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院况简介
院领导集体
侯建国
吴朝晖
孙也刚
周 琪
汪克强
丁赤飚
何宏平
孙晓明
王 华
文 亚
王大同
机构设置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科技专项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文化副刊
诗 歌
书 画
摄 影
散 文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一项气候评估研究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温上升,中亚部分地区的沙漠气候向北蔓延了100公里。
这项近日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的研究还发现,过去35年间,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部分地区在内的整个中亚地区的气温都有所上升。同时,这里的山区变得更加炎热和湿润,可能加速了一些主要冰川的消退。
中亚60%以上的地区气候干燥,降雨稀少。此前的气候变化研究报告了中亚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和降雨量发生的变化,但为当地居民提供的信息有限。
“我们需要了解特定地区气候变化的细微之处。”该研究合著者、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地球与气候科学家胡琦(音)表示。
胡琦和中国兰州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利用1960年至2020年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将中亚划分为11种气候类型。
他们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沙漠气候区域向东扩展,同时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哈萨克斯坦南部,以及中国西北部准噶尔盆地周围向北扩展了100公里。
胡琦指出,这一大规模扩张使临近的气候区域变得更加干燥。其中一些地区在1990年至2020年的年平均气温,比1960年至1979年的年平均气温至少高出5摄氏度,夏季变得更加干燥,降雨主要集中在冬季。
此外,研究小组在山区发现了不同情况。在中国西北部天山山脉,气温上升的同时伴随着以雨而非雪的形式产生的降水量增加。而高温和降雨量变化会导致高海拔地区冰川融化。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气候科学家Mickey Glantz指出,荒漠化是中亚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一个共有问题。但要确切得出沙漠正在扩大的结论,研究人员还应该关注沙尘暴和热浪等指标,而不是仅依靠气候分类。