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过程(知):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简要介绍概念: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1)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认识。
(3) 记忆:指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记忆的过程
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出现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进展的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记忆小妙招:
①早起学习减少前摄抑制;睡前学习后马上进入睡眠,减少倒摄抑制
②学会运用形象记忆 - 让右脑也参与进来
锥明杆暗:可以加入想象,磨得发亮的锥子,涂暗的杆子
(4)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5)注意:无意注意 vs. 有意注意(需要付出意志努力)
2、 情感过程(情)
人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心理体验过程。
3、 意志过程(意)
人们为实现奋斗目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在意志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就是 意志行为(行)。
4、知、情、意、行的关系
认知是产生情、意的基础;行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和情的推动下产生的,它能提高认识,增强情感,磨练意志;行为控制、调节情感,提高认知。
①名词解释:内隐记忆、后像、暗适应、想象、表像
②选择题(单项):以上各章无有分布
③简述题:短时记忆的特点;表象的概念及特征;个性心理 特征
④论述题:知觉的特性,减少遗忘的方法、
这类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有难度,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一般以考单项选择题、简(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考察。
名词解释在考试中书写内容时要注意:核心点要答全,解释要完整,解释不完整时需要举例说明进行补充。选择题需要记忆,注意答案的准确性。
复习方式:阅读考纲+理解记忆+举例。
关于简(论)述题需要多看书,将书本理论联系实际,多理解多思考,不死记更背。回答问题时,重要 知识点写在前面,展开说明或是解释的内容写在后面,注意逻辑关系,内容结构和完整性。
关注“相国转角”微信公众号,同等学力考试不迷茫!
大家有任何同等学力申硕上的问题和困惑
闫老师一直陪伴申硕成功!
< “相国转角”一直陪伴你 >
< “相国转角”一直陪伴你 >
编辑 | 九岁红
素材来源 |闫相国申硕团队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辅导机构及辅导班推荐
本知识点常见考题
◆名词解释:思维、知觉、记忆、注意
◆单项选择题、简述题、论述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称为()。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注意
2、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绝对阈限 D、差别阈限
3、差别感觉阈限与原来刺激量之比为一个参数是由()发现的。
A、韦伯 B、费希纳
C、冯特 D、荣格
4、在韦伯定律中,韦伯分数越小,表示()。
A、绝对感受性越好 B、差别感受性越好
C、绝对感受性越差 D、差别感受性越差
5、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
A、色调、波长和饱和度 B、色调、明度和照度
C、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D、波长、明度和饱和度
6、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能保持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叫()。
A、后像 B、适应
C、马赫带 D、感觉对比
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
A、感觉对比 B、错觉 C、感觉阈限 D、感觉适应
8、懂英语的人,在读到字母“wor”后,会与其出现“D、K、M”等字母,因为他知道,只有这些字母才能与“wor”组成一个英语单词,这种知觉特性是()。
A、理解性B、整体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
9、简述造成遗忘的原因?
10、简述知觉的特性。11、论述问题解决的通用策略。
12、论述减少遗忘的方法或策略?
13、简述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以上题目答案请自行完成,填写在文后的留言区域,闫老师会及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