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B站学习了拍照构图技巧,将它记录下来,以免以后看自己手写的笔记,看不懂了……
构图技巧分为三大类,他们分别是点线面。
指将主体放在中心点,属于最基础的构图方法。
特点是【常规】【稳重】
但是缺乏活力,比较呆板。
指将主体放在三分法的四个点上。
特点是和谐,又富于变化。
最好打开辅助线。
如果画面出现不对称,如下图右下角的元素偏离了右下三分点,可以在他相对的那个三分点也就是左上三分点找一个元素与之相对即可平衡画面。
指沿着画面的水平居中线或者垂直居中线来构图。
水平对称线:常用在有镜面反射的地方,如水面,路面。
垂直对称线:常用在左右对称的物品上,如建筑。
指将主体元素安排在三分线上。
特点是很灵活并且充满趣味性。
水平线:将想强调的部分突出,多占比。
如想突出上半部分,就将分割部位放在下三分线。比如想突出天空,就将地平线放在下三分线。
如想突出下半部分,就将分割部位放在上三分线。比如想突出地面,就将地平线放在上三分线。
垂直线:将强调的主体放在占位少的一边,比如拍人像的时候。如果将人的朝向面向占比少的一边,看起来像面壁思过。
指将元素沿着对角线排列。比较适合表达运动,人物情绪,或者创意。
特点是显得不安和躁动,拍摄时需要将辅助线打开,不然会偏离。
常见的曲线有s型,最常使用在河流,道路之类的。
把观众的目光沿着线引导到主体上,如一个通道内拍摄人物,沿着通道的线聚焦到人物身上。
特点是突出主体,层次感强。
但是引导的主体最好在三分点或者中心点上。
指在画面主体前的景别,也就是有一些元素在你要表达的主体前面挡一点。
特点是更有趣,更有空间立体感。
事实上是前景构图的一种,通过门、窗等拍摄,将门窗作为前景,更能突出画面主体。
让主体尽量填充满整个画面。
画面更加饱满,适用于拍摄动物。
与填充构图正好相反,需要尽可能的留白,比较适合拍摄小清新的图。
指重复的元素很多,但最好这些元素有某种规律可循,不然就会显得画面很乱。
比如从外面远处拍摄宿舍图,宿舍元素相似,排列整齐且有规律,给人一种规则感,秩序感。
与重复构图相反,在一堆事物中找到特殊,与众不同的那个。
应用于颜色对比,运动与静止对比,不同光影条件对比。
终于,大致通过word把构图的方式表达出来了,后面可以尝试运用这些技巧来进行拍摄,但是希望自己不要被这些条条框框限制住了,运用这些技巧能给自己的拍摄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