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风沙肆虐水源奇缺,迫使无数百姓背井离乡,然而内蒙古自治区以“引黄入沙”的创举立下大功!
2004年工程启动,投资9亿人民币,将黄河水引入沙漠,随之而来的是生命的奇迹,绿色植被覆盖了沙地,昔日沙窝变身成了生机勃勃的“金窝”。
“引黄入沙”的背后,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这一工程又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库布其沙漠之困
在广袤无垠的中国大地上,内蒙古因为有着辽阔的草原和神秘的沙漠而闻名于世,但是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个让无数人头疼的难题——库布其沙漠的治理。
库布其沙漠像一张没有深渊的巨口,成为当地百姓难以摆脱的“贫穷枷锁”,这里没有一块良田都是沙地,水资源成了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没有地没有水,不管种上什么庄稼都很难成活,百姓们无法像其他地区的农民一样依靠种地为生,只能选择放牧,但是沙漠中可放牧的区域也十分有限,没有大片的草原供牛羊啃食。
几乎没有一条路能够走通的,气候条件更是恶劣至极,大风常年肆虐,漫天的风沙成为百姓生活中的常客,因此治沙成为了首先要克服的问题。
国家和政府一直心系着这里的百姓,为了改善沙漠环境,国家尝试过很多种方法,通过种植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增加土地的植被覆盖,防止风蚀和水蚀。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选择那些能够顽强适应当地独特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水分状况的植物种类进行种植。
在沙漠地区植树造林,形成林带来固定沙丘,阻止沙漠的扩展,选择适应干旱条件的树木像柽柳、胡杨等,但这种方法周期长、见效慢,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治理难度极大的同时,国家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因为这是全世界第一座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如果没有治理成功,那么沙漠的治沙进度将会大打折扣。
库布其并不是天生就是沙漠的,在古代这片草原上出现了朔方古城,曾经也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直到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持续的战乱与无度、无管理的农业扩张活动交织在一起,对土地造成了不可逆转的荒漠化影响。
昔日肥沃的广袤耕地逐渐沦为不毛之地,黄沙漫天,而曾经繁荣兴盛的朔方城,也在这场环境变迁中黯然失色,被世人遗忘。
也就是在那之后,库布其草原沙漠化就开始变得愈加不可收拾,直到现代,治沙理念的出现,才让库布其沙漠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可是存在了这么久的沙漠到底该怎么治理?这中间又有着什么难题在等待着大家?
大胆破局之举
想要快速成功治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土地的“修复”需要更多的时间,要从根本处解决问题那最重要的就是水源,有了水源,大部分的植物和动物都能在沙漠中存活,生物多样性一起来,治沙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然而要在沙漠中找到水源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这使得局面一度陷入僵持,正当所有人对此一筹莫展之际,内蒙古大胆提出了“引黄入沙”的创新构想。
将黄河之水引入沙漠的举措令众人惊讶,因为历史上从未有过先河,但是往往在所有其他方法都行不通的情况下,这个看似最不可能成功的方案反而成为了最有希望的选择。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这个方案提出来的时候,有支持的有反对的,在外国友人看来,这更是天方夜谭,但是对于享有“基建狂魔”称号的中国来讲,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各路专家齐聚在一起,商量“引黄入沙”方案的可行性,很快第一个难题就出现了,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这么长的一条河,在哪里“开口子”引流进入沙漠合适呢?
经过各个专家的商议后,决定将第一个口子开在杭锦旗地区,之所以选在这里是因为杭锦旗地区会在冬季经常发生凌汛水灾。
选在这里不仅可以解决水灾问题,将河水引流到沙漠低洼处还不浪费水源,可谓是一举两得,而黄河水含泥沙量较高,需要进行深度处理,才能避免对沙漠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2004年,“引黄入沙” 工程正式动工,施工过程中,工程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烈日炎炎下,风沙肆虐,工人们顶着酷暑作业,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进行着艰苦的施工。
尽管当时内蒙古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国家也正处于摆脱贫困的初期阶段,财政资源并不充裕,但面对挑战,他们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施工阶段,人们就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土可以存水,而沙却无法存水,好不容易将水运过来了,留不住水同样也是白搭。
而当地居民为了能够将水留住,开始大量种植植被,水滋养植被,植被的落叶提供土地的养分,这样往复循环、周而复始,慢慢的,沙地变成了土地,沙漠变成了绿洲。
沙窝变金窝
曾经荒芜的沙漠如今绿树成荫、湖泊点缀,成为了野生动物的天堂,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不仅不再需要担心风沙的侵袭,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致富的门路也多了起来。
有了水就有了生命之源,有了植物就有了放牧的条件,一些有生意头脑的当地人甚至在黄河水形成的湖泊中养殖起了水产,实现了双赢。
生态旅游也逐渐兴起,游客们被库布其沙漠的独特风光所吸引,纷纷前来观光旅游,当地百姓抓住这一机遇,发展起了农家乐、特色民宿等旅游服务项目。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美丽的沙漠风光,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还可以参与沙漠探险等活动,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当地百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拓宽了他们的致富渠道。
在引黄入沙工程的推动下,这片曾经的 “死亡之海” 将变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洲,生态旅游、特色农业、新能源产业等将蓬勃发展,为当地百姓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库布其沙漠治沙成功也创造了三个第一,1.86万平方公里荒漠,其中三分之一的面积给硬生生变成了绿洲,相当于4个伦敦。
内蒙古引黄入沙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它不仅改变了库布其沙漠的命运,也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树立了榜样。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