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习题汇总

考试心理学实验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测量个体心理反应的方法是?A. 观察法B. 问卷法C. 实验法D. 访谈法答案:C2. 在进行心理学实验时,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为了?A. 增加实验的复杂性B. 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C. 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D. 降低实验的外部效度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实验设计中常见的控制变量?A. 被试的年龄B. 被试的性别C. 被试的国籍D. 被试的受教育程度答案:C二、填空题4. 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者通常会采用________方法来消除随机误差的影响。

答案:重复测量5. 心理学实验中,如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________效应造成的。

答案:实验者期望6. 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减少被试的期望效应,研究者有时会采用________技术。

答案:双盲三、简答题7. 描述一个典型的心理学实验流程,并解释每个步骤的目的。

答案:一个典型的心理学实验流程包括:(1)问题提出,明确研究问题和假设;(2)文献回顾,了解相关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3)实验设计,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控制变量;(4)数据收集,通过实验操作收集数据;(5)数据分析,使用统计方法分析实验数据;(6)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释实验现象;(7)讨论,对实验结果的意义、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每个步骤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解释。

8. 简述心理学实验中随机分配被试的重要性。

答案:随机分配被试在心理学实验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开始前在所有已知和未知的变量上都是相似的,从而减少选择偏差和实验结果的混淆变量。

这有助于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和有说服力。

四、论述题9. 论述心理学实验中如何控制实验者的期望效应,并举例说明。

答案:在心理学实验中,控制实验者的期望效应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 统计控制法可以起到实验前控制的作用()T. 对F. 错【答案】F2. 对于防御型的被试数据,实验者应当予以剔除()T. 对F. 错【答案】F3. ABA设计顺利进行的前提是,B阶段的治疗效果不应该是持久的()T. 对F. 错【答案】T4. 元记忆和客体记忆的划分,是按照记忆方式层面来进行的()T. 对F. 错【答案】F5. 任务对于被试要求的太高导致被试成绩全部处于较低水平的效应叫做天花板效应()T. 对F. 错【答案】F6. 随机化法不仅能用于被试,也能应用于刺激呈现和实验顺序的安排()A. 对B. 错【答案】A7. 当自变量的水平为3-5个时,可以使用ABBA设计()T. 对F. 错【答案】F8. 遗忘症患者的研究强烈暗示了内隐记忆作为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的存在()T. 对F. 错【答案】T9. 自变量包括作业变量、环境变量和主动变量()T. 对F. 错【答案】F10. 研究者在实验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的不适感、被感染、疾病和痛苦()T. 对F. 错【答案】T11. 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主要有四种误差: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T. 对F. 错【答案】T12. 衰减模型提出了由个性倾向或刺激特点等影响的“阈限”概念()T. 对F. 错【答案】T13. 维量等级量表是一个四维量表,包括愉快维、紧张维、冲动维和确信维()T. 对F. 错【答案】T14. 多自变量实验具有效率高、实验控制好等优点()T. 对F. 错【答案】T15. 费希纳使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第一次成为系统的学科()T. 对F. 错【答案】F16. 被试间设计的主要问题是很难分辨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被试间的差异导致还是自变量的变化导致()T. 对F. 错【答案】T17. 双盲实验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T. 对F. 错【答案】T18. 从理论上讲,随机化法是控制额外变量的最佳方法()T. 对F. 错【答案】T19. 费希纳定律成立的条件是:韦伯定律广泛适用、最小可觉差在心理上相等()T. 对F. 错【答案】T20. 双耳分听技术是属于搜索范式的一个例子()T. 对F. 错【答案】F21. 情绪的获得是天生的,因此人类对于情绪的识别有共通性()T. 对F. 错【答案】F22. 科学方法具有两个重要标志,经验观察和自我校正()T. 对F. 错【答案】T23. 使用被试间设计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所致()T. 对F. 错【答案】F24. 对于任何一个实验结果来说,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当超出产生该结果的实验条件之外它仍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T. 对F. 错【答案】T25. 97、间接知觉论认为刺激本身是完整的,可以对外界事物进行全面描述()T. 对F. 错【答案】F26. 从信息编码的角度将长时记忆分为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两个系统()T. 对F. 错【答案】T27. “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A. 时距信息B. 加工机制C. 通道D. 实验【答案】A28. 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 ()A. 极限法B. 恒定刺激法C. 阶梯法D. 平均差误法【答案】B29. 研究认知过程的脑机制的实验技术是:()A. 双耳分听技术B. 注意线索范式C. 启动范式D. 脑成像技术【答案】D30. 过滤器理论是由()提出的A. 特雷斯曼B. 布罗德本特C. 卡内曼D. 多伊奇【答案】B31. 认为“悲伤由哭泣而起,高兴由发笑而来”的是哪个学说?()A. 坎农-巴德学说B. 詹姆士-兰格理论C. 沙赫特两因素理论D. 认知-评价理论【答案】B32. 下列各领域中,被看作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的是()A. 实验心理学B. 组织心理学C. 比较心理学D. 认知心理学【答案】B33. 不能排除成熟等因素影响的设计是()A. 单组前后测设计B. 时间序列设计C. 双组前后测设计D. 双组后测设计【答案】A34. 在低亮度环境下的感受性缓慢提高的过程,称为()A. 暗适应B. 明适应C. 感觉变化D. 视敏度【答案】A35. 证明感觉记忆容量比人们预期的要多得多的研究方法是()A. 延迟报告法B. 部分报告法C. 整体报告法D. 词干补笔【答案】B36. 在“汉字材料的性质对视觉短时记忆广度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是:()A. 汉字材料B. 短时记忆广度C. 汉字材料的性质D. 短时记忆【答案】B37. 刚好能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称为()A. 差别感受性B. 感受性C. 差别阈限D. 绝对阈限【答案】D38. X对应的两个分布上的纵线高度之比称为()A. 决策标准B. 似然比C. 感受性指数D. 辨别力指数【答案】B39. 认为过滤器并非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而是按衰减方式进行的是哪种理论()A. 注意早期选择理论B. 注意中期选择理论C. 注意晚期选择理论D. 注意资源限制理论【答案】B40. 关于如何生成符合语法的句子,存在各种理论或假说,最有影响的理论是()A. 短语结构语法B. 转换语法C. 语法评价D. 生成转换语法【答案】D41. 实验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主要就是指( )A. 观察法B. 相关法C. 实验法D. 问卷法【答案】C42. 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是指( )A. 实验的外部效度B. 实验的内部效度C. 实验的构想效度D. 实验的结构效度【答案】B43. 听觉掩蔽是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的阈限值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的现象A. 增加B. 减小C. 先增加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加【答案】A44. 从控制的严密程度来看,控制最不严密的实验设计是( )A. 真实验设计B. 准实验设计C. 非实验设计D. B和C【答案】C45. 通常控制主试者效应的方法是:()A. 等组匹配法B. 实验过程标准化C. 平衡误差法D. 消除法【答案】B46. 通常使用哪种方法来求绝对阈限()A. ABBA控制法B. 主观判断法C. 直线内插法D. 等组匹配法【答案】C47. 测量被试在强磁场中活动时血液中含氧量的变化的技术是()A. 正电子发射层锚记术(PET)B. 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术(fMRI)C. 事件相关电位(ERP)D. 高分辨率脑磁图(MEG)【答案】B48. 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个耳朵听到的信息,忽略另一个耳朵的信息,该实验是:()A. 追随耳实验B. 错觉性结合实验C. 双耳分听D. 注意分配实验【答案】A49. 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MAX)属于()A. 维度等级量表B. 面部表情量表C. 生理指标测量D. 形容词核对表【答案】B50. “心理学仅有短期的历史,却有着长期的过去”,此话出自()A. 《记忆》B. 《心理物理学纲要》C. 《动机与人格》D. 《心理学概论》【答案】D51. 正常情况下,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最重要来源是:()A. 单眼线索B. 视轴辐合C. 双眼视差D. 晶体调节【答案】C52. 具有加工信息和存储信息双重功能的记忆是()A. 感觉记忆B. 短时记忆C. 工作记忆D. 长时记忆【答案】C53. 在每一个被试都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处理的情况,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A. 被试内设计B. 被试间设计C. 混合设计D. 聚合交叉设计【答案】A54. 实验中除实验条件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潜在因素或条件,称之为()A. 无关变量B. 控制变量C. 因变量D. 自变量【答案】A55. 主观相等点与标准刺激的差是:()A. 绝对阈限B. 常误C. 主观相等点D. 不肯定间距【答案】B56. 复合钟实验中提到的“先入现象”就是由于被试的主观期待产生的()A. 时间误差B. 动作误差C. 疲劳误差D. 期望误差【答案】D57. 认为两种语言彼此联系,可以相互转译,贮存在一个语义记忆系统中的理论是()A. 单独存贮说B. 双通道存贮说C. 单通道存贮说D. 共同存贮说【答案】D58. 在词汇通达研究中,认为人们要把输入的视觉信息转化成语音,然后语音激活词义的理论是()A. 直通假设B. 语音中介假设C. 双通路假设D. 模板说【答案】B59. ABBA是用()消除额外变量的方法A. 抵消平衡法B. 统计控制法C. 随机化法D. 匹配法【答案】A60. 下列不属于实验报告中引言部分的内容是A. 提出问题B. 说明背景C. 被试D. 阐明研究目的和理论基础【答案】C61. 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心理过程的研究.A. 有意识B. 无意识C. 前意识D. 潜意识【答案】B62. 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分辨能力的指标A. 距离B. 强度C. 时间D. 明度【答案】C63. 识记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叫()A. 暂时性遗忘B. 永久性遗忘C. 干扰性遗忘D. 逆向性遗忘【答案】B64. 在“七巧板训练与小学低年级学生操作能力提高的实验研究”一文中,作为因变量的是:()A. 七巧板训练B. 低年级学生C. 操作能力提高D. 操作能力【答案】C65. 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循遵循以下伦理道德,除了()A. 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B. 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C. 保密原则D. 给被试一定的被试费用【答案】D66. ROC曲线在心理学上也称为:()A. 对数函数B. 感受性曲线C. 等响曲线D. 音高曲线【答案】B67. 下列选项中关于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不正确的是A. 信号通过同位素反应脑组织功能性变化B. 同时提供机能性和结构性的图像C. 空间分辨率极佳D. 成像速度非常快【答案】A68. 闻到饭菜香味,推断妈妈在厨房,这说明()A. 思维具有间接性B. 思维具有概括性C. 思维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D. 思维具有直观性【答案】A69. 如果一个实验中,每个处理水平下的任务都很繁重,那么最适合做什么设计()A. 完全随机设计B. 随机区组设计C. 完全被试内设计D. 混合设计【答案】A70. 如在一个试验中,对红光信号灯按A键,对绿光信号灯按B键,对蓝光信号灯按C键,对白光信号灯按D键,共四个刺激和四个对应的反应,那么记录到的反应时是()A. 简单反应时B. 选择反应时C. 辨别反应时D. 复杂反应时【答案】B71. 我们几乎意识不到的记忆是:()A. 语义记忆B. 短时记忆C. 情节记忆D. 感觉记忆【答案】D72. 下列几种学习类型中,最高水平的是()A. 原理学习B. 概念学习C. 系列学习D. 问题解决学习【答案】D73.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应当具有的功能是:()A. 使研究变量最大化B. 对额外变量进行有效控制C. 是实验误差变异最小化D. 充分体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E. 尽可能减少自变量的变化范围【答案】A, B, C, D74. 感觉直接测量法主要有:()A. 数量估计B. 数量生产C. 绝对数量估计D. 平均差误法E. 极限法【答案】A, B, C75. 下面适合做情绪研究的方法有:()A. 多导生理技术B. 脑成像技术C. RP技术D. 内隐启动范式E. 人工智能【答案】A, B, C, D76. 心理学研究所能收集到的资料主要有:()A. 计数资料B. 计量资料C. 等级资料D. 描述性资料E. 文献资料【答案】A, B, C, D77. 实验信度的验证,包括()A. 直接验证B. 系统验证C. 概念验证D. 内容验证E. 程序验证【答案】A, B, C78. 下列属于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伦理准则是:( )A. 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B. 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C. 保密原则D. 保护被试免遭伤害E. 给被试一定的费用【答案】A, B, C, D79. 从心理量表是否等距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可以讲心理量表分为:( )A. 分类量表B. 顺序量表C. 等距量表D. 比例量表E. 对数量表【答案】B, C, D80. 计算机在心理学实验的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具体有( )A. 认知领域B. 技术和运动操作领域C. 计算机辅助治疗D. 心理生理学领域E. 心理学教学实验【答案】A, B, C, D, E81. 实验心理学成为科学心理学的代表和主力,其中具有卓越贡献的人是( )A. 冯特B. 费希纳C. 艾宾浩斯D. 赫尔巴特E. 弗洛伊德【答案】A, B, C82. 典型的准实验常用的被试变量包括 ( )A. 被试变量如年龄、性别等B. 被试属性如社会阶层C. 与疾病有关的被试因素D. 不同宗教信仰的被试E. 不同种族的被试群体【答案】A, B, C, D, E83. 关于反应时实验,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 )A. 反应时实验中的因变量是反应类型或指导语等B. 反应时间实验通常需要进行速度和准确率的权衡C. 唐纳德提出了基本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加法反应时D. 开窗实验主要是用于准确地测量反应时的各个具体过程E. 反应时和反应潜伏期不是一回事【答案】A, C, E84. 在列实验中,为无觉察知觉提供证据的是( )A. 加掩蔽的Stroop启动实验B. 阈下词汇确定C. 盲视实验D. 内隐联想测验E.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答案】A, B, C85.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前瞻性记忆( )A. 尝试回忆B. 年龄因素C. 一定的记忆情境D. 合适的提示物和靶事件E. 性别【答案】B, C, D86. 正电子发射层锚记术可以用来测量以下哪些大脑活动()A. 葡萄糖代谢B. 耗氧量C. 心跳D. 皮肤电E. 血流量【答案】A, B, E87. 语法分析的策略有以下哪些()A. 迟闭合策略B. 最小附着策略C. 即时策略D. 已知/新策略E. 语境交互策略【答案】A, B88. 情绪情感的成分包括以下几种:()A. 生理唤醒B. 主观体验C. 外部表现D. 认知体验E. 感受过程【答案】A, B, C89. 实验法的主要优点在于()A. 能很好地控制无关变量B. 比较经济C. 具有很好的生态效度D. 可以用实验法代替描述性研究方法E. 通过一定方法和手段来控制其他因素,从而使自变量意外的其他因素保持恒定【答案】A, B, E90. 在做反应时实验时常用的防止出现假反应的方法是()A. 让选择反应的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数目相等B. 安插侦察实验C. 改变每次刺激呈现于预备信号之间的距离D. 控制被试E. 控制环境【答案】A, B, C91. 保持量的测量方法包括()A. 再认法B. 回忆法C. 再学法D. 内省法E. 联想法【答案】A, B, C92. 下列关于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高灵敏度的电极和放大器来探测电位B. 通过记录脑内血氧含量来反应大脑活动C. 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D. 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E. 价格较其他设备低【答案】A, C, E93. 以下关于注意早期选择理论正确的是:()A. 由布罗德本特首先提出B. 采用双耳分听实验进行C. 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中期阶段D. 按照“全或无”方式进行E. 是一种单通道模型【答案】A, B, D, E94. 时间知觉是()A. 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反映B. 对客观事物和时间的连续性或顺序性的反映C. 对事物位移和位移速度的之举D. 具有相对性E. 具有绝对性【答案】B, D95. 以下关于注意晚期选择模型正确的是:()A. 有多个输入通道B. 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C. 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D. 瓶颈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E. 中枢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答案】A, B, C, D, E96. 被试间设计的缺点有()A. 所需被试数量巨大B. 具有强烈的练习效应C. 不能排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混淆D. 相对其他设计,被试会非常疲劳E. 产生对各处理方式的污染【答案】A, C97. 关于记忆的SPI理论假定,记忆或记忆系统主要有()A. 程序记忆系统B. 知觉表征记忆系统C. 语义记忆系统D. 初级记忆系统E. 内隐记忆系统【答案】A, B, C, D98. 恒定刺激法是要求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一个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比较刺激()A. TB. F【答案】B。

第四章传统心理物理学一、概念阈限、绝对阈限、差别阈限、操作定义、极限法、平均差误法、恒定刺激法、期望误差、习惯误差、练习误差、疲劳误差、空间误差、时间误差、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例量表、差别阈限法、数量估计法、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斯蒂文斯幂定律二、选择1.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阈限的实验中,当递增系列的阈限大于递减系列的阈限且差异显著时,可以断定被试存在()。

A.练习误差B.习惯误差C.期望误差D.疲劳误差2. 与阈限的操作定义不符的阈限测量方法是()。

A 极限法B 平均差误法C 恒定刺激法D 以上都不是3. 在平均差误法中,测量分布的标准差大,说明被试的辨别能力()A.好B.中等C.差D.等于零4.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实验中,应用三类反应会导致()误差。

A 名称量表B 顺序量表C 等距量表D 等比量表6. 数量估计法是制作()的方法之一。

A 名称量表B 顺序量表C 等距量表D 等比量表7. 宋量表的制作方法是()。

A.对偶比较法B.数量估计法C.差别阈限法D.等级排列法三、填空1. 心理物理学是一门研究()与()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精密科学。

2. 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是(),其代表作为()。

3. 绝对阈限的操作定义为有()的实验次数能引起积极反应的刺激之值。

4. 极限法实验后半部分测得的阈限值小于前半部分且差别显著,表明存在()误差。

5. 恒定刺激法测定感觉阈限时,用于估计阈限值的常用简便方法是()。

6.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实验中,应用两类反应测得的阈限称为()差别阈限。

7. 相对而言,比较能够引起被试兴趣,减少枯燥感的阈限测定法是();而实验效率较高的方法是()。

8. 恒定刺激法实验中,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的概率达(),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概率的有()。

9. 量表的属性包括差别、()、()和()。

心理学实验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生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物理现象答案:A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结构分为哪三个部分?A. 自我、本我、超我B. 意识、潜意识、无意识C. 认知、情感、行为D. 思维、感知、记忆答案:A3. 下列哪个选项是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情绪与情感B. 知觉、注意、记忆C. 动机与需求D. 人格与个性答案:B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5. 以下哪个实验是研究条件反射的?A. 斯坦福监狱实验B. 米尔格拉姆实验C. 巴甫洛夫的狗实验D. 罗森汉实验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_______。

答案:精神分析7.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最后一个阶段是_______。

答案:形式运算阶段8.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是_______。

答案:班杜拉9.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_______。

答案:先快后慢10. 心理测量学中,信度和效度是评价心理测试的两个重要指标,其中信度指的是测试的_______。

答案:一致性或稳定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心理测量法等。

12.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说明它在个体行为中的作用。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它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努力程度、坚持性和情绪反应。

13. 描述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答案:经典条件反射是通过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配对,使中性刺激最终引发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

操作条件反射则是通过强化或惩罚来增加或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案例研究法2. 下列哪项不是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A. 自变量B. 因变量C. 常量D. 参与者3. 在实验心理学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实验难度B. 减少实验误差C. 增加实验成本D. 提高实验趣味性4. 双盲实验设计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减少实验者的偏见B. 提高实验成本C. 增加实验的复杂性D.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5. 以下哪个是实验心理学中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A. 问卷调查B. 心理测试C. 访谈D. 以上都是6. 实验心理学中的“反应时间”通常指的是什么?A. 实验者的反应时间B. 参与者的反应时间C. 实验准备时间D. 数据分析时间7. 在心理学实验中,随机分配参与者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实验的难度B. 减少个体差异的影响C. 提高实验的趣味性D. 增加实验的复杂性8. 哪种实验设计可以最有效地控制实验变量?A. 非实验设计B. 相关设计C. 实验设计D. 描述性设计9. 实验心理学中的“操作性定义”是什么?A. 根据概念的内涵定义B. 根据概念的外延定义C. 根据实验操作定义D. 根据理论定义10. 下列哪项不是实验心理学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A. 参与者偏差B. 实验者偏差C. 随机偏差D. 顺序效应偏差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描述实验心理学中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概念,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12. 简述实验心理学中的“独立测量误差”和“依赖测量误差”的区别。

13. 解释“实验伦理”在实验心理学中的重要性,并列举至少两条实验伦理的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论述实验心理学中的“变量”分类及其在实验设计中的作用。

15. 描述一个完整的实验心理学研究过程,包括研究问题的形成、假设的提出、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一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给出正确选项并做详细答案解析1、一项实验拟考查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AA. 自变量B. 因变量C. 控制变量D. 无关变量2、通过双盲法来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CA. 匹配法B. 平衡法C. 排除法D. 恒定法3、在感觉阈限测定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这种方法是BA. 恒定刺激法B. 平均差误法C. 最小变化法D. 系列探索法4、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率的纵轴值为0.1虚报率的纵轴值为0.33,则该实验中的β值为:CA. -0.22B. 0.22C. 0.33D. 3.005、在2×3实验设计中,研究的因素有AA. 2个B. 3个C. 5个D. 6个6、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BA. 调查法B. 个案法C. 测验法D. 观察法7、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指:DA. 超常儿童B. 常态儿童C. 超常与常态儿童D. 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8、等距量表的特点是BA. 无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B. 无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C. 有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D. 有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9、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处理,即所有的被试者接受全部的自变量处理,这类设计便属于:AA. 被试内实验设计B. 被试间实验设计C. 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D. 混合设计10、根据唐德斯A.B.C.法,辨别反应时间应是:AA. 辨别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B. 选择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C. 辨别反应时减去选择反应时D. 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11、某研究表明,当场景中的干扰物减少和照明度降低时,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搜索场景中交通标志的准确性更低、反应速度更慢。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弗洛伊德B. 威廉·詹姆斯C. 约翰·华生D. 卡尔·罗杰斯2. 下列哪项不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范畴?A. 感知B. 记忆C. 情感D. 社会行为3. 实验心理学的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为了:A. 增加实验难度B. 减少实验误差C.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D. 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4. 实验心理学中,双盲实验的特点是:A. 只有实验者知道实验条件B. 只有被试者知道实验条件C. 实验者和被试者都不知道实验条件D. 实验者和被试者都知道实验条件5. 下列哪个不是实验心理学常用的统计方法?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相关分析D. 描述性分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实验心理学中的自变量是指______。

7. 实验心理学中的因变量是指______。

8. 一个良好的实验设计应该具备可重复性、______和______。

9.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为了减少误差,常常采用______方法。

10. 心理学实验中,实验者效应是指实验者对实验结果的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实验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

12. 描述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其重要性。

13. 解释什么是实验心理学中的“安慰剂效应”。

14. 简述实验心理学研究中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本步骤。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实验心理学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6. 论述实验设计中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并举例说明。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7. 阅读以下案例:某研究者想要研究音乐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在安静环境中学习,另一组在播放轻音乐的环境中学习。

实验结果显示,播放轻音乐组的学习效率更高。

请分析这个实验设计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缺陷。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B4. C5. D二、填空题6. 被实验者操纵的因素7. 被测量或观察的因素8. 有效性、可靠性9. 随机分配10. 影响或偏见三、简答题11. 实验心理学主要关注于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而应用心理学则侧重于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属于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的条件刺激?A. 狗B. 食物C. 铃声D. 口水答案:C. 铃声2. 实验者想要探究是否存在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下列哪种实验设计最适合?A. 记忆实验B. 随机对照实验C. 特定情境实验D. 观察实验答案:C. 特定情境实验3. 在社会心理学的实验中,下列哪项属于自陈表达法?A. 观察行为B. 问卷调查C. 好友评价D. 实验观察答案:B. 问卷调查4. 以下哪个实验主要用于测量注意力的分配?A. 斯特鲁普实验B. 条件反射实验C. 朗格时间估计实验D. 梅格洛普凶具实验答案:A. 斯特鲁普实验5. 这个实验侧重研究个体对待不公平事件的反应,主要涉及到以下哪个概念?A. 认知失调B. 条件反射C. 集体认同D. 公平感答案:D. 公平感二、填空题1.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人类行为背后的__________。

答案:原因/动机2. __________是指个体在认知收集、处理信息时的有限能力。

答案:认知资源3. 条件反射实验中,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__________来体现。

答案:反应/反应强度4. 在社会心理学实验中,实验者通过提供不同情境来观察个体的__________。

答案:行为/反应5. 注意力分配的效率可以通过__________实验来测量。

答案:斯特鲁普三、问答题1. 实验心理学与观察心理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实验心理学以实验方法为主要手段,通过控制和操作变量来探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观察心理学则主要通过观察和描述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来研究。

2. 试举例说明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的基本过程。

答案:以“狗咬呼吸机”实验为例,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一:将一只狗接受实验训练,并记录其初始的唾液分泌量。

- 步骤二:在每次给狗喂食的同时,敲响铃声。

- 步骤三:重复多次步骤二。

- 步骤四:停止敲响铃声并观察狗的反应,记录其唾液分泌量。

第四章传统心理物理学一、概念阈限、绝对阈限、差别阈限、操作定义、极限法、平均差误法、恒定刺激法、期望误差、习惯误差、练习误差、疲劳误差、空间误差、时间误差、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例量表、差别阈限法、数量估计法、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斯蒂文斯幂定律二、选择1.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阈限的实验中,当递增系列的阈限大于递减系列的阈限且差异显著时,可以断定被试存在()。

A.练习误差B.习惯误差C.期望误差D.疲劳误差2. 与阈限的操作定义不符的阈限测量方法是()。

A 极限法B 平均差误法C 恒定刺激法D 以上都不是3. 在平均差误法中,测量分布的标准差大,说明被试的辨别能力()A.好B.中等C.差D.等于零4.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实验中,应用三类反应会导致()误差。

A 名称量表B 顺序量表C 等距量表D 等比量表6. 数量估计法是制作()的方法之一。

A 名称量表B 顺序量表C 等距量表D 等比量表7. 宋量表的制作方法是()。

A.对偶比较法B.数量估计法C.差别阈限法D.等级排列法三、填空1. 心理物理学是一门研究()与()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精密科学。

2. 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是(),其代表作为()。

3. 绝对阈限的操作定义为有()的实验次数能引起积极反应的刺激之值。

4. 极限法实验后半部分测得的阈限值小于前半部分且差别显著,表明存在()误差。

5. 恒定刺激法测定感觉阈限时,用于估计阈限值的常用简便方法是()。

6.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实验中,应用两类反应测得的阈限称为()差别阈限。

7. 相对而言,比较能够引起被试兴趣,减少枯燥感的阈限测定法是();而实验效率较高的方法是()。

8. 恒定刺激法实验中,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的概率达(),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概率的有()。

9. 量表的属性包括差别、()、()和()。

实验心理学考试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实验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位心理学家的工作?A.威廉·詹姆斯B.约翰·华生C.弗朗西斯·高尔顿D.卡尔·荣格2.下列哪项不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A.可重复性B.客观性C.主观性D.系统性3.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为了什么?A.增加实验的难度B.减少实验误差C.增加实验的趣味性D.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4.下列哪项是实验心理学中常用的统计方法?A.描述性统计B.推断性统计C.定性分析D.定量分析5.双盲实验设计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减少参与者的疲劳B.减少实验者的偏见C.增加实验的难度D.增加实验的趣味性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简述实验心理学与观察心理学的区别。

7.解释什么是实验变量,并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8.描述实验心理学中的实验误差及其控制方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论述实验心理学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0.以一个实验心理学研究为例,分析实验设计、实施过程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阅读以下实验案例:研究者想要了解音乐类型对人们情绪的影响。

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听古典音乐、摇滚音乐或无音乐的组别,并测量他们的情绪变化。

请分析这个实验的设计,并讨论可能的变量和结果解释。

实验心理学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B.约翰·华生2.C.主观性3.B.减少实验误差4.B.推断性统计5.B.减少实验者的偏见二、简答题6.实验心理学与观察心理学的区别在于,实验心理学通过控制和操纵变量来测试假设,而观察心理学则通过观察自然行为来收集数据。

7.实验变量是在实验中被操纵或测量的因素。

自变量是研究者操纵的变量,因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而变化的变量。

8.实验误差是指实验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异。

控制实验误差的方法包括使用对照组、双盲设计、标准化程序等。

1.试用一个实验设计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2.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计算机键盘与桌面的倾斜度对输入字符速度的影响。倾斜度有10度15度.20度 3.怎么进行实验去获得一条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曲线 4.某学生用自由回忆的方法进行系列位置效应的实验,他挑选了15个单字.找了15名被试,每个被试都按同样的顺序学习单字,然后统计结果。试指出该学生实验程序中的错误,并说明正确的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用组间设计方法与组内方法分别设计实验,来测定视觉反应时和听觉反应时 5.试做一个检查倒摄抑制的实验设计 6.试用对偶比较法制作一个对六种儿童服装喜爱程度的顺序量表 一.试用一个实验设计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答:1、首先可以确定该实验为组间设计,即被试间设计,按照随机取样的原则选取四组数目相同相互匹配的被试,其中两组被试为实验组,两组被试为控制组。用序号分别标记为1、2、3、4组。 2、实验安排第1组被试先学习A项目,间隔一段时间后学习B项目,然后测试被试学习B项目的成绩。 第2组被试只学习B项目,然后测试被试学习B项目的成绩。 第3组被试先学习A项目,间隔一段时间后学习B项目,然后测试被试学习A项目的成绩。 第4组被试只学习A项目,然后测试被试学习A项目的成绩。 3、实验结论,第2组被试与第1组被试学习B项目成绩的差别就是前摄抑制的结果。第4组被试与第3组被试学习A项目成绩的差别就是倒摄抑制的结果。 二.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计算机键盘与桌面的倾斜度对输入字符速度的影响。倾斜度有10度15度.20度 答:1、首先确定该实验为组内设计,即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被轮流分配到不同的实验处理下进行实验。实验共有三种实验处理,即计算机键盘与桌面的倾斜度分别为10、15、20度。 2、把每个被试轮流分配到三种实验条件下,在相同的规定时间内记录被试在每种实验条件下输入字符的个数。 为了消除实验顺序的影响,可以采用拉丁方的方法安排实验顺序。 通过比较被试在三种实验条件下输入字符的个数(或者是比较速度=个数/时间),就可以得出结论,计算机键盘与桌面的倾斜度对输入字符速度究竟有无影响。 三.怎么进行实验去获得一条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曲线 答:①用自由回忆进行实验,我们就会获得系列位置效应:被试对字单中的头几个字再现得很好,字单中部的项目再现不好,最后几个项目也再现得很好。 ②我们有15个项目。这样,我们就有从1到15的系列位置。每个被试以不同的顺序学习一遍这15个项目,然后让他们作自由回忆,把再现的成绩按系列位置登记,就可以根据结果绘制系列位置曲线。 (③系列位置曲线被认为是对两种过程的记忆理论的强有力支持。曲线末端几个项目之所以再现好,是因为这几个项目仍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当然容易提取。而曲线首端几个项目记得好,则是因为这几个项目已由短时记忆传递到长时记忆中了。结果,由于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在30秒内已消失,所以曲线末端变平,字单的最后几个项目再现较差;但是,由于最初学习的几个字即在开头的系列位置的单字已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所以曲线首端不受影响,再现仍很好。换句话说,延缓只影响短时记忆而不影响长时记忆,可见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记忆。)备注:本段可写可不写。 四.某学生用自由回忆的方法进行系列位置效应的实验,他挑选了15个单字.找了15名被试,每个被试都按同样的顺序学习单字,然后统计结果。试指出该学生实验程序中的错误,并说明正确的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用组间设计方法与组内方法分别设计实验,来测定视觉反应时和听觉反应时 答:1、该学生实验程序中的错误在于,每个被试都按同样的顺序学习单字,这样被试记忆不同单字的成绩不同也可能是跟单字的本身特性有关(如生僻度等)。 正确的实验:我们有15个项目(即单字)。这样,我们就有从1到15的系列位置。每个被试以不同的顺序学习一遍这15个项目,然后让他们作自由回忆,把再现的成绩按系列位置登记,就可以根据结果绘制系列位置曲线。 2、用组间设计方法来测定视觉反应时和听觉反应时。 按照随机取样的原则选取两组数目相同相互匹配的被试,其中一组被试只测视觉反应时,另一组被试只测听觉反应时。 用组内设计的方法来测定视觉反应时和听觉反应时。 每个被试被轮流分配到二种实验处理下,为了消除实验顺序带来的影响,可以采用拉丁方的方法,即安排第1名被试先测视觉反应时、再测听觉反应时。第2名被试先测听觉反应时,再测视觉反应时,剩下的被试依次类推。 五.试做一个检查倒摄抑制的实验设计 答1、首先可以确定该实验为组间设计,即被试间设计,按照随机取样的原则选取两组数目相同相互匹配的被试,其中一组被试为实验组,一组被试为控制组。用序号分别标记为1、2组。 2、实验安排第1组被试先学习A项目,间隔一段时间后学习B项目,然后测试被试学习A项目的成绩。 第2组被试只学习A项目,然后测试被试学习A项目的成绩。 3、实验结论,第2组被试与第1组被试学习A项目成绩的差别就是倒摄抑制的结果。 六.试用对偶比较法制作一个对六种儿童服装喜爱程度的顺序量表 答:1、 将六种儿童服装配对,可配成n(n-1)/2对=15对,为了消除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的影响,每对儿童服装都要比较两次,第2次每对儿童服装的呈现顺序应与第1次的相反。这样一共要比较n(n-1)对,即30对。 2、 每对儿童服装逐对的呈现给被试,让被试选择其中更喜欢的一件儿童服装,可以用正字记数法或是划/线,每比较一次就得到一个选择分数。 3、 最后统计六种儿童服装各自的选择分数,然后按照选择分数由大到小排列,就得到了一个对六种儿童服装喜爱程度的顺序量表。

实验设计题 1、以某种记忆为例设计一个实验,并写出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今有一脑保健药品,理论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某个学生服用该脑保健用品两个月后,学习成绩果然有所提高。 试问(1)能从这一现象的出该保健品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结论吗? (2) 请设计一个试验来验证该保健品的效果。(实验设计应考虑怎样取样、自变量、因变量、可能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方法) 2、设计一个运用信号检测论进行统计分析的实验。要求设想一系列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3、自行设计一个关于思维的实验。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4、试做一个检查倒摄抑制的实验设计。 5、试用对偶比较法制作一个对六种儿童服装喜爱程度的顺序量表 6、人们在感受社会性刺激,如社会排斥时,会体验到痛的感觉,而感觉物理性刺激也会引起痛的感觉,这两种刺激具有不同的属性,但认知神经心理学表明两者可能有类似的效应 A请设计一个实验加以验证 B如果结果正确,请说明其理论意义 7、请用具体的实验实例,阐明记忆依赖于提取与加工的一致性。 8、有人为了研究计算机键盘与水平面张角多大合适,设计了一个实验:随机取三组被试,甲组用0°,乙组用10°,丙组用15°,将实验结果用独立样本T检验。请问该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合不合理?如有更好的设计,如何设计? 9、某工作需要视力在1.0水平以上,有些视力差的人企图用熟记视力表的方法通过视力检查。问应如何用实验方法来区别检查结果是视敏度还是再现? 10、试从下列实验事件中指出有哪些地方没有进行控制,并说明应如何改正。“有人提出假设:文化程度高者针刺麻醉的效果不好。通过200例分析,针刺麻醉效果好的文化程度低者有120人,而文化程度高者只有8人,结果正式证实了假设”。 11、一个研究者要研究记忆编码方式和材料性质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基本方法是先给被试呈现60个单词,检验记忆效果。请你做一个实验设计,包括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实验方法与实验设计(被试选择、实验材料的设计与分配、实验设计类型、对研究变量和额外变量的操作与控制、如何实施实验、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等内容)。 12、请设计一个2×3的实验,要求具体说明: (1)、研究的问题及研究假设: (2)、研究者所感兴趣的因素及每个因素所包含的水平: (3)、研究的因变量指标: (4)、研究中需要控制的变量以及如何控制: (5)、结果如何分析: (6)、如何从数据推论结论。 13、设计一个2×2的完全随机的多因素实验,内容自定,但要有新意。写出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假设、实验方法(包括被试、仪器、实验材料、程序等),以及请自行设计一个2*2重复测量因素的实验设计方案。要求包括: (1)题目 (2)简单前言与研究假设 (3)被试 (4)程序 (5)所采用的方差分析。 (6)能取得的结果和拟采用的统计技术。 14、设计一项测量听觉阈限的实验。 15、设计一项Posner有关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实验的变式,并说明是如何利用反应时减法法则的? 16、设计一项Hamilton等人有关开窗实验的变式,并说明这种技术的特点。 17、设计一项Jacoby等人加工分离程序的变式。 18、今有一保健用品,理论上能提高注意力和创造性,该用品是提供视觉刺激 (不同振荡频率的光刺激)的仪器,请问该验证效果(由两个功能键,提供两种功能作用刺激:注意力、创造性)的实验设计应怎样考虑取样、自变量、因变量、可能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方法。 19、试拟一个视觉实验,要对实验中的各种变量进行分析 20、实验目的:通过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判断哪种广告更美,分析产生的原因 。 材料: 10张典型广告幻灯片。 21、设计一个实验,来探讨熟悉性对词的再认的影响 22、设计一项研究描述小学高、中、低年级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特点 23、有人想探讨反应时间是否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以及较高的教育水平是否缓解由于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反应时间增加这一过程。请你设计实验解决这一问题,并建立方差分析表,给出变异源及每个变异源相应的自由度(注:教育水平可界定为从事工作前在学校受教育年限)。

论述题 1. 阐述心理试验室研究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2. 举例分析封闭式调查问卷的各种形式的优点和缺点。 3. 在反应时实验中,怎样才能测得准确的反应时间? 4. 信号检测论中,击中率与虚报率怎样随标准升高或降低而变化? 5. 实验方法和非实验的自然观察法,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能在一项研究中,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吗? 6. 采用传统心理物理法和信号检测理论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前提是什么?各自评价感受性的指标?信号检测论在那些方面比传统心理物理法更能客观地反映被试判断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7. 加因素法测量反应时的基本前提,实验逻辑和典型实验 8. 减数法测量反应时的基本前提,实验逻辑和典型实验 9. 什么是心理学实验的内部效度、外部效度、构思效度和统计结论效度?在心理学实验中如何提高这些效度? 10. 分析三种古典心理物理学方法的优缺点。 11. 分析比较信号检测论实验“有无法”和“评价法”各自的特点。 12. 分析反应时方法对研究心理现象的意义。 13. A、B是两个自变量,各有两个水平,如A为组内设计,B为组间设计,试说明在一项混合设计中具体的实验过程(程序)是怎样的?

THE END
0.普通心理学3感觉附录:名词解释 1,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2,差别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jvzquC41yy}/lrfpuj{/exr1r19e8k5gheh77l
1.心理学名词解释一.doc文档介绍:心理学名词解释(一)———作者:———日期: 心理学名词解释(一):心理学史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心理学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心理活动的翌中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喜爱jvzquC41o0zbqmteu0ipo8u/54:19A<740nuou
2.观察法的名词解释是什么?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10.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jvzquC41sd4{wx~gdcth0lto1zlf/zzguvopp8vwguzjqw4:d4l68Bf95did5>7gf78cfj65eekego<0jvsm
3.2022清华大学应用心理硕士考研真题一览!含试题解读2022年清华大学心理学347的考试题型和题量较2021年有所变动,变动如下:2022年新增名词解释题,其他题型的题量也有所改变。整体难度系数中等偏上,题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1)选择题,考查了“布洛卡区”、“差别阈限”、“气质”等知识点,涉及心理学与生活、实验心理学等科目,考查内容较基础,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题目具jvzquC41yy}/m‚u0eun1jwvkerf1:85574ivvq
4.自学考试《实验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计20分) 1. 错误记忆 2. 特征整合理论 3. ABBA设计 4. 启动效应 5. 直接验证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计12分) 1、实验中主试和被试的相互作用会对实验产生哪些干扰? 2、什么是反应时新法? 3、如何测量心理负荷? jvzquC41yy}/gxq0ep5{ktfq1|q.y‚|142862?78;7;29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