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在教师招聘考试的笔试中,有关于教育心理学部分多侧重于理解性的考察,其中学习理论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此部分每一个理论的背后都有经典的实验支撑,因此我们对于这部分的知识如果单单从理论上是无法真正理解的,在这部分既要了解背后的经典实验,也要明确实验中所体现的原理和知识点。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是一个重点内容,在四川教师招聘考试中常常以单选、判断等形式考察。“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这些都是什么含义?如何去区分?什么是“泛化”、“分化”?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去学习下这一部分的知识。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2.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二、根据实验得出理论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

实验过程: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只在铃响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

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A.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

B.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B1.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B2.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三、一张图读懂理论

四、做题技巧

五、学以致用

1.【单选题】红红在小时候被一只黑色的狗咬过,后来她看到黑色的动物都会觉得特别害怕。红红的表现说明了她对黑狗这一刺激产生了( )。

A.强化 B.分化 C.泛化 D.消退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A选项的强化是指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B选项的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

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C选项的泛化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

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D选项的消退是指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

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会降低。

题干中红红被黑狗咬伤之后,对类似的黑色动物也会惧怕,体现的是泛化,故本题

选C。

2.【单选题】狗最初对圆形和椭圆形做出同样的反应,经训练后仅对圆形做出该反应,这都是条件反射的(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题干中狗对圆形和椭圆形产生不同的反应,就是分化的过程,故本题选择D项。

选项A,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题干中没体现条件反射获得的过程,故选项A错误。

选项B,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题干中没体现条件反射消退的过程,故选项B错误。

选项C,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题干描述是圆形和椭圆形做出了不同样的反应,故选项C错误。

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D项。

3.【单选题】巴甫洛夫认为,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系统是( )。

A.经典条件反射系统 B.操作条件反射系统

C.第一信号系统 D.第二信号系统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A选项经典条件反射系统人和动物都有,B选项操作条件反射系统是斯金纳的,人和动物都有,C选项第一信号系统指能够引起条件反射的物理性条件刺激,人和动物都有,排除ABC,D项正确。

4.【判断题】巴甫洛夫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提出者。( )

4.【答案】×。解析: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是斯金纳提出的,巴甫洛夫的理论叫做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THE END
0.刺激的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 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即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二、泛化和分化的联系 泛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 分化则是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 jvzq<84ue0€hl|pu0eun1qyon1813@4|za6:4:4728<30qyon
1.刺激和反应5. 刺激泛化与刺激辨别:刺激泛化是指个体将对某个刺激的反应扩展到其他类似刺激上;刺激辨别是指个体能够区分不同的刺激,并对不同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刺激分类和反应分类 刺激和反应可以根据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刺激分类: jvzquC41yy}/lrfpuj{/exr1r1:g9oke5dgb:>
2.怎样理解ABA中的区辨刺激discriminativestimulus(SD)刺激泛化被定义为条件反射的延伸,使未经强化的相似刺激可以作为条件刺激产生特定的反应。现在一个人不仅对一个刺激物有反应,而且对其他有相似特征的刺激物也有反应。这种现象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制约都有可能发生。 For example, a bee stings you. You will begin to fear it resulting infear conditioning. But jvzquC41yy}/lrfpuj{/exr1r1?39=7c87jd;m
3.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的实验不仅揭示了条件反射的形成机制,还发现了条件反射的两大规律: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 获得与消退:指条件反射的建立与逐渐减弱的过程。通过反复的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配对,条件反射得以形成;而长时间不进行这种配对,条件反射则会逐渐消退。 jvzquC41yy}/lrfpuj{/exr1r1?3e95hg;;f69
4.刺激泛化是指条件作用的形成使有机体习得了对某一刺激做出特定刺激泛化是指条件作用的形成使有机体习得了对某一刺激做出特定反应的行为,因此也就可能对类似的刺激做出同样的行为反应。刺激分化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jvzquC41yy}/zrfqocohqwlmcq4dqv4Ctvodnn4ctvodnndfgvgjn|4kf171295468630qyon
5.刺激泛化是指条件作用的形成使有机体习得了对某一刺激做出特定刺激泛化是指条件作用的形成使有机体习得了对某一刺激做出特定反应的行为,因此也就可能对类似的刺激做出同样的行为反应。刺激分化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jvzquC41skth{~fp0j{bv~3eqo5uktz158724B90jvsm
6.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D选项,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题干中,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泛化。选项A、B、C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D项。在线jvzquC41uz4phohp0eun1ƒl1dhrglmyl|{rm1
7.泛化,是指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应形成后,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会诱发同样泛化,是指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应形成后,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会诱发同样的条件反应。新刺激越近似于原刺激,条件反应被诱发的可能性就越大。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可以被称为泛化现象的是()。A.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B. 甲某有次吃苹果,发现果核里有一条青虫,于是怀疑自己吃了虫子,一直感到恶心C. 乙喜欢吃面条,也喜jvzquC41yy}/rypcq0ipo8|cpiqf1mfcp1693@<479::e99che?fdmg33c69fmk5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