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否消灭塔克拉玛干,让沙漠变草原如果实现是好是坏绿洲大沙漠毛乌素库布其沙漠

位于我国新疆省中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也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因为这里地形复杂且环境恶劣,只有非常一小部分的特殊植物和动物,能够在这里顽强地生存下来。

我国在防风治沙方面有这么多的经验,为什么不直接把塔克拉玛干沙漠变成草原呢?

多年以来,我国通过植树造林、推广合理放牧、改善农田排水系统等多种措施,让荒漠上有了绿意,缓解了沙漠化的进程。

在诸多工程之中包兰铁路的防沙治沙模式,得到了实践经验的反复验证,也是我国防沙治沙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得到了国际上的一致认可,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依水造林、以水定绿,是我国防沙治沙工作人员总结出来的16字模式。

具体到执行当中,就是在三分之一的草方格中栽种植物,自然降雨量就刚好可以保证树种的正常生长;选择适宜的树木,乔灌草遵循合理配置比例。

尤其是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的治理,直接让沙漠变成了绿洲,毛乌素还有了塞北小江南的称号。

既然我国能把沙漠治理成绿洲,为什么却从来没有提到过要将塔克拉玛干沙漠也变成草原呢?

如果中国第一大沙漠变成了草原,那么这里将更适合新疆人民生活。

但实际的情况却很尴尬,我们国家虽然有充足的防沙治沙经验,但想要把塔克拉玛干沙漠全部变成草原,并没有任何可实行的方案。

假设未来有一天真的能够做到,也不会有人这么干的。

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与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库布其沙漠总面积为1.8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七大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的部分地区。

这场艰苦的改造开始于30年前,最早期的时候,防沙治沙的工作人员会在沙漠里设置网格沙障固沙,沙障内在种树种草。

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也运用到了库布其沙漠,防沙治沙的工作当中来。

科研人员在这里建立了一套沙漠大数据分析系统,每天通过科学的手段就可以及时了解到沙漠的风向、风速、日照、水分蒸发量、现有植被的种类等各项数据。

通过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工作人员就能够根据目前沙漠的土壤环境选择可以存活的树种,搭配相应的种植技术,这些树木可以活下去。

树木的成活率由原来的50%,现在提高到了90%,保存率也从最开始的30%提高到了80%。

如今库布其沙漠有1/3的面积都已经恢复了绿洲,6000多平方公里的成果被巴黎气候大会标记为“治沙样本”。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总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

毛乌素所在的榆林市,因为有这么大一个沙漠,也被称为驼城,在当地的方言当中意思是沙漠之城。

早在1959年,我国就已经开始了对毛乌素沙漠的改造工程,进入20世纪以后,已经有600多万亩沙地被治理。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毛乌素80%以上的沙漠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在沙漠腹地还新开辟出了160万亩的农田,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

根据2022年陕西省林业局公布的官方数据,榆林沙化土地的治理率已经达到了93.24%。

这也标志着毛乌素沙漠彻底从陕西版图中消失,而代之的是塞北的小江南。

很多人因为看到了毛乌素和库布其的治理成功,就觉得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样有希望,但实际上他们的治理难度可不在一个级别。

塔克拉玛干是我国最大的沙漠,面积有33.76万平方公里,占到我国沙漠总面积的47.3%,是库布其沙漠的18倍,毛乌素沙漠的8倍。

库布其沙漠治理了30年,也只治理了1/3的面积。虽然库布其沙漠的治理方案非常成功,但就算照搬经验放在塔克拉玛干身上,想要完全将沙漠变成草原,就要50多个30年的周期才能完成。

库布其沙漠位于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里的黄河南岸,所以也被叫做河套沙漠。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这里并没有出现荒漠,反而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的作战。

根据诗经中的文字记载,这里是当时少数民族俨犹、戎狄、匈奴人游牧生活的地方。

关于库布其沙漠的形成原因说法有很多,不过多数人认为应该是古代黄河冲积物留下的痕迹。

毛乌素沙漠也是一样,在古代时期,这里草滩广大,河水澄清,是匈奴民族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到了唐代开始,毛乌素沙漠开始有了积沙,明清时期这已经成了大漠。

而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于塔里木盆地当中,周围都是山脉,导致海洋水汽难以进入。而这里深居亚欧大陆内部离海洋非常远,因此形成了干旱少雨的自然气候。

早在距今120万到70万年的中更新式气候,转型期就已经出现了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出现是大自然的选择,我们防沙治沙恢复绿洲是为了恢复大自然,将人类干预自然的结果抹除掉,如果干涉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话,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虽然我们在平常经常会看到一些宣传语,让我们多种一些树,保护大自然,但实际上地球上的植被并非越多就越好。

比如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其实可以种植植被,但并不会这么做的原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降水量不足,周围也没有可以引渠灌溉的充足水源。

毛乌素和库布其能够从沙漠变绿洲,是因为它们的自然降水量可以满足这些植物的实际用水需求,附近也靠近水源。

而塔克拉玛干沙漠上如果强行种植植物的话,植物没办法从自然界获取到足够的降水量,就会吸取地下水资源,最终影响到我们的地下水资源。

如果植被太多的话,还会让地球变成富氧的状态,大量的植物和动物,甚至连昆虫都会变得特别巨大,那样的话也挺恐怖的。

总的来说,塔克拉玛干沙漠不能变成绿洲,这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过我们能做的事就是避免塔克拉瓦是干沙漠的进一步沙漠化,减少人为破坏的痕迹。

这需要全社会和国际的共同努力,从而推动沙漠的治理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我国最大沙漠突现洪水,数十辆车被淹,3万套设备被泡,哪来的水我国最大沙漠突现洪水,数十辆车被淹,3万套设备被泡,哪来的水 全部 洪水可是宝,想要要不到。 图集热榜 已显示全部内容jvzquC41o0ypj~3eqo5qklywtg55:9;93;=9
1.研究表明我国北方沙漠相比两万年前有较大收缩新华社南京11月22日电(记者朱国亮)记者从正在南京大学召开的“2017年全国自然地理学大会”上了解到,最新研究表明,我国北方地区沙漠相比2.6万年至1.6万年前的末次盛冰期有较大幅度的收缩,而相比9000年至5000年前的全新世大暖期又有明显扩大。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鹿化煜介绍,由他主持的这项研究显示,在末jvzquC41pg}t0lhvx0ipo8r1c1oofn}0ujznnHnf?CXUK:6nP5MHt}pXl9:S[WiDc3=23;7
2.沙漠变绿地、变耕地我国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始终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为全球实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792:87:<4;:;74A>5(vxbetdkf??7::J:963D6LJ/69=F/A>H2/G92O5D52=E7Od967;64<=6696
3.沙漠蝗是否会迁入我国?如何防范蝗灾入侵?听听专家怎么说沙漠蝗是否会迁入我国?如何防范蝗灾入侵?听听专家怎么说 推荐视频 02:02 打开APP阅读 关税和停摆大山压顶,美经济面临何种考验?02:05 打开APP阅读 巴西原住民联合国贝伦气候大会场外示威 05:07 打开APP阅读 一切都是生意?储殷:赵长鹏是特朗普家族的印钞机 04:55 打开APP阅读 人形机器人开始卷价格,我们买到的是“全jvzquC41x0oggwl0eqs0e8
4.中国治沙把沙漠变绿洲近十年来,我国沙漠沙地治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人与沙斗”的被动局面被“人指挥沙,人利用沙”的主动局面所取代。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点沙成金,黄沙漫漫展新颜。我国通过积极推动沙产业发展,利用沙区光热、物种、土地等资源充足优势,适度发展灌草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风电光伏、生物质能源jvzq<84yyy4ykwmwcpku0lto1uijgwhg146359<351he:?<2g27dc<9388g54Bf42gl67m59395d0qyon
5.我国戈壁大沙漠中植物稀少.主要是受下列哪项生态因素的影响()A解答解: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是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如化学反应的溶济,物质的运输,光合作用的原料等.因此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而我国戈壁大沙漠,干旱缺水,因此导致植物稀少主要是受水分的影响.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1ujoukhnfa;>38;f8d3=9h?h2f9>gg:86;g8b;j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