部分)的运动情况。

10.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等无关。

11.判断物体受到的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的方法:

①若这两个力满足“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条件,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②若物体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1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

①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②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1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①两物体必须相互接触,相互挤压;

②接触面不是光滑的;

③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14.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长木板止滑动,这样做是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15.在相同的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要小得多。

16.物体受力分析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即受力物体,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

②隔离研究对象(也可单独画出来);

③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弹力、摩擦力要注意产生条件)顺序,依次画在作用点上。作图时较大的力,线段也相应长些。每个力标出相应的符号(有力必有名称)。

17.力的作图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只分析所研究的物体受的力,可以忽略它周围的其他物体;

(2).查看物体所受到的力:先重力、后弹力,最后按物体运动状态找摩擦力;

(3).分析物体所处的状态: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在各个方向上受力平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需根据运动状态确定各个力的大小关系;

(4).画力:按照“一重二弹三摩擦再看其他”的顺序从物体重心画出有向线段,并标注力的符号,注意线段长度与力大小需对应。

18.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力学中的重点实验之一,这一实验的考查要点如下:

(1).实验原理,二力平衡的条件(必须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

(2).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大小)。

(3).实验数据分析,结论的得出(应用控制变量法选择相应的实验数据分析,叙述结论时注意结论成立的条件)。

(4).实验评估及实验改进方法(实验过程中很难保持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使弹簧测力计固定,拉动物体下面的长木板,这样便于准确的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更为准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19.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所用的方法:

①控制变量法: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两个: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因此在探究时要对变量进行控制。

②转换法:通过被压物体的形变量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形变量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0.由压强的定义式p=F/S可导出F=pS和S=F/P,从而可以分别计算出压强、压力和受力面积。

21.根据压强公式P=F/S可知,压强的大小取决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两个因素,即两个因素都可以影响压强的大小。在判断压强的增大或减小时,要判断压力或受力面积的变化。

22.在判断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事例时应提炼出事例中提及的关键词的物理意义。例如:“重”、“大”、“用力”表示压力大,“轻”、“小”表示压力小。“宽”、“大”表示受力面积大,“尖”、“细”、“薄”、“锐利”表示受力面积小。

23.对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公式p=ρgh的理解:

①公式中“ ρ”’指液体的密度;

②“h”不是高度,是深度,是指液面到被研究点的垂直距离。

24.由公式p=ρgh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跟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及容器的形状、底面积等无关。

25.比较液体压强大小的一般方法:

①在ρ相同时,比较液体深度h;

②在h相同时,比较液体密度液。

26.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设想在连通器底部有一个液片AB,液体不流动时,小液片AB处于平衡状态,两侧受到的压强相等,P左=P右,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得h左=h右。

27.地球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这些空气同样因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重力作用,同时空气又具有流动性,因此同液体一样,大气对浸在空气中的物体也会产生压强。

28.在实验室里,我们常利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吸盘(或注射器)等器材粗测大气压。

29.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原因是空气温度、湿度的变化会影响空气的密度,导致气压变化。一般情况下,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晴天的气压比阴天高。

30.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说水的沸点100℃,必须强调是在标准大气压下。

THE END
0.有关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精选度盘垂直。 二、重力力的示意图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G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公式G=mg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公式G=mg中,g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之比,约等于9.8N/kg,在粗略计算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ej{ft€znk1i27@52584ivvq
1.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解答 解:(1)不计空气阻力,抛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球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重力,大小为12N.如图所示:(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力的重心;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如图所示: 点评 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q1ujoukhnfa:938;gd24ifg;563891;=f886>47@9;:
2.如图所示.请画出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图.题目和参考答案解答 解:分析可知,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G和支持力F,此时二力相等.过物体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表示,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点评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会根据具体的接触面判断支持力的方向,并会用示意图表示物体受力情况.练习册系列答案 北大绿卡名校中考模拟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q1ujoukhnfae;g;>jeh9862n6887>53?;;5;=1hng;c
3.的墙壁上使其静止.请画出物体的重力和墙壁所受压力的示意图压力总是垂直于受力面指向被压物体,作用点在物体的表面,再按照作图的要求进行作图即可. 解答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 墙壁所受压力作用点在墙壁上,方向垂直于墙壁向右,如图所示: 点评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q1ujoukhnfa4i2gl5;c9;d8@75527g3>i274?dhoif6
4.第1章安培力与洛伦兹力兹力方向示意图 10 第 2 节 洛伦兹力 负电荷所受力的方向与正电荷所受力的方向相反.由左手定则可知,运动电荷所受洛伦兹力 方向与其速度方向垂直. 科学书屋 极光的形成 太阳发射出的带电粒子高速扫过太阳系, 形成了" 太阳风 ".这些带电粒子经过地球时, 地球的磁场使它们发生偏转.当" 太阳风 "中 的带电jvzq<84yyy4e{‚0pgz0w|jthkrfu86758761onngu5do|4ctvodnn4424803;4'G;+C4.=3'G=&C@*;3'K8'A>'::+F;.=2':?&G?*:D'G:'N;':2+B9.J7'DL&:>*G6'HG'JJ'G6+CC.=E0R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