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69年 ,美国学者, 赫柏特·亚历山大·西蒙 ,首次提出 设计科学 ; 1978
年获得诺贝尔奖,使“设计科学”成为独立体系的新兴学科。论文 <>
从人的创造思维和器物的合理结构之间的辩证统一和互为因果的关系出发,对设计科学的基本框架进行总结,包括定义、研究对象和实践意义。
2、 20 世纪初 ,“design 开始引入中国。
3、“图案 design 一语”出现在 俞剑华 <> 一书中。
4、 1920 年蔡元培<> 写道:“美术有狭义、广义的,狭义的是专指建筑、造像、图画与工艺美术等。”
5、柳林 <> :“这很明显的完全是由于我国制造家、实业家忽视工艺美术之重要,不以工艺美术为产品竞争之必要工具的结果。”
6、苏珊·朗格<>;德国席勒 <>
7、法国,马克·第亚尼 <>
8、根据文化学的观点,文化现象分为:物质文化、智能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
9、黄金分割――8:5 或 :1
10、点的基本特征是“聚焦”
线的基本特征是“视觉导向”
面的基本特征是“线的集合体”
11、中方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西方传统文化:主客二分
第二章 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 重点
1、李斯威克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创造前所未有的,新颖的东西”。
2、阿切尔 设计是“一种针对目标的问题求解活动”。 3、佩齐设计是“从现存事实转向未来可能的一种想象跃进”。
4、玛切特设计是“在特定情形下,向真正的总体需要提供最佳解答”。
5、杨砾、徐立设计是“设计像科学那样,与其说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共同的学术途径。。。”
6、ICSID 国际工业设计学会成立于 1957 年,1980 年在巴黎举行第十一次年会上提出了工业设计的定义。
7、 拉斐尔<> 的设计构图解释:设计指物件所具有的各种内在关系的体系。
8、19 世纪中叶,英国,拉斯金,提出工艺产品的艺术质量问题。
10177)设计基础知识点
同时也是设计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艺术作品所体现的文化美,是通过对社会、历史、地域、民族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将文化元素融入到设计中,使设计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
4、情感美:设计艺术作品所传递的情感美,是指通过对人类情感的表现,引起人们共鸣和情感共鸣的美感体验。设计艺术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可以是喜悦、悲伤、愤怒、惊奇等各种情感,通过对情感的表现和传递,使设计艺术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5、时代美:设计艺术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美,是指设计作品所处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和特点。设计艺术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美,既是时代特征的体现,也是时代精神的表现。设计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时代美,是对时代的一种回应和表达,同时也是时代的一种反映和记录。
1.面作为集合体的审美属性与边界线的属性有密切关系。在线的属性方面,直线的方向感强,且力大于曲线。 2.整齐一律是最简单的形式规律,而平衡对称则比整齐一律更为复杂。黄金分割以8:5或1.618:1的恰当比例形式成为美的经典比例。
3.文化美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和谐美,二是境界美。和谐一直是人类一直孜孜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为精神领域的设计美。和谐美的两个基本原则是宜人原则和生态原则。
4.故宫以红、黄为调色,配合蓝、黑等颜色。
5.___说:“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的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6.“重技轻道”是当下艺术设计专业的教与学中普遍的存在现象。需要培养和提高设计艺术鉴赏能力。
7.加强理论研究,全面提高艺术修养。研究和掌握一些必要的文艺理论知识,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以及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审美意识的最高境界在于通过想象已在场的东西显现出无限的不在场的东西,从而鉴赏者玩味无穷。
8.加强鉴赏的实践,不断提高鉴赏能力。掌握设计艺术各种类的最基本的语言特征,多看绘画就能训练和发展眼睛的形式感悟,多观察设计艺术作品就能熟悉设计艺术的特点和属性。有心自觉的接触设计艺术作品。设计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
《设计基础》考前复习资料
前言:1.这份资料内容很多,为什么不精简?因为它的理论较少,碎片化案例较多,导致老师出卷很可能大量涉及细节
知识点,面面俱到——甚至书中每一幅插图的作者都需要背诵。2.下面资料只是理论框架,在回答大题时必须(1)解释题中出现的名词;(2)用自己的语言举例进行论述。(3)
忘记了怎么办?亚里士多德说:“要把谎撒圆”,编得像一点。
考核重点章节:第二,三,五,六章。第一章绪论
一.本章考核知识点:1.设计艺术的发展:(1)识记:设计艺术的概念;(2)领会:设计运动2.设计艺术的分类:(1)识记:设计艺术的分类;(2)简单应用:各设计艺术类别中的细分类别3.设计艺术的构成元素:(1)识记:设计艺术的构成元素。(2)综合应用:各种因素对设计的影响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是本章的重点。
二.本章基础识记点(多见于选择,填空等客观题):
作者著作内容
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
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设计在后工业社会中似乎可以变成向各自单方面发展的科学
技术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一个基本的和必要的链条或第三要
素。”
赫伯特·亚历山
大·西蒙《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重点)1969年,首次提出“设计科学”这一概念。从人的创
造思维和器物的合理结构之间的辩证统一和互为因果的关系出
发,对设计科学的基本框架进行了总结,包括它的定义、研究
对象和实践意义。
俞剑华《最新图案法》“图案(Design)一语,近始萌芽于吾国,然十分了解其意义
及画法者,尚不多见。国人既欲发展工业,改良制品,以与东
西洋相抗衡,则图案之讲求,刻不容缓!...工艺与图案实不可
须臾离。”
蔡元培《美术的起源》1920年写到:“美术有狭义的、广义的,狭义的是专指建筑、
造像、图画与工艺美术等。
柳林《提倡工艺美术与提倡国
货》“这很明显的完全是由于我国制造家、实业家忽视工艺美术之
重要,不以工艺美术为产品竞争之必要工具的结果。”苏珊·朗格《艺术符号美学》“所有表现形式的创造都是一种技术,艺术发展的一般进程与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设计艺术鉴赏》(湖南大学出版社)焦成根编著
第一部分 课程内容和考核点 第二部分 考试有关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重点章节
教材的第二、三、五和六章是考核重点。第二章是论述了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通过设计艺术门类的变化来考察现代设计艺术的历史演进规律同时便于实践。第三、五和六章分别对设计艺术的主要门类:平面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工业产品设计艺术三门进行基本理论阐述和作品鉴赏分析,这几部分是设计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鉴赏这些作品也能够掌握整个设计艺术的概貌。
次重点章(第七章)和一般章(第一章)
第一部分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 一般章节 )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设计基础的导论。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设计鉴赏这门课的性质及研究范围;掌握设计艺术的鉴赏的特点以及艺术设计美的分析。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是本章的重点。
考核要求
一 、艺术鉴赏的特点
1. 识记: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 .
(1,2,设计与艺术紧密联系,设计逐渐成为独立学科
(3,技术是一种方式 手段与过程,而艺术不仅是一种方式 手段与过程,还是艺术品与艺术现象
(4,技术是艺术的基础,艺术在技术中成长,技术与艺术在不断整合。
2. 领会: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的不同点 P4
答 艺术欣赏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而艺术鉴赏则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
艺术欣赏的特点 1,形象性,是具体的,感性的。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三大统一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设计基础课程课程代码10177考试大纲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设计基础课程课程代码10177考试大纲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设计基础课程(课程代码:10177)考试大纲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二章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三章平面设计艺术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四章现代设计艺术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五章环境设计艺术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六章工业产品设计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七章传统与民间工艺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f10177设计基础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绪论
第二章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
第三章平面设计艺术鉴赏
第四章现代设计艺术鉴赏
第五章环境设计艺术鉴赏
第六章工业产品设计鉴赏第七章传统与民间工艺鉴赏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艺术鉴赏的概念“鉴赏”:鉴者,照也,明也,即”识”,赏者:即赏心,称扬,玩娱之意.
鉴赏即:感受,鉴识,理解和评判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从具体设计作品的感受出发.由
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认识的飞跃.
鉴赏课程,用大量的设计艺术作品给鉴赏者以强烈的感性冲击,从案例
中生成美的感觉,美的情趣,美的意识.
涉及设计艺术史、设计艺术批评和美学等艺术学科知识。1969年,美国学者,亚历山大,西蒙首次提出“设计科学”
论文<>:从人的创造思维和器物的合理结构之
间的辩证统一和互为因果的关系出发,对设计科学的基本框架进行总结.包括定义,研究对象和实践意义.20世纪初,“design”开始引入中国”中国开始注重装饰与设计
俞剑华<>“图案design一语”1920蔡元培<>“美术有狭义:建筑造像,,广义:图画
与工艺美术”等
柳林<>我国制造家、实业家忽视工艺美术
之得要,不以工艺美术为产品竟争这必要工具的结果。1.1.1识记: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
设计: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与
艺术含量.
设计艺术作品满足消费者三方面需求1.基本功能2.享受功能3.鉴赏功
能,,构成了文化与艺术上不断提高的需求..
相同点:技术:是一种方式,过程,手段;
艺术:是一种方式,过程,手段,,又可以是艺术品,艺术现象,
不同点:两者属性,目的和存在方式都不同.
联系点:1.艺术的属性:技术,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2.技术成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在技术中成长出来.
整体设计的产生便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进步整合的产物.技术化与艺术
化的高度整合和统一,使设计日趋艺术化,艺术化生活是人类的理想.
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前言:1.这份资料内容很多,为什么不精简?因为它的理论较少,碎片化案例较多,导致老师出
卷很可能大量涉及细节知识点,面面俱到——甚至书中每一幅插图的作者都需要背诵。2.下面资料只是理论框架,在回答大题时必须(1)解释题中出现的名词;(2)用自己的
语言举例进行论述。(3)忘记了怎么办?亚里士多德说:“要把谎撒圆”,编得像一点。
考核重点章节:第二,三,五,六章。
第一章绪论
一.本章考核知识点:1.设计艺术的发展:(1)识记:设计艺术的概念;(2)领会:设计运动2.设计艺术的分类:(1)识记:设计艺术的分类;(2)简单应用:各设计艺术类别中的细分类别3.设计艺术的构成元素:(1)识记:设计艺术的构成元素。(2)综合应用:各种因素对设计的影响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是本章的重点。
二.本章基础识记点(多见于选择,填空等客观题):作者著作内容
克·第
亚尼《非物质社会——
后工业世界的设
计、文化与技术》“设计在后工业社会中似乎可以变成向各自单方面发展的
科学技术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一个基本的和必要的链条或
第三要素。”
赫伯
特·亚
历山
大·西
蒙《关于人为事物的
科学》(重点)1969年,首次提出“设计科学”这一概念。从人
的创造思维和器物的合理结构之间的辩证统一和互为因果
的关系出发,对设计科学的基本框架进行了总结,包括它
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实践意义。
俞剑华《最新图案法》“图案(Design)一语,近始萌芽于吾国,然十分了解其意
义及画法者,尚不多见。国人既欲发展工业,改良制品,
以与东西洋相抗衡,则图案之讲求,刻不容缓!...工艺与图案实不可须臾离。”
蔡元培《美术的起源》1920年写到:“美术有狭义的、广义的,狭义的是专指建筑、
造像、图画与工艺美术等。
柳林《提倡工艺美术与提倡国货》“这很明显的完全是由于我国制造家、实业家忽视工艺美
术之重要,不以工艺美术为产品竞争之必要工具的结果。”苏
珊·朗
格《艺术符号美学》“所有表现形式的创造都是一种技术,艺术发展的一般进
广东省自考《设计基础10177》高频知识点
广东省《设计基础》高频知识点汇总
课程代码:10177
一、知识点(运用于选择、填空题)
1.“工艺美术运动”发起于英国。(P 18)
2.“新艺术运动”的装饰风格特点是:弯曲、自然主义的风格。(P 19)
3.“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关闭于1933年(P19)
4.设计艺术的分类(P 20)
按设计目的不同: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
按存在空间形式:二维设计、三维设计
按应用领域不同:工业设计、环境设计、传播设计
(P 20)
6.现代设计包括:影视设计、网页设计、个人形象设计(P 21~22)
7.环境设计包括: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展示设计(P 22~23)
8.工业设计包括:交通工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P 24)
9.设计艺术的特点:实用经济性、创造性、艺术造型性、程序性、科技性、信息传播性(P
25~26)
10.设计艺术的构成元素:功能与人的因素、美学因素、材质因素、经济因素、市场因素(P
26~28)
11.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图形、文字、色彩、构成(P 30)
13.招贴按服务对象和最终目的可分为:社会公共招贴、文化体育招贴、商业招贴(P 33)14.招贴的审美(P 33~39) ⑴ 内容美:①社会现实②文化内涵③思想情感
⑵ 形式美:①图形美②文字美③色彩美④编排美
15.标志的分类(P 39~41)
按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商标、徽标、公共标识
按构成的要素不同:图形标志、文字标志(名称、简称、字母、汉字、数字)、文字与图案结合的标志
16.中国银行行徽的设计者是:靳埭强(中国香港)(P41)
17.图形符号是检验标准是:准、奇、美(P 41)
18.包装设计的审美要素是:材料美、结构美、造型美、装饰美(P 44~46)
一、绪论 设计艺术鉴赏
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简答题)已考过
1、设计与艺术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设计诞生开始就有人对其进行综合、概括性的总结和研究,并把设计与艺术两者结合上升到一门学科的高度。
2、技术和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技术往往是一种方式、过程和手段,艺术则既可以是方式、过程、手段,又可以是艺术品和艺术现象。
3、技术和艺术的联系也是密不可分的,千百年来,技术成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也在技术中成长起来
4、正是这种技术化和艺术化的高度整合与统一,使得设计在今天日趋艺术化。
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的不同特点(简答题)重点
艺术欣赏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而设计艺术鉴赏则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
艺术欣赏的特点:
1、形象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2、主体性:由于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社会功利性看,又有个人直觉性,因而美感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个特征(这句话有可以是多选题)
3、审美性: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特点,必须具有审美价值
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
1、设计艺术是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广泛与密切联系的一种艺术形式。
2、设计艺术与社会生产力有直接联系,它的发展标志着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3、设计艺术作品中,它们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
设计艺术(名词解释)
设计艺术是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广泛与密切联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通过视觉形象和对一定物质材料进行加工完成的艺术,功能性是其首要的特点。
设计艺术美的分析,设计艺术美可概述为下述几个方面的特点(简答题)每次必考
1、功能美:物的结构、材料、技术、所表现的符合目的性和符合规律性的功能统一。一般认为功能美是指:一切产品都是人们为一定目的按照自己掌握的客观规律对自然物质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当产品实现它的预定功能时,合目的性与规律性达到统一,人就取得一种自由,而能够充分体现这种统一的产品的典型形式,或者说是它的自由的形式,就表现出一种美,这就是功能美。
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 设计基础中,色彩的三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色相
B. 明度
C. 纯度
D. 饱和度
答案:D
解析: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和纯度,饱和度是色相的一种属性。
2. 在设计中,以下哪个原则不属于构图的基本原则?
A. 对称
B. 平衡
C. 重复
D. 统一
答案:A
解析:构图的基本原则包括平衡、重复、对比、节奏和统一,对称不是构图的基本原则。
3.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常用的字体设计技巧?
A. 字体变形
B. 字体加粗
C. 字体倾斜 D. 字体渐变
答案:D
解析:字体设计技巧通常包括字体变形、加粗、倾斜等,字体渐变不是常用的字体设计技巧。
4. 在平面设计中,以下哪种元素不属于版面设计的基本元素?
A. 文字
B. 图像
C. 颜色
D. 形状
答案:D
解析:版面设计的基本元素包括文字、图像和颜色,形状是构成图像的基本元素之一。
5. 以下哪种色彩搭配方式不属于常见的色彩搭配?
A. 对比色搭配
B. 互补色搭配
C. 分裂互补色搭配
D. 单色搭配
答案:C
解析:常见的色彩搭配方式包括对比色搭配、互补色搭配和单色搭配,分裂互补色搭配不是常见的色彩搭配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设计中如何运用对比原则。
答案:在设计中运用对比原则,可以通过颜色、形状、大小、纹理、方向等元素的对比来增强视觉冲击力,使设计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例如,使用冷暖色调的对比可以突出主题,使用不同形状的对比可以增加层次感。
2. 描述一下设计基础中,点线面的关系。
答案:在设计基础中,点线面是构成视觉元素的基本单位。点是最基本的视觉元素,可以引起注意和聚焦;线是由点的连续排列形成的,具有方向性和动态感;面是由线围成的区域,具有形状和面积,可以承载颜色和纹理。点线面相互转换,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复杂的视觉形象。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设计基础(10177) 作业(一)
姓名: 准考证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累分人签名
题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属于限定性公共室内设计的是【 】
A. 别墅式住宅设计 B. 办公楼设计
C. 图书馆设计 D. 体育馆设计
2.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组织者和大力倡导者是【 】
A. 伊顿 B. 瓦根菲尔德
C. 郝尔曼·穆特修斯 D. 亨利·凡德·菲尔德
3.下列不属于招贴分类的是【 】
A . 社会公共招贴 B. 文化体育招贴
C. 娱乐资讯招贴 D. 商业招贴
4.“企业形象设计”又称【 】 A . “AI设计” B. “VI设计”
C. “CI设计” D. “MI设计”
年,首次提出了“设计科学”这一学科门类概念的美国学者是【 】
A.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 B. 乔纳森·艾维
C. 佛里兹·汉森 D. 米斯·凡·德罗
6.下列不属于展示设计要素的是【 】
A. “物” B. “装饰”
7.丹麦家具设计的最大特点是【 】
A. 简洁实用 B. 富丽堂皇
C. 色彩丰富 D. 沉稳大气
8.“蛋形”椅的设计者是【 】
A.汉斯·维纳 B. 艾维
C. 布鲁诺·穆纳利 D.阿纳·雅各布森
9.现代主义的关键含义是【 】
A. 追求创造力 B. 形式服从功能
C. 装饰化 D. 追求自然
10.相对于代表东方园林的中国园林,代表西方园林的国家是【 】
A. 法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意大利
二、多项选题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招贴的形式美包括【 】
A.图形美 B. 文字美
C. 色彩美 D. 编排美
E. 版式美
2.下列属于工业产品设计的是【 】
A.机电产品设计 B. 电子产品设计
C. 汽车设计 D. 日用品设计
E. 家具设计
3.高端三维软件包括【 】
A. 3dsmax B. Maya
C. Softimage D. Hunidi
E. Lightwave
4. 电视包装的要素包括【 】
A.形象标识 B. 图像
C. 颜色 D. 声音
E. 具体内容 5.中国园林根据地理位置可分为【 】
A.南方园林 B. 北方园林
C. 江南园林 D. 岭南园林
E. 东方园林
三、名词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5题分,共15分)
1.室内设计:
2.“蛋形”椅:
3.徽标:
四、简单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10题分,共20分)
1.简述“材美工巧“的艺术追求。
2. 简述“绿色设计”的三“RE”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论述各种因素对设计的影响。
设计基础(10177) 作业(二)
姓名: 准考证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累分人签名
题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平面设计构成要素的是【 】
A.图形 B. 文字
C. 构成 D. 版式 2..以新材料运用为工业设计特点的国家是【 】
A. 法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意大利
3. 环境设计艺术中不包括【 】
A. 企业形象设计 B. 室内设计
C. 室外设计 D. 展示设计
世纪末,工艺美术运动的理想已经不是设计的唯一思想,这个时期
出现了【 】
A.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B.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C. 新艺术运动 D. 新工艺美术运动
5. 《读者》的刊徽的形象是一只【 】
A . 蜻蜓 B. 蜜蜂
C. 青蛙 D. 蝴蝶
6.欧洲现存最大的教堂是莱茵河畔的【 】
A. 亚琛大教堂 B. 哥特大教堂
C. 科隆大教堂 D. 亚眠主教堂
7.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方可为良”为技艺原则的是【 】
A. 《天工开物》 B. 《考工记》
C. 《矿冶全书》 D. 《周礼》 8.文人参与后,中国园林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 】
A. 天人合一 B. 道法自然
C. 诗情画意 D. 如歌如画
9.在行为心理尺度中,社交尺度“X”(单位mm)一般为【 】
A. X<600 B. 600
C. 900
10.下列属于3D动画制作软件的是【 】
A.3dsmax B. Coreldraw
C. Dreamwaeave D. Flash
二、多项选题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属于西方园林风格特点的是【 】
A.对景:视野限定 B. 奥景:幽闭深藏
C. 几何形规则式布局 D. 盆栽花台,重姿态
E. 轴线笔直林荫大道
2. 下列属于华人设计大师靳埭强的设计作品是【 】
A.资生堂招贴 B. 第三届亚洲艺术节海报
C. 荣华饼屋标志 D. “我的香港”招贴 E. 华人设计师协会标志
3. 下列属于书籍设计内容的有【 】
A.封面 B. 扉页
C. 文字 D. 环衬
E. 版式
4.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材料可分为【 】
A. 有机材料 B. 高分子材料
C. 无机材料 D. 金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