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1.表现主义:20世纪初,出现在德国和奥地利先锋派画坛和建筑界的流派,代表人物:康定斯基。他们认为艺术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常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体型、色彩、装饰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
2.未来主义:20世纪初在意大利出现的一种艺术流派,代表人物:马里内蒂。它强调运用画面的动态来反映时代的特征。它强烈地反传统,主张大胆革新,歌颂现代工业技术,其激进、坚决的部分,对后世建筑产生很大影响。
3.风格派:20世纪初荷兰一些青年艺术家组成的造型艺术团体,代表人物:蒙特里安。他们认为最好的艺术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在建筑上表现为热衷几何的形体、空间、色彩,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平面和立面设计模式。
4.构成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后,俄国艺术家把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的机械艺术相结合,发展成的先锋学派,代表人物:维奇。他们主张采用抽象的建筑形式,利用新技术、新材料表现运动、空间、物质结构等,认为建筑的形成必须反映出构筑手段。
5.《走向新建筑》:1923年勒·柯布西耶发表的论文集。他激烈的否定了19世纪以来因循守旧的建筑观点,反复古主义和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全面阐释他的机器美学观念、革新建筑方向、建筑设计方法。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提倡运用简明的几何形体创造出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
7.雅典宪章:1933年CIAM关于城市规划问题的宣言。认为现代城市应当处理好居住、工作、休息和交通四大问题,应该科学的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反映了理性主义的设计原则。
8.新建筑五点:1926年由勒·柯布西耶提出,具体内容是: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带形长窗。
9.包豪斯学派:1919年格罗皮乌斯在德国创立的一所旨在培养现代设计人才的教育机构。主张理论和实践并行的教学方法,把手工业引入工业中,强调自由创造,提倡简洁实用的现代风格。它创立了理性的设计特征,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并对现代建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0.少就是多:由现代主义大师密斯·凡·德·罗针对当时盛行的折中主义建筑上繁琐的装饰而提出的建筑处理原则。所谓“少”,就是强调在建筑形体处理上遵循简约原则,净化任何多余的不具有结构与功能依据的装饰,在结构上提倡使用简洁的钢框架,在实体上提倡使用玻璃幕墙。所谓“多”,就是强调要在工业化社会条件下,使用新技术来表现建筑形体简洁精确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代表作品:巴塞罗那德国馆、范斯沃斯住宅。“少就是多”丰富了建筑思潮,体现了密斯的技术美学观。
11.密斯风格:密斯风格以“少就是多”为理论依据,以“一流空间”、“纯净形式”、“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手法,追求整洁钢骨架,露明玻璃体,精致细部。玻璃摩天楼设想采用钢框架和悬臂楼板,外包玻璃表皮。对战后摩天楼的建筑造型有深远的影响。
12.光明城市:1922年勒柯布西耶提出的。他承认大城市和现代化的现实,认为应当调整城市中心区和内部密度,建立新型、高效的交通系统。
13.草原式住宅:20世纪初赖特在美国西部进行住宅设计时,在建筑自由布局的基础上,融合浪漫主义精神,创造出了田园诗意的“草原式住宅”。设计结合周边环境,布局自由,平面伸展,空间开敞,外形与细节处理强调水平构图,整个建筑表现自然的材料、场所的特色、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