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加试题】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富汗略图和首都喀布尔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统计图。
材料二 R河是阿富汗的一条内陆河,它每年泛滥,在两岸形成泛滥区,而在泛滥区以外则是沙漠。近年来,随着该河上游种植业的扩展,沙漠化现象加重。
(1)简析喀布尔降水的季节分布特征。
(2)说出R河的汛期并分析原因。
(3)简析R河泛滥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
(4)分析R河流域沙漠化现象加重的原因。
【答案】(1)冬季受西风带和地形影响,降水较多;夏季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少
(2)春季原因: 该地降水主要在冬季,且以降雪(固态降水)为主;地处中纬、海拔较高,冬季气温较低,积雪难以融化;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易形成汛期;④春季大气降水增加
(3)河水泛滥,可能会淹没农田,危害作物生长;泛滥的河水也可能茌耕地上覆盖了大量肥沃的泥沙,周期性地为土壤补充肥力和水分
(4)R河上游种植业扩展,使下游径流量减少,两岸泛滥区面积减小;由于上游来水量减少,使沿岸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沿岸植被枯萎,周边沙漠向河扩展推进,沙漠化加剧
【解析】(1) 从喀布尔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统计图可以分析出降水的季节分布特征。冬季受西风带和地形影响,降水较多;夏季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少。
(2)从降水量看该地冬季降水多,且以降雪(固态降水)为主;结合图可以看出地处中纬、海拔较高,冬季气温较低,积雪难以融化;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易形成汛期;图中显示春季大气降水增加,也容易产生春汛。
(3)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河水泛滥,可能会淹没农田,危害作物生长;泛滥的河水也可能茌耕地上覆盖了大量肥沃的泥沙,周期性地为土壤补充肥力和水分
(4)主要分析人为原因,从材料看R河上游种植业扩展,使下游径流量减少,两岸泛滥区面积减小;由于上游来水量减少,使沿岸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沿岸植被枯萎,周边沙漠向河扩展推进,沙漠化加剧。
【题目】我国工业在地域分布上很不均衡。其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和效益最好的综合性工业区是
A. 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B.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C. 辽中南工业区 D. 京津唐工业区
【题目】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的河流,在我国的河段叫澜沧江,下游叫湄公河。我国境内的澜沧江流域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下图为“澜沧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澜沧江的流向为____________;两岸山脉主要是_______山;流域内城镇最集中分布的省区简称是____________。
(2)澜沧江流域狭窄,其影响的自然因素最主要是_________;形成流域内深切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最有可能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背斜或者向斜)。
(3)图中区域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澜沧江流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甲到图乙承灾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2)在相同的灾害强度下,甲、乙两图中,灾情较大的是________。
(3)图中反映出哪些人类活动“放大”了该区域的灾情?
(4)针对洪水发生的原因,结合区域的特点,人类应怎样合理利用土地以“缩小”灾情?
【题目】“种地非良田,观赏如画卷”的砒砂岩,是一种隐藏在黄土高原上的特殊岩石。它岩层松散,异常贫瘠,农作物难以生长,生命如遇砒霜之毒,故称砒砂岩。它的色泽斑斓绚烂,灰绿、棕黄、绛红、粉紫、灰白,五色相间。所以当地老百姓管它叫“五花肉”。 读砒砂岩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砒砂岩分布区目前外力作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布在黄土高原上,全年都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B. 春季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C. 主要分布在黄河支流的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D. 自东南向西北侵蚀作用越来越弱,风化作用越来越强
【2】把砒砂岩分布区变“毒”为“宝”宜采取的措施有
A. 建立地质公园,发展旅游业 B.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C. 退耕还林、还牧,保护生态环境 D. 封山育林,防治水土流失
【题目】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我国沿海,6月下旬经马尔代夫附近海域、马六甲海峡到新加坡,该油轮( )A.先顺水航行,后逆水航行B.桅杆的日影始终出现在南侧C.可以不经过吉隆坡西南海域D.航行期间,雨少晴多
【题目】沿海地区分布的多条贝壳堤坝,标示了海岸线位置的变化。能用来监测海岸线进退变化的信息技术是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雷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