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电影事业的发展。
要发展,就急需培养一大批专业的电影人才。
可是当时,创办中国的电影大学还不具备充足的条件。于是在陈波儿的领导下,谢铁骊、巴鸿、王赓尧等经过筹划,决定先创办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也就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并于1950年7月,开始面向全国招生。
这也是北京电影学院最早开办的表演班。
共有46名学员,参加了学习。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经过3年时间的专业学习之后,都成为了各大电影厂(尤其是北影厂和长影厂)演员队伍中的主力军,在银幕上塑造了无数经典的人物形象,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都成为了影迷所推崇的表演大师。
那么,这46名学员,都有谁呢?
从中又诞生了哪些电影明星?又走出了哪些实力派性格演员和老戏骨呢?
他们都在银幕上塑造了哪些闪闪发光的人物形象呢?
且听雅清,为你揭晓。
这个班真称得上是群星荟萃。
他们遇上了好时候,1953年一毕业,便成为了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电影演员。
其中很多人,都成为了观众熟悉并喜爱的电影明星。
有两位还幸运入选了“22大明星”的行列。
他们一个是张圆,一个是庞学勤。
张圆1953年从表演艺术研究所毕业后,先是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做演员,先后主演《祖国的花朵》、《沙漠里的战斗》、《地下尖兵》、《水库上的歌声》等电影。随后于1958年成为长影厂演员,出演《徐秋影案件》、《船厂追踪》、《羌笛颂》、《炉火正红》、《兵临城下》、《景颇姑娘》、《特快列车》等电影。
她形象端庄秀美,表演淳朴细腻,以塑造温婉善良的劳动妇女形象见长。其中《笑逐颜开》中的何慧英,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庞学勤毕业后,也先是进入北影厂做演员,然后于1956年进入长影厂,并在《边寨烽火》、《古刹钟声》、《东风》等电影中出演角色。他外形英俊,擅长塑造军人形象,尤其是《战火中的青春》中的排长雷振林,和《甲午风云》中的济远号水兵王国成,性格饱满,成为了几代影迷心中的记忆。
此后庞学勤又出演《船厂追踪》、《炉火正红》、《独立大队》、《兵临城下》、《烈火中永生》、《花园街五号》等电影,是观众非常喜爱的电影明星。
除了张圆和庞学勤之外,这个班走出的实力派性格演员和老戏骨,就更多了。
首先安震江称得上是真正的“表演大师”。他真是演啥像啥,总能给我们带来意外惊喜。他虽然常在电影中出演反派,但他的表演却从不雷同,更不会脸谱化,而是赋予角色不同的性格色彩,使得每个人物都那么鲜活生动。
《红孩子》中的肖振五、《粮食》中的四和尚、《暴风骤雨》中的张富英、《侦察兵》中的范德彪、《战地黄花》中的七岁红……全都那么栩栩如生。我觉得安震江真是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不管戏份多少,都能演出彩来。在他之后,又出了那么多“反派专业户”,但却没有一个有他的戏路更宽。只可惜他走得太早了。
还有在《红孩子》中与安震江有过合作的李孟尧,他的戏路也非常宽,既能演《红孩子》中的黄静波,又能演《祝福》中的王师爷,还能演《上海姑娘》中的田师傅,还能演《小兵张嘎》中的纯纲。那可真是换一身行头,就是一个人物啊。
任颐长了一张富有正义感的脸,然而他也是从出演“反派”开始的。他从影后的第一个角色,是在《土地》中饰演富农谢家富,随后他尝试扮演过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从《董存瑞》中的老班长,到《笑遂颜开》中的丁国才,再到《英雄儿女》中的吴军长,他都演得人各有貌。
段斌虽然常在电影中出演小配角,但他的表演实力却非常强,也是演一个角色,就换一张脸。《铁道卫士》中的顾调度,就至今鲜活于我们的脑海。
黄忠和任颐一样,也是活到老演到老的代表。《五朵金花》中的画家、86版《西游记》中的江流儿师父、《夏日历险》中的方丈等,都是由他所扮演的。
顾谦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老演员,他形象一般,但演技精湛,一出道,便是出演《花好月圆》中的铁算盘,和陈立中等老戏骨飙戏,毫不输阵。此后他以演老农民和反派为主,如《并肩前进》中的老田头、《春水长流》中的杜来宝、《艳阳天》中的马小辫、《保密局的枪声》中的刘训导长等,都是他所扮演的角色。
任伟民是这个班走出的另一位“黄金配角”,他似乎从未演过主角,但却什么样的角色都曾演过,有影迷说,他将“工农兵学商”和“汉奸、地痞、流氓”等,全演遍了。这话一点也不为过。其中令人难忘的,是《一场风波》中的杨根生、《战火中的青春》中的胖战士、《 我们村里年轻人》中的小会计,《 甲午风云》中的清军炮手和《平原游击队 》 ( 重拍片 ) 中的敌翻译官等。
还有王执芳,也是从这个班上走出的“黄金配角”。她曾在《女篮五号》中扮演朱爱军,在《扑不灭的火焰》中扮演刘玉梅。还在《渔岛之子》、《女跳水队员》、《恶梦醒来是早晨》等影片中出演角色。
是的,从这个班上,还走出了“四大小生”。
他们分别是刘世龙、印质明、张辉和杨启天。
刘世龙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他曾在银幕上塑造过许多人物形象,但其中《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和《刘三姐》中的阿牛哥,最为令人难忘。他其实个头不高,但表演朴实,极具魅力。
印质明是当年的“公安专业户”,一口气出演了《虎穴追踪》中的陈惠远、《国庆十点钟》中的顾群、《铁道卫士》中的高健等好几位公安干警的形象,全都那么神形兼备。此外他还在《神秘的旅伴》、《工地青年》、《戴手铐的旅客》等电影中出演过角色。
张辉今年4月刚去世不久。当年,他也是从这个表演班走出的“小生”演员之一,曾在《董存瑞》、《青云曲》、《十级浪》、《战火中的青春》等电影中出演角色,尤其是《冰山上的来客》中的二班长,最为令人难忘。
还有杨启天,我想喜欢看老电影的朋友们,一定不会忘记他在《董存瑞》中所扮演的郅振标,在《花好月圆》中所扮演的马有翼,在《青云曲》中所扮演的杜春林吧?他的表演活泼生动,富有灵气。
谷毓英就是在《冰山上的来客》中扮演假古兰丹姆的那位女演员。虽然角色是反派,然而演员那惊人的美貌,却令人过目难忘。此外,她还演过《蓝盾保险箱》等电影。
杨洸也是这个班上的“一枝花”,长得明艳动人。她在《长空比翼》中所扮演的杨华,在《冰上姐妹》中所扮演的王冬燕,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集)中所扮演的小翠,全都那么楚楚可人。
苏剑锋的名字虽然很像男孩子,但她的美貌不输杨洸。她曾在《新局长到来之前》、《寻爱记》、《宝山之歌》等电影中出演角色,以扮演美女为主。只是后来却不知去向。
郭艺文长得也非常漂亮,属于“花旦型”演员,曾在《沙家店粮站》中出演石兰英、在《换了人间》中出演魏秀兰,还在《怒海轻骑》、《妈妈要我出嫁》、《国庆十点钟》、《红梅花开》等影片中出演角色。
孟宪英就是在《党的女儿》中扮演桂英的那位演员。此外还曾在《笑逐颜开》、《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地下尖兵》、《中国的小皇帝》等影片里担任重要角色。
孙静贞气质娴静,最令大家难忘的角色,是在《五朵金花》中所扮演的积肥模范金花,此外还演过《悬崖》、《停战以后》等电影。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精神失常,曾饱受病痛折磨。
对了,还有叶琳琅,虽然她常电影中演反派或喜剧人物,但其实她长得也非常清秀,五官明晰。我记得在《虎穴追踪》中,她扮演的女特务资丽萍,有一张照片,拍得非常美,格外惊艳。只是因为她演技好,所以大家忽略了她的演技?
林汝为当年也是“花旦型”演员,从这个表演班毕业后,她曾在《赵小兰》、《暴风中的雄鹰》、《她爱上了故乡》等影片中出演主角。后成为导演,执导了《四世同堂》、《便衣警察》等优秀作品,是美貌和才华兼具的美女。
徐迅行毕业后曾出演《土地》、《朝霞》、《太阳刚刚出山》、《草原晨曲》等电影,后来也成为导演,和丈夫白德彰联合执导了《但愿人长久》、《现代角斗士》、《关东大侠》等影片。
卢敏的颜值,也绝对算得上是“闭月羞花”。曾在《上饶集中营》、《满意不满意》、《升官图》等影片中担任重要角色。只是她并不出名。1963年从长影厂调往了战旗话剧团。
除了我们上面所说到的这些学生外,这个班上的学员还有戴光晰、高时英、关燕军、韩巨清、寒妮、刘博、梁琛、李宝兰、李纪昌、蓝兰、李亚敏、郦子柏、马中行、彭宁杰、石毓均、吴琪、吴子存、辛素吟、杨培松、周瀚、朱林、张阳。
他们有的成了编剧,有的成了导演,有的成了话剧演员,有的成了艺术学院的老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而且他们中,还成就了好几份好姻缘。
他们几乎全都相伴到老。
庞学勤和杨洸成为了夫妻。
张辉和叶琳琅成为了夫妻。
段斌和郭艺文成为了夫妻。
我觉得这个班的成材率非常高。这应该与当时的教学环境以及学生们对演员这个职业的敬畏,有很大的关系。
只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如今都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在光影中所留下的珍贵影像,却成为我们的共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