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位于中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
地处我国半干旱、干旱过渡地带;
北有库布其沙漠,南有毛乌素沙地,东部为丘陵沟壑区,西部为波状高原硬梁区;
库布其沙漠总面积为1.41万平方公里,毛乌素沙地总面积为3.18万平方公里。
(鄂尔多斯地形与位置示意,制图@陈景逸/星球研究所)
将荒山变成青山,
把沙海变成绿洲,
焕发生机……
看看下面这些数字,
你就能明白,
在种树这件事上,
鄂尔多斯人可以如此疯狂↓
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
全市荒漠化土地总面积11545.96万亩
占国土总面积的88.5%
其中轻度荒漠化土地7119.29万亩
中度荒漠化土地2979.46万亩
重度荒漠化土地955.59万亩
极重度荒漠化土地491.62万亩
全市沙化土地总面积7897.79万亩
占国土总面积的60.54%
其中轻度沙化土地5274.26万亩
中度沙化土地面积1401.19万亩
重度沙化土地189.35万亩
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1032.99万亩
与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2014年)相比
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295.3万亩
沙化土地面积减少210.33万亩
杭锦旗穿沙公路(鄂尔多斯林草局供图)
2001—2022年,鄂尔多斯市共实施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业生态建设3069.99万亩。
(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林业项目实施周期为2013—2021年。自2013年启动实施以来,国家累计下达建设任务180.74万亩,已全部完成。其中,完成人工造乔木林40.51万亩,人工造灌木林70.22万亩,封山育林42.51万亩,飞播27.5万亩,工程固沙23.5万亩。
(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天保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周期为2000—2021年。自2000年启动实施以来,共下达我市林业生态建设任务1215.8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1.36万亩,飞播造林849万亩,封山育林295.46万亩。截至2022年,我市实际完成林业生态建设1277.9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1.44万亩,飞播造林905.08万亩,封山育林295.55万亩。
林沙产业沙棘(吕宁拍摄)
(三)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周期为2000—2017年。于2000年开始在我市试点,2002年正式启动。自2000年启动实施以来,共下达我市建设任务571.67万亩,已全部完成。其中完成乔木造林90.23万亩,灌木造林481.44万亩。分两轮完成。第一轮:2000年至2014年,全市完成还林面积135.8万亩,基本都在村庄周边;共完成荒山荒地造林390.9万亩(乔木林23.92万亩、灌木林111.88万亩);完成封沙育林35万亩;第二轮:2015年至2017年实施,建设面积9.97万亩,其中乔木造林3.8万亩,灌木造林6.17万亩。2001—2017年,实际完成681.05万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646.3万亩,封山育林34.75万亩。
沙漠绿洲恩格贝(鄂尔多斯市林草局供图)
(四)造林补贴项目
鄂尔多斯市造林补贴项目自2010年开始启动实施,截至2022年共下达我市造林补贴项目任务230.34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222.71亩,其中人工造林74.58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45.5万亩,灌木平茬试点10万亩,退化林修复70.3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22.33万亩。
(五)库布齐—毛乌素沙漠沙化地综合防治重点项目
《鄂尔多斯市库布齐-毛乌素沙漠沙化地综合防治重点项目(一期)》,是根据《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及有关专项规划部署,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林草局、应急厅相关要求,由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申报获批的项目,自2021年启动实施。该项目林业生态建设任务61.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6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退化林修复33.4万亩,截至2022年底,已完成25.61万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11.06万亩,退化林修复14.55万亩。
库布其银肯塔拉沙障(鄂尔多斯市林草局供图)
毛乌素沙地绿洲(鄂尔多斯市林草局供图)
(六)“三北”防护林工程(以下简称“三北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林业建设1745万亩,草原建设4260万亩,义务植树1.36亿株,全市林草综合植被覆盖度稳定在70%左右;全市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了双减少,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