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的构图法则

研究构图就是研究如何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高、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手绘的构图法则,希望大家喜欢!

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均衡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稳定。均衡与对称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比例关系。平均虽是稳定的,但缺少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美感,所以构图最忌讳的就是平均分配画面。对称的稳定感特别强,对称能使画面有庄严,肃穆,和谐的感觉。比如,我国古代的建筑就是对称的典范,但对称与均衡比较而言,均衡的变化比对称要大得多。因此,对称虽是构图的重要原则,但在实际运用中机会比较少,运用多了就有千篇一律的感觉。

在构图中最讲究的是“品”字形和三七律。品字形构图和三七律构图的方式常被人们称为黄金构图法,也有叫做为永衡的三角构图法,这些都是对于均衡而言。 什么是“品”字形构图?就是在画面上同时出现三个物体的时候,不能把它们等距离放在一条线上,而应使其呈现三角形状,像个品字。什么是“三七律”构图?就是画面的比例分配三七开。若是竖画面,上面占三分,下面占七分,或上面占七分,下面占三分;若是横构图画面,右面占三分,左面占七分,或是右面占七分,左面占三分。在中国画界中这种三七开构图的布局被称为是最佳的构图布局比例关系。所谓最佳,并不是单一,或唯一,在特殊情况下,根据题材的需要,也是可以打破的,二八律或四六律也可以使用。本来艺术就讲究的是有法而无定法。总之,就是为了整个画面而考虑,去应用。

对比

对比的巧妙,不仅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更能鲜明的反映和升华主题。 对比构图,是为了突出主题强化主题,对比的形式各种各样,千变万化,但是把它们同类相并,可以得出:

一是形状的对比。如:大和小,高和矮,老和少,胖和瘦,粗和细。

二是色彩的对比。如:深与浅,冷与暖,明与暗,黑与白。

三是灰与灰的对比。如:深与浅,明与暗等。

在一幅作品中,可以运用单一的对比,也可同时运用各种对比,对比的方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要注意不能死搬硬套,牵强附会,更不能喧宾夺主。

视点

视点构图,是为了将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中心点上。视点是透视学上的名称,也叫灭点。 要把视点说清楚,还得从视平线,地平线,水平线这三条线上说起。视平线就是与眼睛平行的一条线。我们站在任何一个地方向远方望去,在天地相结或水天相连的地方有一条明显的线,这条线正好与眼睛平行,这就是视平线。这条线随眼睛的高低而变化,人站得高,这条线随之升高,看得也就越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这个道理。反之,人站得低,视平线也就低,看到的地方也就近了,小了。 按照透视学的原理,在视平线以上的物体,如:高山,建筑等,近高远低,近大远小;在视平线以下的物体,如:大地、海洋、道路等,近低远高,近宽远窄。以人的眼睛所视方向为轴心,上下左右向着一个方向延伸,最后聚集在一起,集中到一点,消失在视平线上,这就是视点的由来。 视点的作用是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应是画面的主题所在,但它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根据主体的需要,可以放在画面的上下左右任何一点上,不论放在何处,周围物体的延伸线都要向这个点集中。

构图的基本原则讲究的是:

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在绘画中而言,构图的重要性直接决定一副绘画作品的成败。

1、每幅作品都有表达主题思想的主要对象——主体。其不仅是画面内容的中心,而且是画面的结构中心。宾体的陪衬,更显示主体的优势。

2、以实体或假象的对称中心或对称轴构成布局,整体的对应部分之间具有互相对称和照应的关系,从而取得构图的稳定和谐调。

3、事物的运动,是动力与中心两者矛盾的统一,均衡是这种运动形式升华的一种美的法则。从形式上均衡是对对称的破坏;然而轴线或支点两边的不等形而等量,实质上又是对对称的保持,隐含着对称的原则。

4、应用变化的原理,使被选择的可比成分,彼此的对立特征更加明显,加强艺术形象动人的效果。

5、谐调是变化中的`统一。凡是美的物体,首先富于变化。然而变化、多样必与整齐、统一相结合,才能表现出完美的艺术性。

6、虚和实是互相对立的因素,我们在绘画中近处为实,远处为虚,主体为实、陪体为虚;在中国画中表现为形象与空白的关系。具体形象或者笔墨处为实,省略形象或无笔墨处为虚。借助“虚实互用”加强形象的鲜明性,是中国画构图特有的法则。

7、构图是点、线或形的相互之间的排比关系,以造成画面的对比和变化。

8、构图是平衡形式的转化,通过形象的内在联系,产生呼应,从而求得画面气势上的平衡,借以增强作品的表现,一般表现为有起、承、转、合的一种动势。是画面中气势的一种变化与联系。

手绘构图的七个基本技法

一、对角线构图

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二、X形构图

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三、对称式构图

具有平衡、稳足、相对的特点。缺点:呆板、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四、三角形构图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足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斜三角形,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足、均衡、灵活等特点。

五、S型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伸、多变的特点,看上去有一足的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常用于表现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六、向心式构图

主体处于画面的中位置,而四周景物呈现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

七、垂直式构图

能充分显示景物的阔气高大和深度。常用于表现大树、山石、摩天大楼,以及竖直线形组成的其他画面。

THE END
0.审美提升丨NO.2垂直线构图垂直线构图是以竖向位置来安排主体,不仅可以表现单一的竖线物体,当多条竖线物体同时出现时,画面的整体力度和形式感可以展现的更加具体。 像站立的人、树木、建筑等本身就具有垂直的特性,利用垂直线的汇聚透视特点,可以使主体凸显出宏伟高大或者一点透视时的纵深感。 01. (摄影师Snapwire) 02. (摄影师Peng LIU) 03. (拉斐尔) 04. jvzquC41yy}/lrfpuj{/exr1r1?c;=g6d:gcc<
1.简单实用!9种常用构图法,拍出高级感!对称式构图通过寻找对称轴线和利用对称元素来创造出秩序、和谐、平衡和稳定的视觉效果。 ©五福四海 对称式构图可以分为左右对称构图、上下对称构图、对角线对称构图等,通常我们可以利用水面、玻璃等反射面来拍出更有创意的对称照片。 ©kitty 前景构图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3285:13978=6;;a724<<::8?20|mvon
2.一看就会!!九种构图法S形构图:利用“S”形曲线对画面景物进行布局,使整个画面看上去有韵律感与活力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中心点构图:是指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让画面的重心集中在主体上。 水平线构图:水平式构图是一种表示安定的构图形式.具有整齐,平静的特点。 jvzquC41yy}/onnrkct/ew46{g6mc||
3.古罗马雕刻艺术的特点范文古罗马的建筑艺术,继承了古希腊柱式并发展为五种柱式:塔司干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解决了拱券结构的笨重墙墩与柱式艺术风格的矛盾,创造了券柱式;解决了柱式与多层建筑的矛盾,发展了叠柱式,创造了水平立面划分构图形式;适应高大建筑体量构图,创造了巨柱式的垂直式构图形式;创造了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2378/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